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 D" w; d* k. `7 r d9 m$ m
4 B# k, V9 l2 q6 o( S
. q% G: @2 Y+ D! f) B1 ?! w 学佛修行,在物质上要具备一定条件。什么条件呢?生活上不能堕落二边。不能太贫穷,也不能太富裕。
% f9 E0 Z. n- i- m6 [9 P: @0 }
2 m9 i% X# _; }; j/ W0 T; r: L% p
2 {" \6 J& y3 a2 J7 M. C5 Y3 C) {/ k
0 D: u" [" {8 E9 U8 o: h' I( n) {, d$ z$ O
条件太优越、太富裕了,不利于修行,所以保障基本的生活条件就可以。有些出家人或者居士到实修中心来,待几天或一段时间就下山了,因为觉得这里条件太差了。山下寺院的条件确实特别好,但学佛修行不是享受。" ~& ]. }* H+ |, l; _2 _
8 g+ S% J: o+ o) t* W+ z0 Y% Q7 Y3 X: \" |- o
: H2 r0 s0 _* A8 O" ~5 \& v3 _
8 t* S! i# {( P7 T+ T) X
2 t/ `5 X* X1 J2 B 对此我有深刻的体会。以前在喇荣,大部分人生活条件都特别差,但是有一些其他寺院送来的“活佛”,条件比我们好。当时,上师如意宝特意为那些活佛成立了一个学习班,大概有五六十个人。有些活佛跟我们关系很好,经常会有来往,表面上看他们也很精进、很用功,几乎不浪费时间,但是他们的学修成绩并不是很好,最后竟然没有一个人考上堪布。对此我很纳闷,也思考了很长时间,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条件好、事情多,因此而耽误了学修。
" ~2 u v! P5 I# r% @) h
9 E) F8 X+ V5 X% D' \' u
; s9 t- R+ {) H0 X) U + s) {/ I; A! O3 Z: N
& @" w0 C! ]1 ~# u. z. F3 E: i7 ?: o- d( M8 l
所以,我告诉后来的年轻出家人,学修时,第一,条件不能好,钱不能多;第二,事不能多,不能有琐事扰心,这样可以专心学修。否则,会影响成就。4 v. g7 ~2 M- ?$ ?3 q2 O0 G- Q
7 m' w6 O% m1 ?! T& f/ \2 M) ~2 F' k: |$ f; m" N8 _( Z
+ u8 c( _" R" Z0 a; Q9 [5 M) @
, f2 }% P% _0 E( z, h' r: \6 t& V$ f* x' S* |2 ~; }9 [* V' R
若是条件太好了,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忍不住还要吃,这样容易犯困。再者,若是条件好,睡觉的地方比较舒适,躺下就不愿意起来。住的地方好,里面有很多摆设,今天擦一擦这个,明天又摆弄一下那个,时间不知不觉就溜走就了。光阴荏苒,时不我待。所以修行人条件不能太优越。
) m# q1 a5 G/ V d1 A7 C, g& ?8 H6 V+ V/ L& I# u6 Q
+ D) n8 }+ W" O+ h. h 6 Q- |5 a4 O# Z
6 [1 |1 d5 |& s% H5 E
0 Q+ I+ O5 Z6 y6 E n 当然条件也不能太差,若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保障也不行。释迦牟尼佛曾经和外道修行者一起苦修了六年,后来瘦的不象样了。外道认为成道是通过苦修——少吃少喝,夜不倒单地修,才能解脱。后来佛醒悟过来了,知道苦修是不能获得解脱和成就的,所以远离了他们,吃了东西,也喝了牛奶,身体才恢复了健康,也有打坐的力气,到了菩提树下入座,终于成道了。佛陀这也是给在我们后学者现身说法,让我们明白单纯的苦行是不行的。所以生活的基本条件还是要有保障的。
) O+ |8 ~3 U9 N+ d/ U2 ]4 C! G9 D5 y: O9 t, w t
1 B2 y$ S1 O8 Q7 g
- M8 z& [; l1 f2 U9 o* C
& P4 R9 w# L0 n) d% n N/ C
- n" n' I) }; [5 P ——摘自达真堪布《快乐之歌》讲记2; j% ~/ n2 } T& \) Z& G4 _$ M
5 [+ M# p7 N& r$ }/ `! T5 @; ~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