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24|回复: 19

[旅行] 西湖晨早

[复制链接]
鲜花(38) 鸡蛋(0)
发表于 2007-6-1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鲜花鸡蛋

Odinny  在2013-3-20 08:48  送朵鲜花  并说:隐约可见晨雾中的保俶塔
鲜花(232) 鸡蛋(1)
发表于 2007-6-1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境不错.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7-6-1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漂亮!原创吗?
鲜花(3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6-2 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五月回国拍的
鲜花(9) 鸡蛋(0)
发表于 2007-6-2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cool !!!
1 m& j- n! Y, y+ W( S  D# m4 L* z, o5 Z) \5 }; m5 S! R  W+ j3 D
另:谁能教一下黑白片调色调?我做黑白片每次把色褪掉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黑色过度总不理想。
鲜花(9) 鸡蛋(0)
发表于 2007-6-2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一些论点,总结一下,欢迎探讨:# x  X6 D. C! H& f/ ^, Z
2 i8 T( g1 x7 `: |+ ]
1.彩色照片变黑白只能算去色。
- y) ]+ K8 h$ @( s
6 z3 `4 Q- H  F, x2.彩色照片变黑白一般照片反差不大,灰度明显,黑的地方不够黑,亮的地方不够明。调整亮度、对比度,曲线值、色阶等都能有很大改善,基本接近黑白片效果。- B$ i8 s4 r" a; A7 a
6 H, P6 |2 Y/ W9 J( a4 \
3.黑白片太干净了没味道 我一般大白天都用ISO400。$ |; d+ }5 x- L: a  I
2 M: Y& R, P/ `; E  W$ c' H
4. 感觉如何PS到黑白胶片的颗粒感,是一个数码黑白丢掉“伪黑白”帽子的瓶颈。曾试过后期加胶片颗粒(滤镜),或添加杂色,怎么也不是个正味儿。再后来看到想用黑白表现的镜头,就预先将ISO调到800甚至更高,似乎效果还好些。
' D! [- @$ T+ D( \# _5 X$ {  ^' X) h1 a5 _5 R4 s, \% A2 `5 j- b
5.其实黑白胶片的颗粒感,数码是完全可以做出来的,现在的关键是数码还不能达到胶片的那种层次和宽容度。另外我们所看到的胶卷的照片的感觉是来自人工放大的照片,其实进入电脑以后,胶片和数码已经没有多大差异了。所以我现在追求的是利用数码追求我希望达到的黑白效果。344的神态,346的内涵,347的动感。
6 t, S& K. g3 E' j
- c9 H+ C' |+ D+ F) }9 M6.我是这样;调整--模式--LAB颜色--通道--明度转换成的, 有时也用渐变影射转换,简单点.
+ r4 u4 j- y! t' ?: y$ g  D: q
7 E6 g& V) r; d/ O& k7.一张好的黑白作品,除了主题外,就是对灰的把握,片子的灰调过渡要柔和。
& p  m& k9 ]/ D. V  u4 ^: _
6 u6 G2 X- b9 Q" c. X8. 一直认为,黑白用数码拍,出来ps是个很好的黑白方案,片子个人感觉要稍微欠一点点比较好(0.7~1.3个ev),这样ps中好控制颗粒感和反差。
9 U  P$ C* Y: i) Y+ W. B6 W/ B+ Z/ D
9.我谈一下数码摄影的暴光问题.
" m* Y* A* o% P. O6 ?  D1 K" z9 W1 F7 ~1 T9 |* m: L' X- t
我们通常感觉到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时,总感觉到色彩方面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仔细看看照片,拍摄对象清晰可见,没有一点问题,就是感觉不是很满意.这是为什么呢?: Y/ S& \- o0 Z9 j7 Y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这要从摄影的目的来看或分析" g! b/ Z  ^  t
假如把摄影作为一般的日常生活记录,那应该已经达到目的了!
' r) W) x, E; r; F& T" j/ f而假如把摄影作为艺术来看待,那么就不一样.因为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不太一样.当我们把摄影作为艺术来看待时,我们需要的是某重影象或色彩的感觉,而每个人的理解可能完全不一样.8 w) Z; }) P- u5 j
从而涉及到一个问题什么是准确的暴光.许多摄影作品从拍摄的角度可能是过暴或暴光严重不足,然而印刷出来的照片让人感觉光影的或色彩的效果特别好,比如一些风光照片或逆光照片等等.
- L8 l. }: t) Q$ v% k5 n- C7 Q5 [其实数码也一样,也要有摄影艺术层次上的准确暴光.# b+ s6 u/ h1 E' ]/ k8 K# J
比如我们拍摄一些老建筑或老房子,我们需要的是某种味道或感觉,这时候我们选择暴光时,不能按照常规的方式来暴光,用数码拍摄时可能要减1/2,1或2当进行暴光,而正常的暴光会令你肃然无味.至于是增加还是减少,要根据拍摄时候的时间和光线特点进行判断,数码的好处是你可以先试拍,马上看到效果.这样你成功的把握暴光准确性大大高于胶卷.
* ?& P$ I8 J, s1 u
$ O  O  C- N* y( t" e& U10. 以前拍黑白的时候,会把注意力放在影调上,毕竟一切构图元素都是用影调来体现的。彩色拍多了,色彩往往会不自觉地成为画面的主导因素,成为主要兴趣中心,喜欢简单而鲜艳的色块,就能让一张照片很好看。数码以后就更完蛋了,那么大的宽容度,闭着眼拍,啥东西也都在,然后PS里调调level,扭扭曲线,与其是调整层次,不如说是把色彩调得鲜艳一些。前些天突然看到老西的一片旧文,喜欢把他的10D反差设成+2,心想这可是有点和自己过不去,俺也试试看, 这下可好,发现自己现在拍片子已经根本不考虑曝光的事了,反差一调高,宽容度小了,问题就大了。好在数码可以马上replay,看柱状图,于是每个地方都反复拍了好几张。回家以后调成黑白,本来是想看看这些片子曝光究竟如何,结果却发现了没颜色了反而更好看了,有点化腐朽为神奇的意思。
" p1 k4 b- _$ f  y9 k, T3 V  w# |4 p8 l) o" x1 t
11.戏说黑白摄影   Z: B$ W- _& o/ s' h! Z
好像这个话题大了,不过旨在讨教。在黑白灰组成的影像里,看上去单调,没有色彩斑斓的渲染,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早期的摄影术达不到人们视觉色彩世界的要求,只是通过镜头和机械化学的方法再现固定的画面,当人们制作出的图片发现只有黑白的影像。才明白世界原本是由黑白灰组成的,其实没有色彩。色彩是人们的主观意思后天形成的。但是确实色彩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就千方百计发明了彩色摄影。但是黑白摄影人们至今为什么还没有丢弃?就是在黑白世界里人们可以丢弃很多东西,净化视觉。黑白影调的精髓就在于淳清。摄影术发明后,对绘画有很大的冲击。同时也影像了绘画。摄影的再现就是写实,一幅贵夫人的肖像让她把镜子里的影像永久地挂在墙上,比她最好的肖像画真实了100倍,遗憾的就是没有颜色。后来有不顾正业的画家脑子很聪明开始给照片涂颜色,赚了一大笔钱,这种技法至今还有人做。在后来由于照片成本高干脆就画照片,于是就产生了一批写实或叫超写实的画家,她们的特点就是画的比照片还真实,优点就是有颜色。在写实的境域里色彩占了绝对的上风。后来摄影术传入了中国,西方人发现原来东方人的眼里没有色彩原本就是黑白,都是色盲。这下他们可有用武之地了。后来看见了清明上河图,才知道东方人不是色盲。那为什么中国画多是黑白的呢?而且画的似是非是,有人告诉他们那叫写意,于是乎中国人给西方人上了黑白摄影第一课,西方人才一头钻进暗访开始黑白影像的写意创作。从而黑白影调独占一方。黑白影像以它的特性把色彩世界变幻单一的颜色。虽然是通过摄影工具就可以很轻易得到,但要是人为的控制它还是不容易的,不单纯是把颜色去掉就可以了,首先摄影者要以“色盲”的视觉看物象,(有笑话说黑白片拍的好摄影师都是色盲)这很难,也不好把握。再就是后天制作,这里的创作空间很大,进入数码时代人们逐步抛弃了传统暗房技术,在电脑里如鱼得水,轻松愉快的创作。用人们的美学创作出更加精美的黑白影像。不过也有色友对后期制作鼻蚩,甚至说已脱离了传统工艺不是摄影作品了,我是不以为然。只是笑他们无知罢了。艺术的本身是没有界定的,所谓的传统只是后人上楼的第一级台阶。真正的传统作为一种艺术要保留,要是一味地模仿,没有创新你就是做得跟大师一模一样你也不是大师。呵呵!关于摄影技术方面我也是小面菜不敢多说,请各位色友多发表这方面的经验,以供学习。( d# T" e0 C& P) a- m
, K" t" \* W2 ]) R) a0 q, _
12. “解像力”好象是光学上的术语,一般是指镜头的分辨能力。众所周知镜头是由玻璃制作的,任何玻璃透镜在通过光线时会改变光的性质,比如会产生折射、反射、散射等一些特有的影响因素。那么相对材料好加工精的镜头这些影响因素就小,现代人工合成制作镜头的玻璃材料经过精加工,反射、散射率已经接近0了,用在摄影镜头上已大大提高了镜头的分辨能力,就是ED镜片。反应在照片上就是锐度高,低色散,看上去通透。至于拍黑白和彩色片到底是先在相机上设置还是用PS那个更好,我也没做过比较,但我猜想不少色友对PS有抵触的心态好象PS出来的东西就不太地道,还是注重拍摄阶段,总担心后期制作会损失很多东西,其实大可不必担心。科技发展到今天世界上你看到的大多图片都是由电脑制作出来的,传统的制作越来越少了。现在的大型影展也是将胶片电分扫描在用PS处理后出片的,质量相当高。所有的杂志图片已全部经过数字化处理,您说损它失了什么?有位色友说:“买个好镜头,不如用好PS。数码相机离开PS就等于半残废”。这话说的有道理。相对来说,拍摄过程有很多的局限性,而PS却给你巨大的创作空间。
& e; C& F: ]' h  W/ w
& j/ C4 O3 `8 B* H) j4 \13. 数码照片是怎样转黑白的?一般常用的是好象是转LAB模式,然后保留明度通道;或者是利用通道混合器;或者是图象计算;或者将RAW文件的饱和度设为0等等。- t1 @! @: q( t8 f

- x9 m, z% I4 n# o# }; a2 S. q9 ~% C) A0 N$ r( }$ q* q3 Y
比较全面的介绍:
$ R3 q& `5 R, \. i$ A
* l- e2 V2 ^/ B0 H6 c/ F$ O( k7 H
Photoshop中打开一张RGB模式的图片。' i. L; [# Q8 o

8 n/ A! V, Z& y4 V2 c! w
9 E7 n0 D+ y" A1 N
$ b- O" V" b2 Q, r5 J5 a$ R+ j
- A4 y1 J7 T- N& ]3 o5 g方法一:将图片直接转换成灰度模式。" y- J% Y. r2 V/ T0 C: l/ P; M
通过点选菜单Image(图像) --> Mode(模式) --> Grayscale(灰度)实现。3 M: T* `3 l% c' U* [; v# C
类似的方法可以尽可能保留原有色彩信息:同样的菜单下,先将模式转换为Lab Color,再转换为Grayscale。
: U3 A0 Q" Y5 J不过在显示器上通过肉眼观察区别不是狠大。建议最后保存为RGB模式。* ^2 ~. {6 t+ T$ A: n

& g' X& j) ^% e! ^3 s+ b2 K* g5 y7 r* X2 l5 E% q% W
& Y; B3 `& Q* T
0 }: m0 w' p2 }# e* Z: e" d
方法二:降低图片色彩饱和度。
7 T6 X; d+ @/ U+ E  @# l4 a通过点选菜单Image(图像) --> Adjustments(调整) --> Desaturate(饱和度,去色)实现。
8 [. n1 l, N; Z* q同样可以先转换为Lab Color,调整之后再转换为RGB。
& O& a- n+ N* j2 P$ l8 ^' A# |: a
! ]7 m- C" M3 G' ~" o1 g& @, _) g0 r% r( T% y5 O

5 p8 \$ {/ _8 `. Z$ m  m# P1 C9 d3 D  H* R8 g/ K, V
方法三:使用Calculations菜单命令。( V8 }! o% @! `' k- `/ D
通过点选菜单Image(图像) --> Calculations(计算)实现。2 A) O$ |6 z7 Y
在弹出的窗口中将Channel(通道)选为Gray(灰度),如感觉反差过大,需要多一点中间灰度,
' V$ y5 B  l: M& D; Q可以将Mask(模板)模式选中并对其中激活的选项做微调。
; Z+ g4 Z! y6 y( S2 C8 O同样可以先转换为Lab Color,调整之后再转换为Grayscale。建议最后保存为RGB模式。; n+ N1 w! Q( I1 u9 f3 `
5 X# j; d* Q* C- U4 G" b" Z
1 T) d' S7 `1 y% v, i3 }" B
+ ]# I, @& i: n# _' b

! f& i/ U" @% M0 }, s3 E方法四:使用Gradient Map菜单命令。
/ Q% H! t6 S8 VA.通过点选菜单Image(图像) --> Adjustments(调整) --> Gradient Map(渐变映射)实现。
  _# s; ]2 e. B/ {4 ?) U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黑白渐变,或是满意的色调渐变。1 o: i: N* P* ~" u0 M6 _3 c
B.通过点选菜单Layer(图层) --> New Adjustment Layer(新调整层) --> Gradient Map(渐变映射)实现。
& H/ F/ w3 V; h' c  H. e在原图上添加一个与A.效果相同的新图层,好处是不改变原图内容,不满意删之。
0 d4 L  L- m7 Q4 a同样可以先转换为Lab Color,调整之后再转换为RGB。
+ `& |2 `. {  @3 J" {6 j. k: j6 y( n3 Z

! Q" p7 e* u$ \6 E7 Q/ T7 B/ u+ h+ ?% A& L

' g: O3 d7 F. x2 l- T! A4 {方法五:使用Channel Mixer菜单命令。5 k! a% I2 P) K$ H
A.通过点选菜单Image(图像) --> Adjustments(调整) --> Channel Mixer(通道混合器)实现。
0 a; f2 {% {. {. Y8 V在弹出的窗口中选中Monochrome(单色),再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其它选项。9 E+ U* T- J$ |. t0 u% Z
B.通过点选菜单Layer(图层) --> New Adjustment Layer(新调整层) --> Channel Mixer(通道混合器)实现。5 `! L. q5 P3 ~! O
在原图上添加一个与A.效果相同的新图层,好处是不改变原图内容,不满意删之。
, P% k6 M. T. V0 H" b需要注意的是,在Lab Color模式下,无法使用上述菜单命令。调整之后再转换为RGB。
+ L9 V8 G: o' e; \- l) k  h- V; M% I+ {& S

; r, S* k. y( P$ ^- E7 h
* B7 P1 r3 @  J2 f9 w4 I( R
6 b8 t9 N  S. d! Y7 j& t方法六:使用通道色调信息。3 v, ]6 s/ Q4 k9 l
同时可以应用于RGB模式和Lab模式,后者更合适。
, R3 t! X8 D, ~; ]( NRGB的Green(绿)通道与Lab的Lightness(亮度)通道里包含了图片绝大多数的色调信息。
, j  \7 D+ g- S+ w) b" @将RGB的Red和Blue通道删除,保留Green通道;同理,将Lab的a和b通道删除,保留Lightness通道。2 v# _- q7 N+ D4 s" i$ C- L4 c
然后将模式转换为Grayscale。
; W$ Q; R5 H+ B. t之后的调整比较个人化,可以用菜单中的Image(图像) --> Adjustments(调整) --> Levels(色阶)调整色调;
, y% N0 o# |8 |" j也可以复制图层,改变新图层的混合模式,如:Hard Light(强光),Multiply(正片叠底)或Screen(滤色)等,来做调整。
. k7 `7 G! D$ Z, z7 a1 x7 zRGB-->Lab-->Delete a,b Channel-->Gray
1 p- B, X5 z/ \, J; B这个方法本身就丢弃了其它色彩通道,故最后保存为Gray。# w2 n  [: Z, [: n* Q
# |0 k4 k9 C  B7 r3 \( z: ^
; c, D  v5 g7 n; |" A/ u/ v

  u/ n2 p9 r/ G  H
6 R( ?' w% j8 h& V6 @3 g! M
! {. }, ?; x( ^5 g8 U6 n, s, _, j方法七:使用图层调整。[由背心原创]
% W/ O% S& t/ d5 r! X" D, }1 \点选菜单Layer(图层) --> New Adjustment Layer(新调整层) --> Hue/Saturation(色调/饱和度),
0 r- O) E4 z% f& _: R, q9 H得到一个新Layer,命名为Layer A。! a: e  x3 }3 Q3 n
将这个Layer A设定为Color模式。
: t$ C5 {1 l! f. j4 W重新激活背景层。
! I6 T' N: n% _* g8 ?, ?  n重复上述步骤得到另外一个Layer,命名为Layer B。将Layer B设定为Normal模式。9 K8 R4 C- m+ f! y
注意Layer B永远在Layer A的上方,将Layer B的Saturation值设定为-100。
3 V5 Q9 d: J: l0 u1 |  Q; Q得到一个黑白图像,原始图像以彩色RGB模式保留在Background并被Lock了。
) \  g4 Q5 s0 @7 b3 i/ G' z2 N$ s选择好Layer A,拖动Hue按钮,看看有什么变化?调整出自己满意的影调罢。
' N3 h! y1 Q6 K1 P& h' y再进一步,比如要把蓝天压暗,这么做,在Hue/Saturation对话框中的Edit项下,选择Blues,通常默认值是Master,
& n+ @4 ~" y' J% E/ D再次拖动Hue,看看怎么样?前提是拍摄的天是蓝色的。如果是红色的天空,就选择Reds。
+ A6 |" b* Y" M3 N( n) Y0 d% G5 B1 g0 y再精确一点。回头说到最开始,在打开RGB图像的时候,用Info工具测量各个区域的值,也可以在调整的时候测量,
/ F- v: j' F/ B2 R! A) u1 j可以把各个区域的颜色做非常细微的影调调整,比如在Hue/Saturation对话框的底部有色域选择条,
3 G3 z2 R1 H& o+ m可以对照Lab或HSL色域标准图来选择细微过渡颜色的调整,从而使黑白图像极富影调。9 c0 r( ^; W4 M8 H6 M+ k

# X  H2 ?* M* n  j- A  I4 O4 }3 J7 ?各项为默认值未做细微影调调整。$ b8 S4 J7 z; h' H/ d& J( X
3 \7 p! I1 ?3 `- O- U$ Q

0 }! b  c7 l( \) K: \补充说明:1 T6 m- V2 S/ M" Y% [& A
以准确输出为前提条件的话,方法七是对原图忠实还原的必要PS调整方法。请注意!!!
鲜花(9) 鸡蛋(0)
发表于 2007-6-2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a+ q8 s% S2 l% [: @% o; v; S$ t

1 C. A& W3 q8 m* T, g$ P. y[ 本帖最后由 多喝水 于 2007-6-2 10:46 编辑 ]
鲜花(9) 鸡蛋(0)
发表于 2007-6-2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6 {4 w% {5 {: G( m" b

6 q: V" Z1 m2 ]0 j% x+ X$ Z/ p[ 本帖最后由 多喝水 于 2007-6-2 10:46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7-6-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收下了,多谢!黑白摄影一直都没摸着门呢。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7-6-4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学习中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07-6-5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鲜花(1624) 鸡蛋(0)
发表于 2013-3-19 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上太子 于 2013-3-19 06:41 编辑 * E6 z  S6 X! s
6 j7 `2 |! }2 N) J
怎么搜藏?当年多师傅就有强大的理论呀,期待讲课。
鲜花(97) 鸡蛋(0)
发表于 2013-3-19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北上太子 发表于 2013-3-19 06:25
1 i1 c! n: m4 b: C怎么搜藏?当年多师傅就有强大的理论呀,期待讲课。

/ z  p" W; G3 u7 Z$ d* P" e版里应该么有收藏功能,直接保存下网页就行,而且保存了网页可以防止网站更新导致一些内容丢失无法观看。2 ]1 Z! }" P4 J- ?
在浏览器的菜单栏点“文件”-》“另存为”》选mht格式。
鲜花(97) 鸡蛋(0)
发表于 2013-3-19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北上太子 发表于 2013-3-19 06:25
- R3 H& I  u9 \怎么搜藏?当年多师傅就有强大的理论呀,期待讲课。

% [) A4 r) Y; D  ^* R3 g话说古墓派果然都是夜间作业啊,秉承“天明不摸金”的盗墓理论,您这么早是盗墓回来了?
鲜花(1624) 鸡蛋(0)
发表于 2013-3-19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uabenjamin 发表于 2013-3-19 08:19   Z8 e- V0 Z% M3 N/ Q1 l/ [8 e
话说古墓派果然都是夜间作业啊,秉承“天明不摸金”的盗墓理论,您这么早是盗墓回来了?

; n6 U. _  u1 M& ]; V然也!
鲜花(1624) 鸡蛋(0)
发表于 2013-3-19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uabenjamin 发表于 2013-3-19 08:16 ( o$ R6 P+ |! R3 E
版里应该么有收藏功能,直接保存下网页就行,而且保存了网页可以防止网站更新导致一些内容丢失无法观看。 ...

" C* v* t! v8 z( ?* H( K: C谢谢,碰见活雷锋了!呵呵~   古墓派对现在技术有些茫然,努力学习中·····
鲜花(168) 鸡蛋(0)
发表于 2013-3-19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不需要意境,北京随时可以拍出来这种意境的
鲜花(44) 鸡蛋(0)
发表于 2013-3-19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皮球老兄潇洒,  在国内风流.  
2 }8 Y! S; N% U) f. J& R* a学习了
鲜花(428) 鸡蛋(0)
发表于 2013-3-19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13-3-26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朦胧中的孤舟老人。
理袁律师事务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9 15:21 , Processed in 0.408275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