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美国对贸易余额设定量化限制的提议遭到了G20领导人的嘲笑,然而他们应该清楚这种态度是在玩火。与其说美国提出了一项要求,还不如说是在请求帮助。! w# l: }* o% j+ J1 I
! ~, j, F% o% o7 g; M# m+ g. V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劳工组织(ILO)最近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2007年以来全球共有3000万人失业,其中高达25%的新增失业发生在美国。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将为大规模的全球贸易摩擦奠定基石,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提出这样的警告。美国中期选举中选民表达出来的愤怒将被证明只是冰山之一角。 F1 g* V6 U9 q8 j" b6 s6 `
3 D8 h1 |+ b# |( @
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形式也许是美国大幅提高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关税,必将是两败俱伤的,哪怕姑且不谈不可避免的报复措施。但是别搞错了,人民党经济学的基石正日益变得坚实。
7 _" o/ p/ ?5 G( A4 i4 x1 e; j6 a/ I1 B# h& h
美国的新国会正在为本国的经济沼泽寻找替罪羊。而且,奥巴马总统多次公开质疑关于自由贸易的僵化意识形态,这意味着未来一切皆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在2012年总统选举之前。如果贸易摩擦真的沸腾起来,政策制定者回首今日的“货币战争”,或许会将其看成一场更大规模战役中的小型战斗。
8 x4 Y/ h0 L- z6 x. n' n# k7 m
$ C2 G$ L1 _% J# B, E6 O 从美国当前的困境来看,为解决全球失衡的长期问题而提出的新计划应该被视为一个建设性姿态。美国并未在中国固定汇率制的问题上纠缠不休,这不过是细枝末节,而是在真正重要的贸易余额问题上寻求帮助。2 O# a, I( {% X- J' G4 G
* K" P3 W. Q& w8 F( L) ~ 的确,今日的贸易失衡部分源于更广泛的长期经济趋势,比如德国的人口老龄化、中国疲弱的社会安全网,以及中东对最终失去石油收入的合理担忧。诚然,让某国在实践中为贸易盈余设定上限是相当困难的,这其中包含太多宏观经济和测算方面的不确定性。* ?6 t6 p& L! G0 W6 b% M
# Y& B" J& U9 C- q7 j h 而且,我们很难看到应该由谁来执行贸易余额限制,美国的提议所设想的IMF恐怕也难以做到。IMF对于处于问题中心的大国杠杆很小。7 E$ ~: T' z1 ?3 A+ x) b' Q e* o8 y
- h4 i1 {/ J4 g
然而,即便全球领导者最后决定不支持量化余额目标,他们也必须承认美国是以自由贸易的名义遭受痛苦的。不管怎样,他们都必须找到办法帮助美国提高出口。幸运的是,新兴市场有巨大的操作空间。9 {# c" l! z+ M
' X/ P' B& J$ a+ Z0 `
比如说,印度、巴西和中国仍在继续利用世贸组织(WTO)允许它们长期分阶段地向发达国家产品完全开放国内市场的规定,尽管它们自己的出口商享有完全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权利。知识产权保护执行不力让问题急剧恶化,阻碍了美国的软件和娱乐出口。
) J0 ]* f+ T$ L6 `+ [, T" Z# r0 ` o8 o
比起汇率或财政政策上的改变,享有对外盈余的新兴市场国家决心扩大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更有助于解决全球贸易失衡的问题。新兴市场已经变得规模过大、过于重要,难以听任它们按照自己的那一套贸易规则行事。它们的领导人必须加大力度处理根深蒂固的国内利益,鼓励国外竞争。
& t, R5 A4 k2 Z7 P" [* ?1 A2 h
* e6 Q. j( D7 L9 W5 P. n 德国也许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它对贸易采取了相对放任的态度,因此即便它长期实现盈余也不应受到惩罚。毕竟,它最近还忍受了欧元的急剧升值。尽管如此,德国是全球自由贸易的大赢家,它几乎没有工具和手段来降低顺差——比如通过放松对其高度严格的产品市场的监管。
0 ?% Q! @) b( L7 S' h7 k, w, o- p X; W: y4 O2 l
尽管近期遭遇如此多的经济挑战,美国迄今为止仍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这显然是很不容易的。虽然说在某些情况下它的措辞传递出杂乱的信息,美国的政策一直都是绝对自由的。8 W: G- Y% M. j, W) K8 @
" H( c0 q6 b+ _5 d, x; A! o$ m( m 我们以美国和哥伦比亚僵持不下的自由贸易谈判为例。尽管从国会辩论中你不可能搞清楚,这份协定的主要作用将是降低哥伦比亚对美国产品的关税,而非相反。哥伦比亚的产品已经是完全自由地进入美国市场了,然而如果它能够向美国的产品和服务开放本国市场作为回报,哥伦比亚的消费者将获得极大好处。这并未发生,而这个例子不过是美国企业在全世界遭遇的无数障碍之一。所有壁垒都应该被撤除。
% T8 }4 `% F$ d
+ j- p" p+ |; x" J- f 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霸主地位也许已经到了最后几十年,中国、印度、巴西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正蒸蒸日上。这一过渡是否会平稳进行,是否会带来一个更公平和更繁荣的全球经济?
) p) \! ]3 E) D6 K5 ^
$ \. e6 U/ g7 c 无论我们对此抱着多么殷切的希望,当前美国所面对的陈规惯例将被证明对整个世界都是一个问题。失业率在美国相当之高,而财政和货币政策已经用到了极限。增加出口是最佳出路,然而美国需要帮助。否则,贸易摩擦的逐渐升温可能突然令全球化急速倒车。这将不会是第一次。(诚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