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6 V- z/ U& p7 W7 p
H$ X- O& m6 j& w% d: j9 w* t, Q# D/ |) R. V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10月8 z, o# l" f1 I) [" `' |! Z$ C. m
2 M8 v1 S9 S# R$ N# ~ 一、前行( ~" M1 Y: _, H/ J
(一)首先,调整身、语、意,将身语意调整到最适当的状态。
U7 C4 \6 G6 X; E# _ 身的要点:
- U. L G5 A+ C. n+ d 其一,世间的这些琐事统统都要放下。打坐、禅修及禅定的过程中,若是再去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去关窗户、开门、接电话、关煤气等,都是一种障碍。' l. k* ?* I/ C q4 w& U. I
其二,可以说身语意的善业也要放下,比如说磕头、绕佛、转转经轮、捻念珠等等,也都要放下。: \( B; [+ q, a5 R0 p' h
其三,通过毗卢七座等方法,让身体完全平静下来,丝毫不动摇。4 g9 h) ^8 H6 t3 I* M, g& \" a% U
毗卢七坐仅是其中一种方法,还有其他很多种方法。跏趺坐,有全跏趺坐和半跏趺坐,也就是双盘和单盘,若是能双盘是最好的,若是不能双盘也可以单盘。手结定印,也可以双手扣放在膝盖上。眼睛看著鼻尖,也可以看著前方的虚空。类似于这样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
( W) t3 p" h `% L4 a% z& W 这是对身体姿态的要求。
v% n2 z2 l; X0 i5 m2 G( k 语的要点:7 m/ y7 s6 T5 J+ b0 e/ N0 X
其一,不说世间的绮语,是非长短等都要断掉。; T8 ?# y% L2 v# B8 h$ C# f
其二,打坐、禅修的时候,连念经或念佛都要放下,不念经,不念佛。
1 M7 ]" F7 n, s: U 其三,念咒有默念的方式,也要放下,什么也不念。一切语言都要停止、禁止。7 E; ^# \! i/ V! N) \# a9 b9 u; C
通过九次排浊气或三次排浊气等方法,调整语(气),保持适当的状态。
9 Q; v5 t* F* d1 ^3 [ 意的要点:
l6 f( t, f1 D3 A- k 其一,断掉世间的分别念。
: u, t3 F! Y. @; w( H! C4 b8 B 其二,断掉观佛像、坛城等比较好的分别念。! ^8 t ]- [9 x- b4 b
其三,断掉诸如要观察的念头等其他内在的、细微的一些分别念。
& z+ u" l% l1 \7 F1 m- C/ `4 h5 z 总之,所有好的与不好的、粗与细的分别念,都要尽量断掉。让心保持它自己的状态,即很明了,但是也没有动摇。主要是不想过去的事情,不想未来的事情,也不能分析现在的事情。放下一切分别念,心像三岁的小孩子一样,什么也不想,就这样坐著。
+ P# N' M$ z2 p9 V9 j7 ~" q" i (二)其次,皈依、发心。
& x. l! J! f( j4 N4 X7 N1 P
( h \2 n6 _) }$ |6 V1 D" a 二、正行
2 I4 a, J0 @0 N 方法:观想自己的身体像只白色的气球,但不是圆形的,特别轻盈、透明,空性的。在心间的位置有一个红色的光团,悬在身体中央部位,后面没有碰到脊椎,前面没有碰到胸部。光团的大小像中等酥油灯的灯光一样,红色中透著蓝色的光。光团是热性的,代表风与心融为一体的自性。将心安住于这个光团上,不散乱。
, F& P1 E* O2 M7 A/ D 注意事项:时间短,次数多,出定又入定,入定又出定……这样不易出现外散、内收等这些障碍,可以产生禅定的功德。
2 x$ S* M+ ?( Y! f: s7 |$ | {) k& x# F0 _; S
三、后行7 r2 m: J5 K$ A8 n! v2 z
最后收坐的时候,不能直接起来就走,慢慢地把这种状态运用到日常行为当中,回向、念吉祥,这样就可以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