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74|回复: 12

佛陀 — 觉者 (于晓非) 1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8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们讲佛教、佛法,都有一个 “ 佛 ” 字。 “ 佛 ” 这个字,是 “ 佛陀 ” 的简称,是梵文 “BUDDHA” 这个词的音译。那么佛陀这个词的意译是什么呢?就是觉者。觉者就是彻底地圆满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实,并且把所证悟的宇宙人生的真实的道理毫无保留地宣讲出来,希望其他的众生也象他一样地去觉悟的人。他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彻底地圆满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实;第二就是将所证悟的真实的道理毫无保留地宣讲出来,希望其他的众生也象他一样地去觉悟。凡是具备这两方面的人我们就称他为觉者。 - h9 j! z$ _! v) |; U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在我们这个文明史中,只有在两千五百年前,印度恒河流域的一个小国的王子,名叫乔达摩 • 悉达多,他经过多生累劫的修行,在这一生成为了佛陀,就是释迦牟尼佛。他为我们宣讲了他的教法,就是今天在世界上所流传的佛法。 * k& w1 n: p; ^
就一般的宗教而言,当然也包括佛教,它区别于哲学与科学的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是具有圣言量。所谓圣言量,就是这个宗教的创始者圣者所证所讲的。圣言量在宗教的理论体系当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是不可发展,不可更改的。如果一个理论是可以发展的,那么这样的理论就不能成为人们的信仰。比如说科学,科学这种理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可发展性。科学的理论必定是要发展的,不发展就不是科学的理论。这也就决定了科学这样的理论不能成为人们的信仰。很简单,假定我信仰牛顿,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诞生了爱因斯坦,他否定了牛顿的理论,那么我作为一个信仰牛顿理论的人精神就要崩溃了。所以能够成为人们信仰的理论都是不可发展的,宗教的理论就具有这样的特点。这也是科学不能够替代宗教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在科学的理论当中,后人要超过前人的。牛顿比伽利略了不起,爱因斯坦当然比牛顿更高明,而且在未来的年代再产生个什么斯坦,也必定是比爱因斯坦更伟大。
& t( i: g) M3 J5 t0 Y# N) x' E
  A6 A3 H$ f# f% N# z[ 本帖最后由 TempID 于 2008-2-28 12:09 编辑 ]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8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 N; A: W# E7 X# |/ A
/ j# ~. W8 @' t( ?: Q非常宝贵,非常感谢!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9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在宗教的理论当中,比如在佛教的理论当中,就不是这样。随着时代的延续,后人对这个宗教的理论的理解只能是越来越肤浅,越来越浅薄,后人是不如前人的。* {/ x# [5 i7 R# D# p* X& C
佛教讲有正法,有像法,有末法。从佛陀涅槃后,正法流传一千年,然后是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正者,证也,就是说正法时期法的人们对于佛陀的教法能够很准确的领受、信受,而且他们能够如法地修行,能够证得一定的成就;像者,似也,在像法时期人们对于佛法的理解有了偏差,是相似佛法,讲的好象是佛法,但是仔细推敲起来与佛陀的根本教法又是有出入的;末者,微也,末法时期佛陀的教法在世间的传播已经很微弱了,人们很难去正确地理解与信受。9 c" w0 l) ?1 M6 U" t
从佛陀的这个授记来讲,佛陀涅槃以后时间越久,我们后世人对佛法的理解只能是越来越浅薄而不是越来越深刻,当然更不可能超过佛陀。我们说佛陀是圆满地彻底地亲证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实相。既然是圆满地彻底地,这里面就包含着不可发展性。如果说你能够发展它,提高它,就说明当初佛陀的教诲不圆满。他的亲证不彻底,才给后人留下了可发展、可丰富、可提高的余地。既然我们相信佛陀是圆满地彻底地亲证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实相,那么我们就认为佛陀的教法没有给我们留下可发展、可丰富、可提高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O- e; K/ c' u3 X& n
另外一个方面,在我们这个文明史,只有一位佛陀应世(下一位要等很久很久以后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只有他才是圆满地彻底地亲证了宇宙人生的真实。这种唯一性也决定了我们后世弟子对佛陀的教诲只能是 “ 如是我闻 ” 地去信受。一部完整的佛经,开头都是这四个字“如是我闻”,这是佛陀的遗教。
, n; f$ ^0 ~4 ]3 z: i2 n+ H6 q5 E/ ~佛陀涅槃前阿难请问了四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弟子们结集佛陀一生的教诲,流传后世,那么开头的话怎么说呢?佛陀说 “ 如是我闻 ” 。表明弟子们当初是怎么听到佛陀的教诲,就怎么结集,没有自作聪明地把佛陀的教诲提高提高,丰富丰富,发展发展,删节删节,而是如是我闻。所以法师们讲经,讲 “ 如是我闻 ” 就是讲一部经的信成就。我们后世佛弟子一看到这四个字就知道下面的话是佛弟子亲耳所闻,原原本本记录下来的,我们可以放心地去信受。这是佛教很重要的地方。所以佛教的圆满性与唯一性决定了我们后世的弟子对佛陀教诲应该本着,如是我闻的精神去学习、去信受。
' Y9 F9 V8 R7 e5 l, l8 j% @, d8 a- r0 K9 G$ i* z5 r7 e$ t
[ 本帖最后由 TempID 于 2008-2-29 08:57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9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于晓非的意思是佛法的根本不能改变、提高。但佛法的传播方式可以有变化,比如网络。对佛法的正确的解释和开示也是可以的。如果借用佛法的思想和概念,修改一下或自创一套理论,就不是真佛法了。当然每个人都有自由创造一些理论或哲学,但是如果打着佛教的幌子,就是附佛外道了。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9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老师谭老师讲的好,深受启发!
4 ?% q* v5 l0 V; y$ @1 X
! B+ E0 }, K& @. r; \& T佛教是不能发展的,我理解是说佛的教诲是永恒的真理。说后人不如前人,似乎忽略了“转世”这个概念。人的修行是世世相连的,如果是持续修行,今世应该比前世有所进步。所以,佛教从这个意义来说,还是可以发展的。这里所说的发展,是人的发展,不是对佛的发展。本人读过的前人讲佛文字不少,但是从来没有过拜读于、谭二位老师高论所产生的法喜领悟,说明现代老师站在前人的肩上,基于前人,高于前人。
1 q8 W% p5 X# W. d
# K; }/ S" }% C+ z% U% J3 g要把对佛理发展性的理解,和修改佛理区分开来。
% b# W2 Q+ T3 g& D8 q
; p4 H$ K  \! ?- M5 }[ 本帖最后由 扁舟 于 2008-2-29 11:19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佛陀的言教,是彻底地亲证了宇宙人生的真实的人宣讲出来。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又怎么样学佛呢?就是要象佛陀一样去追寻真实,追寻真理。所以佛教是智慧的宗教,是追寻真理的宗教。6 s. V* q& z* ?5 ^5 A; \/ p- Z
有同学会问,科学也是追寻真理呀,哲学也是追寻真理呀,区别何在呢?如果比较科学、哲学与佛教的区别,从目的上讲,科学与哲学是为了求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所以科学与哲学是在求知的欲望驱使下去寻求真理的;对宇宙人生的好奇心是推动科学与哲学发展的动力。
* l3 w. ?9 D: c  z9 ^; L% e0 w: ]) x. J# ?$ B4 N% ]# ]: ~+ o
但是佛教不一样。佛教追寻真理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解脱。解脱是什么呢?解脱烦恼与痛苦,就是涅槃。涅槃的意思直译有息灭的意思。所以有人就觉得佛教的这个目的太消极。息灭了,好象就是到火葬场给烧成灰儿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7 ^' u/ n3 N/ g% y1 P2 X1 j
涅槃是息灭,但息灭的是烦恼与痛苦。所以涅槃这个概念并不消极,包含着非常积极的含意。如果只是息灭了自己的烦恼与痛苦,这就是阿罗汉的涅槃;如果不仅息灭了自己的烦恼与痛苦,还要息灭一切众生的烦恼与痛苦,这就是佛的涅槃。# X" g/ e8 }& T- ^" P: U
所以乔达摩 • 悉达多王子为什么要出家,为什么要修行,就是观到世间种种的苦,为了众生解脱苦而出家而修行。而且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后,在人间首先转四谛粪球。四谛,就是四条真理:苦、集、灭、道。苦谛,是讲世间的众生种种的痛苦的行相;集谛,是讲产生这些苦的原因;灭谛,是息灭这些痛苦与烦恼;道谛,是息灭痛苦与烦恼的方法。这四条真理每一条都没有离开苦字。所以佛教追寻真理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解脱。
* q: o0 {$ q, _" p- E& h4 B+ U
" D1 c, F5 y& W: c1 z1 r7 J! a' a那么有人会问,解脱痛苦与追寻真理好象是两件不相干的事,怎么会联系到一起呢?世间有种种的苦,比如说贫穷的苦,怎么办呀?那就努力奋斗,去创造财富,就可以变得不苦了吧。说我很卑贱,让人看不起,当然是苦,那怎么办?去奋斗,想方设法去超过别人,让人另眼相看,实在超不过别人,就学点儿阿 Q 精神,也不免是心理上的安慰。! x, `: `% d1 P
再有病苦,那没关系,多锻炼身体,经常去体检,稍微有点儿不舒服就到大医院去看专家门诊,防止病苦的产生。还有老苦,这老苦很严重,怎么办?你看现在电视广告里多少营养品,有往肚里吃的,有往脸上抹的。往肚里吃嘛,好象大家能够都不老;往脸上抹嘛,即是老了,也得让别人看着不老。其实都是怕老,畏惧老苦。吃点儿营养品,多往脸上抹抹东西是不是可以不老呢?3 c7 v3 }! `) @: `6 \" I8 A
还有死苦,寻仙访道,学长生不死的功夫,或者有了权力象秦始皇一样派人找长生不死的仙丹。解脱痛苦好象应该是这样嘛,这跟追寻真理又有什么关系呢?  |& y* r8 \- u- _8 S4 Z+ @4 h
/ }; w& o& K2 l  p9 {
[ 本帖最后由 TempID 于 2008-3-3 10:01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这一段主要是针对一些人对佛教的误解,他们认为佛教太消极,把世界看成是苦的,没一点快乐。其实佛教徒并不是瞎子、傻子,他们也知道世间有快乐,但他们更清楚的知道这些快乐是短暂的、不长久的。所以他们学佛,去修行,去追求更长久的快乐。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3-3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mpID 于 2008-3-3 10:13 发表 : |0 w# p7 X) S4 G" D5 h, e5 E
这一段主要是针对一些人对佛教的误解,他们认为佛教太消极,把世界看成是苦的,没一点快乐。其实佛教徒并不是瞎子、傻子,他们也知道世间有快乐,但他们更清楚的知道这些快乐是短暂的、不长久的。所以他们学佛,去修 ...
' s6 y5 w* f, k$ v3 ]
很长知识的说!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8-3-3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好,关键时刻给掐了,盼望下回!
; f, P6 c7 }! f, R谭爱弟辛苦,谢谢!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4 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粪球???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为什么时不时有 "粪球" 这两个字. 绿荷以前的贴子里也出现过多次. 很明显是网站自动替换的关键词.
! t5 i' r8 w% x0 P原文是什么???    用英文或同音字写出来, 好吗. 多谢.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dmontonfriendt 于 2008-3-4 03:28 发表 ! ^* Y3 F8 ?3 f) p
为什么时不时有 "粪球" 这两个字. 绿荷以前的贴子里也出现过多次. 很明显是网站自动替换的关键词. # C7 e3 b" n# b6 y: f4 K
原文是什么???    用英文或同音字写出来, 好吗. 多谢.

* d( X# G  \6 U1 d
; ^5 {2 ~5 e. c9 p) E0 |8 q% q4 U  ahaha,粪球就是“法”“轮”啊!昨天没注意。以后注意。7 P/ Z. W. w0 Z( |( `
显示这两个字可真难啊!试了N种方法。' M5 V4 N" U$ }  t9 v* E* J
. N+ ?, T0 M0 ^/ h& A& [
[ 本帖最后由 TempID 于 2008-3-4 08:40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认为,刚才那些方法可能一时的、暂时的会解决一些痛苦,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痛苦,因为这样并没有抓住产生痛苦的根本原因。佛教认为众生产生种种的烦恼与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呢?
- K% [1 `# w2 V& e& E% R根源就是我们不认识真实,不认识真理!因此要想解脱痛苦与烦恼,你就要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正确地认识真实,正确地认识真理。所以追寻真理、认识真实与解脱痛苦与烦恼在佛陀的教法里边就很好地统一起来了。9 \6 ]& @4 P, S/ x2 R5 H' B9 j5 o8 w
  c$ k% y* p8 X$ x/ b; j  G
佛教说我们为什么会痛苦?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呢?是无明。无明就是不认识真实,糊涂。这是产生痛苦与烦恼的根源。既然痛苦的根源是不认识真实,那么从根本上解脱痛苦与烦恼就只能是觉悟真理、觉悟真实。每觉悟一分真理,我们就少一分痛苦与烦恼。如果你能够彻底地圆满地觉悟了真理,那么你就彻底地圆满地息灭了痛苦与烦恼,也就是涅槃 。 7 S) D5 \! t6 ?# G
+ o% Y$ F! [3 \+ T/ \* q% O. M
既然佛陀教法的根本意趣是解脱,不言而喻,就是逆向的。佛陀讲四谛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让我们知苦,让我们断集,让我们慕灭,让我们修道。世间其实都是苦啊。你觉得有点儿乐,那乐第一是暂时的,第二那乐是苦的因。所以让大家首先是知苦。苦既然已经显现出来了,那就是果。
7 Z* N# d1 f6 Z6 y& C佛教都不是在果上用功,而在因上用功。那么产生这些种种的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是集,佛陀讲了十二因缘。我们知苦,就要去断那个集。慕灭,羡慕与倾慕息灭了痛苦与烦恼的状态,那多好啊。怎么办呢?去修道。所以佛陀讲苦、集、灭、道,这是逆向的。佛陀就是教诲我们怎么样在现实的、流转的、顺向的生死当中,调转头来,走上解脱之路。
8 J. L/ ^6 [8 a+ m9 @; ]8 B2 r  o; t
但是逆转人生谈何易呀?成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呢?因为无始劫来我们对宇宙人生所形成的错误的认识太坚固太坚固了!那么今天我就简略地挑几个问题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大家体会一下,佛陀的教法,佛陀对宇宙人生的看法,跟我们世俗人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有多么地不一样!看看你是不是能接受、能信受。
( u1 F2 I6 P0 F& [& s' c7 a4 X0 S2 ?, ~
[ 本帖最后由 TempID 于 2008-3-4 09:36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到此为止第一部分就结束了。第二部分我要另开一个新帖。后面的内容比前面的稍微难懂一点,因为涉及到了一些术语,而且有些话,看起来比较绕,(毕竟把整个佛法在一次讲演中表达出来,难度还是很大的,虽然只是简要介绍) 大家仔细多看两遍应该能看懂。如果有疑问,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0 |5 P5 K+ J1 E, }- Q, s8 m

3 t+ ~* o/ |6 E: e: x另外感谢楼上各位的回帖支持,给我更多信心继续下去。. z) Y8 ~4 J( x1 `4 f1 l8 d' t9 P

' T6 `+ N  P: C& Q% S) O" T! k5 u[ 本帖最后由 TempID 于 2008-3-4 09:5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27 04:37 , Processed in 0.13132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