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  鸡蛋( 0)
|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4101
# N8 L+ R% `9 B& P8 D% O# ^0 K5 h
当《我的青春谁作主》中的小护士钱小样,从银川跟著才认识的小青年方宇,偷偷离开家的时候,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到北京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 d$ J* x" J: e' k% d6 i+ D0 R2 ^- G5 }
她的理想是什麽?从剧中观察,似乎只是一个与工作有关的模糊概念;当她在北京不断的换方向找工作并处处碰壁的时候,似乎也搞不清受挫折,到底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背景、学位、兴趣,还是不定的性向??为什麽自己会不断的放弃、换不同的工作?她对自己了解多少?她受现实考验的到底是一个理想的人生,还是一个理想的工作?理想的人生与理想的工作到底有多少的关联?而所谓“现实”,是人生中的“威胁”还是 “机会”?
8 M h8 U: K2 U5 ~0 M q
- N; w7 g9 J3 g9 m曾经在美国史丹福大学、哈佛大学等高等学校作辅导多年的兰普(Richard C. Lamb),在他那本《耶稣陪你闯天下》(校园,2002)中,对打算“在一个不讲求信心的世界里努力作出信心的抉择”的基督徒,提出了如何避过人生险滩,顺利抵达终点的秘诀。
5 z/ X3 N4 d) u+ w/ Q2 e
, R& v7 P' d0 P8 T, d& q一、检视生活中的假设8 p- D, l1 _+ t) S! F
9 h$ E6 y( |; \$ H7 v, a除了不断积累学历、技能、健康┅┅与人脉之外,兰普建议我们在出去闯荡之前,先检视一下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对人生的各种假设。
+ A% s4 w; C& q& f1 X* P
! p" H9 \. @" O% P& @9 _如果假设与现实相距太大,就好像在打一场错估的仗,必然受创;逐项地检视自我内在未被仔细思考的期望,可以帮助我们在追求自我实现前,更深层的认识自己!
H- ?$ U B2 X' o2 n$ O/ S! Y* F* A9 `! ~$ p, m
这种对“现实”生活各种假设的检视包括∶我们是否,“以为”工作必然导向经济无虞、心理健康、浪漫幸福、自由自在、实现自我?“以为”只有全薪、专业、有升迁机会的工作是可以接受的?“以为”待遇会准确的反映出工作者的社会价值?“以为”受教育只是装备而非“呼召”本身?“以为”到了年龄就得有个“像样”的居处?“以为”生活必须符合某种形态才是高尚?4 Z# m1 l& X3 f1 R3 v1 G
! ?8 E- M# c; V) O令人最丧气的是,“对婚姻的‘以为’和实际经历的落差,使我们心生怨恨、焦虑与害怕”,成为我们在亲密关系发展上的障碍。
+ h) G5 E5 r0 O& @% N! L( p$ V) u1 b( S9 @( \
兰普用很多真实的例子提醒我们∶“如果自己不(先)去计划进入职场的生活原则,就只好照著别人已经替我们计划好的原则而行”。无法持守原则的信徒,终究会“活得好像与神毫不相干”,无法经历神的祝福。6 X) o7 {) c7 V
8 l, `" k. t$ m
二、确认抉择时的信念& Y4 b2 O8 I3 ?0 e
1 O6 c. { f% z, `$ I* N8 @; Z钱小样与现实碰撞的不只是理想,也是她内在的信念与价值观,这些内在无形的“我”,促使她在工作中违法买卖病假条、违约私自进行交易。* _; I/ v; `% `1 V( q
' m4 R: V$ I, M) Y8 n9 e2 d2 y( K5 J兰普提醒我们∶为了跟随耶稣,西门与安得烈舍了渔网,是舍了意味著安全感的工作;雅各和约翰则是舍了意味著人脉保障的家族事业。我们在生活中做各种抉择时,所采用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什麽?我们是否也能舍了素来倚仗的各种安全感与保障,来回应上帝的呼召?
1 r. A8 ?# t' Z3 o5 H
( R5 ^8 \# N" H# M4 Z) z( l耶稣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麽益处呢?人还能拿什麽换生命呢?”(《马太福音》16∶26)9 Y+ U: e& v* @* e+ n
8 p+ A/ j; h1 ?“生命”是什麽?“生命”是灵魂能赖以走进永恒的尊贵身分,是源源不绝爱的动力,是完整一致的价值体系。对“生命”的正确认识,能使人对今生的生活方向有更清楚的认识。
% A6 L$ E6 i% B- J9 U0 O) }8 |5 T; {: [
试问在现实的激流中,有什麽会让我们赔上生命?是“全世界”?还是一个职位、一栋豪宅?我们一旦妥协,放弃的不仅是理想,还有撑起理想的价值观。0 X$ U# U) ~: M1 _) C+ G# t
% C3 ^3 J" _/ }% l' ^! L4 S" `钱小样的表姐,北大法律硕士赵青楚的理想是追求“司法公正”,但为了能胜诉遗产纠纷案,她改以事主的利益为辩护目的,这为她赢得成就感和够买辆新车的奖金;当小表妹李霹雳要破坏她父亲与女友的交往时,青楚又替她伪造银行对账单来达成计谋!1 q8 s) w3 a; C- i! V( ^ z
. v4 `( a, G6 F0 J" I4 r在现实中的基督徒是否也会这样,以多重标准、按照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交替运作,而无法活出福音?不但如此,我们是否还被许多“待办事项”驱策著团团转?在忙碌的生活中,失去了亲近神的上好福分?& \5 Y/ j- \! _: |$ @
$ e! k3 w* |! P" G兰普观察到∶当神国的子民在这个世界工作时,就会向这世界既定的价值观提出挑战。在这世界中的工作正是一个大好的机会,让神的儿女实际地活出神国的价值;一个人若努力工作,却漠不关心神国的拓展,就无法得到完全的满足感与永恒的果效。3 b* r* b7 u! ]2 |6 I' l: ]+ t
% h" V% h4 j0 W三、辨识未来的方向5 K6 w$ c- C. R6 G/ U
. T0 c; A, d' Y0 t9 W% w一位每天工作13小时的朋友在msn上留言∶
{3 E: f- S: E1 E5 V* r" U! Z* Z4 v4 t& t8 n
“最近信仰生活非常糟糕,没有时间读经祷告,每天很累很累┅┅主日聚会,牧师为大家祷告,我在上帝面前只有流泪,觉得灵里乾枯┅┅我甚至不知道该怎样祷告┅┅最初找到这份工作,我心里很清楚,这是上帝的祝福,因为几乎是一个奇迹。但现在,它像变成了一个重担┅┅像一下子,神拿走了他给我的支撑。”
- j- P9 y1 J- }% ]4 F- t: \! l% U
兰普对此已有警言∶“工作不止讨生活!”因为“一旦工作是纯粹为了生存,我们就是把神为工作所定的价值和目的给丢弃了,我们会开始以为工作是为了有一天可以不用工作!”5 D) x0 b8 e9 {; X7 y. I& z
' W- U8 W9 b8 N% B1 o* E1 l5 }信徒生命的危机不是在失去工作,而是信心!我们需要辨识未来的方向,但我们更要相信并认识到,这方向是基於神对你一生的旨意所作的智慧判断。- _6 a( P# C0 Q# e7 m( q: s6 Q
% i9 p. K* P; M) ]; E! \: r神国的价值观也令我们重组生活的优先次序∶首先,是“与神的关系”,如预留灵修或是聚会的时间;其次,是“基督徒特质的成全”,如正直、谦卑与和平;第三,是 “与他人的关系”,如乐意接待、服事别人与真正的饶恕。
' E$ s! o: y4 E) j4 o% v( c
& _5 n1 `2 c5 s4 @, d他以保罗为例,说明人是为了成就工作,成就神对个人以及他国度的旨意,而生活并结出属灵的果子;我们不是为“生活”而工作!供应食衣住行这类必需品其实是“神的责任”,而“人的责任”是为神国努力,在“顺从他(神)对普世的计划和心意 ”中,“用手上的工作来爱神爱人”,并自问“我如何在神的旨意中成就我的生命?”7 J. S: G. p0 I: r
$ B3 W5 |' {" {2 K& g% u& ]% _
一个人如果认定是神,而不是老板供应自己的日用所需,就能超越这个世界的价值观,不论是否全职传道,都会以服事的态度来面对工作。8 u/ W. U6 y+ f/ h) D8 P% Z/ \( x6 {
% l8 S2 M) s2 b( }8 n% N
动机,是我们经历神垂听和回应祈祷的关键。“你们得不著,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著,是因为你们妄求,┅┅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吗?”(《雅各书》4∶2-4),
3 x! ^+ }$ H. W5 h' s$ g; f; o& Z5 O/ R: l( q2 V* c
工作正是一个途径,让我们能去爱神、信靠神,能去爱人,并让自己的生命更成熟、更丰盛。我们要麽就是为神国效力,掌握工作,要麽就是被工作所掌控。" F: `, C9 U) g- m$ a
0 }0 r' r. e2 v) P' J; j" X5 q8 B四、相信日後的精彩4 e5 G# U, u7 ^4 g8 K5 \0 b
% T, C6 [8 [. g3 I3 [( ~2 v小样的姥姥郎心平在剧尾说∶“家就是一个合作社、互助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家是每个人的安全伞、保护罩,什麽都没有了,只要还有家就不至於一无所有。”" R! L7 {: L! X. ?; ^8 O9 O
9 o2 G4 k" r8 C# ]: @# s这样一个“家”的理想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难实现。城市化很容易把人化为一个不起眼、可有可无的螺丝钉。即便在磨肩擦踵的人群中,人也越来越感受到孤单。进入神的家,让我们不但能在互信中彼此支援,建立夥伴关系,而且能更明白上帝对自己生命独特的、爱的赐予。教会,正是一个“共同委身、共有异象及共享生活”的地方。
: Y" d d5 S* `! L5 q+ ]* x1 V( `: I i" L2 S5 V# N1 x
兰普在此用许多圣经兼实例,来解释如何选择合适的教会、在其中找到定位,说明我们总是能够走出困境、参与教会的复兴。并让自己面向希望,知道日後的精彩,期待著自己的属灵的成长,及更有效的服事於神国的扩展。一个长期以神国为中心的人,必领受“生命、安全感和价值”的祝福,拥有生命的鲜活与喜乐──真正成功的正是这些高瞻远瞩,不被眼前的风景所限制的人。2 S* z) |! r, W# U9 F
7 `+ h. F8 N' m7 J! c电影《杜拉拉升职记》里的几个都会男女,都是聪明、时尚而尖锐的。他们高高地站在社会阶层金字塔的顶端,拥有优越的机遇与傲人的条件,却仍无法在寂寞空虚中避免对爱的渴望、对友谊的需要、对饶恕的寻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H/ \' y& O* r" V) i7 Z: U) w
* [% A, ^- k i) U- m8 L
基督徒有自由的特权,能选择像保罗“只把一件事当成有益∶追求认识基督──效法基督”,并“不因我们的成就,不因我们的大学文凭,甚至不因我们的属灵成就。单单‘靠主喜乐’”。6 Q4 e; u1 }( _9 u( K8 }) U
3 ?+ Z, f4 H0 x% o9 |2 [兰普认为,“长久的不喜乐,是偏离的徵兆,是对神缺乏信心,不相信他会如圣经所应许的那样供应、引导、照料我们。”他用下面图像(请参考纸刊41页)来描述两种基督徒的人生∶是否持续的以神为中心,决定著我们是否能拥有一个喜乐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