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54)  鸡蛋( 0)
|
看到老杨发起到爱城后多久找到专业工作的帖子,又看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感慨,忽然想起以前三思的一句笑话,就难免想着蹦出来信马由缰地说两句。
$ ^" [7 }, `/ ^
) j6 E( a# q3 [老杨的调查,想看看有多少人到爱城后一个月之内就找到专业工作了。作为鼓励,老杨送花给到爱城后一个月之内找到了专业工作的人。回帖领花者众,包括云月本人。但是细看回帖,大部分领到花的人,都是拿着job offer到爱城来的,连云月都可以算半个。这个其实不能算数地说。如果把这些人排除在外,而把调查的对象限定为那些在落地爱城的瞬间没有job offer的人,我觉得能够领花的人就会急剧减少(说谎话的不算)。4 W& m0 c' r7 }/ l! w0 Z/ l
; m( r. n1 Y1 V: P! l$ M我仍然坚信普通移民起步的艰难。这种我自己切身体会过的艰难,每到年关,每到我沉思回首的时候,就会变得清晰而明确,拂之不去。# G7 k) X: p# `2 b# o
6 D( C' m& Q7 Z) d: P: q/ s也无风雨也无晴回应老杨的调查,另外起了一个帖子,说,我这个专业,能在加拿大找到专业工作,可就难喽。说到云月一阵苦笑。在加拿大,实实在在地说,也无风雨也无晴竟然是唯一的一个我所认识的,和我在国内本科专业相同的中国人。晴版和云月都是法律专业,学校的名气也半斤八两。晴版这句话,兄弟没有办法不回应一下。
0 Q- A2 ?/ o3 x4 D1 T4 ?! g2 ?: Z3 p4 M( `- e, n2 w
其实,不是没有路的。兄弟为了考会计证,前些日子去修那门商务法,任课老师是一个印度裔的女律师,对云月算是相当的赏识。那门课最后我的成绩是全班第一,也算是兄弟到加拿大以后辉煌的战果之一了,虽然也没有什么意义。她就是极力鼓励我回到原专业来,为此费尽唇舌,说到我都不好意思。
/ l. I' l5 N7 p, G0 P ~, D- l$ S5 B' i9 L: |
我说,兄弟也是一把岁数的人了。现在开始准备,一年之内通过LSAT考试,转年入读法学院,五年毕业,再用三年时间通过Bar Exam,到了头发花白的时候,刚刚好好是一个Junior Lawyer。算了吧,就这样忘了吧。
# D: a! `" ` R$ i* \( @: S9 P( G* `) U# d$ f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还是有路可走。就像许多年许多年前读一本《收获》里的一篇小说说的,只要你还在走,路,就不会有尽头。+ T! [, ]9 a" r3 I
; i, W8 N/ K1 c! u/ I8 X
说到专业工作,又想起三思的一句名言。那个时候是大家在探讨累脖工的问题。三思就说了,你们都瞎吵吵什么?在我看来,你们这些个出去上班的,全都是脑力劳动,只有像我这样全职在家带孩子的,才是真正的体力劳动!细想想看,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4 b- s( @3 J, M* Q- ]& X; s2 H* I- J
- j* r: u) K: z0 G) W* Q- g
云月过去的一年里,事业上的事情照顾得太多,家庭上的事情照顾得太少,顾此失彼,没有分清轻重缓急,现在想想,后悔不迭。如果有时间,这件事情要单独起一贴讨论。如果没有时间,云月的感慨就到此打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