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66|回复: 0

[加国新闻] 从中国做到加拿大的发型师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3-2-3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来源:环球华报" L3 r% x1 C* x0 {
' a. V6 [* C( @! M" a
  理发很多人都会,有些新移民可能会想,实在找不到工作就给人理发不也能赚钱吗?可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王国禧原在中国就在发廊工作,移民加国后一心一意想在自己熟悉和喜爱的行业继续,但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艰辛。好在功夫不负苦心人,凭着自己的执着和努力,如今她拥有了自己的发廊,为无数顾客梳理出美发。这期移民故事我们就请王国禧介绍她的创业经验,也为想要步入这一行业的新移民提供借鉴。
; o" K- Y& j1 G) k+ q8 z* }9 M7 A9 |
; F1 a6 E! d2 e  受访人姓名:王国禧Kelly Wang : |" e6 T/ r4 X+ S3 `
8 I+ e8 @( X% t* `8 ?
  来加年份:1995年
# Y- U9 Z+ m6 y% o! }( k& m( w2 r( u) D' p0 W2 `3 O
  移民前职业:发型师 % H# S! U' s7 _9 c

0 r6 B$ z* n/ f  目前从事职业:发型师
/ [- u+ F: C3 l8 [
" [. w: R* E' m4 L7 ]  入行时间:1992年
: H( B- C. F! a4 r) [+ W
$ {3 Q3 x  y5 X# k% |1 g  一、一心就想进入美发行
4 G; z4 Z4 \, j
, G; Z( ^7 @- }+ S8 N  《环球华报》:听说你从小就喜欢给人做发型是吗? ! \; D# J5 E$ ]+ c0 N
( f+ j' a3 N7 N, C
  王国禧:我从小对头发就有浓厚兴趣,上中学的时候就帮同学弄头发。那个年代在中国还没有发型学校,我就在一家很出名的发廊跟一位很有名的师傅学艺,在他那里打工,当学徒。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工资,还要付一些学徒费。那时候自己也没有太多的钱,但好在当学徒之前已赚了一些,就付了学费。开始时师傅也不会一下子就教给你所有的功夫,什么都是从低做起,从最简单的活做起,如打扫卫生,招唿客人等,慢慢一步步地接触客人。那时候在中国做得很累,工作时间很长,从早上9点做到晚上11点,夏天很晚都有客人来洗头理发。天气冷的时候发廊没暖气,药水会弄得手指爆裂,但都无所谓,我们几个女生一起当学徒,很开心,就是一心想入这一行。
( {& t0 |1 i0 _; k8 M+ z) o0 R$ z3 V; Q" m6 z" g& ?5 o/ [
无忧资讯
+ v8 ~' b! Y* ^1 p5 o* K1 t4 ^9 `
: T% w& t/ e! e4 {/ ^/ F% m" `4 ?# m9 @
( b& i4 d' Z1 ~
* f  N. Y; n6 e+ w" q  《环球华报》:做这行来加拿大容易找工作吧? * m7 O- X  p3 A

  v  J- }. n$ i3 c" \& h  王国禧:我是1995年以家庭团聚移民到了加拿大。来到这里开始找工作,也要读ESL,补习英文。刚来的时候我首先是想找发廊,做我熟悉的工作,其他的工作我也不太懂。但开始找工作时很困难,自己的英文不好,一点不懂,刚开始最大的难题就是每找一份工作都要问你有没有经验,在哪里工作过?但我是新移民,连第一份工作都没有,怎么告诉他们呢?找不到发廊,要生活,我零零散散做过一些临工,还在渔场做过半个月,实在太冷太累,那时只是为了找到生活费。 + Q$ X; D! v5 O& E
' K) w8 t) q4 {7 W( l, B( k1 V" g
  《环球华报》:那有没有想到找华人的工作呢? $ ]* Y9 Z, ]0 C  D  F

: N. K4 X# Z! H  王国禧:那个年代香港人多,我没办法进到西人的地方,就找华人的公司。但那个年代华人公司不像现在这么多,而且老移民对新移民不太认可,找工作很困难。我找了好几家发廊,后来终于有一家香港老板决定试用我,我试工的时候他欣赏了我的工作能力,结果请了我,这是我的第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都快半年了才找到第一个发廊,我就开始了我在加拿大的发廊行业的第一步。 % A: g4 b* P3 j" V, o

$ C* c# X7 j) X9 O9 h0 ?  二、如何在加国作美发师 2 B* u9 q$ Q' y, d9 w9 f

  o& n  q0 K$ x) ]0 G! Y! y5 |  《环球华报》:在加拿大做发型师要考牌照吧? " u& j2 G8 C8 W- t
2 U) f4 J0 h( C
  王国禧:那时候要考一个发型设计师的牌照,可我那个时候英文不好,没有去考,就在发廊先做着,晚上读英文,白天上班。上班的时候可以和客人交流聊天,提高了对话。可考试的时候理论书对我来讲还是很困难,不过经过一番努力还是考过了,2002年我拿到了发型师牌照。 * [# A. j* z# G( K

( B$ f+ q& _: N& j8 c* A, D  n  《环球华报》:人们要选择进入美发行业,都有几种方式? ! u% I: Y1 v8 i/ \  X

4 f1 B0 C6 \5 T1 c  王国禧:第一种方式最简单,找一家发廊去打工,就像我以前那样。那时候每周有两天的休息,暑假有一两个星期度假,也蛮开心的。第二种是在一家店里租一张椅子,租金每月500-800元,要看地区。租椅子较便宜,没那么大的压力,但发型师只能给自己带来的客人服务,直接进来的客人不能做。第三种是租一家店,这样费用要贵,很多事情要管理,每月要付水电费、电话费、房租、保险、请人的劳工保险、装修费、上网费、材料费、刷卡机费等,要按时报税。每月基本费用大概4000元左右,其中最主要的是租金,其他的都是小的费用。第四种就是买下一家店,等于是买下一个物业,那费用就大了。
8 g, Y" k8 T2 Z6 m; H8 k
9 N  S$ m$ X# }1 g  《环球华报》:听说还有在家里做的是吧?
7 g: i$ K7 @+ n7 ~) m  H2 d: J( x3 V
) h# o/ O. w9 t! X) A  王国禧:以前我也试过,这样省了房租,孩子小,也可照顾孩子。一开始是帮朋友做,也有朋友带客人来的。但是后来我发现我不可以长时间在家里做,就算在家里客人再多,我发展的空间也很小,因为我整天就在家里做,看不到外面的世界,跟社会的潮流脱离了,就没有在家里继续做下去,后来这些客人也跟着到店里了。 ' U' O+ F) V' B1 w8 r  E1 I

8 Y* L( c0 p- w& U  《环球华报》:每个人的头型不一样,好的发型师怎样来因人而异地为客人设计发型呢? 1 M' F) X- p$ i. B
* a9 ~) j( R& ]
  王国禧:人们选择发型时要注意脸型和发质,基本上我们看到脸型会提出建议。前一段时间男孩子喜欢留长发,有些男孩子误会留很长不去剪,这样头发就没有造型,打理时很困难,没有层次感,软头发不适合留太长,太长就会头顶上拉得扁扁的,蓬松不起来。发质硬的有时候烫一下,软化一下,然后打理起来就轻松了。男孩子一般最好一个月修理一次。女孩子要看不同的人,西人的女孩子比较大胆尝试奇怪的发行,华人一般保守一些。女孩子长头发一定要注意保养护理。烫发一般可维持半年。烫发对头发有影响,最主要是选择适合发质的药水。也有人到我那要做一些很怪的头型。有时候我会和客人聊天,了解他们的工作,看是做哪一行业的,就比较容易设计发型。有做办公室的、保险经纪的不可以太夸张,要设计稳重一些的发型和衣服。女孩子在一些杂志上看到的明星的发型很好看,很特别,但有一些发型必须要配上一些化妆,才会显得更突出。我会常常留意潮流,年轻的华人孩子喜欢看韩国的明星,但是西人不追求,喜欢的和我们不一样。我有空逛街的时候也去走走,看看,留意一下报刊杂志。每一年都有一次全国性的Hair Show发型展,在Downtown的大酒店举行,我每年都要去看。
/ K8 ^9 B* k4 L$ `" C$ M7 }
( t$ m5 E, X* u9 r  三、如何自己开发廊
( V3 o" a7 C) U; [. n2 T
8 B( o; Y/ v. h, n9 D  《环球华报》:你是什么时候自己开发廊的?
' W4 \4 p. n! c$ s" J8 R: x% t7 ~& P- t: E/ ^; t' ~9 L& v
  王国禧:有了牌照开始还是打了几家发廊,两年前开办了自己的发廊,服务项目包括烫、染、剪,负离子烫直发等。因为我认定这一行是我一生的职业,也是自己的兴趣,不可能再做其他行业了,要试试自己去开办一家,自己去经营。
: {4 k1 g% e$ z: c% |5 w' p* s( @) I8 c- c+ x
  《环球华报》:开一家新店创业期会很多困难吧?
8 j. C9 V, _* D: U8 x5 X% V! P8 o9 s. x; k. T
  王国禧:我是接手别的一家发廊,以前的发型师、老板把发廊转让我以后,去别的地方开了,几乎把所有的客人都带走了。他转让之前已经把生意搞得很差,几乎没有生客人,熟客人也带走了。刚开始的时候很困难,面对的问题很多,租金昂贵,客源稀少,请人也不容易,有些人做得不好客人就不会再来了。我就试着自己亲力亲为,一个星期7天都在店里,慢慢的有些路过的客人,用了一年的时间终于扭转了局面。现在两年多了,客人越来越多,完全是靠口碑,新客人满意了,就会介绍别的客人,这样口口相传。 无忧 资讯 info.51.CA " p. P% b# m# U3 a* Q7 F

, r) X; y/ w3 d' s* r# B  《环球华报》:新店都要经过一年时间才能转亏为盈吗?
9 L4 P3 O3 r! a  U3 l' n+ c" z5 k) e( N* M: f- R
  王国禧:基本上新发廊都要用这么长时间,其他行业也一样,每转换一个地方要重新找新的客人,客人看到新面孔都有种不太信任的感觉,不会找你剪头。基本上做了一年之后客人会让你去试,这样经过一年以上才能建立起自己的顾客群,做得好了有的客人会跟你十年八年。现在我的客人有从高贵林、北温等不同地方来的,也有从别的省等很远的地方来的,我们做的离子烫也有从凯尔加里、多伦多过来的客人。
/ T% ?4 q5 w% j" a  R+ R
7 Y( z, O, s6 K, b* d1 M# M  《环球华报》:他们为什么要从这么远的地方来呢?
( w& e7 n# W- O6 \$ E1 O$ ?
# o, c1 G4 |- [- |/ p  王国禧:中国人的的头发是直的,伊朗人却是卷发。伊朗人的头发很长,很卷,要烫直,基本上平均七、八个月就要烫一次。在凯尔家里、多伦多七、八百元烫一次,而我这便宜多了,所以他们宁愿买张机票过来连旅游带烫头。
+ y; ~& j; `! r2 Y/ Y* {8 W! _" E5 M- P9 W/ z: ^! [7 R
  《环球华报》:选择发廊地理位置很重要吧? 0 |" G2 P5 R6 g1 m

$ c. P& k0 M1 ~5 r3 b& T0 {  王国禧:发廊的位置很重要,周围要有停车位。我现在熟客占60%,其他的是路过的。在温哥华由中国人、韩国人、越南人开的店都有,越南人开的较多,和做指甲合着开。我旁边也有发廊,竞争也大。 5 Y  b/ {0 h, `* M

; v2 A- W9 R! ^' ^  《环球华报》:美发这个行业有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收费有没有统一标准? : j' w6 d' L" m
$ r# Z4 j5 A" M5 u: U3 O% c/ o
  王国禧:政府有发型协会,我们都加入这个协会,每年要交100多会费。协会对定价没有统一规定,每一家发廊自己定价,参照那个区域的价格,有的发廊收费贵可能是租金因素。
& f9 |, w2 a; i* ~
1 e0 U" T6 \& K" R  《环球华报》:开一家发廊除了租金,前期投资大吗? 4 M% E% a$ J* h( B& J8 p1 H; e

; n% @4 I3 l  h$ g  K% _  王国禧:新开一家店,如果要买全新设备,大概需要2-3万。如果设备已经有了,最多换换油漆,那就用不了多少钱,1万左右吧。
! T/ M- m2 k1 Y2 {& ]- U9 ]9 s, W9 Q
  四、小小发廊也展现多元文化
: V5 c. M1 r3 ~8 J; E4 r
) f1 e% t, F- N  《环球华报》:他们店里的客人是以哪个族裔的人最多?
! g6 Q% K# n/ B8 N, O" Q7 W9 z  S, F( _7 w* T' e! R
  王国禧:现在华人越来越多了。有的中国新移民去过很多店,语言沟通不了,中国人的发质和西人不一样,西人按他们的标准剪出来不一定很满意。西人头发柔软、自然、贴服,中国人头发硬,难剪。我的店装潢得像西人的店,但有中文,一些华人看到后就进来了。我有一位女客人来加拿大二十几年了,在Downtown工作,上个月来我这剪头后很满意,说她一直在找合适的发型师,甚至找了Downtown最贵的,结果试了很多家都不满意。上个月她先生做白老鼠,来到我这里试剪,回去后发现这次是来加拿大剪得最好的,就把他太太、孩子全介绍过来了,一家人都很开心。我现客人越来越多,有的是慕名而来的。
3 V% c" }, P+ L: _8 [: ~2 Z2 f$ D  m
9 j5 k4 v1 T3 ~6 L; e% H  《环球华报》:在这里会接触到各个族裔的人,头型也不同,要求的知识面肯定比在中国要广。有的族裔是包头的,他们也作美发吗? 8 r3 V/ @0 d) S8 b% v* }

$ I7 w5 D. J4 Y% v: a- C  王国禧:中东一些国家的妇女包头,尽量不让别人看到,但也有做头发的,她们每月会有一次纯妇女的聚会,把头发展现出来,男的是看不到的。有的男的也做头发,但会有自己的房间,不让别人进的。
# b' {; L$ J/ O8 g+ u
  G$ l1 f% z" `% R+ s  《环球华报》:如果有人要开发廊,你有什么建议?
: |: @! D. p1 j+ C# `  O7 K" U2 G
5 n4 J  B9 O6 a: J6 g* R, B' H  王国禧:一些人听说开一家发廊很容易,不需要太多资本,装潢一下就可以,于是就盲目开起来,开了以后就有些坐不住要关门。因为这一行竞争实在很大,开店容易,能够坚持下来很难。我也试过打广告,没有用,找不到新的客人来。开好一家发廊最主要的靠手艺,最重要的是人力,邀请到一位好的帮手不容易。很多人都在找工作,但满意的不好找。要做好一切事情自己亲手解决的心理准备。开新店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我一周7天都守在店里,家里小孩没时间照顾,孩子投诉妈妈很久没有陪他们了,假期吵着要旅行,我也很难抽太多的时间。
0 _" Y3 E( M% A/ j9 s7 \* c, k& h0 i3 l" E  s; A% E* ]. o
  《环球华报》:后悔吗?
9 i! {; f5 q. s- N* Q; @% a, J: N( V4 w! ?  H
  王国禧:也不后悔。因为看到客人在慢慢的增长,生意越来越好,感到蛮开心的。但对没时间照顾家庭有歉疚。幸好有公公婆婆帮忙,先生的工作有弹性,能接送孩子。 6 d2 J8 ?' W3 Z" c  J$ h
" l4 j2 y5 p. u2 r
  《环球华报》:你在中国和加拿大都做过发廊,比较两个地方有什么区别?
: U$ c4 O5 t$ M" [+ j- @* J9 q1 _$ E- _0 X9 }
  王国禧:在中国是太容易了,人多;在加拿大是发廊多,人少。中国人爱打扮,不仅应酬,平时也爱打扮,去发廊一般是先洗头再剪头,然后吹得漂漂亮亮再离开,剪头要做造型。甚至自己不洗头,到发廊洗头。在加拿大,很多西人不洗头,就单剪,剪完也不吹。甚至有客人带朋友来,为了省洗头钱,说她自己会洗头,她要自己去给朋友洗,我都不知该怎么做好了。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先问洗不洗头。在中国洗头带按摩,这里只有稍微一点点的按摩。在中国,洗头有助手做,理发师主要给客人做造型,烫发也有专人给上卷子;在这里工资太贵,请一位助手要基本的人工费,所以发型师什么都一手包揽,一起干。顺便想提一下,在中国洗头一洗就半小时、一小时,洗发水停留在头发这么长时间也不好,容易造成头皮干燥。# e" o3 w' Z, E( U1 x8 ]
理袁律师事务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21 18:56 , Processed in 0.18136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