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61|回复: 86

如何对待观点不同的人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1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3947
, |1 v3 N+ J% |- n9 ^
* M9 B0 U; ^, Y. g: }4 B主呼召我们要为真道竭力争辩(《犹》3),不是要我们爱好争论,而是要我们站立在真道上,不妥协也不逃避。
: I; E! X. |) G3 q* U' m8 K% K3 h5 ^3 c. {2 {4 r8 J# ~: Y& r
在许多方面,我们都会遇到不同观点的人∶在教义上,在教会治理的细节上,在宣教的方式上,等等。因此,找出一些基本原则,看如何与持不同意见的人打交道,是有益的。我们甚至可以把这些原则、方法,应用到非宗教领域的分歧,如政治,职场人际关系,家庭内的争执,等。
( I' v( w% f. k) H8 b
1 {! G7 P% X$ T5 H6 v* H1 D- }6 L2 X首先,让我们先思考三个问题∶5 j& l8 ]& G- d. L2 K9 x

& J& T* p3 `' P7 _, x(1) 面对观点不同的人,我们当持什麽样的心态?8 b; H# q: G& g- o: @

! d2 V: K1 v. D(2) 我能从观点不同的人身上学到什麽?, p9 i' q4 K9 M4 N( e0 `; U- o

6 p$ S  U& K2 W4 z(3) 该如何跟观点不同的人相处?
0 _% x7 H- h) o% `1 \: e$ k4 j  i; Q& f
第一部分∶面对观点不同的人,当持什麽样的心态?
( O- g( K6 ?& M6 N, V
! ^# g2 L. h% P! F, g很多人会跳过前两个问题,直接问∶“我怎样才能把对方驳倒,好彻底消除反对的意见和分歧?”驳倒对方或许不难,但是我们能靠辩论,赢得他们的心吗?' o- V8 n$ `2 e  N

* ]1 r/ w- z! A* p& _4 h 恩慈的态度
7 `1 B( \# [) [5 f- \; Q8 M. W( N' U" P
如果对方的观点不符合真理,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他呢?我们不能赞同他,不能在真理上妥协,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然而我们必须爱他,必须以爱心赢得人心,否则我们就没有顺从真理,因为真理自然地与爱心联结,而不是与敌意或者嘲讽联结(《弗》4∶15)。当我们盼望能积极影响他人的时候,我们必须向对方表现出友好和恩慈的态度。
+ o3 K( T3 u, `* u: f6 W
9 B$ T2 G. I# T& P7 S我们要让辩论的对手感觉到,我们不是只想赢得一场争论,或者表现我们如何聪明,而是真正关心对方,既渴望帮助他们,也渴望从他们身上学习。
( H8 i; m5 Z$ N- g; L) w3 Q4 d2 k7 r: w+ c" x: |% M* B5 m: C3 n! |
充分的了解$ C: C1 c# e3 A2 V

0 H* l0 ^: C0 U+ E7 @- V, K我们愿意人怎样待我们,也要怎样待人(《太》7∶12)。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待我们呢?首先,我们希望别人能理解我们的观点。那麽,请将心比心,尽力去了解别人。如果对方出过书,或发表过文章,我们不能连他的著作都不读,就发出尖锐的批评。
4 {' R: j, ^7 A8 G9 q# K
+ @/ b6 t  {* [+ c范泰尔博士(Dr. Cornelius Van Til),给了我们一个绝好的榜样。他曾强烈反对卡尔•巴特(Karl Barth)的神学,巴特则声明,范泰尔根本不理解他的神学。我曾有幸在范泰尔的办公室,亲眼看到巴特的大部头著作《教会教义学》(Kirchliche Dogmatik)(是德文原著,不是英译本)。范泰尔在每一页上,都做了很多记号,包括下划线、双划线、注释、惊叹号和问号等。因此,范泰尔是非常仔细地考查过巴特的著作,包括当时最新出版的,才提出批评的。
- [- u: N! ?  P7 R" I( o" B# b+ n' j5 u
我们必须尽可能了解对方,才能避免在没有足够了解的时候做出批评。
& `6 `$ K% Q/ t& O
1 c: l" r3 V; }* B/ I6 {' \不斤斤计较4 ^9 x8 l! `1 _* G  N( [
7 h; P0 R9 q" I8 D4 b7 k4 x% @: e" l
即使这样也还不够。对方有时表达得不够准确,我们也没有必要在他所用的语言上太较真。我们应当努力去理解他想要传达的意思,甚至帮助对方说得更准确些。+ W  `2 M3 _0 T; e% ^0 Z$ Z+ L+ l4 k

+ v9 t8 J: \( t. Y$ K! Q; U我在家中就有这样的经历。我太太有时会说“你从来不倒垃圾”之类的话。可是我确实倒过垃圾,所以“从来不”是不准确的!不过我也知道,在这一点上紧逼不舍,对我没什麽帮助,并不能给我的家庭带来喜乐和平安。所以我学会了自行解释∶当太太说“从来不”时,她的意思是“很少”,或者“不够多”;当她说“总是”时,她的意思是“经常”,或者“过多了”。
1 m: D, T- U6 |' f" C8 j+ S3 E# G  B* x4 l" Q& y2 d
我应该留意的是,她到底对什麽有意见,而不是计较她的用词。例如倒垃圾这件事,我本该每天倒垃圾。如果我没去倒,哪怕只有一次,她都有理由诉苦。我则应该痛快接受她的批评,更加勤快地倒垃圾。& p& }3 G8 b7 h0 _4 [  g
9 K* F4 G$ c8 J  D: o
在与不同意见者相处时,也应当如此——如果我们真想对得上话,与其在言语上斤斤计较,不如努力理解对方的意思。在我们开口反驳之前,我们应该能够忠实和完整地复述出对方的观点,以致於对方说∶“这个人肯定了解我的看法!”甚至∶ “没有谁比你表述得更好了!”这样,我们才赢得了批评别人的权利。
0 I) Z. l; S* R; z+ _/ o+ d9 `! ~  @: f; w
真正的目的
# M! u& Z5 g4 b/ h& d& \$ u$ I2 C1 R( R# B) a
此外,我们应该努力理解对方辩论的真正目的。他们正在寻求什麽呢?是什麽在推动他们?什麽使他们畏缩?什麽样的经历(也许是惨痛的),使得他们采取强硬的姿态?什麽是他们担忧的?什麽又是他们渴求的?是不是有一些事情,我也同样担忧或者渴求呢?能否尽快找到一个共同点,避免双方进入各自辩解和具有敌意的情绪中?/ V- Q: F4 q9 e, G  o

* R# k2 F1 V6 Y+ u! w% A  d在加尔文主义与阿民念(或译为阿米念)主义之间的争论,就有许多阿民念主义者认为,断言神的绝对主权,会不可避免地否定一切自由意志,否定人做决定的能力,以及具有理性的被造(天使或人类)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这样的理解,自然会导致他们强烈反对加尔文主义。
9 ^! @; I3 S1 ~2 t) d/ F& M8 s& ^* Y* }$ |
因此,如果有人想为加尔文主义辩护,他就得说明,加尔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或排斥人的自由意志。只是,人的自由意志与神的主权的逻辑关系,超越了人的理解能力,超越了人有限的理性。
# R# ]0 C2 o6 i+ X4 J9 J+ j
3 a7 c/ z5 r+ J# ]# T+ R" G+ p  ^同样,加尔文主义者也不应该因为阿民念主义者宣称人的意志有自由,就轻易断定其放弃了神的主权。其实阿民念主义者承认上帝的主权,他们也祷告,求主带领人信主。
! H6 j+ z+ b) ^' K& I! m  H* D8 Z% e
在阿民念主义者同加尔文主义者的讨论中,如果双方能强调上述两点就好了,那样会使双方的立场更加清晰。
; Y8 J/ }" U8 Q4 R& U8 {5 Q& X& h: T  t5 A; F0 M1 e5 |
第二部分∶我能从不同观点的人身上学到什麽?9 c2 A& U9 a, }8 T2 i3 I

( ]4 m# s" u, s$ d: g; v当我们和不同意见者讨论问题时,我们要自问∶“我能从不同观点的人身上学到什麽?”几乎每一次争辩,都能提供我们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可是很遗憾,很多人没有好好利用。
5 Q- Z# v/ |! E! M) B8 O- e. J" @" O' q
* 我可能是错的
9 ^7 Q; l$ D$ A" d
) q; T) l+ B  M+ ?! w1 {/ m; f我们首先要学会承认∶可能我是错的,对方是正确的。9 r9 A: V9 g  V- n+ k
& y* }& G4 e% r& r' t# V
当然,这不适用於讨论信仰的基本真理,例如基督的神性,或者我们是靠恩典得救。基督教信仰的整体架构仰赖於此,质疑这些真理,不会显示宽广的心胸,只会带来根基的动摇。
6 Q) `" K) B2 Z
0 @9 R. h: H0 M. m# d然而,除了上帝亲自言明、不允许我们有怀疑和犹豫的原则以外,其他有些地方,我们自以为对的,却很可能是错的。如果有人前来纠正我们,那是在帮助我们。对此,我们应当感激,而不是怨恨对方的指正。我们应当回应∶“我错了,我很高兴你指出了我的错误。谢谢你的帮助!” 5 C! G3 X$ S, S

; g! j/ r( s6 e*“全方位”表达: Z' @& T0 a1 ~4 e+ O, L

  q5 @( q7 s' U4 y- L其次,我们还能从不同观点的人的反应中发现∶我们的讲述虽然大体正确,但我们的表达,未必完整地体现了真理。
8 _% o& C: _$ s; P; O0 Z: f# |, G0 R4 A4 M
比方说,我们可能非常注重维护基督的神性,以至没有给基督的人性留下空间;或者,作为一名加尔文主义者,我也许过於强调上帝的主权,以致於似乎否认人能够自己做决定。: `" e, m; I9 K) N' I
" u# G# R6 k, n8 m" Y$ x6 n$ E% u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对我提出反对意见,我应该感激,而不是怨恨他。他使我更加注意启示的丰富性,并且防止我天生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往往导致夸大对方的错误,给真理带来损害。8 t1 t- g) x/ C& N2 U) L" W
2 p9 V  ~" h# f1 X  t
基督教信仰的许多要素,都是“双轨”的──上帝是一,也是三;是临在的,也是超越的;上帝有主权,人也可用理性做决定;中保的神性和人性;称义和成圣;圣经的神圣默示和人的创作┅┅
2 v, J: `" T6 c* M0 u* N% E% U/ V2 M5 Y5 r+ J1 Q
不同观点的人,能促使我们更完整地表达真理,避免忽略某一方面,或者强调不够,或者过分强调。这对我们是很大的帮助,能帮助我们 “全方位”表达,而不是“半生不熟”。6 N8 |) |  Y0 l

: u. K, h3 D+ u2 x* 发现危险区域5 x$ q" t* v* l' y: V

4 H& U% P5 Y% F/ c. E3 g! ?从不同观点的人身上,我们还可能发现∶我们的某个观点有危险,需要特别小心。
$ _% Q, \9 q1 T2 n. k# b7 J3 ~# v+ b; ?! p8 {+ L7 z" a
让我们想一想,起草《西敏信条》的人,是怎麽表达“上帝永远的定旨”这一教义的呢?“上帝从永远,本著他自己旨意的至智至圣的计划,自由、不变地决定一切将要成的事。尽管如此,上帝绝非罪恶之源,亦不侵犯被造者的意志,而且也并未废弃第二原因的自由性或偶然性,反而确立它们。”(3章1节)
* @5 {' p2 e9 Q
7 {9 B) r3 h7 F/ B“尽管如此”後面的几条,是为避免误解,也为回应阿民念主义者常提出的意见而特别放置的。这是半个多世纪的争辩,带来的智慧结果。《西敏信条》终於丰富、平衡而且细致地表述了真理。
) }6 n% J; p9 u; d, F. g. ?5 Y, K: t5 K9 [3 n
法国的一些大桥、平台或者码头上,放有一些屏障,称为“garde fous”,意思是∶“给疯子的保护”。这些屏障,是为了防止粗心大意的人从边上掉下去。当有人向我们提出不同意见,就是给我们一个机会,发现我们观点中的危险区域,然後在那里设置“garde fous”。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是很遗憾的。
/ f9 h0 |6 J5 K' d5 k# L' {' f& h  d
* 因此理清思路* J& [( i2 X* @8 G3 ?/ B# ^
4 }# c4 D% e2 R" A" J. f! R
从反对者身上,我们还能发现∶我们的表达不清晰,甚至是模 两可,以致对方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因此我们需要改进,把我们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晰、更完整、更有利於交流。: _( Y4 f6 [- B9 s. i

# e) h1 Y2 c6 ^# |这有圣经上的先例。例如,使徒保罗在《罗马书》6∶1-2中写道∶“这样,怎麽说呢?我们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吗?断乎不可!”那些可能的反对意见,促使保罗更加完整地表明他的思想,使读者不会离题、迷失,从而真正理解真理。4 l" K0 s* a# E- _, [. E& x
4 k0 |# S' ]' b/ Z) L
保罗的书信中,还有许多这类的例子(《罗》3∶3,6∶15、19,7∶7、13;《加》2∶17、19等)。我们的主,也在听众第一次没有听懂的时候,耐心细致地用不同的方式,复述或者强调他自己的表述(《太》13∶18-23,37-43;《约》11∶12-14,等)。
# v% Z2 r( g, C' N5 [& R$ Y7 _0 x$ \
努力向他人澄清我们的思想,结果常常是为我们自己理清了思路。我们因而可以更稳固地持守真理,更好地把握真理的含义,更有效地表述和解释真理┅┅这些都是不同观点带给我们的好处,我们当心存感激。
: D( ~- u# p" E! n! G( v' h7 K- f& i1 _( e
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减少敌对的态度,我们的手就不会随时捏成打人的拳头,而会伸出来,成为友谊和帮助的器皿;我们的脚就不会用来踩踏别人,反而带我们走近他人;我们的舌头也不会发出苦毒和嘲讽,而会讲出有智慧、有恩典、使人和平的话(《箴》10∶20、21,13∶14,15∶1,24∶26,25∶11;《雅》3)。' O# x+ C0 W2 p8 L

% c* e* U5 a6 ^# O$ C  r第三部分∶我该如何跟不同观点的人相处?
) m; _6 F0 l& L% d3 I6 O2 q1 X
6 a- Q& g3 L+ A在讨论问题的过程,基督徒要牢记自己的目标,给整个讨论一个基本的定位。我们要随时提醒自己∶我们是要赢得一场争论,从而显示我们过人的知识和辩才呢?还是要将陷在错误和不足中的人,带到上帝的真理和光照之下,从而赢得一个人?
* q( E2 @% f7 @
9 t0 d/ Y8 }- ]; t5 U% Z如果为了赢得争论,我们的努力必将白费∶我们就好像是一个医生,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正确,才照看病人。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後者,我们很自然就会赢得人心。牢记这一点,会增加我们的耐心。7 `, h0 b8 m$ ^5 ?
1 I  W" D, x* S9 j+ X; L9 Q
*圣经真理争论
( T1 o; U4 z$ X9 q5 c5 q; K, k
《西敏信条》说∶“惟独神是良心的主,在信仰或崇拜上凡与圣经相反,或在圣经以外属乎人的教训与命令,就是卖掉了良心的真自由。”(20章2节)& c) p* X" Z# e( _  {8 `% r' I6 u

# _+ c1 Z5 L! d; \% c4 N% A. Z% z当我们和人辩论圣经真理时,我们必须敬虔地运用圣经,引用和参考经文时,要注意整体性和上下文的一致性,以免“断章取义”,否则会出现严重的错误。例如有人说,圣经说“没有神”,因为在《诗篇》14∶1和53∶1中,可以找到“没有神”的经文(这两节经文原文都是∶“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
3 Y, q4 e4 ]( k) V+ i; P8 I/ R* B/ g4 O5 |; @- n. D1 J
这要求我们认识上帝的圣言,熟知神完全的旨意(《徒》20∶27);对圣经解释、经文之间的关联,以及经文的应用,有健全的认识。这是“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的必须途径,每个上帝的儿女都应当渴慕如此。
* e5 T, T# H+ i6 m/ {; J  Q/ P2 O$ d/ [1 g; b3 V# H- v: s$ Y- t
有些时候,有人会在特定的经文中,找到一些解释,来反对我们倡导的圣经真理。我们或许可以证明,这样的解释是不恰当、说不通的,因为它使那段经文上下文冲突,或者跟上帝的一贯启示不符。我们也可以证明,这段经文有其它的合理解释,未必带来反对者提出的矛盾状况。我们的目的是寻求真理的合一,所以就应该优先考虑这样的合理解释,以避免冲突。# v9 G& i3 U/ t- P

6 R4 V4 ^- B5 v) S* L3 i在某个问题上,当圣经没有给我们明确指引的时候,我们当节制自己,不凭私意推测。从这个角度来看,神学论辩就是把圣经的亮光聚焦,照亮那些看起来有亮光,但实际上还是暗晦不明的地方。" h1 \8 F1 e+ j

& S7 {9 n# U+ O9 b! a$ L* m* 一般性的争论0 p! b2 H" {; n, J
' Y8 l: J  W& i9 I% g
所谓一般性的争论,就是要求助於圣经以外的东西,例如逻辑、历史和传统。虽然这些东西的权威性,与圣经──上帝的圣言,有天壤之别,但它们对讨论甚有影响,我们若希望自己的论证有说服力,对此就不能忽略。0 a) j/ r  L2 {7 m' L/ @

# g! e3 d  _: q! u3 ?5 V5 V4 H例如,我们可以求助於理性。理性是人类具有的上帝形象的一部分。跟逻辑对著干,等於是自毁长城。人类的理性,尤其在没有被神的启示引导时,很容易迷失道路。尽管如此,理性仍然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在领受、运用以及交流启示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参见巴刻《基要主义与上帝的道》,J. I. Packer,“Fundamentalism”and the Word of God,英文版第128-137页)。
; }: V$ M  W: z( ]. n* h+ B5 b% ?
, {* J) N% Q% y5 L2 W9 ~所以,我们当适当地提出理性的论证,同时也认真面对不同意见的人提出的理性论证。
, g: ?; _8 [# t
& h2 `; ~. D& K我们还可以求助於历史和传统。熟悉历史可以让我们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四世纪和五世纪关於基督论的争论,可以帮助我们不犯亚流主义(Arianism)和亚波里拿留主义(Apollinarianism)的错误,以及聂斯托利主义(Nestorianism)和基督一性论(Monophysitism)的错误,不必经历当时教会所经历的那些纷乱。同样,16世纪的改教运动,也保护我们不重犯罗马天主教的错误。! t6 }- U" o! o% I* ]
) |1 E# ~' B/ u* t" A
历史和传统还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对错∶如果某个观点明显违背《尼西亚信经》、《西敏信条》,或者其他经过很多世纪考验的信条,那它显然是不正确的。6 f% W# U" y* g' o+ f- b
6 Q2 u2 f( [* [- w! P' Y5 j
具体地说,如果有些人的意见,跟某一广为人知、已经被判定为异端的思想接近,那麽我们就以史为鉴,告诉对方,持这样的立场可能导致怎样的後果。亚流主义就是一个例子,其灾难性的进程,在穆斯林征服北非的时候到达了顶点。: j8 R! Q1 }* l; Y4 o4 B9 T

0 D+ J" \+ |3 F4 T9 T! w不过,我们也需要谨慎、全面地考量所有的因素,不要只看对我们有利的一面。例如,基督教在北非的衰亡,既发生在一性论盛行的埃及,也发生在信奉亚流主义的汪达尔人(Vandals)征服的地区。" K& d7 x6 x6 t* w/ C: Q
6 R7 j- v) j" H; D
还有,因为非正统的阿民念主义运动在荷兰兴起而“幸灾乐祸”的人,如果想一想加尔文主义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命运,也许头脑会清醒一些──在1650年左右,加尔文主义在新英格兰还被视为纯正的正统,但是在19世纪开始的时候,这个地区的信仰,已经大规模地背叛成为神位一体主义(Unitarian)和伯拉纠主义(Pelagian)。
+ h! n7 a4 U2 V# W0 a! Y) [9 `. o' h5 c: Z* K; _/ V' e  H
这些负面的例子,不能否定吸取历史教训的价值,只是警告我们不应该误用历史。
2 R% x1 \- n. k5 @' h& G
- o9 V$ L: [7 }& Z2 m* 相信神的权能5 I; X& l  p! V+ A6 q. K

$ y; {0 O7 n- F$ l上帝差派我们为真理做见证(《约》1∶7;《徒》1∶8),上帝自己能够、也将会让我们的见证有效。我们永远不应该低估他的权能,他能对付那些最顽固抵挡他的人。谁能想到司提反竟能触动用私刑害死他的人呢?《使徒行传》第7章显示,当司提反被残暴谋杀的时候,他的见证为上帝所用,赢得了敌人的心,就是後来伟大的使徒保罗!$ z) [# u. E9 n3 y4 b
+ \3 [3 d9 W* \" p1 I
基督徒跟意见不同者讨论,不应该带著拳击比赛那样的心态。拳击赛手一门心思,只想把对方击倒、摧毁,“然而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地待众人,善於教导,存心忍耐,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上帝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可以醒悟┅┅”(《提後》2∶24-26)
鲜花(52) 鸡蛋(32)
发表于 2010-3-21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是。异教徒也可用作借鉴、参考。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1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一下, 可以作本版的版规的说。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2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标题很大啊! Q  a8 x0 a, ]
但是个人理解: V$ x; o0 k3 P! h3 h
这仅可以作为基督教徒内参
- V* t; U! z  h3 B' J! |  A并不适合调整基督教徒与异教徒之间的关系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2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的希望楼主写上转贴,原创也请注明。6 C6 d4 m5 @, P8 y9 S- t
楼主一向喜欢转贴高标准严要求的道德文章或者是经文,却没有想过如何和网友交流,探讨。
! T3 z& {9 A0 E, y, h5 y% C本来我觉得宗教信仰就没有对错,大家都有自己的信仰(哪怕没有也算是一种信仰),讨论也不用太执着,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可以摆根据,讲推理,举例子等等,至于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网络,大家大可一笑了之。: }1 G& y! ~8 r( W
扁舟退了,高潮封了,基督徒又开始在这活跃了,我就奇怪,基督徒已经有好几个自己的版,为什么不在自己的版传教、贴这些高尚的贴,却喜欢到宗教版来贴这些转贴呢?难道碗里的就是不如锅里的香吗?
% \: P2 E. ?; \$ Z- H+ ~+ L2 B. @ 1# Onesimus1970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的希望楼主写上转贴,原创也请注明。
' ]! \8 L; @8 @smallhill 发表于 2010-3-22 09:51

( a$ D9 F  d4 V. f请看文章前面的链接。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并不适合调整基督教徒与异教徒之间的关系
8 Z& V$ T- c5 r6 H# o+ o( n3 q: I" B啊波吃得 发表于 2010-3-22 01:38
2 E0 {. m: G1 L' f: v8 J: Q' ?* s
为什么呢?望多赐教。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奇怪,基督徒已经有好几个自己的版,为什么不在自己的版传教、贴这些高尚的贴,却喜欢到宗教版来贴这些转贴呢?smallhill 发表于 2010-3-22 09:51

8 X0 d- ~3 k( r9 |5 X# a我想这至少是一种自由。你不能说基督徒只能在教会表达自己的信仰吧?虽然很多基督徒的信仰的确使被教会四面墙圈住的,但是圣经所启示的神是创造天地万有的神,应该包括网络论坛。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2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说你不能在这里宣传,就象你可以在教会外传教一样的,只是在教会传教是否应该比教会外传的更多,在基督徒板块传教多过在这里呢?% Y8 v8 x6 J) P0 b
我想这至少是一种自由。你不能说基督徒只能在教会表达自己的信仰吧?虽然很多基督徒的信仰的确使被教会四面墙圈住的,但是圣经所启示的神是创造天地万有的神,应该包括网络论坛。/ P& z) Z: i; ~! n; x$ h
Onesimus1970 发表于 2010-3-22 17:03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2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为什么呢?望多赐教。
1 r4 Q$ \' F2 a4 wOnesimus1970 发表于 2010-3-22 16:58

3 a& f# T. ~8 l5 p7 v
4 w2 W- O/ w& v9 W, v: x, \0 r因为关于基督的神性
1 f4 _' Z6 b9 [* d2 `. \4 s在作者的文中是不可能质疑的1 l6 C  e) f) J" v8 L' @
这是整个文章的前提/ ?9 @9 x6 p* \4 N/ V: P
事实上在文章的开头
( o, F. _9 x3 e; u; s作者已经将观点不同的人概括为:; j$ \7 J5 n& `, W- [. X- x
“在教义上,在教会治理的细节上,在宣教的方式上,等等”# D; c# u3 d) [* T6 D: @0 q) [
% x& Z% A9 {8 N/ G% @* w
虽然作者提倡的善意和理性
+ D! |' g. `  l7 c, q- [! O" f可以在任何辩论过中适用  G7 c. H# ?' C- C1 u
但是涉及信仰的基本真理的讨论. `) p" ^3 @8 `0 ?% K  |0 ^
任何异教徒之间首先得面对“我可能错了”的基本前提
  m. z# F( Q) _: s9 t这才是理性的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异教徒之间首先得面对“我可能错了”的基本前提,这才是理性的啊波吃得 发表于 2010-3-22 21:30

6 D, O1 k; D8 ?% A* a8 i
( ~! C7 i6 q/ I从信仰的角度看,真理是不可改变和妥协的,每个人都只能顺服。
7 E& b! `/ w2 w1 d! P+ c5 A0 b( u2 S, n( w5 k3 [
但是从闻道有先后的角度看,交流、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更何况,谁能说他完全明白了真理呢?所以,我认为文章提出的建议对我们都是有益的,特别是如果我们要想在这个版块有所收获的话。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3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39475 f2 \- J, R: h: E* \
) Z3 S+ S. V# f! o
主呼召我们要为真道竭力争辩(《犹》3),不是要我们爱好争论,而是要我们站立在真道上,不妥协也不逃避。5 m0 P# `$ N# K

% d  p1 D1 I. {+ f8 J6 y" ^. d在许多方面,我们都会遇到不同观 ...
6 O* ~1 J8 o$ u" I3 \Onesimus1970 发表于 2010-3-21 15:15
7 w3 }5 {) t& r9 D' g# H+ ~8 ]$ l5 P
你认为基督教应该如何对待不同信仰的人?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3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真理是什么呢?0 D- ?5 K# d7 P) h' p
不要告诉我你们的神就是真理,因为这样的观点已经是在你们的信仰基础上的,别人不同的信仰就会有不同的真理,那么谁的真理才是真理呢?* }) t" P$ c6 C9 j# f, k
从信仰的角度看,真理是不可改变和妥协的,每个人都只能顺服。
$ y! h5 T( u% ^6 q4 k6 |. b, |& [/ d" k% J% _
但是从闻道有先后的角度看,交流、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更何况,谁能说他完全明白了真理呢?所以,我认为文章提出的建议对我们都是有益的,特别是 ...- H* e3 ^/ I4 j& f
Onesimus1970 发表于 2010-3-23 10:37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真理是什么呢?
5 T+ i( P* I$ X0 M  d* C! b; E; X不要告诉我你们的神就是真理,因为这样的观点已经是在你们的信仰基础上的,别人不同的信仰就会有不同的真理,那么谁的真理才是真理呢?
5 r' A- ~% h" B! X/ U' y' b; n
) F0 n0 ?6 n9 t/ P/ H* Xsmallhill 发表于 2010-3-23 12:08

7 L5 l. i% t/ r& W$ K那你说什么是真理呢?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3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说什么是真理呢?
3 e6 h) `1 ]$ aOnesimus1970 发表于 2010-3-23 15:00

  K" W1 G  h7 f/ H, K$ C6 B
7 z8 x, Y% @) N5 [! c# j. u. y所以说+ c2 ?6 q& z' E! O/ D3 ?" S
在矛与盾的交锋中6 X( y$ u, v7 _
它们的“共同点” 都是钢铁铸成的( d) g, i5 w7 v" d

8 x1 s/ C3 l+ Y5 F$ p' {" s其实关于真理真相7 D* a9 L* A+ |
一个已然窥探到全部的人(严格意义上不应该称为人了)
  }9 {% u+ J. b+ `, {4 @眷恋俗世的纷争却又束手无策
: N) v. I8 P2 S9 Z: U我个人觉得那是很尴尬的( t8 d1 [9 R& U; `

$ I/ G+ Y- [4 ^在我看来 思考标题那样的一个问题4 B; s- M" B3 v; K; Q5 s
不如去思考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观点
: T; _$ a# \  o9 O8 E' i是盲人摸象或者是小马过河?
0 H' e, r6 _* M3 a5 ]( @# D! o% p
3 w( T' r2 Q1 _( O2 @4 T反过来说
7 Y9 C' y# ~( m  l+ p1 D, V在俗世的领域去探讨所谓的真理真相) r3 r: {) H2 L2 Y
其实本来就是一件徒劳的事情3 P" K  q/ c% g9 d, @, q, b, Z
既然生而为人) P- H2 d+ _" i! ]; h
爱好做一些徒劳无功的事情
4 k) o7 Z+ f3 E5 E9 U6 J8 x6 u不如
# l" Y# h& M$ X) ]. z5 }* U喜怒哀乐自讨
0 h% r3 E" ^$ N1 @, [! u嬉笑怒骂皆宜; W$ x5 o& y7 A1 q/ |' Y7 s0 u$ h6 M
百无禁忌才好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4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15# 啊波吃得 7 N# K4 J* ]. E9 p/ V
望君多保重。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4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人类应该还不知道真理,只能接近真理。
) L& u/ b* }" K$ ?- X
那你说什么是真理呢?( Q8 r) ^: h9 p( X9 i" G
Onesimus1970 发表于 2010-3-23 15:0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4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1# Onesimus1970
2 S7 k9 m1 c1 P% Z
+ @2 C  I# w$ L5 w1 y/ b+ `5 _這帖的標題應該是基督徒如何对待观点不同的人2 P* W/ Q5 [  O- [7 F

+ D, H. q# w, K9 e或,基督徒如何待观点不同的人! O# d3 L% Y8 x5 [7 U2 \

9 U! ~, E4 F; W3 J$ S$ O, [- g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18# Xxian
# J; g9 t) |; ]' n4 {. A  V! a0 q8 h+ H: y  `
作为基督徒,自然应该首先力行。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5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18# Xxian ; p4 a: u2 B8 F0 \

7 z5 L; [5 r8 l5 K& L4 Q8 h' U作为基督徒,自然应该首先力行。
* U' n( n3 o$ AOnesimus1970 发表于 2010-3-25 17:29

7 D4 ]7 K$ l; J" v3 C为什么不回答12楼的问题?
大型搬家
鲜花(65)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6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新上任的版主把这里搞得很热闹很精彩,我会常来看看,很有收获的说。) S5 r+ e+ a6 f( G. _
& }; [% l6 F& \. A, q" ]. e; P$ N! e
粗略地学习了一下一楼的贴子,感觉12楼的问题的答案已经在里面了,至少是部分在里面了。9 }# Q2 H; T8 S) m" }
+ G- {) }3 g8 H4 @* g) V
% K; u7 z* W) e; \% P6 p" K
12楼问:
, U% g0 G1 q/ p; g% E6 W你认为基督教应该如何对待不同信仰的人?) U* o$ Y; m: v. n

( c. e9 M% a8 \2 d) I) [2 |我(学习一楼的贴子)的学习摘要:
% v2 i( q/ v4 O& ?

* {' u8 z. X! i% B(1) 面对观点不同的人,我们当持的心态9 l. _" Q0 T; e: D; A3 N
恩慈的态度
1 s4 Q8 ?2 `7 U$ C% K充分的了解
' o, p' e4 F1 m" h不斤斤计较
% A/ a. z/ ?9 ?真正的目的
" p% h; w) K7 u& p# s
5 A+ o; W# S0 R* a' y/ Q(2) 从观点不同的人身上学习
3 ~% ]) x" s6 c2 ^: ?; m( ^* 我可能是错的) P9 j( A# \& W2 r  V8 b
*“全方位”表达. G+ C) k8 O3 D
* 发现危险区域
+ A: \- g) O4 x6 o1 y% W* 因此理清思路9 k* @) I1 i1 _3 A$ j
% p3 N2 H+ ^) a  R* q) S2 a$ @4 ?
(3) 跟观点不同的人相处- k6 h& H9 J6 R0 G* A
*圣经真理争论
1 {. A6 g$ W# }* 一般性的争论% b$ @( i4 t- L1 Q
* 相信神的权能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21# 花儿红
; ?7 Y9 G* w1 l0 D" x5 s6 S
9 l0 b4 t( p4 {. M  d+ Q1 a1 Y7 g
: @- n  r% l& A. ?谢谢你的总结,欢迎常来,愿神祝福你。
鲜花(14)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7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本帖最后由 Mike_Wan 于 2010-3-27 21:57 编辑 . i1 x- H! B' @% f
; I1 S% T: v7 i" \( k
历史上来说,基督教是如何对待异教徒的?谁来给俺补补课?不需要长篇大论,简单总结就好。
9 M/ U- a- f1 G" D, n8 v6 X
9 O; e6 A/ k5 G7 ?1 {  R算了。俺去 google 看能搜到什么。
鲜花(14)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7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字军东征。
% k' L7 b3 p# i+ c2 {+ G& J' }
  V4 [5 q0 n( w* W( N基督教对异教徒的迫害。1 V9 U! N' n# J) |7 r) e8 O: K0 v5 A2 {

% _4 S  S( {1 p, f* ?最大的收获是搜到刘晓波的文集,看了半天,很有收获。这个是链接。http://boxun.com/hero/liuxb/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7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基督教犯下的历史罪行(ZT)$ ^) e, I6 n( w& J. j$ P9 [
    由1096年至1291年间,十字军东侵先後共8次,表面上是为宗教而战,实际上是一场由罗马教皇、西欧封建领主和城市富商向地中海地区发动侵略战争。第一次于1097年春在君士坦丁堡集近四万人,经小亚细亚向耶路撒冷进攻。十字军沿途抢夺、杀人放火,所到之处鸡犬不留。于1099年7月15日攻陷耶路撒冷,屠杀七万余人,血洗全城。第二次东侵由教皇尤金三世(Eugenius Ⅲ)集合7万骑士向东进军,因德、法之间的矛盾,拜占庭帝国不支持和指挥失当,沿途损失惨重,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第三次由德、法、英三国组成,但德皇在进攻拜占庭时阵亡、而法王因国内政治纠纷率部回国,英王在顽强抵抗下未能攻陷耶路撒冷,结束这次东侵。第四次东侵主要是攻击国力衰弱的拜占庭帝国,1202 年,法、德、意十字军由海路于威尼斯出发,于1204年4月攻陷君士坦丁堡,焚城掠夺达一星期之久,把能抢的抢走,抢不走的烧光,甚至挖掘坟墓,劫殉葬品,所有文物、艺术品、文献图书损失殆尽。经历四次组军后,普遍人民对十字军的神圣性怀疑,教会只有鼓吹儿童参战,于1212年集合两支年龄约十二岁的儿童十字军,二至三万德国儿童往热那亚途中因缺乏组织,无补给而溃散。沿途大部份死于饥饿、疾病,最后到达的因无人照顾,生活悲惨。最后一部份奔回故乡,一部份流落意大利。另一支法国儿童十字军的二万人,到达马赛港后被骗上七艘船,两艘在地中海遇风暴沉没,另五艘到亚历山大里亚後,全被卖作童奴。其后教皇英诺森三世于1215年组织第五次东侵,但在进军开罗途中遇到埃及人强列抵抗,于1221年与埃及签订和约而结束第五次东侵。1228年德皇组织第六次十字军,因教皇出兵攻占德皇在意大利南部的领土,德皇因此回师欧洲而结束。第七次是于1248年法王路易九世率兵进攻埃及,但于1250年兵败被俘,后得用重金赎回,第七次十字军东侵以失败告终。第八次东侵是路易九世为报兵败之仇,于1270年发动,因无人响应,独自领兵进攻突尼斯,但全军染上疫症,大量死亡,路易九世也死于疫病,残部回国。此後,教皇多次号召组织十字军,都未能实现,至此,十字军东侵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5 k( I$ A6 D7 r3 i
           : t& Z5 [4 W  u- O; t4 u. u
2.教会对「异端」的镇压 5 d4 }+ x# A. g7 Y9 N
          
+ }3 L" b# e) {/ A$ t  2.1阿尔比派(卡塔尔派)(Cathar)这一派信徒谴责世俗,自称是纯洁的。本是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教派,他们反对神职人员称为“完人“,反对神职人员拥有财产,与当时罗马教会的神职人员的行为有强列冲突,但深得反对腐败的基层人民支持。1179年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宣布阿尔比派为异端,动员西欧各国对异端的暴力镇压。阿尔比派在法国南部图卢兹郡受到贵族的同情,反对罗马教庭。1208年,教皇特使在图卢兹伯爵府中被杀,引发教皇讨伐阿尔比派,并宣布凡参加讨伐异端的十字军都不受国家法律约束,他们过去及将来所犯的罪都得到教会赦免,所欠的债不用付息。法国北部贵族垂涎南部的财富,纷纷加入。于1213年,阿尔比派遭到决定性的战败,十字军大肆屠杀劫掠法国南部。在他们攻入比塞埃城时,感到无法区别谁是异端份子,随军的教皇特使便指示说:「只管把他们统统杀光,让上帝去分辨谁是他的子民。」这次暴力镇压经历20年(1209-1229),许多富庶的城市化为废墟,田园荒废,经济破坏,阿尔比派及法国南部的贵族势力都被摧毁。 : r* f5 b* H  }! O: N  f/ g* @6 A$ P
           1 E' j7 K$ B% Q
  2.2韦尔多派。韦尔多(Pierre Valdes)本是里昂商人,效法基督过清贫生活,变卖家产,周济穷人。不久,赢得一班支持者,形成韦尔多派。他们只是主张赤贫,人人有权传教,反对教会神职人员腐化,散播于法国南部及意大利北部,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笼络他们,曾准许他们活动。1179年,遭到教皇的谴责、并禁止他们自由传教。1184 年,在伐罗那宗教会议上,教皇卢修斯三世(Lucius Ⅲ)宣布罚绝韦尔多派,并迫使韦尔多派与罗马教会决裂,韦尔多派转为地下活动。其后韦尔多派发生意见分歧而分成两派,而教皇英诺森三世于1208年进一步分化韦尔多派,组织“公教穷人团“进行韦尔多派式的活动,使一些温和的韦尔多派归附罗马。最后于16世记汇入宗教改革活动,成为新教徒。 9 l9 k3 ?7 H1 h0 c- U2 W" m
           3 `# l1 ]/ S- ~/ y
 2.3宗教裁判所 
  \; ^: ~& _" F) U1 l& |7 Y  异端被处火刑 & g9 P) W5 q$ O# y- d5 }& G
          
" p# y- r/ c" c 1220年,教皇洪诺留三世认为地方主教镇压异端不力,通令建立直属教皇的“宗教裁判所“或“宗教法庭“。宗教裁判所一般设在修道院内,审讯秘密进行。宗教裁判所所制订的审讯条例:有两人作证,控告便能成立。证人如果撤回证词,就按异端同谋犯处理,被告如不认罪,可用刑。被告不仅自己认罪,还须检举同案犯和异端嫌疑犯。为异端辩护者应受罚绝。被告认罪之后,如果翻案,按异端处理。被判为异端者,没收其全部财产。宗教裁判所前后共经历约500年, 15世纪以后,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最为残暴,仅1483年至1820年,判处的异端份子达38万多人,被火刑处死的达10万余人。而仅仅在1480- 1488年间,被火刑处死的达8800人,受惩处者有96494人。) }8 Z* m# X* F

2 z/ t3 ?5 L, t  ]( d: a! _0 r3.参与非洲奴隶贸易               
; L6 k  X  `& m* Q, M  奴隶贸易3 ~2 x0 J* C: S: P: \0 c. q
     罗马天主教会在各地传播主要是通过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传教士进行。探险家船队为传教士提供必需物品及保护,而教会却提供特权给予协助传教的国家。早在1452年教皇尼古拉五世就授权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征服和统治异教徒。并且宣称异教徒是神“赏给信徒的产业“。1454年教皇批准葡萄牙垄断非洲的奴隶贸易。1458年天主教传入冈比亚,1491年天主教传入刚果,葡萄牙人16世纪在西非海岸实行殖民统治和传教,使刚果成为葡萄牙的附庸和奴隶贩子的据点。传教士为掳掠来的黑奴施洗,然后一批批地押上船,他们便可获取洗礼费。
# k9 i* r. A5 Y; W" N# {: G! b    & [9 H* A' z: g% N2 g1 t$ i6 s: S
 4.传教活动残杀异教徒          
1 G/ Q: K* p+ d6 c  g无数异教徒和巫婆被烧死 1 Z6 G: w5 M4 L9 _
          
8 p, V1 a1 O. U/ q) ^, s  ?. k  传教活动在拉丁美洲是以野蛮屠杀式进行,而主要是西班牙政府及传教士参与。1526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下令,每支船队必须携带传教士同行,否则不准离港。根据传教士拉斯·卡萨斯(Bartolome Las de Casas)记载,西班牙征服者每征服一个地方便宣布一道命令,用最残酷的死刑和武力胁迫当地土著皈依基督教,并接受西班牙国王的统治,拒不服从者,立刻被屠杀。安的列斯岛原有三百万印第安人,1514年减至14000人,最后只剩下200人。1536年西班牙人抵达新格拉那达,传教士更欺骗当地居民说,西班牙人是“公正的太阳之子“,将向他们宣传道理。于是居民同意在太阳神庙内树起十字架。由于印第安人入教是被迫的,他们依然秘密崇拜自己的图腾及神像,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当地居民,1602年耶稣会会长提出建立印第安人宗教归化区,把逃往森林深处的印第安人进行思想改造。从1610年起,耶稣会在巴拉圭建立这种分开殖民征服者及当地居民的村庄,有十五万印第安人分别住在卅个归化区内,由传教士负责管理。印第安人只能听从传教士命令及从事沉重的种植及采矿活动,事实上,他们只是传教士的奴隶。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阿兹特克人的家乡墨西哥。他们欺骗阿兹特克国王说:「西班牙人的到来完全是为了传播基督教的光明。」不久便囚禁了国王,并假借他的名进行统治,残酷地屠杀反抗的墨西哥人。1524年教皇和西班牙国王联合派出十几名传教士到墨西哥传教,他们为酋长之子及印第安人洗礼。根据方济各会报告:1536年受洗者有500万,到1540年受洗者巳超过900万。17世纪,西班牙和法国(天主教)及英国和荷兰(基督教)争生恐后地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当然,对土著居民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把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斥之为迷信这些统治方式并没有改变。- f$ F2 L! k+ n
5.对以色列民族长达2000年的迫害
( E) [* Z$ k% T% {& b& W$ v 因为耶稣的缘故,天主教.基督教这些神的伪选民借口以色人杀害了耶稣,对神的真正选民以色列民族进行了长达两千年的残杀和迫害,几千万犹太人死于非命,基督教徒们振振有词地说这是罪的工价,这就是基督们所谓的仁爱和公正. : d0 X) \* J  l( Q$ T& a2 I4 E

* Z3 N  M1 ~4 i+ h2 T最后,假如有一天基督教的势力控制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呢?我想列举一些. c) P- `) B4 q' P( W4 x
  在被美国人称为母州(mother state)的弗吉尼亚,1612年由总督德尔(Thomas Dale)发
# O+ W. K. ^' ^* \7 g* e1 k$ d- ~' I  布的法律规定(摘自方.舟.子“美国不以基督教立国”): + X& Z' C7 A7 ?0 j, n( r! v4 @2 \
   4 m, r+ I5 w2 Y
    第一条:凡是对三位一体或三神圣之一出言不敬者,或者反对基督教信仰者,处以死刑。   H1 ]* Y$ J( }# D, T' Q
    第二条:咒骂上帝之神圣名字者,处以死刑。 6 `9 q* Y/ [+ b. q8 }
    第三条:诅咒者,初犯根据本地习惯加以严惩,再犯用刀戳穿舌头,三犯处以死刑。
! M9 T& s" l3 ]8 k* n9 H% d    第四条:嘲笑或蔑视神的教诲,或对教士不敬者,当众鞭打三次,请求公众的原谅。 ! L+ C3 I( A% X  Y& v/ f3 @+ H
    第五条:未上教堂或未参加宗教仪式者,初犯扣津贴,再犯当众鞭打,三犯监禁六个月。 4 M$ O. `' b$ v9 J# j
    第六条:未守安息日者(指在星期天工作),初犯扣津贴,再犯当众鞭打,三犯处以死刑。 5 z  ^! C5 i) g3 y4 _* a: Y5 e! N
    第七条:殖民地的每个居民以及任何到殖民地来的人,都必须由教士检查其宗教信仰,如
6 t5 ?( i1 D; Y- C# D        果不合格,要接受教士的教育。如果拒绝去见教士,将被鞭打;再次拒绝,将被 8 {8 v/ B3 S  C% f# \
        鞭打两次并当众认错;如果还拒绝,将每天被鞭打,直到服从。 4 f5 ^+ X2 d* U( ^) v# G5 p
  
) N) M- _6 `5 ^& T, C) N, W  大家愿意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吗?如果大多数人都没有了客观的善恶标准,这个世界将是极端
! x6 e- R6 u; o. X  危险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应该反对基督教的原因。
+ j3 c, n- o. p: Y# B: Q以非洲酋长的一句话结尾: & i, |2 D3 Q/ Z: X
“一开始,我们手中有土地,他们(指传教士)手中有圣经, 0 v! a# `* D0 c+ {/ V. H- O2 }
而现在,我们手中有圣经,他们手中有土地”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8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教会的确承认十字军东征是错误的。但是看历史,不能完全脱离当时的背景,教会历史并没有否定十字军东征。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8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教会的确承认十字军东征是错误的。但是看历史,不能完全脱离当时的背景,教会历史并没有否定十字军东征。
# f8 e/ N' c6 _5 c2 o1 E- j0 eOnesimus1970 发表于 2010-3-28 15:36

1 b8 _/ ?; X6 @: D" B( [6 T% ~' i既然有错误,谁应该对错误负责?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错误?你认为教会怎样才能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U+ }/ l: f' ?; I8 Q
对「异端」的镇压、宗教裁判所、参与非洲奴隶贸易、残杀异教徒呢?正确还是错误?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8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督徒的观念:错的都是过去,现在永远没有错。
' j7 Z5 T! E9 a; p4 y以前的错误是历史遗留问题,呵呵。。。( c0 t$ ]& g" N. g+ o/ E
既然有错误,谁应该对错误负责?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错误?你认为教会怎样才能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 v# b4 L) M4 U$ k9 A对「异端」的镇压、宗教裁判所、参与非洲奴隶贸易、残杀异教徒呢?正确还是错误?
% z: s  l4 ^9 o! S* y高潮 发表于 2010-3-28 17:10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28# smallhill
+ T: s) _8 }% x5 P你说的不完全正确,教会现在也犯错。基督信仰不是要求一个人不犯错,而是要人信耶稣,因为人是罪人。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29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对,教会是要人信基督而不是要人不犯错。
1 D: ?. J1 A6 c. t结果就是教徒不断的犯错,无所谓,反正信基督就可以进天堂,就像那些发动战争、用宗教裁判所干尽坏事的教徒一样封圣。
) ~4 Z, A! ?. U7 Z: ?9 d
28# smallhill : _) |6 ^, Q7 E' P* V& M
你说的不完全正确,教会现在也犯错。基督信仰不是要求一个人不犯错,而是要人信耶稣,因为人是罪人。
1 w- k* Z, i, d7 H& ^' D$ ^Onesimus1970 发表于 2010-3-29 15:4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27 15:13 , Processed in 0.20096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