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教里,人与上帝为敌的状态被称为“罪”(sin)。罪带来了苦作为人与上帝为敌的报应,死亡即是苦难的极致。尽管人拥有上帝特别的眷顾和恩赐,但人本质上依然是不完全的,如同其他造物一样。所以,人需要与周围世界融为一体才能实现自身的圆满。但当人与上帝为敌时,人与世界的联系也就因此断裂了。人处于断层的这一边,而上帝与世界处于那一边。这种断裂使人感受到自身的匮乏和生存的威胁。于是人被内心的危机感所驱使,迫切地想去占有一切,以消除内心的紧张。但既然人与世界是分离的,所以他的愿望就常常得不到满足。这样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人越是渴望获得满足,人就越得不到满足;而人越得不到满足,人就越倾向于不顾一切、竭泽而渔。《启示录》里记载,当审判来临时,人并不为自己所遭受的打击而悔改,反而越发地亵渎神。这一令人震惊的描写其实就揭示出,当人背离上帝、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人就丧失了审视自身处境、采取正确行动的能力,从而在罪与苦的恶性循环之中向下无限堕落。5 J1 a, z0 r" E. {' {
) |9 D' F* \2 x. s6 o0 h7 p4 l但人为什么要与上帝为敌呢?奥古斯丁基于他对《圣经》的诠释,将此归结人在自由意志的作用下偏离了不变之善所导致的结果。上帝赐予人自由意志,使人能够在各种情况中进行比较与选择。这一分辨与取舍的能力是上帝凭着他对人的慈爱和造就目的而赐予的。人不仅是神的造物,而且是被神认作自己儿子的。既是儿子,当然是在各方面越象父亲,越能荣耀父亲。而自由意志正是使人在各方面变得更象神的先决条件。神既乐意将自己的丰盛和美善都与人分享,当然要赐予人辨析万物的智慧和自由选择的意志。上帝岂不知人的被造属性使人在起初并不具有善用其赐物的能力吗?上帝是知道的。但上帝为什么要使人要拥有一件极其危险的武器呢?因为自由意志固然会使人犯罪堕落,但自由意志也是人回头向善的必要条件。就如耶稣比喻中的那个浪子,他如不经一番磨炼,岂能真正体会父亲的慈爱和家的温暖?而且我们可以想象,当他有了一番沦落风尘的经历,这一记忆必然会使他更加地善待自己的家园、更加珍惜自己失而复得的财产。上帝对人的心情其实也是一样的。人非有自由意志,就不能从自己的挫败和磨难中体认上帝的美善,他与上帝的联系就始终是隔阂的、不确定的。所以,上帝赐予人自由意志,实乃出于他对人的栽培苦心。. E. @& X; w3 t: r# O7 d
; X; k) E t' x' V' X
果然,由于人自身的软弱性,自由意志成为了人走向堕落的推动力。人在拥有了上帝的赐物后,不是感念上帝的恩典,而是用上帝的恩典来赞美自己,这反映了他的骄傲;不仅如此,他进而希图得到更多更大的好处,这证明了他心中的贪婪。为什么蛇说的那句话:“你们会象神一样”如此打动人心呢?无非是因为,人看到了神的荣耀和尊贵,由此而产生了羡慕之心。人以为凭着自己的能力,也应享有这些的。但人没有意识到,神的荣耀、权柄和尊严,其实是与他的公义、信实、自律、慈爱相称的。他的美善使他配得荣耀,而不是他的荣耀使他获得美善。而人的问题在于,他一方面对自身感到满意,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满意,总想占据更高更荣耀的位置。但他在追求自己的希图之物时,并不考虑自己的配不配,只想得之而后快。这样,人的骄傲自大、不知自省使他在行动中不择手段、以邻为壑。从而站到了神的对立面。正如奥古斯丁在不同场合所指出的:人在考虑问题时往往只从事物对自己的利用价值着眼,而不顾及事物的本性。这一唯利是图的思维方式使人虽然本意上是要提升自己,但其行为却只能导致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