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 P: T. {# W4 U; B7 A* N3 {我问朋友孩子现在是不是安心了,朋友说孩子现在很开心,也很喜欢自己的工作。我儿子曾说:如果自己比较容易就能学好的东西就很容易感兴趣,我刚选择Finance时也不是特别感兴趣,但因为很容易就能学好做好,也就越来越觉得有意思,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应该就是这种情况。 5 V ^' o3 Z. q( p8 h/ m
2 T: v) T* g: M0 ]" j
儿子的一个高中同学大学读的某网友说的“烂”学校约克,学的economic(宏观经济),大学毕业想读硕士没取上,毕业不久找到一家银行分行teller的工作,工作不到一年就转到小房子里做banker,很多银行规定teller要做两年才能转,说明这孩子做得很不错,前段时间听儿子说他转到总部做accounting了,虽然职位、工资都比原来低,但总部的机会更多,没有分行的业绩压力,业务面也从局部变为全球。我很欣赏这孩子的不断进取,欣赏他虽然起点低,但坚持不懈地向着理想努力奋斗。 1 B/ E$ N4 f+ H" F1 \+ E) H$ p 2 x% R5 z# \ }; k朋友的孩子从小就想去哈佛读书,但去读哈佛的本科要求高费用也高,难度较大,所以就想去哈佛读MBA。目标确定后,孩子按哈佛MBA的入学条件来培养自己:组织棒球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等等。孩子本科在滑铁卢读的engineering,工作3年后攒了点钱,就去哈佛读MBA了。在美国读书、工作8年,回到多伦多时30出头,成为一家大型连锁公司的VP。这是一个从小既有理想也很现实、一直为理想不断努力奋斗的人。 7 }% @/ V: E7 R
/ o l7 v3 s4 _/ W朋友的朋友从小就有音乐梦想,但没有机会学什么乐器,一直很遗憾,所以让孩子学小提琴,花3万加币买一把小提琴都不吝惜。孩子高中毕业时要报读音乐学院,父母不同意,希望孩子读父母从事的专业计算机,父母对孩子说:我们只是让你有个爱好,没让你以音乐为生。孩子说:我不想学小提琴时你们逼着我学,现在我真的喜欢了,我就要以此为生。父母拗不过孩子,只好同意。孩子很争气,毕业后进了一个乐团,每年世界各地巡回演出,生活很不安定,几年后孩子重新回到学校学计算机,现在如父母所愿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 . T% n7 B j/ X( A) D- { r% |/ [9 u$ Q; y+ z8 V
这位朋友的另一位朋友的孩子就一直在乐团工作,而且是夫妻俩,每年世界各地巡回演出时父母就得去帮忙照顾孩子,家庭生活很不安定。对于学音乐的人来说,很优秀才能进乐团,凤毛麟角,他们是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上需要付出很多,没有稳定的家庭生活,如果没有天分和热爱既难进门也难坚持。 2 v. u4 y+ _! \ p# N
2 M; k- Y3 ^2 r
这些都是真实的故事,供那些为理想和现实纠结的人参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