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49|回复: 6

琉璃王灭释迦种姓

[复制链接]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9-8-18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李炳南居士讲述
4 k( S  e5 n$ X- I( S6 ~/ y+ E! W& Z1 z
2 _  Q% F6 V4 t* |  A2 Y& p! Z' C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琉璃王引了大兵攻击迦毗罗阅城,还没有开始打仗以前,释迦世尊曾经亲自去见琉璃王要求和平解决,但怎样谈都讲不和,所以佛就吩咐释迦族不要攻击,只要防守就好。琉璃王的兵攻入城内,将居民乱杀,佛陀的弟子们大家都请佛设法解救他们。这个时候,神通广大的目犍连尊者,用佛的钵将释迦亲族三千人摄入钵内,投上天上,以为这三千人我把他们全救出来了。等到琉璃王战争停止后,目犍连尊者就把钵拿下来一看,钵中的人已经变成血水了。目犍连尊者就向佛陀请问此番大灾难的因果。世尊说:‘这是定业难转,因为过去多生以前,迦毗罗阅城附近,有一个渔村,村中有一个大鱼池,村中的人民把池内的鱼全部网来吃完,最后一条大鱼也被杀吃掉,只有一个小孩从来没有吃过鱼肉,只是好玩敲了大鱼头三下。’世尊又说:‘诸位要知道,当时的大鱼就是现在的琉璃王,小鱼们就是现在他的军队,渔村的人们就是现在被他们杀的释迦族,当时那个没吃过鱼肉的小孩就是我(佛指自己),因为当时我敲了鱼头三下,现在就为这件事情头痛三天。’诸位想想看,佛也是如此定业难逃,这样看起来,已经成熟了的果是无法解消的。
4 |' J/ V0 p. d2 q7 P7 d
; v& F" E0 b* |* n  
! x2 U+ O4 t5 }3 N# F$ m. S7 d8 g6 U9 {  W
  慈寿禅师偈的第五、六两句偈:‘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这二句的意思就是说:在这刀兵劫中妻离子散,其原因就是你过去曾经破坏过鸟类蜂类的巢穴,这就是报应。因果报应的道理丝毫都不差错的,但是有的直接来报,有的间接来报,有的变成怨家来报,亦有变成父子夫妇兄弟来报的。这亦要讲一则历史故事来证明。
鲜花(52) 鸡蛋(32)
发表于 2009-8-1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恐龙也是被释迦族吃光的?拿点证据出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18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沙發 -- Lison67
+ p2 h, d- p5 P) g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恐龙也是被释迦族吃光的?拿点证据出来6 p  X. h- }& x. k' h
Lison67 发表于 2009-8-18 18:29

# c' F  q+ x5 D; @, ?. E, w. V/ U( h( c) U; R
Lison67老兄,这是出自《阿含经》。释迦族是给琉璃王所灭的。其实佛陀已劝间释迦族对少年的琉璃王不要太过份,但没有人听,种下甚深积怨,所以当琉璃王一得帝位後,便派兵打迦毗罗卫国。只有三名壮丁逃过大难,因为在出事前已因犯事被罚离开释迦族。- u  x' \+ k7 M; V+ K  I2 w2 @

/ S2 S2 ^* c" l0 w& X, b其实佛陀只说明一事,「业力」大於「神通」之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功德力如佛陀都爱莫能助。
) c! P8 N. A5 }  F
7 N5 w/ c: S( @7 i3 Z1 C! x( i# U$ G===========================0 s# E5 G# M, |! n
琉璃王与释迦族的恩怨:
/ h, S9 }! c9 z6 ?& P# `===========================
+ U& u+ b- d! T  S5 s! K) {+ V+ m4 G) h2 |
部份取自【香港佛教534期】: ~, D6 U! K' G- u9 i
关於迦毗罗卫国的灭亡,总要提到憍萨罗国的琉璃王。波斯匿王未继王位前,向释迦族求婚,释迦族嫌弃对方的种姓,自为日之种姓,骄傲自大,不肯把王族之女下嫁别族,但又不拒绝,因为畏惧强大的邻国,乃以女奴茉莉,伪称是王族之女,下嫁波斯匿王子。後来波斯匿继位为王,茉莉夫人生有一子,就是後来的毗琉璃王。+ d. L8 J) L% I* x2 D9 Z/ z
0 _& s- T" g: e9 S/ @
村里的小孩没有种姓偏见,他们玩在一起。有天,他跟几个属於上层种姓的男孩到一个池塘游泳,守卫发现他,向他丢石头,说他污染了池水。他被追赶、丢石头。他流着血跑回自己的聚居区躲起来。他母亲遭到责骂,後来还打了他一顿,怪他污染池水惹出事端。
/ l+ }( Z* d6 D* C+ _0 h$ U5 M- p; s0 X& s$ V8 a. [/ y$ h
琉璃太子八岁时,波斯匿王命他到迦毗罗卫城外学习骑射。这个奴隶所生的孩子,流着奴隶不洁的血,凡是琉璃太子所到之处,释迦族都掘地七尺,重换新土,还用牛奶清洗太子一步步秽污的足迹。那时正当佛陀某一次还乡之前,族人修建了一座讲堂,供佛陀说法之用。这讲堂被视为圣地,不让外人入内。毗琉璃王一时好奇,就走了进去,事为释迦族人所见,认为女奴之子亵渎了圣地,就将毗琉璃王赶了出去,并将他所经之地,挖地换土,毗琉璃王太子认为是奇耻大辱,发誓说:「有一天我要灭掉迦毗罗卫国,杀尽释迦族人」
( q* k. R, `# g5 P8 k$ I' h0 T+ n2 n9 c
  大约二十多年後,波斯匿王年老了,而毗琉璃太子正当壮年,他逼父王逊位,自己继位为王,他想起多年前的誓言,乃整顿士兵,讨伐迦毗罗卫。大军行进中,前哨回报说:佛陀坐在前面道旁的枯树之上。比琉璃王对於释迦族虽然怀恨,但对佛陀仍是十分尊敬。他策马到了前面,下马到佛陀坐处,行礼问讯,并说:「那边有很多枝叶繁茂的大树可以遮荫,世尊为何坐枯树下呢?」
! Z2 _5 Y7 H% P+ q+ W8 a( g( O) J( ?( E: A5 I2 l
  「大王枝叶繁茂的大树可以遮荫,但是亲族之荫更盛树荫。」佛陀的意思是说,拘萨陀国和迦毗罗卫是亲族之邦,何必自相残杀呢?毗琉璃王虽然暴戾,但也为佛陀沉痛的比喻所感动,他为敬重佛陀,乃下令收兵。
/ a% z8 {) g6 D, b  g
' m/ s) D1 O) h& P/ q1 G0 e  就这样佛陀对於祖国的被攻,作了三次营救,直到毗琉璃王第四次出兵时佛陀就不再去阻挡,毗琉璃大军攻下迦毗罗卫,释迦族人几无遗类。
鲜花(52) 鸡蛋(32)
发表于 2009-8-19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这佛陀说的因果律的结论似乎能让人同意。但他在这里说的所谓的“因”即
# m" i/ h' {2 i# h: V‘这是定业难转,因为过去多生以前,迦毗罗阅城附近,有一个渔村,村中有一个大鱼池,村中的人民把池内的鱼全部网来吃完,最后一条大鱼也被杀吃掉,只有一个小孩从来没有吃过鱼肉,只是好玩敲了大鱼头三下。’世尊又说:‘诸位要知道,当时的大鱼就是现在的琉璃王,小鱼们就是现在他的军队,渔村的人们就是现在被他们杀的释迦族,当时那个没吃过鱼肉的小孩就是我(佛指自己),因为当时我敲了鱼头三下,现在就为这件事情头痛三天。’——这完全是骗人的无稽之谈。8 r) U  L; A% D0 Z2 x+ `( i
一个大师无论目的如何高尚但只要使用了欺骗的说辞、手段那他说教内容的可信程度就大打折扣。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19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4樓樓主 -- Lison67, Z/ t! g5 F" K) ~/ |) J
這完全是騙人的無稽之談。一個大師無論目的如何高尚但隻要使用了欺騙的說辭、手段那他說教內容的可信程度就大打折扣。
/ Z# `/ B. Z  v5 ULison67 发表于 2009-8-19 18:14

  K; g1 M+ }9 N, k6 ^3 h7 J$ V. k# X' u7 p; ?, {. o
把心放「空」後再看,又是青山,又是萬里長空。5 P* X: X* X+ `$ q* B
; k- H; @* t0 J7 k% X0 F* M
佛教中人,有些人仍是在「信」的階段。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19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urifiedmind 于 2009-8-19 23:07 编辑 6 k% k5 J; I) m( i2 k
4樓樓主 -- Lison67; L: K, s. U  H; }' i0 e. n
这佛陀说的因果律的结论似乎能让人同意。但他在这里说的所谓的“因”即
4 _( g9 b- M) k1 E‘这是定业难转,因为过去多生以前,迦毗罗阅城附近,有一个渔村,村中有一个大鱼池,村中的人民把池内的鱼全部网来吃完,最后一条大 ...$ P6 s# W) P9 P! u# Z8 ?
Lison67 发表于 2009-8-19 18:14

: Y/ l7 `1 n+ s' [3 m/ g% v7 c  [6 d& d: l' q. U
其实可以再加解释如下(我的见解):2 ^+ x4 h. T; i) k$ j

$ {) i, ?6 \+ k8 I1 T1. 因缘的发展其实是十分复杂的,因可变果,果可变因,因因果果互相系引,因缘果服成熟时可能已是隔千百世之事。释家族与鱼凭着远世之因缘,所以今生又再相逢,说难听点,琉璃王是来讨债的。但如果释家族慈悲和谦恭一点,不是如此羞辱琉璃王,可能事情会改写,因为慈悲力可以减低恶缘的杀伤力。这段经文,要旨是「业力」是大於「神通力」,在佛经可以看到用神通者都不得善终,如目犍连尊者、色莲华比丘尼,都是被人打死的。
; |3 K  L) o3 `1 S! f- ^  D2 s' V3 @1 O" m" j
2. 我初学佛时,亦有老兄的同样经验,觉得神怪之事是导人迷信的。当诵读完「观音经」(即妙法莲花经-普门品)後,便心想以後不再踏入佛寺了,因为觉得十分神怪。但回心一想,如果佛经真的如此不堪,为何星云大师会写出如此高水平的佛学文章和理论呢?於是便放弃念头,继续看其他经典。其中看到「阿含经」有一段经文(从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便深信佛教是說常理,不是骗人之学说。再者,当读完全本「妙法莲花经」後,已不觉「观音经」不是神怪,只是欣赏佛陀说法方便善巧之处。; x0 m  }- Y4 [4 k; d, N

+ n) n* J* c0 b「阿含经」(从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佛陀所说是常人不愿听的常理.....
, ?4 i' ?+ a& B/ P===========================================
) g! ]7 a  _) v
+ d& A# ?; w9 o) i# g6 i( W喬達彌(KrishaGotami)是位生长在佛陀时代的少妇;她的第一个儿子在一岁左右就病逝了,乔达弥伤心欲绝,抱着小尸体在街上奔走,踫到人就问是否有药可以让她的儿子复活。有些人不理会她,有些人嘲笑她,有些人认为她发疯了。最後她踫到一位智者告诉她,世界上只有佛陀一个人能够为她施行奇迹。
4 n( z* M( }$ t$ N. R# n1 g9 S" c* G, y
因此,她就去找佛陀,把儿子的尸体放在佛陀的面前,说出整个过程。佛陀以无限的慈悲心听着,然後轻声说:「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治疗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任何一户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要回一粒芥菜子给我。」5 x+ U- A2 h, D$ J) ~

3 w! b" y1 i0 R8 f5 C+ n乔达弥很高兴,立刻动身往城里去。她对第一户人家说:「佛陀要我从一户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拿回芥菜子。」
( z7 m! V( y" d$ V, d+ v2 J: M) E3 j1 L% M6 }2 F
「我们家已经有很多人过世了。」那个人如此回答。她於是又走向第二家,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家已经有无数的人过世了。」她又走向第三家、第四家,向全城的人家去要芥菜子,最後终於了解佛陀的要求是无法办到的。
8 F0 X! f* z. h7 h! V  ]5 S  Y2 z! N' A5 r  Y. ]
她只好把儿子的尸体抱到坟场,做最後的道别,然後回到佛陀那儿。「你带回芥菜子吗?」他问。2 W1 f/ u! s! J3 {. k; r2 H0 r; f, {6 Y

3 d$ x/ D  t7 C0 ]: h: M" \「不!」她说:「我开始了解您给我的教法,悲伤让我盲目,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受到死亡的折磨。」佛陀问:「你为什又回来呢?」
3 t. E9 y# B$ X2 O6 b3 S5 j$ m2 d! V* K0 D6 a
她回答:「请您开示死亡和死後的真相,我身上是否有什麽东西是不死的?」
% S* x/ Q/ \" V9 l- V! D" f2 G0 v2 y7 Y( L) O2 D+ Y# ~; d
佛陀见因缘成熟,就对妇人说:「这个婆娑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生灭、无常的道理在运行;春天,百花盛开,树木抽芽,到了秋天,树叶飘落,乃至草木枯萎;这就是无常相。人也是一样的,有生必有死,谁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苦,并不是只有你心爱儿子才经历这变化无常的过程啊!所以,你又何必执迷不悟,一心寻死呢?能活着,就要珍惜可贵的生命,运用这个人身来修行,体悟无常的真理,从苦中解脱。」老妇人听了佛陀为她宣说无常的真谛立刻扭转了自己的错误的观念知见。
鲜花(52) 鸡蛋(32)
发表于 2009-8-22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胡说!按它编造的所谓因果谬论,岂不是如同
, M+ p7 {' `% C$ p8 D# k南京大屠杀暴行中我被害军民们前世曾吃光了扬子江里的鱼,这些鱼转世投生成日本鬼子来残暴杀害我国军民  r7 q4 w: Y, e0 k$ _
一样荒谬,歪理邪说根本不值一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 10:47 , Processed in 0.20649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