 鲜花( 327)  鸡蛋( 0)
|
教育子女的妙计 _* O q+ {2 @) l. B3 m
$ k S8 Z3 a) @6 a; g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长、老师常常因为孩子进步缓慢而着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给孩子戴上“脑子笨”、“性格难以改变”之类的帽子,或者自认为学识浅、水平低,不会教育孩子。实际上,只要方法妥当,任何孩子都是优秀的;只要用心,总能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8 D0 W5 @3 _ B7 j& `1 U0 H
    一、扮弱计——让孩子充当一次“小大人”。4 m& R/ C" B2 i
       父母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对父母漠不关心,缺少责任感,他们不知道,孩子的责任感是要从小培养的,如果你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副风雨无惧的样子,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不需要他们关心照顾的。因此,父母们不妨偶尔扮一次弱,向孩子求助,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竟因此变成了懂事的“小大人”,而你也可以从孩子的帮助中获得很多东西。" W) ^ Y+ ^, t' k+ p; v1 v1 O
    二、补强计——让孩子由自卑变自信。+ p% F7 |, _! @9 Q& h
       美国加州大家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林提出了“补强法则”。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因此,当孩子受到认可时,他(她)的自信就会被激发出来,不断重复令人满意的行为,直至摆脱自卑,成为自信上进的好孩子。- v* P8 M; I2 F
    三、诱导计——帮孩子跨过厌学的泥潭。& _8 c1 @7 L0 B3 J% S3 C
 -      几乎每个孩子都多多少少有些厌学情绪,这是可以理解但却不能放任自流的,因为这种情绪会阻碍孩子学习的热情,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然而强制孩子学习也不是好办法,这只会加深孩子的反感,聪明的做法是诱导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自动自发地学习。$ W2 |( a/ m+ a0 @
    四、冷淡计——让孩子有一点自控能力。
* s- \, R: \) j6 D, m) w: y       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然而这样的生活却让孩子养成了任性的习惯,这个坏习惯将给孩子未来的生活埋下巨大隐患。专家建议孩子任性时不妨试试冷处理,这会使孩子因得不到注意而自动收敛脾气。1 t; N# ~ j4 M5 z3 B+ R" `4 t
    五、授挫计——给孩子一个体验失败的机会。( ^7 A7 a- J$ L* i5 @# b
       美国教育家卡乐尔--.桑德堡说:“顺境当然可以出人才,但逆境也可以出人才。而且在逆境中经过挫折和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更具生存竞争力。”也就是说为了增强孩子的耐挫力,父母们不妨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适度的挫折情意,这种挫折教育对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大有好处。$ J9 u3 B" d6 Y% [+ Y6 n6 t
    六、放手计——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Q' I) J P( Q: \       不要什么都为孩子做好,家长应当试着放开手,让孩子自主地去做,第一次也许做不好,但以后就会做得又快又好。千万不要做包办父母,放开手为孩子创造做事的机会和平台,孩子才能有自立能力,父母们也会少些麻烦。
+ J$ j; H/ g# T2 v {    七、纵容计——让孩子在“淘气”中开发潜能。 -  6 b& t' a6 O+ P+ Y
       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淘气”是“破坏狂”,其实这类孩子往往很聪明,求知欲、好奇心都比较强,意志力也比一般孩子来得坚定。因此,聪明的家长要试着“纵容”孩子的淘气和“破坏”行为,并借机挖掘潜能,培养兴趣,说不定你的孩子就是另一个“爱迪生”。
5 q" u a$ R( [5 R& t/ B    八、处罚计——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 -  
- Q* [: q- R" F3 E% _& ?# h4 a8 Y       教育孩子就要赏罚分明,孩子做的好要给予奖励,但孩子做错事时一定不要姑息,哪怕只是小错也要进行适度的处罚,这样孩子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免得在错误里越陷越深。( W3 K) x5 v2 {8 Q+ i' b2 G/ @% I
    九、制冷计——给自负的孩子“泼冷水”。 -  4 k: p6 ]' `; ]+ ~! T* Q
       自负是指自我评价过高,目中无人,这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一旦发现孩子自负的苗头,父母就应当运用“制冷”的手段,适时地给孩子泼点冷水,让孩子学会理性地评价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
+ I) H8 |; ?8 h4 C. O; A) I    十、包容计——让孩子感受父母无条件的爱。 -  
, u& N- B) [! T( g       孩子也许不够聪明,也许有很多缺点,可是作为父母,你绝对不能对孩子存有偏见,羞辱或嫌弃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一定要包容,要有信心,你就会得到一个好样的孩子。
+ @4 _& p: t4 i2 Q: o4 U    十一、样板计——父母要给孩子当好第一任老师。 -  
. r) z5 X1 @8 b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要严于律已,处处事事以自己的正确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6 f( e0 z3 |- c6 x% C v4 T) a- y
    十二、鼓励计——给孩子不断进取的力量。
9 e1 U- s Z9 Z- z. p       孩子很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很容易因为了困难而放弃努力,因此,家长要不断地鼓励孩子,给他们前进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这样孩子就能带着父母的期待改正缺点,不断进步。/ a. A `& E0 h: c) x
    十三、倾听计——认真了解孩子的感受。 -  
9 r- O- n4 }% w, f! k5 F( @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声,家长一定要耐心地去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才能对孩子生理及心理上的问题、变化做出及时而细致的处理。有了这样的基础,亲子之间才能良好沟通,建立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
" \0 Y* w- D# J3 S' N    十四、赏善计——让孩子在赞美声中进步。 -  
_: L5 e9 E. d) f+ J/ ~( Q1 E9 u       教育学家认为,教育孩子,奖励是比惩罚更有效的方式。因此他们建议,用奖励正确来代替惩罚错误,用肯定优点来代替否定缺点,这样既可以避免给孩子造成伤害,又可以使孩子取得更好的进步。
- q7 C" P7 M1 A: Z+ @+ ]; U    十五、点拨计——巧妙地提示孩子自觉走向正途。* I+ |& L- Q" K' n
       絮絮叨叨的说教,凡事替孩子包办的父母是孩子最不喜欢的,聪明的家长只会在孩子遇到难题或行为错误时,从旁稍加提示引导,帮孩子解决疑难。这样,孩子明白了道理,家长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m, d+ r# }( c& g( J5 \' |! E( x3 l
    十六、虚拟计——让孩子产生“我很棒”的自我感觉。1 q2 r9 \8 U* e* F$ L, y
       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有了天才的感觉,你会成为天才;有了英雄的感觉,你会成为英雄。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好孩子。”用虚拟的手段,给孩子制造一个“我很棒”的自我感觉,他(她)就会逐渐“棒”起来。8 i, _' L/ B8 M) @$ P9 r
    十七、容过计——让孩子在错误中学到更多。
, H& f/ G9 S, L& {       生活中,孩子总难免有些过失、错误。有的是无意,有的是有意的。如果孩子所犯过错的性质不是很严重,那么家长就不妨给予宽容、谅解,这样孩子不仅会在内疚自责中更认真地改正错误,还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宽容心态。3 B! {8 q* H% C# C
    十八、训诫计——让孩子认识错误、改过自新。% a: D/ r4 ?" a+ W
       孩子就是孩子,会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有些错误可以宽容,而有些错误是不能姑息的。必须对孩子进行合理、有效的批评,以保证孩子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即使是再宽大的父母,也不能让这种合理的管教缺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