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8)  鸡蛋( 0)
|
去工厂上班,是要自己先配备安全鞋。这个词对于国内的朋友可能还有些陌生,其实在加拿大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98%的公司不希望自己的员工出现伤残,因为他们知道为此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大。像在工厂里的流水线上,只要你超过安全线,机器就会停止。安全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叉车等伤害到你的身体,安全鞋的头部是铁制成的,非常坚硬。一般可以在WALMART和CANADIAN Tire等大店买到,价格从40到200不等,当然越贵就越舒服,越好看。你也可以在网站上买到二手的,才10元左右。如果你有幸转正,工厂会报销你买鞋的钱。 9 v S' k4 w6 Y
4 G' I7 k. P" {/ F' l# ?一般打LABOUR分上午班、下午班和晚班,上午班一般从早上6点半到3点半,这个时间比较好,有孩子的不会错过晚上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但是通常没有夜间补贴,而且转正较难。下午班一般从下午3点半到午夜12点,这个时间其实也不错,有夜间补贴,而且转正机率高(比较适合不早睡觉的人,反正在家也是玩电脑),老公选择了这个班,因为白天可以找找IT工作什么的。最累的要数夜班,一般从午夜12点到零晨6点左右,夜间补贴更高,转正机率最大,但多数人不喜欢这个时间。 O0 w, e D2 @: q! }
" M8 R6 b3 u$ Z6 R9 l5 a- N) T, Q# C$ J. ] b
2 D/ v- {* T: z7 |由于大部分汽车配件厂都离市区较远,大家一般都是打顺风车(好像国内也流行了),一天来回5加币,一般送到家门口。其实上班的地方尽管很远,但由于一般走高速,上班的时间竟比我在市区上班的时间都短。当然,去工厂上班的不只有男生,而且也有女生,其实女生的工作相对要比男生轻快的多(有人说孕妇都能干),当然被lay off的机率更大些。其实,我倒很想去,因为福利还是不错的,但由于本人英语实在不怎么样,所以连打LABOUR都不够格,老公有时候笑说,不去也罢,不是女人呆的地儿,女人在哪儿呆长了,都凶巴巴的,不过我觉得还好了。如果实在不相干,可以先混个六个月左右,凑够910小时,如果被LAY OFF,在家至少可以拿到55%以上的EI生活补助,有机会还可以申请EI学习补助(这个是不用归还政府的,但是会对申请父母移民有一点影响,至于影响多少不太清楚)。 7 z4 r. U! k* [) ~1 }- x
4 w( a2 a0 G; d" o. m5 r# _! x, J5 O1 ^
/ M9 n7 B- N& i, f$ W: w P
毕竟老公从未有做过这种工作,也真是为难他了,刚去时,很不习惯,每天回来这儿疼,哪儿疼的,不过后来干干,也就适应了,手臂上也有肌肉了,身体也强壮了许多。第一天去工厂,会发安全镜和工作小背兜,这些可以随时更新。老公工作的线原本老外挺多,后来老外大部分都调到上午班去了(老外其实蛮有家庭观念的),线上大部分都是亚洲族裔,而TEAM LEAD则是个印巴人,真不是好人,但是如果你想转正,还是要在他眼前我走两眼。其实印巴人还是很团结,他们多喜欢提拔自己本国的人。有时候我们也想如果有个中国人的领导,也会提拔中国人,但实际上,通过一件事,我才发现原来不一定这样(局部现象不能代表全体,但也让我心酸,以后告之)。
# u) g1 r+ I$ }- C' H( [
1 Q/ t8 h7 @" F. W P$ y. i
" G2 b1 N% u1 F W& r7 I' Y% U& [
在加拿大工作差不多每个月都有公共假日,这个假日真是难得,不上班也的PAY,很多人更喜欢加班(特别在冬天,没什么地方可玩),更可以赚到1.5倍的加班费,在圣诞节,一般会放2周左右的假,但仍然会PAY三天的工资。当然很多人不太喜欢临近圣诞节的那几天,因为那是工厂大举裁员的时候。当然,老公厂里也经历了同样的变数,前前后后裁了六批人,老公仍然“固若金汤”的坚持在那条线上(一般单位都喜欢在过年前裁人,可以少PAY钱),也算幸运了,因为当时老公不到910小时,如果裁,也拿不到失业补助,不过现在转正了,也不能算幸运,因为好想被LAY OFF,却比登天还难(在加拿大如果自己离职或是因为工作不好被裁,都是不具备拿失业补助的资格)。
* p8 n; |4 B( x: ?1 A! q$ r% E7 h% q$ c6 b. Y* E
8 Z8 u6 a! q7 t6 L6 H C7 H3 |7 p* m
一切都很顺利,过年后,工厂被通知转正,当时真是很顺,因为同时像我这样英语极差之人,也找到了一份办公室工作,算是幸运(我的找工经历下篇谈)。工厂打工有时候也不错,如果是超额完成,头儿会请客吃肯德鸡或是pizza,有时候整个工厂搞BBQ,圣诞节发火鸡。西人单位还是比华人单位要正规的多(绝对没有崇洋媚外,只是就事论事)。每周都有例会,讨论工作事宜,这是老公最喜欢的时候,因为不用工作,尽管听不太懂。 0 O2 J) |$ x* [ Z& I* I- H
3 r7 } J- i3 \, P5 C& X0 J+ J% p |% q1 V7 g
# s9 s# B7 M* m) K3 z" M' f' Q
转正后就开始有福利了,比如买眼镜是以家庭为单位,每个人200的配额,买药报销80%左右,而且还有牙医保险(这边看牙可是死贵,后续)等等。每个公司的情况不同,福利也就不同。最好笑的是这边如果买商业保险,自杀也给钱,在国内的商业保险就不行,也可以看出人命是否值钱,我可没看到有谁为了拿20万元加元扔掉自己的性命。保险在这边只是一种保障。一年后还会有更多的福利项目。不知不觉我们来多也一年了,一年大苦的日子也算熬过了,下一步就开始积极寻找专业工作,进入二年小苦期,迎接不苦的第三年。
0 g% T8 [1 F* C( F
: r v$ S* t! D% l' h& v* V2 l% u9 w
5 {( g. v' D$ W0 b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打LABOUR,而且许多移民出国的梦想可不是来加拿大来打这种工的,包括我老公。不过有时候也是逼不得已,全当一种经历,一种短期效益,因此找到专业工作还是长远之计,还是不要放弃对梦想的追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