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Alex15 . o& k3 ~: r O. F0 a
先说买车。5 ^: G d# F" ?
9 B7 e4 s" D- D) G* q; j: C生老二后觉得车子小了。车尾箱被婴儿推车占了一半,购物空间时而不足。要是父母来,一辆车都装不下一家人。老是琢磨着把一辆小车换成VAN或 SUV,但又心疼钱,计划就暂时拖着。
. i m( O+ F# N& l+ a9 u6 N2 n8 l2 s0 q" M
七月初到卡尔加里玩,租了一辆福特EXPLORER,开着觉得不错。车够大,还是顶级配置,要啥有啥。回来后领导坐不住了,不换车就不消停。钱不够咋办?向银行借。三年两年还不了,十年八年总是可以的。电视剧《巾帼枭雄》的男主角柴九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人生有几个十年,最重要是痛快!
/ Q5 F5 @0 X: e$ N4 u$ Z: \! j' k
# d' S h9 `/ H, j' }也想过买福特。后来经一番比较,还是买日本车。初定两个选项,一个VAN,一个SUV,在同一家品牌里选。买车的地方首选A车行,离家近,以后车子维护方便。我们原有的两辆车,其中一辆也是在A车行买的。几年下来,对他们的服务挺满意。6 U# c& M6 {. \- _5 v5 L% K
* S" l7 z9 `' U/ S) \2 Q& f" n
销售员M先生接待了我们。M先生香港人,会说比较流利的国语。 记得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说是大陆人买车要是找香港销售员,就就是找歧视,找气受。可不能这么想。这么想的人,首先就给自己的身份打了折。你管我是什么人,到了车行我就是客户;谁敢歧视客户,谁就是自断财路。- O" [6 O: Y9 r/ q! g# @& I
- n% Y4 p! d, ^1 i! z, O
M先生服务热情周到,更可贵的是产品知识过硬,让人感觉可以信任。试车时,六个月大的女儿坐VAN直哭,换SUV就微笑着入睡。爱女如命的老公说: “我女儿喜欢SUV,就买SUV!” M先生也说:“车子高,开着又稳又安静,小孩子当然舒服。” 回头想想,坐VAN的时候,女儿正在和睡魔做斗争;上 SUV,刚好到了入睡时分,未必是因为SUV有多舒服。SUV是老公的心头好,比VAN贵一万多,他只有打着疼女儿的名头才舍得买。但这车买来是给我开的,我一介弱女子,开一辆比VAN还大的八座SUV干啥?说到底我还是心疼钱,一万多块,可以买多少罐奶粉,多少箱尿布...
5 ~4 \& c X4 `: @8 K0 V9 R9 k6 Y* f7 U1 \5 W% U
有意见可以,但要保留。最终决定权在领导,SUV。
' n( \: c; R2 `$ {; j8 v2 F F$ p7 e+ A
接下来是谈价钱。自己虽然在银行搞销售多年,但到了自己当客户的时候,砍价还是不在行,面子薄。两个来回后,买卖双方期望值差700元,最后各让一半成交。随后,M先生把我们送到一个不知什么经理的办公室,敲定细节。这时我离开了一阵,去给女儿喂奶。回来时,老公还在办公室,专心听经理教诲。不用说,肯定是讲什么防锈处理,保修计划之类的。又不是第一次买车,用得着讲这么多?用得着再次看墙上防锈前后对比照片?其实老公面子也薄,明知别人讲废话,他不好意思打断,还要装认真聆听状。
% a: o; |% O# V* n6 w; |, U1 q) Y2 y: n% S. F6 ]1 t& h" A
我们要了防锈处理、车尾停车SENSOR、车身的SIDE BAR等几样东西。又一次砍价,双方的期望值差300元。经理开始说不行,后来还是答应便宜300块,签好合同后,告诉我们一个多星期后可以取车。
C; q& w# E$ S4 g* J- L5 b6 |7 a2 j9 N) `6 s& P$ h4 t5 i; _. s
回家后领导再看合同,发现SIDE BAR旁边加注了“黑色”字样。这个在签合同的时候并未提及,不知什么时候被加上,没跟我们说。由于字小,签字的时候我们也没注意。我们要的是银色 SIDE BAR。上网查价格,黑色SIDE BAR比银色便宜300元。我们顿时有被骗的感觉。表面上是让了300元,谈成一单生意,实质是狸猫换太子。我们打电话过去指出这个问题,被告知,黑色 SIDE BAR虽然便宜,但安装还需要人工费,云云。对我们而言,这些解释都不合理。客户要银色SIDE BAR,车行无权擅自更换;退一步讲,黑色SIDE BAR在网上的官方价格,不应再有任何隐藏费用。电话谈得很不愉快,我们表示,这样的合同不能接受。8 O) S$ j& p; G' G9 s9 B1 a
6 t. \4 u! M: s0 B不一会,销售M先生打电话来,同意给我们银色SIDE BAR,不另加钱。虽然这个插曲影响了我们对A车行的印象,但问题能解决就好。于是我们开始着手卖车的事,把车库腾出来,欢迎新车回家。
9 ], M/ ^: {9 d, Z5 U( G, Q! ]1 @5 T R+ r3 n" `8 S
一个星期后,车行还没打电话告诉我们新车的情况。一日,到车行给旧车做维护时,看到M先生正在跟同事聊天,我走过去跟他问个好,顺便问问进程。M先生说,他们还在市场上为我们找车,但找不到我们要的颜色。我再问,大概什么时候能找到?M先生起身说,马上去问问他的经理,给经理一点压力,让我们早日拿到新车。这时我带儿子到茶水间喝水,碰巧见M先生从洗手间出来,再回到位子上,继续和同事聊天。原来他说的“马上找经理”,其实不过是上了一趟洗手间。
: U% S, A1 S; X7 n" w' Q
$ S. Y" A: m: e- \虽然觉得被M先生忽悠了一下,但我还是能够理解,做销售的,谁没有一点江湖气,谁不会几手糊弄客户的绝活?5 Q6 b7 M' t5 N% X7 y
9 Z8 B& [$ G/ b& D+ e" K几天后,我的旧车已经卖掉。老公开车上班,我就没车接送儿子打球弹琴了。我们不得不又打电话给M先生,M先生说还在找,就是找不到我们要的颜色。我就觉得奇怪,找不着车,当初你签什么合同?M先生又问我们能不能换个颜色。我说不行,已经给了两种颜色做选项,难道其中一种都找不到吗?我们买的虽然是经济适用车,不为拉风显身份,但总是几万块钱的东西,想要个喜欢的颜色总不算过份吧?0 _* U' z; R3 s& E% E* ^
q) X J+ V6 [# S' v, k6 l! o5 {0 j
又过几天,M先生打电话来说,他们找不到我们要的车,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取消合同,二是加钱买高一档的车子。为此,老公去了车行一趟。这一次,另一个销售经理接待他。老公愿意加钱升级,但希望车行能确定有货。经理打包票说:“一定有一定有,你等着,我马上可以给你一个VIN NUMBER!”老公说,我们希望能快点出车,因为旧车已经卖掉了。经理又说:“没问题,这个我们会给你解决!”老公等了近一个小时后,被告知,升级的版本也没货。唉,没货你拍什么胸脯?还混充是大DEALER呢。
, d* {3 k) ~' ^. B k. @& L3 Q* N' N( l/ A/ v
再过几天,老公说,我们再到车行一趟吧,看看有没有货。这时候我对A车行已经失去信心:“干嘛还找他们?求他们卖车不成?这年头,还有拿钱买不到车的事?我们可以换家车行,甚至买另一种车,但就不找他们了。”老公想想也是,这些天来,咱们对A车行穷追不舍,人家可没当回事。咱马上出发,去B车行!' i4 @0 J5 ~* i7 V5 ^5 \9 v
( o! x& ?5 w/ `, M$ V g% H
B车行销售N先生,也是个香港人。得知我们目标明确,为了就是买那款SUV,N先生不多废话,马上给我们查货源。车子没现货,但9月下旬有。如果升一级,9月中旬有,但没我们要的颜色。如果升两级,有我最喜欢的颜色,而且是现货。给A车行忽悠过后,我们就怕过了这村没那店似的,就想早点把车开回家,愿意加钱升两级,要个有天窗皮座和摄像头的。奇怪了,A车行和B车行差不多规模,为什么B车行可以提供车源的详细信息,而A车行却在不知有没有货的情况下跟客户签合同?难道向朋友说的,A车行可能是有货,只不过不想给我们,而是给了开价更高的买家?A车行的M先生看起来比B车行的N先生更老道,却为什么不能给我们提供升两级的建议,而是一而再地拖延和敷衍?
" ?3 d4 D7 d- @0 d
4 o% S! [% I% T7 H半小时后拿着合同从B车行出来,老公说:“你看那个N先生乐的,估计没想到半小时就做成一单生意,连试车都不用的。”我说:“哪个做销售的不是一样?花时间最多的客人,未必是能成交的客人,要是没有这样的EASY DEAL帮补一下,还活不活了?”对我们而言,半小时就买到想要的东西,何尝不也是乐事一桩?价格方面,因为没有货比三家,肯定不会是很好的DEAL。可谁又能保证自己能买到市场上最便宜的车?差不多就行了,最重要是痛快。# j+ D6 m }5 F$ F( g8 g
S1 B \' |, P买车写完了,下次写卖车。卖车经历还是和A车行有关,也是一场不甚愉快的经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