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阿妍
: W- Z# l4 G/ b$ A+ J' U& u# j$ i$ }+ U8 R5 n
有位朋友很好奇地问我:你和你婆婆的关系真像你写的那么融洽吗?我认真地回答:确实如此。9 ?9 T: ~ s" p/ f& k
1 T* \8 _! c$ ^" l; Y6 K7 |婆婆和我,彼此在各自的世界里生活了几十年,突然间要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其融洽的基石自然是双方的修养与品德。“相敬如宾”用在我们的关系上蛮合适。比如她有时会忘记事(年纪大都会有),我便宽慰她“没事,没事,没什么关系”。比如我有时说错话,做的事不如她所预料的,她也会客气地说“没关系,改一下就可以了”。两个人都不会把芥蒂放心上。
- V) e$ t: B% V/ [- v
2 O J0 u' n: k8 D, Q: ^8 _她上了年纪,若不是为了移民监,她何苦要和你在一个屋檐下,回重庆要怎么快活就怎么快活,对不对。在这里帮你做饭,接孩子,收拾屋子,洗衣服(虽然这些你都可以做),你是不是应当怀着感恩的心,凡人,谁能无过,彼此宽容些。0 ^$ ?2 m& i, [- ~) s! O) R
" N( F3 w6 n6 b) K3 t1 C% g所以和婆婆在一起偶尔还能亲密一下,手放在她肩上,说说笑笑。
8 [- ?: _8 x3 r+ C3 c" e# W( {8 E
, R6 h8 \4 ]) t% t; b* p5 C
6 l; Z$ [& E( ^ t! @/ w
5 {9 z ]' F8 W7 K9 V2 x. n- K在这个家庭里,只有领导回来,我们才会出现风云突变。每每他回家之前,我和婆婆一定进入一级警戒状态。赶紧检查炉头有没有达标,吸油烟罩赶紧换个新的,厕所一定要再额外做一次,楼上楼下,特别是犄角旮旯都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至于沙发下面,冰箱下面,若是不至闪腰或搬得动,那是一定要做的。否则,领导回家不止是臭脸那么简单,也不仅仅对我臭脸这么简单。我经常说:这个家庭最不和谐因素,其实,就是领导。( N" V m; k6 g. j& m
$ K0 t% w2 H2 j5 X$ C6 s0 S( u
这样讲领导肯定会生气。因为他不认为自己“破坏安定团结”。比如某天,他举止不文明,我告诫他,注意自己行为素养。他一回头对婆婆说“你媳妇说你没教好儿子”。你说,这不是挑事吗?!再比如,他出门忘记带手机,他会第一时间责问你“你为什么不提醒我?!”,而不是自我检讨一下自己怎么疏忽了。一个家庭里有这样一个搅屎棍会不会让你生活得很累?' G. L$ E+ Z- a$ Y) O
8 t2 a7 K' G, S' R9 W; e X; H
一个单位里,会不会也有一个特别能搅活的人。到处挑是非,传闲话,不承担自己的责任,遇到事就找别人顶上。让本来平静的日子搅得沉渣泛起。让每个人都生活在情绪的“雾霾”下。( h W0 |- \2 w; M. R- f
( n% J4 v- g; `- z6 c9 W. c k. k
一个社会里,会不会也有一些特别喜欢搅活的人。看人看事不看正面积极的,永远盯着或挖着不足的那面恣意做文章。比如柴静的〖穹顶之下〗,正面者看到积极改善环境,负面者看到个人私生活。比如移民们自发团结起来做某事,正面者看到大家的爱心热心,负面者想到“又有人捞一笔”或“有人博出位”。
- T. S& i2 l1 v+ d' a
9 w) i% U' D3 k( }细想起来,从家到国,这样的人是无可避免的。虽说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立场,角度,观点。但,从善意的角度推已及人应当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吧。总爱找别人茬(从不反省自己),说好听的是指出对方的不足以达到更加完美,说难听点就是“找事”。
; L1 a& d3 K: Y* O0 }
8 x& m& a! O3 z在自己尚且做不到完美时,可否用一份良善的心态与人相处呢?人若犯错时,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的,何不在别人犯错时,首先给对方一个包容与理解的笑容。〖圣经〗上说:你想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先怎样对对待别人。希望这话,能放在心上时刻铭记。: P. F- f& |' z/ W: J9 S1 H( e
: V7 t3 ~9 a5 C$ R, W'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