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2)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18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防骗篇
6 ^& O; j# L, p5 }3 `4 y$ B
) L! E* r: f, b2 P2 c/ w" a s 1、防“破财消灾”诈骗, e$ \1 ^' [, I. C1 e, m
不要轻易相信街头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要相信什么“破财可以消灾”的鬼话,以免给骗子可乘之机。遇到有人以“看病消灾”搭讪时,应立即与家人联系或报警,不可轻易将财物交给陌生人。这类骗子一般会先说你家人可能会有“血光之灾”,等你被吓住,心理防线被一步步攻克后,他们就会以祈福消灾的迷信手段,哄骗你拿出巨款进行所谓的“消灾解难”。一旦发现被骗,要迅速拨打110报警。
# V2 b6 G& P; t 同时,因为在这类案件中,被骗的人大多相信诈骗分子“不得告诉任何人,否则就不灵验”的所谓忠告,往往只会独自到银行提款,而且会把存折的钱全部提光。因此,银行的工作人员一般会对单独前往提取巨款且神情可疑的中老年妇女要给予必要的提醒。
_5 M2 g' Z/ V' k% K& J: ^1 I/ F5 ^2 n
2、防“意外之财”诈骗, Z, w; v$ |0 O' F
如果有人在你面前拣到一个钱包、一包欧元甚至金砖等等,接下来你的参与才会让骗子们的好戏接着演下去,对方会提出平分的要求,但是你需要先垫上金项链、手机或者现金。如果你此时动了贪念,那么破财的肯定是你。' s* x/ u4 Y* B! ]0 _
因此,当有陌生人通过各种方式,主动献上某种“殷勤”或“意外之财”时,要特别留意可能面临的是一场骗局。市民群众要戒除贪念,千万别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惠顾”。遇到骗局,不要上当并及时报警。
# \' \( ~ H1 b, i9 W: f! Z
) A6 x7 Y, e3 |0 H 3、防易碎品诈骗! w2 _2 D+ M0 Q! M" F" J( @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如果你真不当心,碰碎了别人的眼镜、瓷器等易碎物品,而对方一个狮子大开口向你索要赔偿,这时你别犹豫,应该及时打电话报警,别糊里糊涂就把钱给人骗走了。因为有些不法分子趁行人经过身边时故意将自己的眼镜、瓷器类等易碎物品扔到地上,然后趁机诈骗钱财,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被其吓住,可以请路人配合及时拨打“110”报警,或者请附近的民警和保安员帮忙抓获不法分子。
" s+ D" R g3 ?; A; z( z! e+ W1 K: u& S6 x: ]8 e/ K6 S+ j
4、防“兑换外币”诈骗
, v7 y" s9 M! z: h) } h, Q3 Z6 G$ r7 E, q k, c
这类诈骗活动中,骗子利用面值较小的外币或无使用价值的外币作案,主要有以下几种伎俩:一是骗子以亲戚做手术需要钱为由,拿外币低价换人民币;另一个扮演银行主任,骗取事主的信任,利用事主贪小便宜的心理行骗。二是两名骗子“唱双簧”兑换外币,以叫事主做中间人,给予好处费为名,骗取事主信任后再骗钱。三是骗子与事主兑换外币,趁事主不备进行调包,骗取事主的大额钱币。1 J: N' H, a) G1 C9 O4 B2 P
0 z f8 f! J* A$ A2 o Z, c5、防假药诈骗
) M+ w: _" F" q; A: B 不少老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并急于彻底根治,行骗者便利用广告吹嘘,将药效讲得神乎其神,将普通成分价格低廉的药卖到天价,并“指导”购买者要一次投入上千元购买几个疗程。
6 U! g% Z) X9 `# T& G+ v" } 不要轻信药品广告的虚假宣传,也不要通过邮寄和送货上门的方式购买药品,在需用药品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或到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店在执业药师的指导下,参考药品说明书理性购买,并索要购药凭证,以便在您的权益受到伤害时依法维权。4 }' K% M4 R h8 S
9 `9 ^' t+ p0 z# Z" r8 K3 J8 V 6、防网络购物诈骗
5 ~* R# u( y6 h3 J7 _* L 如果你在网络上看到价廉质优的物品在出售,要留个心眼儿了,看清楚对方要求的交易方式,如果是先付款后出货,那么,你可能将面临按对方要求存钱到指定账户后,对方音讯全无的局面。
5 R, J1 T: T8 p1 O# r# a( j 网上购物者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多加留心,慎防受骗。购物前要尽可能对售货网站的合法性进行核实,如了解网站有无通信管理局核发的ICP证或经工商部门认可的标志、公司具体地址、固定电话号码等基本情况,只留联系手机号码的网站不可轻信;若网上购买物品的售价与市场价格差距大,要注意防止价格陷阱;付款方式最好选择货到付款的方式;不信、不买违禁物品。( K+ ]) y7 ~3 {/ q
3 D4 z+ ^' x2 K3 V1 b
7、防购车退税诈骗
% N8 k8 x V/ S" q8 P 如果你接到自称为税务局或是财政局,甚至是国家财政部金融司、国家税务总局的工作人员来电,告诉你税务、财政部门出台新政策,纳税人购置的完税车辆可办理全额退税,并可以替你代办相关手续,那么你要警惕了。利用你不了解国家税务政策的空子,以退还汽车购置税为幌子进行诈骗是近期发生的一种作案新动向。* |+ R. _8 ~ j- S4 g. D( u
不法分子诈骗的步骤通常是:第一步表示要通过银行卡支付消费者退税,要求消费者持卡在银行的ATM机上进行操作;第二步以核实账户拥有人为由,要求消费者提供存款余额数目,以判断可以转账的额度;第三步要求消费者按要求输入一组号码(实际上是不法分子的账号),再要求输入另一组号码后确认(实际上是转账的额度)。按完确认键后,消费者的钱就已经转到不法分子账户上,并被随即取走。
# N* f8 V& K1 }! s( @9 n8 T* C" }5 Y 不要相信有关“退税”等短信或者电话、邮件等通知。如遇类似通知,要对所提到的政府机关或银行的办公电话进行核实。发现这类诈骗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