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据新华网,在这次九江地震后一个12岁的学生说了这样一件事:“地震刚一发生,正上语文课的老师摔下课本,首先冲出教室,学生跟着疯一样跑,过道和楼梯都挤满了人,我死死地抱着楼梯扶手还险些被挤倒了,但还是有两个学生被踩踏,听说一个眼睛睁不开了,已打了120.现在学校放假,学生都回家了,我好害怕。”
3 |$ e' E8 f6 d0 z' U# \! @4 R2 h4 [- a
很多网民对这位教发出尖锐的指责和批判,但也有人认为教师也是人,人都是怕死的嘛,危急时为何不能首先保住自己性命?
, D0 m6 y5 b3 f4 S( T G' I6 V: P" W. N9 L
这使人想起了一位经济学家的名言:天则经济研究所创办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茅某某日前在一场研讨会上,就将计划经济所提倡的无私奉献形容为 “逻辑不通,矛盾百出”。“听起来这是道德高尚的精神,其实是欺骗性的,因为每个人无例外地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话,请问这利益该给谁去享受?”这位经济学家指出,如果全国人都大公无私,那利益就得出口,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大公无私,那利益“就得输出到月球上去”,这一荒谬的推断正好说明要大家无私奉献只是少部分人侵占他人利益的借口。2 d& k2 B: A+ A' F+ z
3 c4 X5 u; s. j& g) \. ]1 C, a“毛泽东还要求他的子民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如果人人都敢于牺牲,不怕死,这才是最可怕的,因为人人都可能变成恐怖分子。”茅于轼举了坐飞机的例子:“你为什么敢坐飞机呢?因为你知道驾驶员怕死啊。”$ H3 }+ }4 Z" r n; V3 F6 c
. m3 A: d$ E; v是啊,既然飞行员怕死,教师为什么不能怕死?% u, p9 j7 n$ `% L
& y7 m4 \( Q3 D J+ i! f不过一有碰到危险,飞行员丢下全体旅客不顾首先跳伞逃跑,这样的飞机你是否敢坐?一碰到危险教师不顾学生自己首先逃走,这样的学校你是否敢让子女去上?; f/ }; b9 q0 B. O4 Q; Y* d& a
( k2 R: `" [% m9 Y; P# Y
常言道,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是人?作为一个生物,求生是本能,人也不例外。但是同样是人,同样是教师,为什么李雪梅就能危急时刻舍已救学生呢?为什么在山西沁源的车祸中,一位老师能临危不惧,在关键时刻推出两个学生,而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之中呢?% o2 F, x$ u- t- m h
8 W+ {. v! \% L$ W9 v; h' c0 |
因为人之所以是人,毕竟和蝼蚁不同。人除了本能之外,还有理想情操,还有思想感情,还有精神灵魂,还有社会责任和义务。正因为如此,人是可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做到视死如归,从而使生命显得更为壮丽辉煌。什么叫人格?没有社会属性的人能有人格吗?能算是人吗?
$ r9 e8 g$ W: Z" U' o0 u. i
8 ]5 \# E, e1 d+ n1 F/ z人的肉体可以死亡,但是灵魂可以不死,精神可以长存。为了肉体的生存而失去精神灵魂,活着比死还要难受。人可以失去生命但不能失去人格。那位在地震中丢下学生逃跑的老师,虽然他的肉体无损,但今后他的灵魂能得到安宁吗?他的精神能不受到煎熬吗?他的良心能不受到遣责吗?他能心安理得地再次面对学生和社会吗?如果他真的这样没心没肺,还能算是人吗?他的逃跑行为是人性彰显还是人性泯灭?: g6 j- ^& [" z# @+ ?
) j4 p: ~6 b0 U# E7 d/ `& a不怕牺牲并不是毛泽东的发明,中国早就有“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西方社会也有绅士精神,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男人要让妇女儿童先逃生,否则就不是男人,就不够爷们。所以即使是西方,人家也认为人格精神是可以战胜死亡的。" d) H. j: {, Y
2 w2 C f& ~# ]任何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意识形态,不可能没有精神支柱。日本有武士道,德国有法西斯,现在的恐怖分主义有精神领袖,那个什么功的信仰者为什么要自焚自杀,还不是因为精神上走火入魔吗?: H/ @: s% ]4 z R+ v S4 z; u& B
, \) i- F) d% ]; L) @' u, g为了对付这些意识形态下产生的亡命之徒,我们就要有相应的意识形态去培养无私无畏的忠勇之士。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们号称精英的经济学家就是不懂呢?一个人没有精神,不就是行尸走肉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精神,不就是一群任人宰割的蝼蚁吗?9 U: h3 I. H% G2 c' m) ?0 g$ v: ^
% u( L: I3 L4 M& J0 Q2 M7 J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尽艰难延续五千年而日益兴旺发达,没有一个民族精神行吗?从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到陈胜吴广,屈原岳飞,林则徐谭嗣同;从八女投江,狠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黄继光丘少云,到雷锋王杰焦裕禄孔繁森,这种精神一脉相承,生生不息。这就是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勇顽强、无私无畏的精神。而毛泽东正是这种民族精神的集大成者。在他的领导下,这种民族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从而战胜了无比强大的国内外敌人,取得了无数辉煌的胜利,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一个虽然物质并不富有但精神充实的中国使世界不得不对中华民族刮目相看。今天的世界并不平静,国际社会在大比拚,在各种天灾人祸不断出现,改革开放问题多多,这一切,难道不是使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显得尤为宝贵和重要吗?" k3 [& X' b2 H6 V' m
- _9 N+ Z- b3 i/ L" K9 [ r1 A6 G7 G
“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一个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要征服中国,从肉体上征服是行不通的,必须要从精神上摧毁才行。如果中国人都如那位经济学家说的那样,相信“人都是怕死的,人都是自私的”,个个都变成怕死鬼,都变成没有灵魂没有精神没有人格的行尸走肉,个个都是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顾国家不顾社会的经济动物,那么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将会成为什么样子?难不应当问一问这位经济学是何居心吗?
( \+ C0 E1 b: `" o; L( n
# S% d! i- x0 s+ \6 x. r T, Y“人们,我爱你们,你们要当心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