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2-19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明海大和尚《俯躬寮日记》选摘
今天早上突然作出一个小决定:停止使用手机短信功能!何以故?无关的干扰太多,浪费时间与精力。6 M# S- z3 k, K+ V# p. ^
总是有人坚持不懈地、莫名其妙地发言辞污秽的短信,动辄“亲爱的夫君……”。虽然收几次之后见号码即删,但其号码也让人作呕。
, Y$ ^. L6 Q! O 我相信,不用短信,地球不会停转,人不会死,事情不会耽误,甚至停用手机亦复如是。3 X% ]* W* O; o; @( w: c) [8 @
8 B! Y5 U# n0 F: f( z3 s
人生路上,有时需要此种壮士断腕般的“断”字诀、“停”字诀。
. g4 O t* x, M9 t1 W% p: W1 f! t& \! T/ R4 _; o6 w$ O3 w% k
记得1990年冬季年三十下午,我和大学好友刘义在学校食堂买了丰盛的年饭,鱼肉齐全,在一起吃着。那时我们已开始学佛,也往广济寺跑,但仍然茹荤。正吃着,不知谁提议:我们今晚到广济寺去吧。另一个随声附和:好!4 J3 F" A" S9 d: k2 C4 ~
/ ~# G( F* b5 x8 J3 w' D5 p 吃完这顿年饭,我们去了广济寺,此后就断了肉食。一断永断。 % {" M6 \, a$ m( v. ~- X) T
. e3 P/ f" X: g7 x+ m 电脑室的老杨说,他以前酷爱吃肉、喝酒、跳舞,自从在柏林禅寺受了菩萨戒,过去旧习嘎然而止,不复动一丝念头。
# T# P0 k; x7 _. F( Q* L
) [7 ]& a* S6 Z- j' o& W- y3 J' i 今年五一杨洪居士来寺讲演,其中说到:他在美国工作,每月回香港一次与妻子团聚。每次团聚,先是久别重逢的快乐,而后开始吵架,至分手时又依依而别。直至有一天,正吵架时,他突然对妻子说:从今后,我再也不和你吵了!——此言一出,十几年来,吵架之事一断永断。 / z; _, O# S1 K+ x: x
5 P5 K9 L6 n5 g4 \0 x" z6 n
可见“断”的魄力与勇气与毅力是我们必需的素质,大凡犹犹豫豫、緾绵不断、拖拖拉拉皆非学佛的根器。3 E/ g2 a% |8 X$ x4 |3 B4 T
5 ~$ ]+ C- N- M3 y6 I+ w, m+ x9 | 如来有一德,即是断德。
3 N0 g3 Q0 X0 P) L5 m; p4 w
- D- s. g' v& ]( ^4 K& e' O/ Q6 f 其实所谓的“出离”,即是不断地与旧我决裂、否定超越旧我,对旧我厌离,如此日新又新日日新。
" w/ O) K/ p% X; i L* p% z ! a% K$ E9 q; E6 v$ L8 F
*********** ( M; A' l6 d! ?4 ~+ Y; N# D9 U
今天八月十六,剃度十三周年。1992年农历八月十六,师父在普光明殿为我和明树举行落发1 o: S, [8 R4 p8 [
的仪式。原来计划要在八月十五举行,师父在北京有事,十五的晚上才赶回来,师父说,那就十六吧。我心里想,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也好!
0 Y6 A! m) o: F: X& S4 P8 l" b
2 _$ l, B. c; Y. G9 m9 O+ P6 ^; ` 在师父回来前,我们早就按捺不住做和尚的冲动,请常辉法师把头剃个精光,也穿上了僧服。八月十六上午,不过举行一个仪式而已。
( W, G y" q2 o* f1 E$ V, I, f n2 E& Q, k- l" H: Q9 q
这一天是我盼望已久的日子,我的心里预期:当师父正式为我披剃时,我应该会痛哭流涕或者身心震撼,或者……,反正是戏剧性的感受,象小说和电影中描写的那样。
/ U, N$ n! q! w& D/ A' P. {# i+ l( w5 y5 d" A" T6 `
但事实上,当那一刻来临时,一切平常。那种特别庄严、神圣的感觉都不强烈,相反心里有一丝不易觉察的自嘲……5 H: a$ b" K5 q! K6 j* D
8 o7 z9 O3 T$ E9 `; ?6 [; {, n
这许是因为,太长的时间里昼里夜里,我已在内心无数次地演绎出家的美梦,心态早已就位了。1 i: j! T, i: I. H; {
# ^2 Q/ j" a# j8 c5 T) d) c5 H
此后,我便要不计其数地回答人们的疑问:你为什么要出家?
1 q! Q6 J8 Y- H, G+ F) Z1 j: a% B) V8 G$ s/ G I
有时我会不厌其烦地作种种描述解释,听者仍然惘然。2 w( B0 i" X5 z+ m
" E1 a1 e$ Y. A# I! U0 t
有时我会回答:说出来你也不明白,如果你真理解了,你就会出家了!0 I8 i) y' E! N3 l5 z
: G5 O! \, i/ r/ @4 K+ _. b2 K 有时我会说:稀里糊涂地,也不多想,稀里糊涂……
" i$ k5 C% W" B# h& z; q9 f x
D8 I! M `8 t7 x, N$ y& u 古人说:千钧之弩不为鼷鼠而发机。我过去对人们的疑问太当真,费尽唇舌作解释,真理解的也没几人。现在有时候会想:要我讲,先交费!
1 A& ]7 W$ K5 c: ^% H0 q+ n7 p
3 f* S2 ?, ]: u0 X' ~' L **********
@& E" J% ~6 `" V 心里有时也会起烦恼,生抱怨,这时我就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
& A. W# a" E$ c9 h$ K
9 o" ]1 }' ~( @& j! ^5 C* @ 你不是发愿甘为众生作牛马吗?
* V* U) Q: }% H2 D7 x% S 是。8 w2 h: d/ F: R
那牛马有人礼拜吗?
. P0 x& ]0 Y/ ^# Y! n9 l; [3 k 没有。
5 {7 s1 y5 S2 \+ i 有人供养吗?; w( J7 v8 e0 Y
没有。: q5 B2 \' e0 N' f. @' g+ |
晚上有床可休息吗?
- Y A! M- w7 y 没有。
$ d+ Q0 |2 ]& c7 I 有人用鞭子抽你吗?
! Z- N; g* e$ W1 S 没有。
0 M+ Q' z! J) v" a5 b6 W/ Z0 S 有人用脚踢你吗?9 g( p+ h1 m8 G% x9 K. e+ @
没有。' U, g5 f- p3 t. F' T2 M" f5 ?* C# r
你每天吃的是草吗?! P a* p* v3 q8 |* ^' H) x
不是,是大米白面。& a, V+ ?0 `, O8 H4 Z' s7 F
哇,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牛马!那还有什么说的!
9 |8 o. ~ s9 w" _5 y 干活去!: W3 q+ x7 W' m1 v- k$ D0 {
5 _1 A; \' k3 {- v$ ?9 B; A. e
7 V% T( t3 X! U$ u ********** 2 n D/ I! p% G( i M% I/ I& ?
戒律十分重要,今以问答述其大要。
: W4 a& K; V7 p3 c$ N 1、问:如何令僧众欢喜安住,圣种不绝?) r8 o7 Z, n, U6 Q' F2 C' s" V
答:戒律。
4 d; T+ y* y3 x& y- e 2、问:如何令大众生信,社会净化?. K9 s7 Z9 ?0 Q. Q6 j+ Q
答:戒律。
4 U. O/ W x5 J& l8 z$ _/ m 3、如何令一凡夫信心增长,善法增长,逐渐脱胎换骨,转凡成圣?8 D, p7 p, M) ?, j6 G2 T6 m
答:戒律。) B2 s3 S0 |( S9 n, ^$ ?8 W: o
4、问:如何生起一善法,又如何灭除已生之恶法?0 a" q( q7 V7 \. T- D# m$ ^
答:戒律。) h' P7 G: F' P% F) }8 G
5、问:什么最能代表佛教依法不依人的精神?; N: T% D0 H* g8 C8 N+ m6 s. n
答:戒律。
% |# [* ]3 f: x# `% { 6、问:什么能灭除心中的忧悔,使心地坦荡,自在安稳?. Q5 y3 a! p& o; N5 G* u
答:戒律。
& e& Z7 a' Y ?, f 7、问:什么能使我们过一种有教养又与觉悟解脱相应的生活?0 H! y: ?6 ` {6 K" B
答:戒律。
, l8 d, D* @0 |+ e' ^) _ 8、问:什么能使凡夫僧代表最神圣的佛法而又不会堕落腐化?
- ?* L7 e; |- | 答:戒律。5 h; z. D8 p6 V) e( A0 G1 C' j0 |# M
9、问:什么能使寺院充满民主的精神而成为大众的公器?# |+ n! H% y( j
答:戒律。
) K; U. r7 v( N! n 10、问:什么能使一个在家人现在和未来成为一个满分的人?
$ B4 z5 z2 V2 d Z, Q 答:戒律。
Y8 V+ ~* B7 C/ D% } ' _9 Z7 ^" R: B
******** / j6 I7 ~& G( ~9 I' B
出家以后要不止一次,不止二次、三次地回答一些同样的问题:* }4 B1 l& C& X- c- u2 n
6 g9 g5 E8 s1 U$ n6 s, ^$ O: U! ? 问:你们和尚有级别吗?
' ^! K) k' y, P) N) n 答:有分工和长幼,没有级别。* l7 e. s/ p! f0 M- a
问:你们穿的衣服颜色不同,是不是级别不同?
0 h+ Y% v# w7 f/ g$ s- x 答:没有什么不同。2 g' _9 Q' b3 y# I# @) d
问:你头上的点是什么意思?. h3 p+ R$ Y8 F/ \
答:不叫点,叫香疤,这是我们受戒时向佛菩萨表示决心的一种方式,与级别没有关系,这不是军官肩章上的星,越多,官位越高。
" R: a' J# Q2 e; T 有时我会开玩笑回答:这是我自己调皮……我想说:故意试试自己的意志,看怕不怕疼。
7 P m. C! [4 a2 F" ` ——哦,我知道了,你调皮,你师父在你头上烫点,处罚你!可是怎么整齐?
8 v) d+ u; b7 Y3 G 对方急不可耐地把我的话打断。
5 u7 h" W3 s* N+ l) c3 ^ 问:你们和尚拿工资吗?' q# p& _ i' ^
答:我们过着一种类似**主义的生活,没工资,但每月有些零花钱。6 a% t) P. Q* B6 H
问的最多的当然是你为什么出家?是不是遇到了什么挫折?出家前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吧?- b0 N0 r7 o0 |5 k" _/ m
答1:不为什么,遇到佛法,有缘就出家了,迷迷糊糊,也没怎么想。
6 M+ K5 y( v! O" `8 q& {. J; X& o4 H 答2:上学时学到佛教,后来又认识师父,认识一些和尚,受他们影响,觉得自己适合当和尚,就出家了。# `$ j# @: l3 S
问者:不对,不会这样简单。
/ {2 K& A7 }; L" n1 Q9 U8 f' x 又答:……
7 W7 x. Q, O5 G8 {8 u 问者:不,不,一定是……
5 }) k7 S: P% v7 }! G) V- c+ R4 N 又答:看起来你好象知道答案,是不是电影小说上的那种?
# ?2 n8 Z' g! {$ J+ L8 s+ ~3 N
- F* X& a4 R& P; |& y*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7-12-19 10:1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