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4 )   鸡蛋(0 ) | 
 
| 所有的业障、劣根性都是你前世造成的。 B7 i) m" I. r* u5 G- N6 [
 ' x5 Z1 i0 ~: b6 o6 i因为你前世所造的因,今世才让你受这么多的苦。
 " j* V$ S  T- s3 ?- Q
 ; R5 g0 {: b1 `& o& T  ^你今世非但没有开悟,还要在这个孽浪当中,就是在孽障的滚滚浪花里不停地翻滚,而且滚不出来呀。
 ' E) b/ Z7 n7 z& O% P4 k. `* [1 Q' w
 现在的年轻人从来不会为他人着想的,不会站在人家的角度去为人家想。
 : G8 l, Y% ?: a6 i  P4 a
 " t% f. I! U  J% E0 v) Y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没有良心。这就是为什么离菩萨越来越远了。
 : C1 [4 M6 a# H3 ^1 {
 6 {. O- w9 T" F2 d: J, L因为菩萨是为人家想,就是说众生之心即我心,众生之相即我相,众生烦恼即我烦恼。菩萨是这样想的。
 I$ s6 W! L7 E8 C
 6 D: E. F( U( r7 E* E- b, l' H而现在的年轻人会为你们想吗?因为他们不是菩萨,他们没有学佛,所以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一个人道的人;
 0 k  \+ N! x6 b/ L* k- ~5 m! g& H0 `) Q( M) t6 r, x% x% U; ?
 如果做得差一点,是在人道的畜生;如果做得再差一点,他们是人道的鬼;如果再差一点,他们就是人道的魔,将来是要下地狱的。
 : ~( Y0 S' }6 D5 [9 |9 w9 d# [; t& J# v
 菩萨对众生的心是不谋而应的。+ P4 L: ^% k/ g" c8 C
 
 + _: v/ N0 |9 T0 N  T不谋而应就是说我和你根本用不着商量,我们想出来的理念和做出来的事情都是一样的。3 M6 [4 G9 d" f) A* P, \) |7 l8 u
 6 _' e- Q$ s+ L3 G- A# v( x+ q
 
 : P( h9 M3 o6 U* G% }1 W/ i5 g  q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那你们在做什么呢?
 2 y$ ?6 r) f- g% v" ~% ^$ H) x) Z, d+ j5 Q6 I3 Y
 你们是在做人间之事,你们没有去学佛呀,你们没有做到很高的境界,你们还是在人世间逛游。3 U" R- _. U3 ]# ^' ]5 q# R
 " l" T+ c" g; l% M7 L% R, z# Z6 K
 如果真的有灾难来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样?你们是以自己的事情为重,自己所有的事情是最大的。0 @( a1 K) \! [/ g
 E8 |/ E+ H$ X; H# u$ @) S( `+ h
 师父常常告诉你们,自己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情;学佛弘法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情。人就是私心。
 8 k6 E8 Z( C6 m  h1 V& k* q0 E* i! Q. |! x# N! }2 Y) L
 你今天所受的一切就是因为你没有做好呀。% C2 Y. z7 A# J' E- M
 
 2 D5 r( [# H. |, |2 w) d就是你这块土壤,你自己种下去的种子不好呀,所以才会长出不好的果子。
 ! w8 {3 E: D( @+ s3 s% v, S* E& i) y, e* Y1 f7 b2 t9 u
 等到看到这些不好的果子时,你是又恨又急,又想让人家来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这时就晚了。
 2 K& i5 p- l* }- h' Y
 # e, k  d- ^( j& e2 e) b中国有句话叫解铃还需系铃人。
 ( m! a5 N( K- B8 H6 E# N9 v, c
 1 i- i4 ]6 W8 l3 N9 \你自己种的恶果,你自己不来解决,还要叫人家来帮助你解决,可能吗?
 2 F! s1 {2 W3 m* S4 e
 * S3 _3 `& @! @, C$ [. x如果你的心和菩萨息息相关,当你遇到灾难的时候会马上得到菩萨的灵感。% ~% E' r" |& @6 n3 ~2 V& u
 
 1 @- h/ T# x4 R( s' \, ~实际上你的身叫“即显佛身”,就是说马上把你菩萨的身显出来了,也就是说你已经得到了解脱。
 - w( F, ^# o1 _+ r+ P( o- E6 V
 . o! ~9 A3 p) {) a6 v0 `有灾难的时候你能避开,实际上你就是与众不同,你就是菩萨,因为菩萨是不会受灾难的。9 X+ ~! b0 |  m1 [4 y8 b+ S
 
 - P2 L" x/ D& V/ h% G, T0 \但是这个菩萨是怎么形成的呢?是靠你平时做人像菩萨形成的。# ~/ K8 C9 d: j1 f9 Q  p) H8 u
 ——《佛性本体,心地圆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