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一、 虚云老和尚与孙中山的对话
y! h; V& v1 u H! j" \, u(节录自冯冯著《空虚的云》中册,笫964页。本书由台湾天华出版)
5 |/ F% c& q; O# t2 u$ }9 l( c/ Q( }& y! ^
孙先生说:“本来不错,革命党主张学习西洋的民主制度与新科学来救中国,但是也主张保全中国故有传统文化的呀!我现在着手写心理建设与伦理建设的演讲稿,也要提及到这些问题的。我认为现在旧的教条已倒,新的道德标准必须建立! 我们的心理建设,是比经济建设更加重要迫切需要的,而且也必要建基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兼取世界民主自由思想的精华。”
$ ]7 Y& e, W; G2 Z# S( u9 Q m虚云说:“希望早日能读到大总统的大作。”
8 X% A. I- U/ e' C2 I% S0 ~5 I$ T5 A+ t( ~7 ~- S
孙先生又笑道:“不过,我认为,有些传统的迷信倒是应该排除的。譬如求神问卜,符咒治病,奢侈祭祀,藉神佛诞辰而大肆烧香烛大肆耗费,或者敛财,或者以人为牺牲, 这些通俗,是不可不改革的。”
# `; M8 k6 W# x( _' ]( W$ l- [ j8 e1 t4 [; V% T9 s
虚云说:“大总统所讲的都不是佛教的习惯.佛教也不赞成这一类迷信的。世人迷信媚神,把佛菩萨也拖了进去,以致淆乱了真正的佛教,造成世人误解佛教的本质了。”
7 e+ ^5 c$ K5 Y% Z" E+ B3 O
0 r5 d* I: Y, \孙先生说:“我也觉得是这样子!基督是主张博爱的,但是也有些基督徒违背了基督的本意,而去攻击别教,而去发动动战争.这都是很不幸的! 其实,我觉得基督教与佛教在教义上、精神上,原本是很接近的。基督主张博爱,不分种族;佛陀主张慈悲,有教无类。基督教人要爱仇敌,佛陀教人怨亲平等。基督教人施予,佛陀教人布施。基督说天国就在心里,佛陀教训说法由心造。……我是没有时间去下很多功夫研究,不过心里想,基督教与佛教本来是同源的呢?所以,我很反对基督教人士对佛教徒的攻击。” 0 x" U5 ]. S8 n% S4 d2 ]
- U$ G5 H/ {; U
虚云说:“大总统对宗教有这样深入研究与开明的见解,真是令人佩服!是的 ,佛教与基督教本是同源的,耶苏基督十八岁以后,曾往印度研究佛教,可能曾与马鸣菩萨弟子辈谈过道。耶苏在印度留学大约十年或十一二年,才经由波斯、土耳其,回到以色列去传教济世。”
# J* F. H8 e0 a! K2 u' d: f+ S' I
7 t) @ u: E; O) }- N孙先生惊讶道:“有这些事吗?”
" o" Y0 f/ Q' h& I1 K4 y1 R虚云说:“基督首徒大彼得所写的《水上门徒行传》,有这样的记载,可惜此一经本已被后来的教廷所禁了,以致并无流传.”
( u5 d( v! c3 C" X. W# L- K4 p) i% s8 ]4 a, Z
孙先生说:“若有此书,倒是要研究研究的了!请问何处有此书呢?” . n/ G7 @/ E0 Y: a
虚云说:“我听外国人说,此书仍有少数本子留存于教廷图书馆与大英图书馆等处.” " l# Y6 D+ U5 ?& t
+ R6 a [8 S. t: o孙先生说:“下次我若往伦敦,可得好好找出来一读了!这本书若再出世,相信对于两教的团结合作必有很大的贡献的!也就是对于世界和平也有贡献啊!” ; j6 Q, v, m6 t d! l
虚云说:“可惜一千几百年前的教廷心作自私,把此书禁掉.” $ U+ b% r/ x. u+ `6 d J
" z9 Z: s" c: \$ t+ ~: g% r1 D二、 虚云老和尚与蒋介石的对话 ) I+ g# _- N2 T- @2 L8 M J
(节录自《空虚的云》下册,笫1472 页) / {; k! i' |: z( o
* l7 b6 g$ D% I- ]! e
蒋介石说:“虚老方才谈及耶教与佛教之相同点,可否再多分别?”
% g- d: f# M( n E6 E& `, {' o' O: i
虚云说:“耶苏教义与佛教净土宗大致相同。耶苏诞生于释迦之后四百余年,自无可能是净土学自基督。阿育王在基督纪元前二七二至二二六年在位,大弘佛教,派遣正法大僧至叙利亚、埃及、马其顿传播佛教,已将佛教观念播种于中东一带。耶苏自十二岁初次讲道后的事迹,至耶苏三十二岁正式在以色列传道,其中二十年之事迹,《圣经新约》中全无记载,实无道理!西洋学者发现耶苏大门徒圣彼得所著作的《水徒行述年纪》,载有耶苏早年赴印度参学佛教之经过,以及后来经波斯、土耳其而返以色列传道。此一记录,据云当初原载于《圣经新约》,后彼罗马教廷删除。此一考证,似非厚诬! 若此说成立,则更可证耶苏可能受佛教之影响,得到《阿弥陀经》,归国另创新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