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赵平,IT媒体资深记者,行业评论员' y0 [$ A; M3 x5 \; S# D5 c) {' O- z
# C0 \- O0 x! l2 [$ o- l 在进入2007年之际,一幕中国高管集体上演的“胜利”大逃亡好戏,让国际互联网巨头们倍感尴尬。
: t4 Q3 k4 F3 x7 @! W% K
" ]3 Y2 T! c4 A- J8 y8 d$ c 从MSN中国的罗川、宫力,到雅虎中国的谢文、Google的周韶宁,巨头们的好日子似乎到头了。事实上,好运气似乎从未光顾过这些大洋彼岸的网络公司。( A5 o b/ o: |. S3 {" G1 s: r
, q x+ P4 f3 z3 x- d; H2 ]" t! O 为什么这样?因为这些国际互联网公司认为全球互联网的竞争规律是一样的,所以将美国成功的运营模式复制到中国市场,是国际互联网巨头普遍选择的策略。但现在,中国1亿多网民的主体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比较于美国主流网民,中国网民的主体更加年轻,18岁~35岁者所占比例高达80%,他们选择互联网的主要需求是为了娱乐,而非为了提高工作和商务效率。, i8 S8 \& `( M' p" s9 x8 K, N
T9 h2 M! I! f) E; d; c
但对国际互联网巨头来说,他们大多执行全球统一的政策和产品,提供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往往是针对商务人群的商务应用,并且基于这样的定位展开一系列市场推广工作。由于产品的不落地,导致互联网巨头一直处在“市场高于产品”的局面。+ x+ b* K: }( c+ p
5 }0 x) Q2 a( R" L$ S' P 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市场存身的社会背景也与美国大相径庭。比如在接入方式上,网吧是中国网民上网的重要方式。美国ICQ的工程师可能永远无法理解中国网民在网吧上网时的需求,所以他们导入了太过高级的用户隐私保护——你在一台电脑上用ICQ,另一台电脑再用时就不能记忆保留先前的资料,也就是说只能在自己家里一台电脑上使用。而正是改进了这一点,腾讯推出了更有中国特色的人性化服务,迅速将ICQ赶出了中国。
) E5 K) ` ]$ `& S
- U) }4 @* P, ~: b% P3 c( F* R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国际互联网企业能否找对人。比如雅虎,其实它的战略没错,但是找的人一直是错的。雅虎中国需要什么人?首先,是一个创业者,而不是职业经理人,是一个具有创业精神的人。而且这个人必须全身心投入,但在这一点上,周鸿祎和马云都不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套路,都有自己的孩子,都把自己看作是雅虎中国暂时的保姆而已。但是,雅虎中国需要的不是保姆,而是真正溶于血肉的父母。其三,必须有深谙中国主流网民行为的能力,把雅虎的独特资源以及优势和中国具体情况高度结合。3 _7 x* `" C6 a6 }4 }# V9 z" Z
$ x# U- `, X) Z, W8 e
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看,目前集体“出逃”的中国高管们,无论是MSN中国的罗川还是Google的周韶宁都无法全部满足以上3点。$ a+ m9 G4 D( j0 z& E* [: w
0 U2 S4 W4 f; @3 x' U/ L& }$ Q 既然不合适,离开就是最好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