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移一代叹息:儿女怎么这么没出息 这么多年白辛苦了! 2010-08-27 11:55:40 : ^7 ^6 k- ]1 J/ Y* C% s
5 P1 b' H7 D/ H( I" E3 n移一代叹息:儿女怎么这么没出息?这么多年白辛苦了!
* Q/ F; ^* ^% I" R+ N/ V$ H) Q3 ^. @" f2 G
华人第一代移民真的是很辛苦,自己本来就是逆水行舟,能在国外开创一片新天地,已经不容易了,没想到,人到中年,除了要为子女的学业操心外,儿女婚姻又让他们头痛了。
: t" g% B6 ^ S' j J. y; c: U! H, R+ F
最近听到好几位家长,抱怨孩子交友不慎,让他们心碎的事;也感受到许多父母,因为孩子谈朋友选择局限,而无所适从。这个问题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说别人容易,到自己就难啦。美国虽然是个多移民的国家,但真具体到每个第二代移民找对象,还真是个棘手的问题。
: x( o! h; x# g4 W. k+ `3 ^4 H N" S8 T" b. ~4 E+ b& }
20年前,我刚来美国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华侨的儿子找了一个白人女孩做女朋友,心里觉得很正常:在美国嘛,当然有可能找个金发碧眼的女孩为妻。可在美国生活了20年后,却发现这不是个理所当然的事情。生活中,我见到很多中国人的跨国婚姻,但大多是中国姑娘嫁给白人老美;而中国小伙子娶到白姑娘的,还真是凤毛麟角;或者即使娶到不是问题,而能坚持长久的就难上加难了。
3 j+ ^1 j1 A3 R3 T, r5 S/ D. U+ y9 `! Y- S! a
我以前工作的地方,有一个年轻华人小蔡,很开化,很美国化,也很新潮,他就是不信邪,娶的第一任妻子就是个白人,他自己也完全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去生活。为了讨好妻子,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他从看美式足球、棒球,到养猫、养狗,全搞得清清楚楚。可是三年不到,他们在打得一塌糊涂后分手了,也没有留下一个混血的后代。没想到这家伙好了伤疤忘了痛,一年后,他又和另一个白女人结婚了。这次倒好,结婚不到半年就又离婚,简直成了大家的笑柄。后来我离开了那个单位,不知道小蔡有没有“梅开三度”。( o0 } n9 r! a! W0 ^9 `
1 }3 ]+ D: K' t- {6 a" \' a5 r
当然,离婚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事,人们见怪不怪,也不一定就是因为老中娶了老外。只是这个例子有些特殊,与那些老中嫁给老外的幸福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q4 G/ T6 h! G; S
- _; T9 U* i9 W1 a* {3 w
中国父母管儿女的婚姻大事,那是有悠久传统的。远的不说,就我们这一代,父母也没有少管。在大学读书时,很多城市的父母,就生怕自己的女儿看上个来自农村的男孩子,一想到农民一大家的负担,做父母的没有不心痛的。他们要么好言相劝,让女儿迷途知返;要么强力施压,逼女儿临阵脱逃;如果女孩对软硬都不吃,那父母就在男孩身上打主意,想方设法找到对方其它致命的缺点。总之,自己的孩子与农村离的越远越好。9 G! A- b+ @1 C# b5 H# Q; L
, ~* c$ G3 @- \6 B十对这样的恋人,可能九对都会被活活拆散,剩下的还有一对就是最优秀的农村小伙子遇上一个最痴情的城市姑娘。我就知道有这样一对夫妻,男的姓刘,女的姓江。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最终结合了,并且赤手空拳闯荡美利坚,事业上也很有成就。可是,老天捉弄人——他们自己又面临他们父母同样的问题了。
" t6 P3 K5 n4 j6 S6 w) ?& ^+ Z$ T! T+ z& k* B! H' X) m; E: f
说句实话,别说是孩子找对象,就是孩子平生招什么人来家里玩,去谁的家里玩,很多华人父母也是很在意的。我们所在的城市和地区不同,烦恼的程度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没有烦恼是不可能的。8 y. y1 \7 p/ x: ?9 e; H
3 ^4 Y6 R c l( j3 c8 a. I1 z有人纳闷:为什么我孩子以前的朋友包括白人、中国人、印度人、黑人、阿拉伯人,而现在白人没有了、阿拉伯人也没有了?孩子小的时候是最天真无邪的,只要合得来,朋友可以说是没有种族区别的,家长也不会去管。可是,到了高中以后,情况似乎变了,孩子们交朋友也有了种族的界限,白人和白人玩,移民和移民玩。这种现象可能主要因为各自的家庭的文化背景不同、兴趣不同所在。, h l+ o6 G2 p9 |' v
% y1 R" x% k2 G6 B有人盘算:我儿子最好找个中国人或其他亚裔为妻,印度女孩也还行,白人女孩好的也能接受,不要黑珍珠,不要阿拉伯。
+ F) O+ u" g9 e! r" c* E, q" j6 J% h9 [
有人担心:我女儿能嫁到正派的白人那是最好不过了,中国人、亚裔也是首选,可千万不要找黑人、墨西哥人、阿拉伯人啊。6 Z! D- E& q$ l7 Y0 A& n3 `+ y
5 o% l. {4 H9 G1 M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盘算和担心,往往是一厢情愿的。他们的这种介入,在中国可能还有点用,在美国就可能会是适得其反的。我上面讲到的那对夫妻,也是为孩子的事担惊受怕的四五年,可孩子一上大学,立马管不住了,第一个学期结束,儿子为他们带回来一位黑姑娘,差点没把他们气闭过气去。“啊呀,我的老天,我们和黑人怎么能谈到一起去?你看看,他七个弟弟妹妹,哪天是个头啊?”父亲老刘喊道。妈妈也叹息:“真是哪壶不开揭哪壶,那么多女孩,你怎么就偏看上一个黑人?”儿子虽然对他们的态度有所准备,但没想到会是这么强烈,简直有种族歧视之嫌了。一气之下,以后也不带那女孩回来了。, ]" m' F' L9 b; H6 p
! t; q& v9 ^. Z" F
儿子的事还没了结,上高三的女儿又让他们接受了新的打击,父母发现她最近学业不佳,后来得知,她课间经常去男朋友家里鬼混,而那个男孩子虽然是个白人,但他家里的情况简直是惨不忍睹,破房、破车不说,父亲是个酒鬼,最近又失业,母亲在银行当小职员。更加糟糕的是,他的父母还正在闹离婚。“你说我们怎么就会养出这样没出息的儿女?我们这么多年的辛苦真是白费了呀。我,找谁说理去?我——”母亲心酸洒泪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