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 \; E9 o2 Z Y V比起修改简历的收获,我反而更喜欢上课中的其它收获(或许是因为我上课的目标性太不明确和直接的缘故吧)。 ! h p% H6 e& g1 S + L0 y }: D( _. _# Y) A) p收获之一是收集了很多与找工培训有关的资料,即包括课上讲的东西,我记笔记格外仔细,因为总是想着这些东西可能将来自己有用呢,而因为这样的认真,我发现这几天上课,比自己待在学校里收获似乎更多,或许是因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一些全新的东西吧;二是那许多政府提供的免费小册子,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册子,仔细读读,便可看出编写者颇费了一些心思,能够免费得到这样的信息,何乐而不为?) P8 A1 b9 @3 P7 x( X. C
" V' E. x( X1 M+ n2 f7 K4 O d
除了收集这些资料,还记得很多课上的意外收获。此处的意外收获是指我把老师讲的找工技巧忘的差不多了,却记住了和找工作无关的一些小事。比如老师讲到cold call,说上来千万不要说How are you today? 因为这是一些推销的人打电话常用的开头语。虽然最终我没打一个找工作的cold call,但老师的这个忠告却实实在在记住了,因为从此以后,我只要接到陌生人的电话,再听对方上来就用英文问我:How are you today? 我一定会用有点冷冷的语调回答:I’m good. 然后也不说话,等着对方开始他(她)让人厌倦的推销,并在适当的时候(等我听烦了对方的英文时)加进一句 I’m sorry, but… 以尽快结束通话(有时候很不幸,遇到一个执着的家伙,我的sorry就要说上好几句,真是烦死!)。+ V# i$ ?; D2 H7 t$ l, b' i
1 D) f+ p o8 _ i2 }4 @" }5 s$ U
看看这些收获,就知道我这个找工班上的太没有目标性,这样的学生能找到工作吗?悬!
(七) 8 ^. Y: e+ [ b2 R, Z/ i“毕业”了,准确地讲应该是肄业——没毕业证书啊。想到肄业前,老师说的家庭作业,心里沉甸甸的,即使不想做个三好生,好歹也得试试做一下老师布置的作业。2 n9 o z# ]1 P) K5 a! A
" S0 l. g# E' B G
最终放弃了对那个full-time的工作申请,因为那个工作不在校园内,不太方便,而且我也不太可能现在就去做full-time permanent的工作(还不可能做呢,人家能要你吗,说大话希望没人来收税)。我只是想找个在校内,且是part-time的工作。瞧瞧,这么多条件限制,再加上万金油的背景,找工作不是天方夜谭吗? 4 |3 U4 }) N, M6 W' H- n/ i' F * T+ I1 b) ~( d) @管它是天方夜谭还是天方白谭,我的运气还不错,刚刚上完了课,没几天,邮箱里先后收到了两个招聘part-time的广告,都是在校内的,而且要做的工作很容易,没有多想,给两个地方各发了一份简历。一个是用邮件发的,另一个打印了简历和cover letter, 用了校内的信件寄送方式,没花一分钱,也算是把简历投了。$ n5 o/ \$ a: x; ~, m;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