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69|回复: 0

[加国新闻] 加人还有多少隐私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3-2-19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来源:RCI
4 U) T& B; G  C; }2 }
! O5 p1 n/ l! O& p, }3 J+ l多伦多大学的信息研究教授安德鲁.克雷门(Andrew Clement)认为,像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社交网络以及新的通讯技术使收集个人信息变得相当容易,也是得人们对关于自身的数据保护越来越难。
4 i/ }3 e5 ^- H& o. o- w4 a他说,“(信息保护)极端困难,即使你费尽心机,作为一个个人会很困难,如果你想使用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的话…在这背后有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经济驱动力。”7 x) W- t; Z+ g: w
“他们在(获得隐私)方面做得如此巧妙。你很难判断谁在获得你的个人信息和他们怎么使用它。” : l5 ?2 K  z' Z  j7 E
隐私法必须与时俱进
6 H9 P+ l- D! o

$ b) B* G  T6 p3 O7 {虽然有法律和加拿大的隐私委员会保护加拿大人,但是这些规则亟需加强。“隐私委员会并没有强制权力,他们没法给犯规的组织和公司开罚款。” 克雷门说,“他们在采取制裁方面能力有限,这是目前法律的弱点。”
+ |$ N' W- k  e7 i& R9 k斯科特.胡特琴松(Scott Hutchinson)是隐私委员会的外联部门主管,他说,隐私法案“已经有30年没有大修改了,公民在隐私受到侵犯时可以动用的制约机制很有限。”她说,“新技术日新月异,政府在保护公众隐私方面的作为相当缓慢。这样商业公司就赶在了前面。”
8 a: m) f' e0 J" v7 G
( v- ~& T, M2 N" D; P1 d8 @) R, N专家认为社交网络盛行和收集个人信息的技术进步已经使隐私法和我们的隐私保护知识远远滞后。 6 u+ a3 |4 T3 W) l+ A1 S

2 l4 Y6 n) y% t, `  F. G% c3 Y离线也危险2 r% X, I* z8 d. n6 n6 C1 M
就是在超市逛逛,说不定也会让你泄露自己的隐私。
% }" x$ e. _8 h+ z作为“身份、隐私和安全机构”的奠基人之一,克雷门说,在多伦多地区很少有商场告知顾客他们的监控录像正在录制客户的图像。而他们理应提供一个电话号码使用户可以联系要求获得他们的图像信息。 + d- i7 T2 g9 Z2 I7 G4 O5 u  w) b
有些人拿自己的个人信息交换免费服务
6 }) q; D! G& Y& T8 U0 }" }: Y希德尼耶夫.马崔克斯(Sidneyeve Matrix)是皇后大学的媒体学教授,她说,在加拿大个人隐私随时随刻都有可能被截取。 3 ?0 o5 i+ `3 `( p" U
但是她说她愿意放弃一点点个人隐私来换取某些服务,例如像电子邮件。“我们的数据是如此有价值。我或许愿意用我的数据来交换使用Facebook或者获得更好的Google搜索结果。或许我不至于向Foursquare妥协来换一张免费折价券。但是这是我的选择,我知道它的代价。”
5 V+ j( `& J: l  s& ^希德尼耶夫肯定不是唯一这样想的。在2010年欧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百分之74的欧洲人认为放弃一些个人隐私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8 x4 Y3 s: s$ d  C5 l# G$ A: L只有7%的加拿大人会去读隐私条款 # S0 |: W$ v) [) V4 h6 a% g! X9 r
2011年加拿大隐私委员会的调查中显示10个加拿大人中就有6人认为他们感觉和10年前相比他们的个人隐私得到的保护更少了。
- @& F& n$ E4 J: A5 ]# M" z55% 的加拿大人认为他们担心社交网络会泄露个人隐私。但是正在使用社交网络的人似乎对此方面的担心要少很多。45% 的使用社交网络的人担心社交网络安全,而没有使用社交网络的人担心的比例达到66%。但担心归担心,只有7%的加拿大人说他们会真的去读网站上的隐私条款。$ g) {  V- A! T& S2 J2 R  e
“大多数人不读这些隐私条款,”莱斯利.诗阿德,多伦多大学的助理教授说,“这些条款被有意写成复杂的法律行文。它们很长,但又不全面。很少的社交网络有好的隐私条款。”
9 F* ^" j8 V& a情况总在变
  s" f% V1 _- J克雷门将个人数据隐私和人们对环境恶化的态度相对比。几十年前人们对温室效应和垃圾问题也曾经无知。只有在情况相当恶化时人们才如梦初醒。 无忧资讯
' O# {- E, Z7 e! ?
  Y+ e- t2 o3 o“我想这两者是相似的。我们现在对待个人信息的‘生态系统’也像一个没有管理的垃圾场和开放的场地一样。我们将信息四处乱扔,然后弃之不管。” 克雷门说,“这样的情况会很快会回过头来反咬我们一口。” , G( M. y) F+ E0 b1 C7 d# Y" @* q
但是数以百万记的应用程序和社交网络仍然在不停收集我们的信息,克雷门说“不知不觉中我们在创造一个危险的数字信息生态。”
9 s1 W0 F9 }, f+ R2 _"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4 11:34 , Processed in 0.11232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