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90|回复: 0

天国八步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0-6-2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4015
4 w0 k' L6 y( C! h
, t/ Q" k# w# [+ [9 \! P3 f问题的提起5 s& y3 V9 Z! }7 D) s# f# V! z1 }

: z7 J* U) M  V* b) s在网上与朋友谈论信仰时,有朋友问到∶一次得救永远得救,怎麽从道理上理解,又怎麽从实践上操作?2 e2 e' n9 p+ c$ _& }  F0 y
5 R) M& r' {, n1 h' A
“俺这辈子,谁当家?”在俺偷偷探索基督教信仰的时候,这一自问,帮助俺改变了观察问题的角度。, _' j9 N  q6 g
& q; y7 J8 L- T; |5 ^
人是行路者,信仰好比人生的领航员。如果有神,从逻辑上讲,信仰的建立从神开始,而信仰的实践则从人开始。因此,信仰的理论性就必须从神的角度来看,而信仰的可操作性(实践性)则必须从人的角度来看。
5 i- p! |/ e0 ]7 R' }# l% V/ z
5 O* h* d/ v6 R- [1 }/ g从神的角度看信仰的建立,人必须接受神至高无上的主权。在他的主权之下,一切信仰的理论(教义)就都顺理成章了。9 G1 q9 N- t: z. b8 C
, Z: ]4 ^2 g- |8 m2 {
从人的角度看信仰的实践,人必须迈出当迈的第1步,没有起点,就不会有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可操作性。' [! ^' Y; g5 j9 L; S
" C2 J5 u5 Z( @& B3 O. p
从这两个角度看“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这个问题,就容易理解了。( l' @7 w4 D, |' ]6 Y9 t/ n0 i0 k2 v
  b, b" }/ H, ?6 q: ]! H& Z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内容是“救赎”, 按照圣经在不同地方的启示,我们把救赎的过程整理出来,就发现在整个救赎过程中,都有圣父圣子圣灵全方位的工作,但在具体作法上有明确的分工。为了便於理解,我们一般把救赎分为“历史性的救赎”和“个人性的救赎”。
% N# z! h- s( D7 f7 V/ F% z( i; m2 _7 I9 I: D: R
历史性救赎强调的是三位一体的神透过历史所完成的救赎计划,简单的说,圣父预备了救赎,圣子完成了救赎,圣灵实施了救赎。这一过程是从上到下的,神救赎的次序是“圣父差遣圣子,父子差遣圣灵。”5 I' ?" P3 W: q" t& v

4 B2 S. f; G7 e: k, O个人性救赎,指的是神在历史上完成的救赎计划,如何临到每一个具体的人。简单的说,是圣灵如何把圣父所预备、圣子所完成的拯救,一步一步地实施在每一个得救的人身上。这一过程则是从下向上的,人得救的次序是“圣灵领人认识圣子,圣子领人认识圣父”。
& D. c7 C' p; Z/ i2 z: P
. g* \( |( K. }# E2 O6 K在这样的大结构下,本文把重点放在个人性救赎上,看看圣灵是如何将救恩实施到每一个预备得救的人身上的。俺称这个过程为“天国8步”。7 _9 c) F3 I7 t' F7 ]# {
5 S- F# o, L1 O; `9 b
第1步∶有效恩召5 u1 m% j# O; @4 V5 Y7 U
第2步∶圣灵重生1 }$ h; E; F, ?: [- I% d( X1 x+ k
第3步∶悔改相信
, J. r3 t. x7 f第4步∶被称为义9 J  W* l% h& K8 S. E  B
第5步∶收作儿女# ^( |6 m9 |0 `# [4 O: t  `5 q
第6步∶成为圣洁
. U5 |1 E0 Y+ V第7步∶经受试炼
: c& e" n! c% d, B/ `第8步∶进入荣耀
+ K- m, {" j" J& y
- }1 `1 X* @/ `) z第1步∶有效恩召" \# j% L; [0 U& P

* B4 G: ^8 E$ x0 A$ h首先,圣灵作在人身上的工作是“呼召”。是把人唤醒。就像在伊甸园,亚当犯罪後,神呼召他“你在哪里?”一样,呼召不表示神不知道人在哪里,而是让有耳可听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里。今天,圣灵把世人从堕落的光景中呼召出来,首先喊出的还是这样的话∶人啊,你在哪里?
& B4 l' m( H8 G
3 R; [$ ^5 [9 L8 p呼召,分外在的呼召和内在的呼召两种。外在的呼召,就是圣灵差遣基督徒,用可以听见的声音,向普世宣告神的拯救,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爱心,劝导人,警诫人,鼓励人悔改认罪,接受神的拯救。所以圣经说,“信道是从听道而来的”。这样的呼召,有耳可听的,都可以听到。/ a  B# V! f* l4 c8 J9 T$ a
8 D% K- y2 ?' r7 i. n' m. j
但是,被神预先拣选的人,他们隐藏在众人当中,除了神以外,没人认识他们,当神差遣人在外面呼召的时候,圣灵也在这些蒙拣选的人心里做内在的呼召。这种内在的呼召,被称为有效的恩召(effective calling)。如果没有圣灵在人心里作有效的恩召,外边再大声音的呼召,也不会使任何人回心转意。
+ W8 G; c# c# g2 A) q$ _, B# b+ p% i6 M7 ^6 H$ R7 x, w: ~
基督徒之所以要传福音,也是因著圣灵在我们心里的吩咐,因没有人能确切的知道哪些人能得到有效的恩召,所以福音必须传给天下所有的人。+ f# {+ j/ O! o; I& s7 T6 t- ~5 y

% V& ~* }4 \# v$ ^) i( E内在呼召和外在呼召的结果,在预定得救的人身上就会产生一个不可逆转的效果∶重生。
. t7 x  `0 d: Y5 i7 B: e0 d0 E9 ]' _( c* W/ ?$ P. F
第2步∶圣灵重生; }; |. K  Y$ y/ d

7 H) G( y% ?2 ~4 e' d* }- n重生按字面上解释,是“再生一次”,因为是圣灵有效恩召的结果,所以说重生不是肉身的再生,而是在圣灵里的再生。
8 p& R' x. S2 r# m) N7 Y
. Z) s% f0 j' p, b; t在圣灵里重生和“婴孩出生”有相似之处,就是“被生者”在这一过程中没有任何贡献,但是是有感觉的,那就是逐渐对神的道感兴趣。从全面拒绝,到有选择的接受;从有选择的接受,到全面的放弃抵抗,专心致志的聆听神的道。通过外在的呼召(讲道,传福音,见证等),神将他极大的恩典慢慢注入到人因罪而死去的灵魂里,使人的心灵逐渐苏醒,一个新的生命开始孕育。在不知不觉当中,这个生命在圣道的喂养下,在圣灵的光照下,不断长大,长大┅┅
8 c. R) h( F5 ]
: c! x2 v, D' e  ]# @, ~6 L当这个生命在里面成长到一定程度时,他灵里的眼睛就慢慢睁开了──他将看到神的荣美,他也将看到自己的罪恶┅┅
7 G  ]" w7 M% E
2 L+ T' ?9 B6 I+ C1 r. z% s$ k3 o- o经过阵阵生产之痛,这个孕育成熟的生命要实践第一件可以“操作”的事∶悔改相信。
9 X' O8 ]: F9 E& i9 N2 O  G3 \" \( }
从恩召到重生,都是人自己不可操作的,所以人接受福音的时候,一般都是从第3步开始,而不是从第1步开始。
6 H- \; T3 R% ?. g
9 y( y1 @* `; N' _% e5 y0 P0 X7 s但是,想要理解这浩大救恩的时候,就必须从头开始。否则很容易把救恩的真正原因理解错了。
* H2 Q; x) E2 z% S& O
& N& x1 q: b; c下面3个步骤是同时发生的,但是从次序上是这样安排的。
7 b% P$ g4 w9 @# W
  M4 a6 o6 `8 x第3步∶悔改相信4 X; m" W2 s% g8 L

9 J. u6 D, m' i( M, s" _重生以後的人,当生命长到瓜熟蒂落的时候,就有能力向世人宣告自己的信仰。所以,当人听到一个人口里说“我愿意”时,圣灵早已在他身上工作多时了。而“我愿意”这3个字,只不过是人进入“实践性”阶段以後,做出的第1个动作。就像一个孩子“哇”的一声落地了,其实他的生命早在10月怀胎中就开始了。
; }# T" ]# ~5 s; k  X
1 `% O0 e( p5 G9 f1 d当人说“愿意相信”的时候,是对圣灵工作的第1个回应。其实,这也是被动的,因为是在被圣灵感动下说出来的。所以,信主得救不是什麽自告奋勇的主动行动,而是在神的大爱里,那颗冰冷的心被融化,放弃对施恩圣灵的抵抗,继而顺服在神主权的恩典之下。所以,人得救的根本原因是什麽呢?答案非常简单∶神主权的恩典。这正是《以弗所书》2∶8节所说的∶“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这并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赐的┅┅”" i( `7 `  u5 @) `9 z! s
# I0 ~0 `% Z8 k' g# e. h
说实话,这句话翻译得并不很确切,这句话的准确意思是∶你们得救是因著恩典,藉著那不是出於你们自己,而是由神所赐的信心。所以,恩典和信心不是同一层次的东西。恩典是得救的真正原因,而信心只是得救的唯一途径,然而这一途径也是神所赐给的。( j& D' X  l! O8 S
' B: o$ t2 S2 {
悔改和相信是分不开的,今天很多人在传没有悔改的福音,因为悔改听起来会让人不舒服。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没有悔改,就没有真正的拯救,只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如同主耶稣在撒种的比喻里所说的前3种人一样。) ^9 }; A2 V( ~& V9 k& \7 D

% K4 s2 @8 T- X* a' v第4步∶被称为义。8 Q; Q- h5 b: S) y
: }/ k8 _2 P7 n; T- L
当人愿意悔改,心口同开愿意接受耶稣基督的时候,宝座上的神立即作出宣判∶恕你无罪!这就是“称义”(Justify)的字面意思。是一个带有evidence(证据)的法律宣判用语,具有不可更改的权威性。% ?% R/ v5 u: ^

2 Z+ X6 e8 j/ ~" P“称义”不是“成义”,不是说你真的无罪了,而是“不再追究你的罪了”。那evidence(证据),就是耶稣已经把你当受的责罚替你承担了。+ H* ?' m: i5 t9 g* G, _; {

/ n9 d% O8 p2 ~% |% s: w. }& d2 F这一宣告,直到末日审判的时候,一直有效。  Z5 M9 W) I5 `, v
% [; I0 i1 k; p. Y6 K8 u  a
知道为什麽到末日审判的时候,基督徒都有免死牌了吧?是因为他们可以走後门躲过审判吗?不是。是因为神已经提前宣判了,有耶稣为我们替罪了。在末日审判的时候,神不可以违背他自己的信实,不会“再”审我们一次。所以得救的确据不在我们手里,而是在神的手里。
) N; r! J% Y, Q# p& b1 ]) W! E! z' n& l* f8 W6 `
“救赎”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救,一个是赎。耶稣基督是把我们从什麽地方“赎”出来的?赎的意思,代表了价值的交换。2 d2 r# k3 |! [5 N0 L

3 r  u! t1 r/ N; E; J+ b有人以为是从“罪恶里”赎出来。不对,我们是从罪恶里被“救”出来,不是从罪里“赎”出来的。因为神和罪不做任何“交易”,不会把耶稣交给罪,把我们赎出来。
- t# G8 h$ g9 H8 b% R8 [
4 `9 r7 N3 [! I, A7 u( d% @% K有人以为是从“撒但的权势下”赎出来的。也不对,我们是从撒但的权势下被释放出来,不是被“赎”出来的,因为神没有那麽窝囊,需要把自己的儿子交在它手里才能把这群没用的人像换人质一样赎出来。1 S/ U7 t6 I4 F7 _$ b
( |3 S& [6 o+ n% N9 d7 \
正确的理解,我们是从神公义的审判中被赎出来的。面对神公义的审判,人没有一丝生存希望。因此,耶稣基督用他自己完全无罪的生命,从神的审判下,“换回了”(赎)所有愿意相信他的人的生命。赎罪是和神公义的审判连在一起的。因此,人需要被神“称义”,就是不再定罪的意思。
( c: Y; |) K8 W5 |! l) b
! a3 y1 q" q" {- F  v当耶稣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著我。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我父把羊(指得救的人)赐给我,他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约翰福音》10∶27-29)7 |5 I) H  @2 f: c; q. W

" y( M8 q; e5 }/ _, ~以前俺也曾以为,得救好像是用自己的俩苹手,牢牢地抓紧神的脖子,唯恐稍一松手就会掉下去了。这段经文却告诉我们,我们是被神捧在他自己的手里的。主耶稣一苹手就已经牢不可破了,更何况还有天父的手。
1 j7 l4 f  k. @& s6 i3 n5 J3 v1 q4 O, ?, @
第5步和第3第4步是同时发生的。
% ]: ~* U9 y- [9 g, D* y8 D. x& D! [! E8 n1 S. ^
第5步∶收作儿女5 T: Q, J$ e3 D8 \) a, Y

6 w4 x2 ?- f" a: j当人悔改以後,神立即宣判他无罪(实际上是“算”他无罪)。这并没有结束,紧接著,一纸调令赐下∶收养你为神的儿女!  z3 i- _1 P) q& }/ C  x! V6 d, t

; H( n6 K( g3 r! C0 Z* v千万别小看这个收养的名分,他同样代表法律上的宣判∶你将具有神一切“财产”的继承权。1 F2 g' E( O, i! |
( X  o9 k/ I: |& g0 \9 l# Z8 U# @
耶稣是神的“独生子”,万有都是属於他的。而我们成为神“收养”的儿女时,虽然在本质上与独生子不同,但是在法律上确是同等的。《创世记》记载神造人的时候,神对人的赐福是要人管理万有。当亚当堕落以後,人的这一使命宣告失败了──尽管人一直还在做“战天斗地”的美梦。如今,因著耶稣的拯救,在所有被救赎的人身上,这一使命得到恢复。! t4 L* `. ?3 M" H4 R5 f
" C3 [! ^  m7 G, E- n
另一方面,有些人以为“人人都是神的儿女”,这只是一相情愿而已。圣经说当人堕落以後,人已经拜撒但为父,不管你是意识之内还是在意识之外,人在实际上已经成为魔鬼的儿女,是与神为敌的。
& V2 j1 D! F. ?9 e  v
& k/ |  e* c% N5 k. c0 ^只有被救赎的人,圣经说∶“凡接待他(耶稣)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翰福音》1∶12)8 _- s% I0 b9 X+ |& b

: y) v5 U/ g; N# B5 O/ }作神的儿女是一种权柄,但不是自己挣来的,这又是神的恩典。
2 ?- x) K: N0 b1 ]4 o
+ x8 X: T( R! s4 [# ^7 k第6步∶成为圣洁
3 |6 W  `$ I" K/ W+ ^
6 p- ~( n+ c9 S* C' N成为圣洁,简称∶成圣(Sanctification)。这里是“成”不再是“称”了,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地位的改变,一个是实际的经历。中文用“圣洁”两个字,翻译得非常到位。“圣”的原文意思是“分别”,是与众不同。如果比较熟悉旧约律法,“分别为圣”这个概念在旧约出现得非常频繁。从新约的角度看,“圣”指的是地位的改变,是神将得救的人从世界中召出来,形成一个群体,这群人被称为“被呼召出来的人”(Ecclesia);而这个词被翻译成中文,就是“教会”。《彼得前书》2∶9说∶“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所以,从地位上来说,每一个蒙恩得救的人,都是“圣”的,是从世界里被召出来,迁入神圣洁国度的。8 K% F9 C: Z+ [7 W6 j8 V6 P) U

6 S6 [" A5 \: H“洁”的意思比较直接了当,表示纯净,没有污秽,没有瑕疵。
- ~& M6 z- B2 h# V3 u$ N7 m7 V
8 L8 |. k- Y. ^- t所以,“成圣”的过程,就是从“圣”到“洁”的过程。从圣洁的地位,进入圣洁的实际。这是每一个基督徒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3 @5 N/ }% g% E; t1 Y* a
. w* O0 }6 e( `% V2 [当人得救的时候,圣灵进入人的身体而与人同在,人就被注入了新的能力,可以与罪抗衡的能力。所以,“成为圣洁”不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而是藉助“外来”的力量。从实践上说,人被罪麻痹多年,尽管有圣灵的内住,我们的“老我”早已习惯於过去的生活,特别是思维方式,很难和圣灵配合。所以,活出新生的样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9 J. u6 X5 I8 s. H" p! c. y& M/ ^+ @6 F* u" |' r) b
一般来讲,首先有感觉的,是判断力的改变∶以前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现在因著圣灵的光照,不再认为是当作的事。但从认为不当做,到实际上不做,仍然需要一个过程。这个反复挣扎的过程,就是圣经所说的“属灵争战”。
! |5 @7 d" D4 J# m
( N6 y  H* K7 e圣经是我们信仰的指南,是一切思想行为准则的绝对标准。圣灵是我们生活的动力,也是教导我们明白圣经的老师。而我们飞行的方向,就是耶稣基督。所以,耶稣说,圣经和圣灵都是为他做见证的。
  K% ]. P7 K; u0 i8 D/ ?& T  k$ @
2 q3 k; d6 j5 ]4 t, s4 m+ L在成圣的过程中,哪个部位最关键?你的心!是你的心思意念和你的心志。要走完从“圣”到“洁”的路,首先要做到的(可操作的)是心意的更新。 所以,成圣过程中的第1步,是首先更新里面的心意,而不是急於更新外在的行为。8 Q) x( U9 R; I# Z1 r+ F5 @" H

3 v0 D! \4 v9 m% b$ }5 y! g在我们里面有一条看不见的战线∶重生以後的“新我”和在罪中泡大的“旧我”需要进行一场殊死搏斗。“新我”从婴孩学步开始,而“旧我”早已炉火纯青,所以这场战争看起来实力非常悬殊。表现出来的,就是基督徒真实生活的写照。“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但圣灵的作用,就是保守和帮助“新我”赢得这场征战,这里再次有可实践的机会∶你的肉身只是一个“听差的”,如果它顺服圣灵让“新我”得胜,行出来的就是“有分别”(圣)的生活,如果它听从“老我”的使唤,行出来的就是“平庸”(俗)的生活。(圣、俗二字取自旧约律法的定义)。3 @. E. z; Z! d" \4 c8 K( l3 p9 K+ o0 [

5 q( h2 t, C! Z% `- f4 J第7步∶经受试炼* b: c4 V+ g$ d# j* j2 I8 T1 I
' p! X5 c- I9 v) N# |: [
圣灵实施救赎的8个步骤,第3步悔改相信是关键,是生死棋。但很多时候我们一直把眼睛盯在第3步上,动不动就问“有没有得救”啥的。其实,圣经中讲的最多的,不是第3步,而是第6步和第7步。% i1 r  q" Z; C( ^0 _/ p5 b
6 o- P8 D: r7 y) ]. u
理由很简单,第3步只是一个门槛,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一步到位,再多说也没什麽好说的。而第6步成圣则是一生的功课,而第7步试炼则是成圣的必修课和阶段考核。
( W) i+ c7 l& H
0 r0 ]/ \+ G7 d+ q试验,试炼,试探,是同一个词,都是test的意思,只是因为“试验者”的目的不同,它们用不同的词表达就更确切。然而它们的途径都是一样的。就是通过环境的改变,把隐藏在人里面的东西引出来。人平日可以装得道貌岸然,有时候装得连自己也以为这真的就是“我”。可是一旦外在环境发生变化,真实的“我”就会原形毕露,人才突然觉得“我怎麽不认识自己了”。3 r" K3 H; s; B6 n' E* L. A

; B2 ^+ @/ t7 u3 F  M3 n所以,神才不断地通过环境的改变,来提醒你,让你认识真正的“我”。试验的结果无非有两个,正如《雅各书》所说的∶5 l1 U0 u: |* n1 _: h: s. z3 ^3 ]' r" T4 H

+ ?0 \' U) |; V; M7 g: B信心→经过test(试炼)→得生命的冠冕(1∶12)/ r( z  |( V  f% H/ j1 E4 F7 p
" ]: x6 Y8 n5 t5 P/ f
私欲→经过test(引诱)→生出罪和死(1∶14-15)" i3 m0 J4 q, _
- S) L" W5 r% O' c
所以,基督徒经受试炼是必须的。这样的信息在圣经中彼彼皆是∶耶稣亲口告诉门徒,“在世上,你们有苦难;”这是命定的。
; y* y" B9 O  k, B  Z+ p, j3 c! r( d* Y* f0 Z% ~. d8 A3 D4 }* z( I( U
保罗也说,“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罗马书》5∶4)。& H, `9 ^$ \) D: S3 I5 }6 a1 W5 I

2 }) f: ~3 I6 ^5 y0 N! N# K彼得更直接地告诉初代教会,“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彼得前书》4∶12)
  W! K9 |* c$ J% p& y: b7 {* W6 X( m- {9 H8 W
试炼是必须的,但是在每一次试炼中,都有神全然的保守。神亲口应许∶人所受的试炼,不会超出他能忍受的程度。, n" X4 m$ X5 U# ~+ I& A! S
/ B: B5 O5 @" s2 U) |; r' J
一个猎人要从小训练他的儿子的胆量,就把他一个人带到森林里,在野兽出没的地方,让他一个人过夜。对於这个孩子,他起初怕得要死,因为处处都是凶险,久而久之,他学会了怎样警醒,怎样分辨,就不再惧怕。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每一个夜晚都不是他单独度过的,他的父亲在暗中一眼不眨地在保护著他。
& D* A0 z$ \, [# H' c* V# @0 P9 d' n
我们的神也是这样,他容许我们遇到困难,也许是我们认为已经无法克服的困难。他允许我们软弱甚至跌倒,表面上好像失败了。但是,在他恩典的保守之下,当困难过去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困难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是在顺境中永远也学不到的。当神把我们从软弱和跌倒中再扶起来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信心比以前更加刚强,是用其它方式不能建立的。& X! I% _4 c  q% y& ~) p$ O5 w

4 y+ D& I. y& j0 r& }6 a+ V5 [; K基督徒的喜乐人生,不是因为环境比别人会好,而是明白无论逆境还是顺境,神都是我们的天父,他会让“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请记住,这里所说的“爱神的人”,在下一句有特别的说明,“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这又和第1步连上了。
; w( _9 G( C' ~# N9 l5 Z
/ @3 z) o# K2 o7 Z! \$ I彼得总结出了基督徒经受试炼真正目的∶
2 e  D6 s' ?) ^. P0 ]  X6 C0 j4 G' ^' [! a6 w- o
“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著称赞、荣耀、尊贵。”(《彼得前书》1∶6-7)。
) E% I* L' h1 X- c0 l/ a" k) u, A9 H% ^3 N% h% g
第8步∶进入荣耀) ^3 [. ^6 [% ^% s7 c' z" {+ o

2 r' u# g) a, W- L1 [, j4 ]千万别以为基督徒喜欢受苦,喜欢遭患难。基督徒在试炼中同样会“忧愁”,只不过那是“暂时”的。基督徒的喜乐,是因为患难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这最後一句话──“进入神的荣耀”。这才是基督徒生活的最终目的,这是一切的最终结局,是神起初造人的旨意所在。经过弹指一挥一样暂短的人类历史这个试验场,人类终将在神起初的旨意中永享安息。" J% B% q9 t7 }
7 Z- ^! ~! v7 N; }) i. ~
让俺用耶稣最後的祷告结束这个话题吧。2 W- O; m7 b9 A5 N4 t

( ^; @) A. V' c7 r9 I1 Y* C9 A《约翰福音》13-17章是耶稣和门徒在最後一晚所说的话,俺把这段话称为耶稣的临别赠言,许多最重要的话都在这几章里被强调出来了。这段话以耶稣最後的祷告结束(第17章一整章)。; \! C. q5 C. [, c

; R3 z! [5 j8 z$ P! B' P4 C俺不细讲这些祷告的内容了,只从开头和结尾,看一看耶稣祷告的核心内容。  F. N: N! a3 I/ T2 a( t

- }3 n$ k7 }& j, b& M( p& n“父啊,时候到了┅┅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17∶1-4)神历经数千年的保守和护理,在这末後的时代,终於在圣子手中要圆满完成了。
+ _8 e0 v. i7 V; Z
: h( \) P% |( s* g0 \“父啊!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17∶5)耶稣为完成父的托付,放弃了起初与父同享的荣耀,现在他已经完成了托付,将要回到他从起初就与父同享的荣耀当中去。2 |+ t6 B9 @- K
- p9 q! B. x9 w! r; |
但是,耶稣要祷告的不仅是这些,他在为那些信他的人祈求,“不为世人祈求,却为你所赐给我的人祈求,因为他们本是你的。”(17∶9)而且“不但为这些人祈求,也为那些因他们的话信我的人祈求;”(17∶20)。+ B; X! L1 i6 \8 K  O- V) r" [- C- m; R
+ |2 ~: d% \% l( P, U, F- \
祈求什麽呢?24节中说∶“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哪里┅┅”耶稣去哪里了?他在一开始就说了∶“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因此,神的荣耀才是人类旅程的目的地,人永远是人,不会改变本性而变成神,但是却可以进入神自己的荣耀与尊贵。作为一个被造物,还有什麽比这更美好的结局呢?0 L6 d* _+ z) N  R* ~
# ^' \- a. Q  \; ~) z7 n6 l
这就是基督教信仰的“人观”,不是做任何被造之物的奴隶,而是与神同荣。这是神起初的旨意,透过人类历史完成,我们似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颗流星,却在短暂的瞬间因认识基督而得以进入他自己的永恒。这一切早在他创世以前就已经预定了,当他用不可抗拒的恩典呼召你的时候,你能抗拒得了吗?这样的救恩,能够失去吗?7 f" z$ f  }( n* Z: h3 L+ F

1 f/ X) |' X/ R/ K$ e: X2 n- ?0 Q如果这是我们人生最终的结局,当我们从罪的辖制中走出来,用感恩的心看待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一切都是多麽的美好!如果连苦难都是我们的良师,福乐岂不更是我们的好友吗?面对这样的人生,基督徒每日用积极喜乐的心面对生活,还需要“装”出笑脸来吗?% P+ |3 O( `3 j7 g
" |3 f( H# c: X
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这其中显明了神恩典的浩大,显明了耶稣基督救恩的全备;同时,也让人可以在圣灵的带领和帮助下,实践这美好的信仰。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操练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7 23:04 , Processed in 0.48100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