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勉 赴美国购物人数翻倍
& O, x# g6 g: B" q ^0 h7 |: d; B
! \5 B' M+ H5 ~3 S( e4 v据加拿大统计局提供的加人旅行及消费预估数据,在过去的2012年,当天及过夜过境游导致卑诗省零售业损失了10亿元至16亿元;加上超过48小时的长游,损失更上升至26亿元。该数字也远超了加国其它省份及全国平均水平。 0 ], ^! }# R. e
& [6 i3 E/ X' O8 W$ m: C5 m
报告也指出,2012年卑诗省民过境购物的热情远超本国其他省份,其中当天过境游人数是安省的两倍,相比阿省则超过近50倍。 2 G- V6 R' B+ _/ X! n/ f
. _! }( ]# M' \ s卑诗商业委员会卑诗商业委员会经济学家皮考克(Ken Peacock)表示,卑诗省近几年的消费增长一直相对缓慢。去年本省经济发展变缓,房地产等大市场受到影响的同时,零售业更只有1.9%的小幅增长,低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而省民在日常(尤其是周末及长周末)过境购物在边境过关排队时的“狂潮”,则是最好证据。汽油、日常生活用品、服装都是南下的重点消费对象。 % P" N4 z6 }6 j5 L
( O6 P/ j) F) @# Z) {1 n( b
8 l2 v3 _& d- y" D! S皮考克搜集的数字显示,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去美国当天购物游(same-day trip)的人数从230万增加到570万,增长率达到143%,人均每天花费150元,这也将2012年的过境消费的年度总额从09年的345亿大幅拉升到855亿。而自2012年6月将停留境外逾24小时旅客的购物免税额将由50元增加至200元后,去美国过夜行(overnight trip)消费的人次每月更飙升到7万,人均消费300元。
9 c+ r* c1 | A- l& E1 i1 D8 j6 a/ Q) L' N
调查表示,如果将这笔省民消费于美国的钱用在卑诗省的零售业上,将会推动本省零售业增长近一个百分点,从而超过国家基准并与历史水平达到一致。 3 V% s$ l/ w$ T" V) _7 }9 v. U; `
* k6 I7 s( B/ m) N6 N) B
“民众过境购物的目的显而易见,那里有巨大的省钱空间,而许多东西在美国购买的确便宜很多。”皮考克说。他比较了饼干、电池、麦片等19种日常家用商品,发现其中有16种商品的美加价格差异巨大。 & I1 P k+ ]8 @+ f9 @6 |
& k6 }3 R3 Z9 I( s
以最明显的牛奶和鸡蛋为例,牛奶的价格在美国几乎低了42%,鸡蛋的价格低近38%,黄油的价格也低了17%。而最大的价格差异体现在奶酪上,美国的价格几乎比加拿大的低了将近60%。
s+ D2 E$ M! X
9 R( ~4 x& d% F- d8 x6 C4 U价格差异原因多 8 D2 V2 T6 a! Y8 n/ T
1 |# f- w" ?. k% l i# ^早前蒙特利尔银行(BMO)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尽管加元对美元的汇率不断上涨,加拿大消费者并未得到任何好处,在购买相同产品时,仍要比美国人多支付20%。
2 z0 C9 X% F, D& Z& ^! G, t/ ^* u s) }. `8 B( T, U3 o6 g
加拿大消费者协会主席柯瑞(Bruce Cran)曾表示,实际的情况比蒙特利尔银行报告所说的更严重。按协会所做的调查,美加两地的商品价格差高达30%。 + A* _% x- \& M2 d) `- e
6 @ I9 V! v9 Y) p t& X( } E
加拿大零售商理事会传讯总监毕兹雷(Mark Beazley)也曾公开表示,消费者无疑会比较两地的价格,国内零售商直接与美国同行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他认为价差的主要原因是入口关税,有些商品来到加拿大后就比美国贵了15%;同时,加拿大对商品标签的特殊要求,以及较高的劳工成本也是原因之一。 ; |" D$ z1 |3 i0 M* V5 l8 t7 n( n
; A. \! Y# ?2 p3 @6 [# e
Visa信用卡公司连续几年的调查显示,加拿大人已经成为美国最大外国最大消费人群, 年消信用卡消费总计达逾90亿元。
5 V" r4 l% A T4 T" q3 @! q7 R8 e# C+ [/ x. y
过境购物态度不一! _9 V6 s( J, P8 k) G
; k8 R% B& {0 r3 A+ y; p1 Q$ Y3 E' t4 r5 S7 P
从服装、家用品到电子、家具,加人南下“淘宝”早已成为日常传统,即使在加元汇率不利、关税沉重情况下,两国商品巨大差价仍令加人觉得南下一趟非常值得。
6 {7 W) }6 V8 m1 i6 o3 g1 L: [% t7 V# Z7 n( @- t3 ^
在2012年6月1日新的赴美购物免税制度生效后,停留境外逾24小时旅客的购物免税额将由50元增加至200元,停留逾48小时者的购物免税额视乎停留时间而定,由早前的400元或750元两种一律增加至800元上限。在购物免税额提高下,加拿大消费者过境往美国购物的意欲更是不断增加。
: E% u4 p. X0 d9 X: |
9 ]- ?" o- F# H" i9 i加拿大零售业议会(Retail Council of Canada)一直批评提高免税额,认为此举变相迫使本国商户与往往取得供应商更多优惠的美国商户竞争,对前者造成打击。 0 R* E9 _- J9 {0 W7 W S% d
8 T" k9 {$ }) g' Q( g但尽管价格差异巨大造成对本省明显的经济影响,但卑诗商业委员会经济学家皮考克并不支持因此而限制跨境购物。他认为,相比起过境或免税制度上的限制,卑诗省更需要降级营商成本,减少价格差异来保持其竞争力,吸引民众留在本地消费。
2 X0 l0 I B! C. l+ X) O# } ]4 Q0 z
而对于过境购物省下来的钱,皮考克表示也可以用来减少省民自身的家庭负担,“如果每个月能省下过境购物的几百元,把钱投入用到其他方面,从经济角度来说这也算是一种消费者的开支重置。而这也会刺激促进卑诗经济的发展。 5 U3 M$ E( H- {/ C
1 T, \: H6 X4 `. Q/ R3 g' [* r9 c
省民难抗价格诱惑 ! ?% w& }9 l$ D0 [8 e5 @2 d6 y& G {7 i
; \0 J; |% ^( ~; O5 T6 v7 O% d除了亲自南下越境购物,越来越多的省民也开始在美国的购物网上消费。尽管仍是需要开车过境去拿订购的商品,过关时经常塞车,但价格上的巨大优惠让他们仍觉得非常划算。
& P& r4 P, ~; n8 ?0 V3 M- V! F9 A: w( M9 n
列治文居民周先生的太太上周在美国某网站订购了知名化妆品牌海蓝之谜(La Mer)的相关商品,价格比该商品在温哥华的一些购物中心专柜便宜了至少200元,而在美国网站订购后亲自前往该网站在美国的代收点拿取,只需缴纳额外的 3美元至10美元的代收费。这相比在本地购买该化妆品所省下的200多元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而从列治文开车到美国的收货地点,只需20分钟左右。至于油费方面,周先生表示由于美国油价比加拿大便宜很多,在回程时加满油,基本上也就赚回来了。
6 _( c, t4 ]( S2 w/ ~7 B5 h4 ?' \# A2 V b( o K
“除了我自己,很多住在白石、南素里的朋友也都定期去美国购物,有的甚至每周都去采购日常家庭用品,从吃到穿到用。价格便宜加上驱车10多分钟即可到达的便捷,让他们现在几乎都不在本地购物了。”周先生说。
' T' ]5 K: L5 x' x, z
0 f8 j! j- w! H3 p, |美商进驻难阻南下脚步
1 C ?* }) w# o+ a
" i: m- X! z( ^" P# ]! ^! a& O许多加国民众认为,如加元和美元汇率差缩,两国商品价差会缩小,但事实却令人失望,加上免税额的提高,导致过境购物有愈演愈烈情形,每逢周末便可看到美加边境关口等待的车辆的大排长龙。民众心甘情愿地将时间和金钱奉献给美国零售业,对加拿大的商家来说是不小的损失。
. a1 a9 d- m" K* y6 l+ T7 h# u9 P m$ t2 [) ^+ |
而美国零售连锁巨头Target今年来在加国的陆续进驻,似乎也并没有让加人南下的脚步停下。
/ H7 T4 [+ ?& D2 P. y4 {" j/ t2 ~0 Z4 `5 S7 P8 [
卑诗省分别位于高贵林中心、兰里Willowbrook商场和三角洲Scottdale商场的三家Target连锁店上月初正式开业,但据大部分已经前往采购的民众反映,Target商品选择较多,质量也不错.但价格就与加国本地的沃尔玛(Walmart)相差不大。 & ~ J5 U( c) o
; @: h2 i) L* F% }0 x3 C3 h6 i
“希望这里的价格能与美国的沃尔玛抗衡产生激烈竞争,从而进一步带来低价,否则单纯只是与本国的零售商相比差异不大,我们还是会去美国买。”高贵林华裔居民赵先生说。
' U: }8 ?9 t0 n- l' u) X%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