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19|回复: 1

[加国新闻] 分享我的安省专业工程师申请过程和分享我的安省专业工程师申请过程和经验经验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1-8-3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Ivy Zheng  t9 B- Y) `0 \" @
# f$ E3 [2 E6 g0 a: ]% X% _3 ~
从NOVOTEL NORTH YORK 酒店出来,长长地舒了口气。历时近一小时的安省专业工程师(PEO)面试终于结束了。
5 q* e) y7 J" O9 H$ m) U. Z* D6 I1 o, Y6 [" \, {5 Y8 W% e8 m
从申请到面试,在GOOGLE上搜素了很多材料,也得到了不少“老外”朋友的帮助,相比之下,中文媒体上的信息却少之又少。在一家很热门的中文网站上,虽然不少人都说面试通过了,但只是一句话,感觉炫耀的成分多些,完全没有细节。于是,我想把自己参加PEO申请及面试的细节写出来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对正在申请和准备申请PEO的人有所帮助。(我的经验只适用于在国内拿到文凭的申请者)。
( T6 H* a9 J7 W9 K7 j2 }0 @8 p) q: }
' p+ o5 S" ~' _7 C一.准备申请材料
7 V8 A7 l8 l" I* X" T! H/ n所有的申请细节在PEO 的网站上都有,自己准备,不用通过任何中介机构提交。这个是PEO的官方网页 http://www.peo.on.ca
  t- @$ C9 d/ G: g下面这个链接里有PEO申请的详细介绍和申请表格 : m5 _. K+ ^4 T$ @
http://www.peo.on.ca/Applications/LicensingGuide&ApplicationApr2011.pdf 7 b/ F7 i3 w; P% b1 T- t

' ^3 |' [, P- h提交的材料主要是三部分:学历及成绩单;课程简介;工作经验。
1 c) c& X! R5 r) ~* f. S& M+ i3 z" ?8 M. N
1. 学历及成绩单
# H( \8 {1 j' {: ?+ S7 o* `对于跟我一样在国内念的大学,文凭学历、成绩单都是中文的人,所有材料都需要英文的翻译件。原来大学提供的英文翻译件,有学校的红色印章的就有效。如果没有,就要按照PEO的要求找指定的机构翻译。这在前面的那个有表格的链接里都有。 # S: n3 C- X4 T% t* N0 F: U# z
自己复印的复印件有效,最好自己先复印好,提交申请的时候会方便很多。
, c, k; j$ T: e+ o8 B: t# [# ~. K7 x% L. O  C. ~7 {" A  k
2. 课程简介:/ Y' g& I4 K& O0 g) J$ M
有申请过的朋友提醒我这个一定要翻译好,不然,你明明学过的知识,如果在课程翻译中没有提及,就有可能成为日后评委们要求你参加技术考试的依据了。说真的,毕业十多 年了,大学里都学了什么实在记不住多少,别说用英语写,就是让用中文写也不容易啊。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大学根本就没有网站,哪里有什么课程简介。为了先想起自己都学了什么,我先到国内各个大学的网站上去找中文的课程简介,跟这里大学网站的信息量相比,国内大学的网站的内容实在是太有限了。不过,有点是点吧,总算能帮我记起一些知识;然后,我又到加拿大的大学的网站找英文的课程简介。相互对照着看。实在没有的,就自己编。可是怎么看自己编的都不象那么回事。还有一门课,我觉得这里的英文课程简介并没有包括我中文课程中学的知识,就自己加了两句在后面。结果,找本地的同事帮着看的时候,人家读到最后两句候,就皱起了眉头,然后很客气地问我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我真是懊恼透了,估计人家嘴上不说,但心里一定在想这个人怎么写着写着突然“弱智”了!所以我的经验是,自己写好的课程简介,一定要找个本地有专业知识的人过目才行。
- o  R4 x; l% b, `( c/ C  hUNIVERSITY OF WATERLOO (滑铁卢大学)和 UNIVERSITY OF TORNOTO (多伦多大学) 的网站上的课程简介我觉得特别好,很多都用上了。当然多查几家大学更好。 9 g* A5 O0 ]3 o
http://ugradcalendar.uwaterloo.ca/page/Course-Descriptions-Index
9 C+ ^$ \0 L. R1 Z5 T: T% ehttp://www.utm.utoronto.ca/7817.0.html 2 j; ?+ z* C2 R. s/ l9 B! P9 I
' t; w2 N2 P& r6 h; l) j5 I0 \
3. 工作经验介绍& m  m' x- T3 T4 q( |
规定不能超过10页纸(特殊经历除外)。开始我还觉得写不了那么多,后来写着才发现要在10页纸内写出这么多年的工作,还真不容易呢。写的时候,得到了几个申请过PEO 的同事的指点,一定要按照PEO 的要求,不要强调公司是干什么的,而要强调自己在项目中的贡献,运用了什么知识,是否了解北美的标准,是否了解工程的局限性以及产品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 m0 e- F+ `3 }: R; Y( @http://www.PATH2PENG.com 网站上有不少关于申请PEO的介绍,我个人觉得最有帮助的是那里有工作经验的表格模板,可以稍作修改就变成自己的工作表格。
* T5 `+ @( g$ a模板的所在的链接是 http://www.path2peng.com/include/DIRProfRelatedWkExp.php
2 F! o9 K2 ?4 Z1 V; B8 L这份工作经验介绍可马虎不得,不仅仅在最后评估的时候用,就连面试的时候,我发现面试官手里拿着的都是这个。
/ \0 X3 w/ V. h" f# J% u" X* a% {  i8 R
二.递交申请0 @/ _: L- x' S' u# r, `
我是直接去PEO 位于 SHEPPARD & YONGE 街的办公大楼提交申请的。具体地址
7 [$ c$ {% B0 i8 B8 I) x40 Sheppard Avenue West, Suite 101
, _# s2 }% g  l$ I$ w4 v+ @- g+ cToronto, ON, M2N 6K9
" S# ]& K( I4 n5 B如果一切齐备,只要几分钟就能搞定。同时,要交申请费, $300加元,另加13%的HST。收现金和支票,不接受信用卡支付。4 E! ?: q- x) r- S1 i* _9 _7 K2 M8 W3 t
我是忘记了复印成绩单的英文件,结果那是一张A3的纸,PEO前台的复印机只能复印信纸(letter size)大小的文件,我只好出门,到附近MALL 里的GROUND & TOY 去复印,再返回来。收文件的人查验了我的中文原件,然后在复印件上盖了章,就把原件还给了我。她也告诉我,自己来交最方便,不然,就需要把原件随申请材料寄来,通常要几个月之后才能返还。一寄一还,凭空多了两次材料丢失的危险。我是不愿意冒这个险的。建议持中国文凭的申请者,如果住在大多伦多市附近,最好亲自来提交申请。
* B% B$ e9 m# ~3 K' S: S8 c) ~  f" o; G/ x* F, D
三.参加ECR 面试 还是直接参加技术考试 & Y& m8 d7 j& q1 H# @% i

9 ?, r; ?3 l# l6 T2 e' e
递交申请后的第二天,我收到一封电子邮件,里面有申请号。随后不久,又收到PEO的一张明信片,上面也是同样的申请号,这张明信片还是申请费的官方收据。
& ~4 E9 s! h; H: l
; c1 F8 A$ v& ^6 w大约两个月后,我收到了PEO 的来信。这是学历评估委员会(ACADEMIC REQUIREMENTS COMMITTEE )发来的评估结果。内容大致是说我的大学课程是在加拿大以外的地方学习的,不完全符合本地的教学要求,需要通过技术课程考试 (TECHNICAL EXAM)。看了看单子上列的,两个分组。要求自己从中挑选三门课参加考试(我知道的还有人被要求考四门和五门的)。信上还有详细的报名参加考试的办法。 5 t4 m6 _0 Q+ d" j# n  T5 }* ^

. ?; J* j6 V1 H) P. e很多人在收到这封信后,就开始报名参加技术考试而忽略了信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对于有四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工作经验评估委员会(EXPERIENCE REQUIREMENTS COMMITTEE,简称ERC)将安排ERC面试。这个面试的目的是通过面试,了解你从事的工作和你的贡献,来决定是否可以免掉你的技术考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对于刚毕业不久的人,可能技术考试没有什么可怕的,但对于我这样的离开大学十多年的人来说,再重新捡起书本实在是件难事。特别提醒:面试大约在你收到这封信的四个月之后,如果你在这期间报名参加考试,那PEO就认为你自动放弃了参加ERC 面试的资格。所以一定要想好到底选择考试还是面试。我个人觉得先参加面试,就如老外常说的一句话“YOU GOT NOTHING TO LOSE” (反正不失去什么),通过不了面试再参加技术考试也不迟。万一过了,岂不更好。: e: B7 x& |  r7 `" b+ W5 u
关于面试细节,在下面这个链接里有详细的官方的说明
4 `' c. h7 P) k. Mhttp://www.peo.on.ca/registration/ERCguideConfirmatoryExam2010.pdf 7 e, P2 D# x: Z0 _

! d, y7 X2 A! p' d# Q( m0 M四.面试 0 r- b. @; r, b, x# F

: b1 U" z' X3 \; B1 V# u9 ^如果跟我一样选择面试,在决定之后就要开始复习。这个说来容易,但对于有家有口的中年移民来说,做起来可有点难。我开始的时候也装模作样地复习了一个月,不过,很快就失去了兴趣,加上工作忙,就把复习的事情丢到脑后。等到PEO 用邮件通知我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两周的时间了。
! {! q4 l! h8 P& D# E
8 |$ w. r) q! p. ]: L) iPEO 的大楼在装修,所以面试的地点选在了离PEO大楼不远的NOVOTEL NORTH YORK 酒店。上到二楼,两名接待人员(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需要两个人?搞不懂。)查验了我的驾照,很快就领我进了旁边的一间狭长的会议室。 9 }: G/ s3 ]6 z: H: z: ?0 _8 N
6 {0 y0 p3 J. {0 R* k  T. ~
两名面试官先自我介绍,原来想立刻重复出人家的名字好留个好印象,但这两人的名字实在太长了,于是只好满脸堆笑地跟人家握握手,表示友善。感觉两个面试官都是印度后裔,好在口音不重。面试官A向我介绍面试的程序、目的等,还强调说,这是技术面试(TECHNICAL INTERVIEW),让我先讲解我自己带来的工作项目(PROJECT),随后他们会就机械原理、运动学、热力学,材料等学科的内容提问,同时提醒我录像机已经开启,一切过程都将记录在案。注意到面试官B这时候还在看材料,我溜了一眼,发现就是我提交申请时准备的工作经验介绍。
" X# c: o$ x4 {" r* p  F我把准备好了的一式三份的材料拿出来,分别递给他们,但他们都客气地推了回来,根本不看,只让我开始讲解我带来的PROJECT。有点意外,但很快镇定了下来。既然他们不看,那我就一页一页地讲解给他们。先讲我们公司是干什么的,再给展示一下产品的照片,让他们有一个大体的概念,然后才开始一项一项地讲解我的工作内容,设计依据,如何计算,如何建三维模型,如何做FEA 分析,还专门挑选了两个解决问题的例子(PROBLEM SOLVING)。这个过程比想象的艰难,因为几乎每讲几句话,就会被提问打断,而且问题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稍不留神,就把自己带进去了。他们并不关心我的项目,当然,如果就我的项目讨论,他们是难不倒我的。所以他们的问题都是完成这个项目需要用到的基础知识。比如,我的产品中用到不同的材料。他们就问我是如何选择材料的,然后就穷追不舍地问起各种材料的化学成分,比例,热处理情况等等等等,直到把我问到哑口无言,才一脸坏笑地地打住。我不甘心地辩解说,这是很久以前学过的知识,平日工作中又不常用,所以记不清了。我绝不是第一个这么辩解的人。面试官A早有准备,面无表情地说 “these knowledge should be with you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想想人家说得也对,这些知识确实是工作的基础。可是,每个人工作的领域不同,工作侧重点不同,有些知识不常用忘记了也是应给可以理解的呀!相比之下,面试官B要客气一些,虽然问的问题也很刁钻。- X, r. f! f  `$ h; n3 D6 s
时间有限,面试官B经常抬起手腕看表。这反倒提醒了我,遇到我会回答的问题,我就极尽发挥地多讲,多说,希望能把时间占满,争取少让他们有再提问的机会。不过,看来这招儿也早就有人用过了,他们也早有对策。一旦听我说到点子上,就相互点头会意,转变话题开始下一轮“轰炸”了。
+ H  |! N8 |8 R面试按预定时间结束,面试官A 告诉我,我必须把桌上的所有材料都带走,不得留下任何东西。难道他们是怕有受贿的嫌疑吗?(只是瞎猜)。我被告知先出去等一会儿,估计这段时间他们是在统一意见,做决定。很快,面试官B 就出来了,跟接待员说 “It’s ok”。可以叫下一个了。 & }" u! F( G7 R% D) w
* _4 B4 k7 H3 x5 p" O& T5 h! m
接待员告诉我,一个月后,我将接到PEO 的书面通知,告诉我下一步做什么,并祝我“GOOD LUCK”。我暗自好笑,我进去之前你怎么不预祝我一下呢,这都面试完了还有什么可LUCK的。走出酒店,还是松了口气,反正我尽力了,看那面试官的样子,压根也没想让我过,也罢,不就是再等一个月吗。在加拿大,等待是常事,已经习以为常。 ; [# q2 v' j# z3 I4 i1 T7 @' ?( Z

& a: N& X) W- E3 A8 R: z3 v8 E( O五.技术考试7 D" r) D  X9 ]4 Z: i
因为是在两个分组中自己挑选,当然是尽量选自己熟悉的了。听考过的同事们说起,既然选择考试,就一定要通过(PASS),不然的话,会被要求追加考试的门数。我的一名俄罗斯的同事,就因为有两门第一次没有通过,最后被要求考了七门,前后历时七年,才终于拿到PEO证书。
# k& R& y" T: Z, R  Shttp://www.path2peng.com/include/SOPV.php - m  R( @. ^3 x* o' ^+ @
这个网站上有不少内容都不错,可以借鉴。很多大学也提供相关的课程辅导,有时间上课的可以到大学的网站上查查看。 0 U5 Z8 [# T( C7 \( ]* ~
考试费用,第一门$580加元,随后的每门 $160加元,没有税。 7 h/ X- E1 P* a' z( P8 v
: b+ b3 ^3 o0 w; Q/ ?% }
六.PPE (Professional Practice Exam) 考试( Y' A; d1 E. D' ]+ s+ `
PPE 也就是俗话说的“法律”,其实这个翻译很不全面,只暂且一用吧。 5 y; l$ u( w% Z
这个应该是最容易的一个程序了,有专门的复习题,也有历年的考试题目作为参考,相信能通过技术考试的人,绝不会在这个考试中马失前蹄的。每年有两到三次考试安排,自己不能去考,要等到PEO通知你考试的安排后,自己再报名才算说。PPE 的考试费用,也是$ 160加元,没有税。 ! V! q0 r# a4 X
; N3 A- R2 n9 m7 @7 b7 k. Q
七.工作经验REVIEW
. k$ ~' p# m6 i1 u; n$ r在PPE 考试通过之后,PEO 才会开始对你的工作经验进行审查,如果技术考试花的时间长,从提交申请到审查这期间的时间超过一年,PEO 会要求你补充材料,详细说明在这段期间你做了什么。这也要非常重视,因为你不想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在这个阶段失败吧! 1 q& M! H5 |5 k0 ~" Z

. z0 D0 s8 d0 {# w八.查 REFERENCE (具备PEO 资格的推荐人)
1 Z# Y4 V: {+ F, R& g- i4 `同事们的经验,这个阶段,一定要亲自跟你提供的REFERENCE直接联系,确认他们收到并返回了PEO的调查表格。一旦你的REFERENCE 没有收到调查表格,你要跟PEO 联系,让他们重新邮寄表格,或是提供其他能够收到表格的联系人。PEO 是不负责追查表格的下落的,他们收不到反馈表格,就不会进入下一个程序。
8 O- m* X$ l: W8 i: e6 s九.交费  _, c+ W5 M! }  ~! F
如果你被通知要求缴纳注册及刻章的费用,祝贺你——你已经成为安省注册的专业工程师了!
  n5 b9 W8 S% ^' A5 e0 c! K7 e  ~' Y9 j1 u- \+ ^
最后还有一个信息。可能有人听说过IEEQB,是The Internationally-Educated Engineers Qualification Bridging (IEEQB) Program的缩写。是PEO 和 RYERSON UNIVERCITY 联合举办的一个帮助在海外获得学历的专业人士通过PEO技术考试的课程。http://www.peo.on.ca/Program/IEEQB.html
8 R# g1 L% w0 j% \* v& a8 K上面这个链接里有详细的说明,还有申请表格的链接。对于没有经济压力,又有时间全天上课的移民,这是个不错的选择,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考试。 * F% S* |. a; [: t5 \" s

7 @( c, x+ [9 @另外去年我申请的时候,看到PEO 的网站上有一条消息,落地半年之内的新移民申请PEO执照,免申请费。但今年我就没有在PEO的网站上看到这条消息。如果新移民想申请的,不妨打个电话过去问一下,看是否还有这个优惠。
3 ^% w) y5 n  {5 u+ U1 |( S
1 N- Q: t6 \) ]) G8 b以上只是我申请PEO的一点经验和信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把自己申请成功或是失败的经验教训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让更多的专业人士少走弯路,让更多的同胞能尽快申请到安省专业工程师,走向事业成功的道路。. I3 h3 T: L6 u) Z/ Y7 k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8-4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标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2 08:57 , Processed in 0.09284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