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8)  鸡蛋( 3)
|
加拿大中央银行行长波洛兹(Stephen Poloz)周四称,他满意加元低汇价状态,国民应该习惯加元低汇率和更大通货膨胀。实际情况是加拿大的物价早已经涨幅天,如何能够迎接更大的通货膨胀?
# ^- H3 U T4 o6 @9 B# G; O& Z2 j* j: V+ z4 {. X& k
加元兑美元汇价近日不断走低,昨日收报1加元兑0.7057美元,是2003年以来最低位。加元汇价低迷,已影响日常民众的消费习惯,多伦多商界已开始感受到「加元弱、美元强」带来的「威力」。( p# O/ ^3 ]" |* q! y5 r" }
0 c9 N) v9 l- f* h! |0 ~# F0 O! O
O: A2 G( u9 K0 y3 r
. g$ O: y' n) r% N+ e: _- z4 Z! j
- x& x- o' Y6 A |; _; H
" a- P! p, o4 y# M% j7 P% F, j& O* D; K2 b. w
在多伦多市市中心圣劳伦斯市场(St. Lawrence Market)经营蔬果档的Anthony Pronesti表示,察觉到顾客买东西更审慎,只买基本食物,「当顾客看到东西那麽贵,他们常常问我们,『发生甚麽事?为何那麽贵?』」5 X* t/ Z6 X9 t, P; C; G1 |1 f
* P# e m' _6 _' x7 \他说像Food Basics这种大型连锁商店,因来货量多,可靠薄利多销,减价更可吸引更多人光顾,因此货品价格升的较慢。惟小商店首当其冲,Pronesti说他每天从批发商买货,货品标价更能反映来货价,像椰菜花竟曾涨价至每棵9元。" R! D Y0 ]8 y6 L- ]1 d4 c" K0 g! ?
7 k$ l" X- I; v
他说只好不入货,「没人会买的,我们最终只会把它扔掉。」Pronesti的蔬果店在11月才进驻市场,开业至今,加元汇价一直下滑,不过他仍然乐观,「若这是艰难时刻,好的情况将会到来。」4 ?% }) |, M" l, T( C
- k: J* K2 M n, c! T
Peter Ranell经营怀旧玩具礼品的入口、批发和分销生意,他也说大受加元贬值影响,「过去1年半,加币跌了20至25%,我们的成本也上升20至25%。」虽然Ranell的公司能吸收部份差价损失,仍需要将其馀转嫁给零售商,「我们未来也要这样做,我们别无选择。」) k% I0 R8 P4 j( M) J0 }
2 _7 B6 Z2 [1 N7 x7 C+ [9 }' a
消费者支出上升,最终影响销情,一些带有艺术性的商品更可能成重灾区。Ranell指,自己虽然乐观,但仍很实际,「我们在1965年开业,曾经历高潮和低潮,但我们的产品独特,所以将会跨过难关,只是日子会愈来愈不好过。」除了奢侈品行业,连带慈善组织也受到冲击。- u: T2 G7 C7 p- }7 B E1 F) g: t9 i
+ z, A/ D* b" l- L& K/ f本国慈善组织Food for the Poor Canada执行总监Samantha Mahfood表示,平时向国民募捐已经不容易,现在加元汇价走低,令致组织在海外开展的项目,如在加勒比群岛兴建学校,变得愈来愈贵,「我们从加国国民募捐的是加元,但我们是以美元付款。」她说,在牙买加兴建一间耗资6400美元的房屋,需要募捐高达9000加元。
# l3 B0 r3 w# Q, C' r
/ n& {4 j& A: V; [但不是所有国民都叫苦连天,在体育服装出口商任职销售主任的威瑟斯(Adriana Withers)指,加元兑美金汇价走低,对公司来说是好事,「美国定价没有改变,这意味我们利润增加。」威瑟斯的公司售卖的货品都是加国制造,主要出口到美国,公司在出口货品时才需兑换货币,并以美元和美国价格,出售货品给在美国的子公司。
7 H( S" { K) f1 b% L1 G9 u1 I+ D) c6 @9 b/ v, Q1 F
加元汇价曾在2002年跌至1加元兑0.6198美元的历史低位,4年後反弹至0.9美元水平。
6 t3 x* F5 I" I' o5 X3 V: y: T1 x: Y% a; b. ]
接单蚀钱 加价赶客 华商烦恼+ F7 Z! ]* W, n0 O4 C
) p7 p! _% G) h6 v
加元汇价插水,也令本地华商叫苦连天,家里经营时装入口生意的万锦市市议员何胡景说,半年前接的订单已开始蚀钱,直言现在很「头赤」。) N# E- }% E4 U/ E2 b7 ?8 U) R
7 P; {3 B" I- K; \8 F; g5 n
何胡景昨日表示,公司接本地客的订单,交由中国厂商制衣,再将货物运送回国。因「净收加元,找数就要找美元」,现在加元汇价低迷,以往15%的利润根本保不住,「加元贬值点只15%?」何胡景透露,半年前签下的订单已经蚀钱,现在只有两条路可选∶继续履行合约,自己承受损失;或拒绝交货,「但会连个客都无埋。」
6 Z8 [; y) z5 a! R. F: y
" v1 Q6 @7 h9 g% O2 D$ m8 G5 ^# h何胡景透露,现在签新单都会要求加价,「可以加10几至20%已经很开心」,但慨叹客人至今都拒绝,惟有推单,「接少一些单,便少蚀一些」;不过,,为了和客户保持关系,总不能全部生意都推掉,因此何胡景指,公司正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 `& z, x0 f! Y) G* {
% Q+ T, k4 J" G5 m$ L8 A& b- Z/ X在万锦市经营3D打印服务和器材代理的刘镇宇,因8成器材都从美国入口,也受到加元汇价冲击。4 J9 R3 R5 e4 L+ F* Q5 g' b( p
# b# m- J- L" J% l- d$ e, S他昨日透露,现在加元汇价从高峰下跌约4成,因此汇兑也蚀了4成;器材入口价上升,导致利润减少。
1 _& b5 _. v9 O' A
. o+ u3 k! E7 k+ U刘镇宇正身处美国寻找器材供应商,他说现在倾合约时,都跟对方明言加元贬值,希望倾得较好价钱,「他们都理解,有得倾。」他透露,售卖器材占公司业务约3成,他会继续拓展其他经营范围,包括3D打印服务和3D打印工作坊,以弥补损失。- `: P% F% h8 @! ?' z9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