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33|回复: 25

搞科研工作的进来围观--Montreal牛人被辣手开除

[复制链接]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1-9-3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爱吃苦的瓜 于 2011-9-4 00:06 编辑 0 S4 Y" k. W: |: O" k8 {1 W- R

' v7 y0 ?8 J6 l! }" T7 X& O1 X主角是咱中国人 ( k6 N8 Q! p" f5 r$ K, U

  A8 Z' X) [3 q7 K  A/ U: F2 m此人是个牛人:是University of Montreal的教授,已经拿到加拿大研究经费 $720万。发表论文是高档次的,获奖无数。在大学附属Heart Institute工作了20年,昨天却被医院开除,永久地关闭其实验室。
, K! i% Q0 }1 d* s$ C: f5 E
/ T- S% f  ~1 I7 x4 C9 ^* `起因是他主动撤除了2007,2008年发表的两篇论文,主动通知所在的研究所。却立马被研究所盯上,成立调查组,结果是建议再撤销他的另外3篇论文。结果人被fire掉了。
6 Y4 k% i* C5 F- \. f  o) F2 q/ j% d& k  R: r# U
不知他为何要去主动收回论文?是否说不定以为领导会夸自己很诚实吧。; I* q4 v* B5 Y$ ^
我的关键疑问:这些人下手是否太狠了? 原因是调查组认为论文的结果和结论仍是valid的,只是图片mixed up.
, G% _- o% V9 ~' M我知道的另外一个学校做法是不对外声张,内部解聘。当事人回到某中国大学很容易又找到职位了。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吃苦的瓜 于 2011-9-3 23:59 编辑
4 Y8 G+ l; G  h2 P8 I* A: w( Q8 x' Y: z' A
蒙特利尔大学教授
; t1 X3 w! h! A# {- I  b9 t  王志国教授,1994年获加拿大McGill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美国贝勒医学院分子生理学及生物物理学系博士后,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 大学生理系博士后。多年从事离子通道分子生物学研究,现任蒙特利尔大学教授,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药学系的教授、资深科学家,加拿大蒙特利尔FRSQ (Fonds de la Recherche en Sante du Quebec)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目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兼职教授。为生物医学电子杂志主编,美国生理学杂志等5种国际期刊杂志编委。先后在国际杂志上发表百余篇原创研究论文。主持4项加拿大国家基金和14项其他基金(其中2项为美国基金)。撰写了2部科研著作,参与5部书的章节编写, 受邀请撰写了7篇综述,被邀讲学30余次。由于他对科学的贡献,曾先后获得20余项科研奖励,并于1996年被授予加拿大蒙特利尔伟大公民及青年科学家称号,并于2000年被列入世界名人录中,2006年被聘为黑龙江省龙江学者。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主动去撤销两篇论文,是否属于一时糊涂?否则就是功成身退,中加通吃啊。6 H# Z6 g" M0 ~- P  D' H  R$ z
资深/高级科学家=高级骗子?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今天的新闻出处:Montreal hospital dumps renowned cardiac researcher over misconduct allegations . 你google一下:Zhiguo Wang+Montreal可以看到更多报导。
鲜花(158) 鸡蛋(19)
发表于 2011-9-3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更好, 更有时间回国骗了。
鲜花(417) 鸡蛋(15)
发表于 2011-9-3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更好, 更有时间回国骗了。0 L% l, R$ Q& T
兔宝宝 发表于 2011-9-4 00:10

% |* c# E; ^& P# ANo, 回国不是骗,是抱笑祖国。
鲜花(1348) 鸡蛋(5)
发表于 2011-9-4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牛人,720万的funding
鲜花(1348) 鸡蛋(5)
发表于 2011-9-4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weetlele 于 2011-9-4 09:25 编辑
" t& t( L7 L$ {7 B5 K
这样更好, 更有时间回国骗了。
% J; v0 _7 L% f6 W/ E兔宝宝 发表于 2011-9-3 23:10

1 y1 z! V9 @# B+ r4 S. B我觉得吧,此人应该是有水平的,至少在行业领域里应该是能人
! |9 _* v! h' b3 [, s( P9 X9 c/ ^5 u0 S9 x4 Q( E& W6 d6 S  }
相对而言,如果他是去回国骗,那有些人出国后借着当地同行业水平相对一般的机会做的事更是骗了' K# j0 U9 R9 n

. R1 ?) }9 b  w% V所以他应该不是回国骗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11-9-4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算是论文造假吗?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9-4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看了一下报道,是伪造实验数据了吧?而且还自己主动撤回,这个事情有点蹊跷。! J; L' ^4 {: x/ Z& a
我猜,要么是自己良心发现,要么是手下的人干的他当时不知情。
大型搬家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1-9-4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偽造數據太多了。。。。只是很多人沒被發現而已。。。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9-4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下报道,是伪造实验数据了吧?而且还自己主动撤回,这个事情有点蹊跷。
9 ~; N* |4 Z- y- E% y我猜,要么是自己良心发现,要么是手下的人干的他当时不知情。# R" j7 Y2 M0 G* N$ j
hahaeion 发表于 2011-9-4 10:57

' x6 q% {( v7 }" f3 v! l( @8 y7 y- z
他肯定是指导级别的了,实验数据都是手下人给出的。比较容易解释的就是他当时不知情,后来发现了便要求撤回(说明他还是很追求学术真实性的?)。但是如果真的数据作假,他作为指导者难逃责任吧,即便他当时不知情。。。国内好几所大学甚至校长出这样的事了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1-9-4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本帖最后由 helena2 于 2011-9-4 13:37 编辑
' h$ U- K) Z1 R8 Z; ?! c' R# {0 e
学术造假在哪里都是要被开除的。以后再也别想在学术界混了。5 [! N8 ~$ @! f/ w4 ~* G
最著名的是bell 实验室的Schön scandal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9-4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13# helena2
: i2 a1 ^% c) L2 M# U7 K# f- Y' e  v' ?& L1 F: ?( @
支持,绝对是这样的。
鲜花(1) 鸡蛋(2)
发表于 2011-9-4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学术造假,在国外是很严重的事情啊,开除不为过吧
; [0 j( z9 U; n& |$ j& @4 d在国内到是有可能学校好面子内部解决了。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科学研究的,都需要先设定hypothesis, 然后用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问题是很多课题在没验证hypothesis之前就已经拿到经费了。然后招人做实验,如果做半天得到的数据是否定性的,PI是非常不高兴看到的,花了大把的钱,发表不了论文,年终报告不好写,对持续性拿经费很不利。: _6 l: b6 d+ E1 B
于是做课题变成带有极大倾向性的事情,positive data大量采用,negative data尽量不采用。对data的interpretation也总是往支持自己hypothesis的方向说。一旦科学结论带有倾向性,其价值就大打折扣。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回到事件本身,我猜想他的研究也是带有主观倾向性的,隐瞒了对结论不利的negative data。或对自己有利的data做了技术处理(data manipulation/modification)。这样调查组一查他所有原始数据,他的论文就站不住脚了。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科学是不允许对原始数据做修饰的,但我相信超过一半的实验室都会选对自己有利的数据发表论文。至于造假是data fabrication,国内也许有人干,国外的实验室几乎不会造这么低级的假。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打假人士方舟子昨天在微博发布消息称,我国“千人计划”入选者王志国因两篇论文造假,被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关闭实验室。记者昨晚从该研究所网站获悉,王志国确因学术不端被免去科研权利,其实验室也被关闭。/ \! s1 G2 h2 A4 w# S6 R2 w  ?
. ]. m4 E# S" @3 \1 J* C
  调查结果论文中图片被篡改* B2 J2 v5 R% S' W; F
+ X' `# _2 m- x2 r+ |
  王志国系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药学系教授,我国第四批“千人计划”入选者,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心血管药物研究所所长。
! R  d' ~- x- q0 V  F) O6 W  w, l; {: u
  方舟子表示,此消息引自加拿大媒体,是经官方调查后最新公布的处理结果。5 m/ \& h7 m( c
& V# ^9 v1 q! A5 p* d" Q' _5 l7 m8 F
  记者登录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网站看到,8月10日的报道称,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7月底已对王志国教授的学术研究展开调查,重审所有数据。
2 S# t& P4 A9 O; o2 \5 I7 X7 h$ s! }; C* B3 `
  报道称,王志国本人曾承认,被撤销的论文中用以说明数据的图片在合成中出现错误,论文其余部分包括结论准确无误,实验结果也可重现。但对于图片问题,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其所关心的问题是所用的图片“是如何被人为篡改”的。
: T- X( Q+ I! I6 g+ r
% {% P4 v  s! j* I  据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官方网站消息,研究所主任Tardif博士在9月2日召开的记者会上介绍,工作人员今年6月发现,王志国两篇已公开发表的论文被相关期刊撤销,经严密调查,专家委员会认定王志国违背研究所的科研伦理标准及其自身作为研究者的职责。2 D/ S7 j9 I/ [' ~! q* i
. J, {/ @1 e3 V
  记者登录国际著名生物期刊《生物化学期刊》网站发现,两篇问题论文的查询结果显示“已被作者撤销”。
  x# k% p, s7 c  j$ L( j( z* {4 L9 s; d$ g4 L
  方舟子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已公布的调查结论有力证明,王志国相关论文确系造假。
" T3 ~2 ?, V/ f4 B9 S' m0 |5 W0 n5 ]+ W& H  w- n, |$ w# H3 D+ R9 u
  当前处罚已被剥夺科研权利
1 B' h9 @" u7 i) c  P1 s4 F
9 q7 |$ p* C% D% M0 v7 P* T  据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官方网站消息,研究所主任Tardif表示,调查报告和参与调查的专家委员名单将予以保密,以继续对此学术不端行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所决定,立即免去王志国的科研权利及其研究者身份,并关闭其实验室,并要求其同时撤销另外3篇已发表的论文。+ v. w/ a; Z7 K1 V5 v, a: U/ ^4 M

1 [  T5 v" i& j# m4 S/ ^  据CBC 9月2日报道,王志国此前已获加拿大联邦政府、相关科研机构及协会数百万美元科研经费。调查结果公布后,相关机构已冻结经费,并永久取消其资助资格。- W3 W( r6 `3 a, [9 b' a2 c
+ U3 k, K) i. y5 p% \: i5 Q
  “这是很严厉的处罚”,方舟子说,国外针对学术不端行为最严厉的处罚是开除,王志国目前虽未被蒙特利尔大学开除,依然保留教授身份,但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没了实验室,事实上“与开除也差不多了”。% q" U. ?- N5 e% M: m9 v

; H9 c. P3 m& d2 z! N  截至昨晚,王志国本人对此处理未予表态。记者联系其所供职的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心血管药物研究所,未能得到回复。
; R( y. C* V- ^0 P/ w+ E! Q# g9 }! f; n( E
  王志国其人( B3 _7 p9 L( y. w& {

0 J0 Q# _/ q7 r* f  哈医大重点引进海外人才
' N$ T' U8 a0 s5 S8 u# H
) o( I( O$ h# t! S! f+ y- `  据国内媒体此前报道,去年8月20日,黑龙江省向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9名特聘专家发放资助资金,除中央资助的每人100万元外,黑龙江省再资助每人50万元,其中就包括中组部第四批“千人计划”入选者王志国。/ \; d6 D7 i3 ?- C, o! v! t1 D4 j1 n& _
% Q9 R: C% e" y8 f* H5 K
  黑龙江日报集团下属的《家庭保健报》去年9月14日报道称,王志国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个通过“千人计划”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也是黑龙江省第一个医疗卫生行业创新类的“千人计划”引进人才。( M- l$ t( R$ X5 P
# z: V% G% d4 I& N; d
  哈尔滨医科大学网站显示,王志国为药学院心血管药物研究所所长。其多年从事离子通道分子生物学研究,现任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药学系教授、资深科学家。
' _6 g6 T2 u6 `  S4 ?9 ]- F. ]  F
6 K/ W3 Q( A( p: K! h- m0 Y7 o  介绍称,王志国先后在国际杂志上发表原创研究论文百余篇,是5种国际期刊杂志编委,曾先后获20余项科研奖励,1996年被授予加拿大蒙特利尔伟大公民及青年科学家称号。; j5 W! L; ]$ W7 B
# K) C6 a% p% L
  说法- X& \5 m+ d( x  a+ b
. e* m  A9 V5 q% b  d1 I
  应当取消其引进资格
7 `) a# @$ x7 T: ?
4 i2 e$ T/ {0 o  学术打假莫不了了之
/ x9 v9 `' i1 k( j! O* z
/ P" G$ g1 u# a( B4 F0 s  针对这一事件,有网友认为,王志国不应入选“千人计划”。方舟子也认为,当取消其入选资格。& m6 s8 j* N) R# e9 K
: B( W5 U8 l, [# P) u
  千人计划’评选时,要求在国外有一定职务,并有相应的研究成果。”方舟子说,“既然现在已调查认定他的学术研究有问题,等于之前那些条件已不符合,无论从评选程序角度,还是从学术道德角度,都应取消资格。”* v1 \- `# G  z! y2 a

+ I1 A/ f$ U+ x5 W  有网友认为,应学习加拿大对于科研造假的惩罚力度。2 H7 N( O, Z9 P* d# k4 n! J

  ]" N/ c  u2 s7 P  对此,方舟子表示,对资历较高的科研人员,我国基本不做调查,即使有问题被曝光也大都不了了之。他提到两个相关部门,一是教育部下属的学术建设委员会,二是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虽建立都已有时日,但“从没听说他们做过什么调查,处理过什么学术问题”。
+ K& a+ B! `/ V  l
/ k7 \* G0 p4 U& W1 ~- a. V  “这件事可看出,国外学术界同样存在学术问题,但一经发现他们会认真调查、严肃处理,才不致学术不端行为泛滥。”方舟子说。( z3 W7 R" G" T! c+ N9 F

: q8 I0 l, B/ \% l, h- w$ T+ @' h7 w  
鲜花(371) 鸡蛋(1)
发表于 2011-9-4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Becks 于 2011-9-4 22:10 编辑 : m. b  m& }* D* Z- ^
# N+ T1 A5 I( ^9 Q
看“被列入世界名人录”就烦。 俺在国内发表过几片论文, 收到N个邀请俺交钱就“被列入世界名人录”。
; |9 R( z7 ?) N6 {0 h" S- L6 @) B8 n. Y7 O. X7 u
俺当时想, 要是俺这级别的被列入世界名人录”, 那世界名人录书起码有10几层楼厚吧。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志国说:“那两篇文章中用以说明数据的图片在合成中出现错误,论文其余部分包括结论准确无误,实验结果也可重现”。但是,调查此事的独立委员会却不这么看,“论文所用的图片为什么被人为地篡改?” 怎么能随便地篡改基本数据? 这样的‘科研成果’还有什么可信度和意义?
6 S- d. t- g  c/ d/ G8 `. d0 {6 J  z4 d
      篡改照片或许不是王志国本人做的,或许是他国内合作人或学生做的,但是作为课题负责人王志国因为不尽责必受惩罚, 后悔晚矣, 我为他而惋惜。
# Q& B: L% G  f; v2 }6 G% T' F5 P" {& u+ V/ f
    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的部门主任塔蒂夫(Jean-Claude Tardif)说,独立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表明,王志国违反了研究所的科研行为准则,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塔蒂夫还表示,这件事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相关研究属於全球性的课题,公布或发表成果都是所有的科学家共同分享,因此必须绝对保证资讯的准确性,并达到了最高的科研水准。
8 Z) ~% F3 Q! u4 k7 l1 b
4 G0 S8 [8 b1 i5 I0 G; f   加拿大相关的基金委还提醒所有引用过王志国相关文章的人员重新检查其研究结论,不要再以他的相关文章为研究依据。
- c- h0 s' f( ~) R3 X6 E8 p  ?
0 W7 t, m0 h/ Q5 y   塔蒂夫还说,科研行为不当这样的指控在加拿大其他地方乃至国际上都曾发生过,不过在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将近60年的历史上还是首次。本人在蒙特利尔大学从教20年,还第一次听说蒙特利尔大学有教授这么干?不幸的是竟然还是个华人教授,真没面子。2 R4 `7 C; `# C3 `
( z  k+ I. }6 G9 X5 T+ X7 k0 J$ ^
   另外,塔蒂夫说,独立调查委员会还建议撤销王志国曾发表的其他三篇科研论文(除了6月份已经撤销的2篇文章), 甚至可能包括其与杨宝峰等合写的Nature Medicine 文章(Nature Medicine 13, 486 - 491,2007) 。http://www.nature.com/nm/journal/v13/n4/abs/nm1569.html
3 ]3 l+ i8 O7 S. z9 ^5 O+ l
! d8 ?2 `2 c; s. T3 ^" O9 h    杨宝峰校长当年能评上院士,最主要的是否靠那几篇和王志国合作的、现已撤销或将要撤销的文章?杨宝峰为国家重大心脏疾病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近十年先后承担国家1035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攻关课题16项,这16项共花了国家多少银子?杨宝峰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黑龙江省最高科技奖等奖项。他的成果有多少是假的?不能不调查清楚。
5 F( x5 ]  W* f+ r9 o, Y1 @6 O& Y3 G
    王志国的一个研究项目曾获加拿大糖尿病协会(Canadian Diabetes Association)得基金资助王志国,该协会于9月2日正式发表声明称将冻结原先答应给王志国的科研经费,将取消王志国从该协会获取研究经费申请研究经费的资格。需要强调的是,加拿大糖尿病协会的基金完全是由民间捐助的,人家以为你用他们个人捐助的钱去研究发现医治糖尿病的新药,如果你却把钱花了做出假成果来,这能不激起民愤吗?: l. _9 r( {' W$ ^8 @& r& L* P$ T

. B4 H8 y7 j9 B! D  ^- \  i   王志国破了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60年的历史记录。
2 a7 D  T+ j# A  |- ^0 g; k% s2 ~- z- Z# D
   在加拿大,学术上造假就是学者职业的自杀行为!1 i. ]6 l. R! q0 ^, s3 [

; v  y5 `7 h/ l5 P; @   王志国事件上了加拿大各大报纸与电视新闻,在加拿大科教界的影响不可小视,可能会直接影响今后华人博士在大学和科研单位的就业。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86] 匿名   2011-9-6 21:16 "所谓主动撤稿,不就是别人发现问题了,藏不住了,只好撤。这里好多人支持造假者,中国造假的土壤好肥沃。所以,当我发现有人将我发表在国外的论文,翻译成中文发表后,也没吭声。"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索性再贴几篇,别嫌我啰嗦啊。如果此事发生在国内我会一笑而过。但这是发生在加拿大华人教授,由于自己也在这个圈子里,所以持续关注中。4 H8 H4 a5 b- I: B

* |& j9 C& W- B6 k7 v( n4 [——访蒙特利尔大学医学系终身教授王志国) r+ l9 @/ l/ w) m3 X3 H
(from: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dc4ca01000935.html0 R# I' M* i* Z* P' ]
王志国教授得过的科研奖项和荣誉称号数不胜数,对于我一个外行人,实在难以分清孰轻孰重。迄今为止、他已在包括《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在内的国际一流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近130篇学术论文及若干专著。我只能如实写下我的感动和我眼前这个身量不高,但如巨人一样挺立于世界科技之林的中国科学家,让我的读者和我一样为自己的同胞所取得的成就而骄傲。% |) R  t& F' s% f' G

6 ]$ H+ s, O/ T! s: [1 s# w: ]重大发现获伟大公民称号$ q0 g7 Z* f3 J

1 Z% V* S. w  C4 ]' m% e    对其他教授的采访都是经魁省教授协会推荐的,而采访王教授却是因一位读者问我是否知道有一位华人科学家曾经获得过“蒙特利尔伟大公民”的称号。我还真的没有听说过,因此当我见到了王教授,第一个问题就是核实这件事情。. T; }. B- v. Z8 r2 j, |- P

7 M9 l, f: {0 J4 B# S& |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系的王志国于1989年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五年后获麦大医学院药理及治疗学系博士学位;之后俩年在美国贝勒医学院分子生理学及生物物理学系和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生物系完成博士后研究;1996年返回蒙特利尔大学医学系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任职。在麦大攻读博士期间,王志国在人心肌细胞中发现了一个新型的离子电流,并将其命名为lKur(Ultra-rapid delay rectifier K+ current)。lKur是由一种新型的被称为“离子通道”的蛋白质所携带和调控的。同时、他还从人体心脏成功克隆了这种蛋白的基因。这项成就使他在1996年被授予“蒙特利尔伟大公民”及“杰出青年科学家”称号,他的名字也因此签入了蒙特利尔市金册(Golden Book),永远载入历史。他也由此成为获得这个称号的第一位,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的一位华人。
3 e  W" V( j3 n# I; Q6 w4 K( K5 A  G
看着当年布克市长垂手站立在正在金册上签名的王志国身后的照片,我学着时尚用语,心中暗叫一声:“牛!”
1 I- \- J  i% L4 [5 F8 ~* M- _( @# T7 V0 `
我问,为什么十多年过去了竟没什么人知道。王教授说,自己从来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这件事让他感慨更多的倒是西方学术界的公平与公正,因为他当时人都不在这儿,是被电话召回来领奖的。从麦吉尔大学的申报到科学院的批准,正在美国读博士后的他一直是“蒙在鼓里”,毫不知情。当然,当布克市长亲口对他说:“你是第一位获得这一称号的华人”时,王教授还是非常高兴和自豪的,因为他感到自己为华人移民争了份荣誉。可惜当年只有法文报纸La Press报道了这件事,而并未引起中文媒体及华人社区的关注。
0 n. G7 Q! F3 u5 {% K0 l7 \2 U7 a8 D( D6 y6 f, n
后来,王志国教授又接连在心脏细胞发现了另外两个新的离子通道蛋白电流并由他命名为IKM3和IKM4,其中一个被同行誉为当年“心血管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他本人亦被誉为该研究领域的权威。他的科研成就使他多次获得省级和联邦级科学基金会的奖项(包括FRSQ, CIHR, HSFC)。他的实验室在糖尿病引发的心脏并发症的研究成果使他先后于2004年及2005年获得魁省糖尿病学会和加拿大糖尿病学会(Marion L. Munro研究奖)颁发的奖项。在2000年和2004年王教授先后登上美国名人研究院、英国名人研究院和英国剑桥国际名人录中心编制的名人录,并获得相应奖项,从而成为国际知名的杰出科学家。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王教授先后直接指导或合作指导过的博士生及博士后近二十人,而其中大多都曾获得过省级和联邦级科学基金会的个人奖学金。此外,他们还多次在各级别的科学会议上获奖。例如他的一位博士生在2004年国际心脏研究会年会上宣读论文并一举夺得科研发现一等奖。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发现这些离子通道电流的意义,王教授解释道:心脏细胞里有许多的蛋白质,其中一类蛋白质就是离子通道蛋白,它们的功能是调节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如果蛋白质有了毛病,这种电生理活动就会出现问题而导致心律失常。他说:“所谓猝死,人们一般的理解是心脏停止跳动了,是一种机械运动的完结,而实际上,它首先是由于细胞电活动的紊乱造成的。那么找出到底哪一个蛋白质是造成这种紊乱的罪魁祸首就非常关键。我所发现的这些离子通道蛋白质是医学界从来没有纪录过的,它的作用是负责控制细胞水盐平衡并产生离子电流,这些电流在整体上的体现就是众所周知的心电图。发现了这个蛋白质的意义是,由于它是决定人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及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是药物的作用靶体,因此就为发展新药治疗心律失常防止猝死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王教授说目前,美国、法国及德国等许多制药公司已经在寻找研制lKur的特异性药物,以期将来应用于临床。: n& [7 d3 S1 K  ^6 X  H
王教授的这些发现从1998年起就被正式纳入了由Goodman和Gillman主编的一向被誉为“药理学圣经”的《药理学》教材,被国际权威医学院校采用。他新近在《自然·医学》发表的论文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揭示了冠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的新机理,堪称为该研究领域上一项重大突破。  
) c$ o+ N, i! M
' ^# {! a# B. t$ J& b  x由于教授不光发现了蛋白质,还克隆了相应的基因,我大胆联想:将来的心脏病人,可以躺在床上,由大夫们挑出坏了的蛋白质,再换上个新的,那么人类的心脏岂不可永葆活力?
  ]2 }: M$ E* }8 C5 E
# z* }5 X6 ^. @4 S' V% Q' K3 g1 p* a对人类作出了如此贡献的中国科学家,当一个“伟大的蒙特利尔市公民”,无疑是当之无愧的!8 p* x1 }. c: o, c
" Y4 u0 \, ]1 z8 u+ P: G/ Z
立足北美 心系祖国
: \# z4 w7 C2 u" p$ r5 e7 H# u2 @2 p4 z7 ?! H! R8 K! I% q4 a
    王志国现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医学系教授,在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主持电生理及分子药理学的研究工作。他还在若干大学任教授、兼职教授、讲座教授及客座教授等等,而令我惊讶的是,当他说到自己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时,我问:“是名誉所长吧?”王教授说:“不,我就是现职所长,哈医大校长杨宝峰教授是名誉所长,我天天都用电话和电脑同那边的常务副所长联系,指导那边的工作,并且每年都要回去一、两次。”* W& {) P# S) [

- M! p: O8 w0 I) }- i5 O哈尔滨医科大学于2006年成为中国首家(也是迄今唯一的一家)通过了国际认证的医科大学,具有招收国外医学留学生的资格。也就是说,世界各地的有志学医之人和其他国家的医学院校的学生都可投报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后无须重新考试便可在北美或其它国家(当然包括中国)行医。目前哈尔滨医科大学已准备接受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其它大学推荐的两百多名医学生就读。3 W, h( _. h& ?2 k' c' _. J
1 M4 K7 ~4 l; k$ D
自1997年以来,王志国教授每年访问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系,进行学术交流及指导实验研究,并帮助哈医大组建了基因钳实验室。在他的指导下,这个实验室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04年被中国政府评定为国家及省级生物医学及医药重点研究室。除此之外,他还与哈医大联合培养博士生和博士后,合作发表论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为外国留学生用英语讲课。眼下,王教授在哈医大还有四位博士后和三位博士生。200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建立了心血管研究所,王志国教授正式受聘为所长。这个研究所以细胞分子生物学、基因转染,基因敲除为主要研究手段,构建科技平台,研究和解决心血管疾病中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如细胞代谢,离子通道与心律失常等。 短短两年多,这个研究所已经在国际著名杂志《自然·医学》及其它国际一流的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数篇,申报专利三项。2006年,王志国被聘为黑龙江省龙江学者。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1-9-6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可惜了,啊
鲜花(170) 鸡蛋(0)
发表于 2011-9-8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6 04:04 , Processed in 0.202579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