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Alex15
+ Q9 K2 e0 J! f. v* b- X
4 {, C2 P+ T2 H, p8 R4 d! B生了女儿,家里多了好多笑声,也多了好多需求。要换车,这个以前已经写过。公婆从国内过来和我们一起生活,一家三口变六口,房间不够用,要换房。$ k" C/ c3 t, B: _- [
1 ~/ I6 C% Z2 p- c& e
换房第一考虑的是孩子的学校。儿子八岁,今年九月上四年级。去年二月初动了搬家念头,我们就开始了对大多伦多地区小学的研究侦察。公校孩子从三年级入四年级,面临是否上GIFTED PROGRAM的选择。首先要知道孩子是不是GIFTED,是的话,再决定让不让他去。. E0 \/ p( G7 _( b$ D
, j4 k. R& p! P L" }
天下当娘的都觉得自己孩子无比聪明,我当然也不例外。儿子从托儿所开始,老师给的评价都是学东西快,知识面广,思想比较成熟。一年级到三年级,他每次都能拿回漂亮的成绩单。高兴之余我也在想,他目前表现出来的优秀,是出于聪明的天赋,还是因为学校和父母抓得严些,教得多些?
' v. v( m4 O6 u. _: @5 a
( H* P" G! y. ? w) r% U考虑到儿子在公校系统,所学知识太浅,我们对他的功课做了不少补充,跟他一起读课外书,做数学和科学题。后来搬家时,整理出儿子的几大箱书和练习册,我都要佩服自己,竟然和儿子一起畅游过如此浩瀚的题海。回想和儿子一起学习、互动,再看看他在求索中渐渐成熟长大的脸,心生感慨。
. F* @ d v2 [3 L2 I B& R5 M% _& o$ L) O3 @6 E, |
公校GIFTED的筛选测试在三年级的二、三月份。要我不想等那么久,而是要尽早把儿子的新学校定下来,在周边找房。从骨子里是个“效率控”,家里的事、工作的事,都容不得PENDING。况且二月份产假放完要上班,还得在新家附近给老二的托儿所排队,诸事宜早不宜迟。
# y$ t/ R8 t7 y$ k! o, r7 j* ]+ J& \
朋友告诉我,GIFTED测试可以自己找心理医生,不一定要等学校推荐。合资格的心理医生开出的报告,教育局一般认可。从网上论坛也看到,不少父母在孩子一二年级时就找医生做这方面评估,主要不为孩子日后上GIFTED PROGRAM,而是能了解孩子在心智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
7 E3 k w& ]$ z! E1 f( T" q1 m; U4 i1 l, j; n- j& J
约好了心理医生,要解决的是怎么把孩子哄去考试。儿子天生害羞内向。几年来我们有意识让他多参加各种活动,多见世面,他逐渐变得开朗,但在陌生环境里,还是很拘谨。他目前的学校没有设置 GIFTED PROGRAM,看到比他高一级的同学,因为上GIFTED PROGRAM而去了别的学校,他说过:他希望以后不用离开现在的学校和朋友。
9 `4 C- ]& F0 r1 U6 O& Y
( L. n0 E* }8 O" v, A1 ~1 m为防止孩子抵触,我们没提关于GIFTED测试的事。想了个办法,把儿子八岁体检,安排在心理医生测试的前一天,告诉儿子,你长大了,八岁了,今年体检有点不同,除了检查身体是否健康,还有另一个医生,考你脑子发育得怎样。儿子一听,觉得挺有意思的,高高兴兴去了。评估完了,问他考了些什么,他说是和医生一起做游戏,很好玩。
. f/ o& u5 Z& ` e7 x' ]. G4 t% ?+ }: N) g, ~3 s6 |2 I
测试的第二天,接到心理医生电话,得知儿子各项测试都很突出,综合分数超过安省各教育局对GIFTED PROGRAM的要求。又过一星期,医生约我们看详细的心理评估报告。儿子给医生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一个八岁男孩对事物的集中和关注程度。
0 P' A: U( @$ U+ \( g7 t' i* _
% A9 M5 ~, t- }9 U6 N有意思的是,拿到心理医生报告后的一星期,也收到了儿子老师推荐他去测试的通知。今年学校此项工作开展得比往年早。早知这样,我们也不用自己费神找心理医生了。好在费用后来由公司保险福利报销,没花额外的钱。
1 K. N4 v( q8 n7 m1 ^6 n7 @) E' E6 d2 |9 z# l- b3 u
报告呈交学校后,很快得到答复,报告有效,教育局无需再安排测试。此后再经过一次教育局、学校和家长参加的IPRC会议,儿子取得了GIFTED PROGRAM的资格。1 [4 c/ ?# | y6 K& C& T
: Z( S8 i# y7 m; z. n3 G. J* D和好多父母一样,当孩子没被认为是GIFTED之前,对这个所谓“天才班”是有向往的。它毕竟为较有天资的孩子而设,给他们提供加强学习深度和广度的机会。可到了真要决定去不去的时候,我们犹豫了。孩子本来就胆小,和一群智力高的同学在一起,会不会挫伤他的自信自尊?事实上,关于GIFTED PROGRAM的负面评价,生活中和网上已经看到不少。
3 M' J4 B, g! S( J# S& | h' L& n( i: a0 G( V: x$ d- A/ N
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最能提供帮助的,是孩子的老师。她有多年教三年班的经验,也了解我们的孩子。我给老师写了个条子,希望能和她针对孩子是否上 GIFTED PROGRAM的问题详谈一次。老师第二天打来电话,约了一个午餐时间见面。
1 F5 S- t! M, A7 K) F0 X9 h4 ~: n
“他绝对应该去,”老师说,学业方面,儿子从来没让老师操心。“他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也看得出,父母对他的成长也下了很多功夫。他能写出很长,很有想象力的故事,几乎没有拼写和语法错误,还能做到小男孩很难做到的,字迹干净整齐。在阅读方面,他早就达到了高年级的水平。”2 S5 e1 ~8 [" V/ c6 u$ |- H; o
7 c0 m- ~+ q% o6 E
一直让老师头疼的,是孩子的学习态度。他不需要努力,就已经表现得相对优秀,所以缺乏自我激励。很多事情上,他有能力做得更好,但不愿意去做。上课坐不住 ,老师一不留神就搞小动作,甚至玩恶作剧。这样的孩子,应该被放到一个有更多挑战的地方,和同类型的孩子在一起,在相互竞争里激发潜能。: z( A1 x0 m3 o
9 }( H7 u/ m7 n我们再问老师,如果孩子在GIFTED PROGRAM中不适应,跟不上,会不会对他造成很大的打击?老师认为不必担心。GIFTED PROGRAM其实和普通班级没有质的区别,甚至不会给孩子以“他们是GIFTED”的概念。这个班还是随时可以退出的,真到了要退出的时候,只要让孩子知道,一切的改变都是为了他们的成长和快乐,孩子一定能理解。
, @. L, I O, N/ c* V5 |% i& p8 s9 o6 ^+ U' C, e/ d
原来在老师眼中,和在我眼里的儿子,是多么不一样。老师认为他坚强开朗,甚至会查言观色。我认为他胆小内向,有时还挺木讷。可能在母亲眼里,八岁男孩还是需要小心呵护的宝贝,而他们已经长大,有了接受挑战的勇气和能力。& ^6 J9 O" M2 D" e' q8 L' ^
; X4 a; m1 C6 x) E! M决定了让儿子上GIFTED PROGRAM,下一步就是对大多伦多地区有这个班的学校,逐家分析研究。
2 l" f/ ~, X: Z( E5 l ~+ a' k6 i" L# @' c2 i0 ^6 p0 Z
看排名。被认为有“名校情结”也好,排名500名以外的学校基本不考虑。对由于学校新、规模小,或没有设置六年级而不参与排名的学校,将近五年的 EQAO成绩打印出来,在阅读、写作和数学每个细项,拿来和排名两百名以内的学校做比对。
' g: Q$ T0 a: B+ a# ~; L, f" j
) L6 G4 U2 o0 o y7 k看家庭收入水平。收入很高的区,咱挤不进去,也买不起。收入太低的区,可能有管理较差的廉价屋。找一个收入相近的区域,心里比较舒服。
8 o J+ G9 W8 x, E" q0 U- H4 _+ K. e% i0 {+ g
看父母平均教育程度、看离上班地点远近、看有无课后托儿服务、看附近有没有好的托儿所... 看完一系列参数,我对大多地区GIFTED PROGRAM的分布已了如指掌,闭上眼都能在脑子画出一幅清晰的学区图。( i9 J, o. x/ O2 h7 S6 Y0 }
5 s/ c. a, i2 G
当把研究成果和我的地产经纪SHIRLEY交流,SHIRLEY叫道:“天啊,这是我该干的事啊,你忙个啥!”和SHIRLEY几年交情,我丝毫不怀疑她作为经纪的专业作风和细致的工作态度。我们的孩子差不多大,她也了解这个阶段的母亲对房子的需求。只不过因为我是劳碌命,对有关孩子上学的事,更是要自己操心。0 N- w n% ?2 ?" x; L+ @3 H7 ]
, z+ I5 V* i! c) }6 W根据预算的买房的各项要求,我们把目标放在A校区。A校的GIFTED PROGRAM开办时间较长,有经验。但它和儿子现在的学校分属不同的教育局,我们必须确认两件事,第一,儿子的心理评估报告被新的教育局认可; 第二,要保证上A校的GIFTED PROGRAM,需要居住在哪个区域。除了A校本身,邻近学区的GIFTED孩子,应该也是上A校,这会给我们看房提供一定的灵活性,不用限制在价格更为昂贵的A校区。当然房子本身的校区也重要,那可是女儿三年后读书的地方。' F/ m) G3 M0 ^
6 j' U# c; A4 |4 V, e' Q/ Q再次用“几看原则”分析后,我们把看房目标锁定A校区和B校区。B校各方面不错,可以为女儿准备着。
% `. } B$ V0 S6 e" f G7 `
7 A7 R! m5 r# Y. M9 w: {' t给教育局发EMAIL咨询后很快到到回复,并附上申请表。将填妥的申请表和心理评估报告传真过去,一个月内收到结果,认为孩子符合该教育局下属 GIFTED PROGRAM的资格。但在校区划分方面,教育局的回复很有保留。目前B校区孩子可去A校上GIFTED PROGRAM,但不能保证年年如此。这块区域GIFTED PROGRAM的孩子较多,教育局可能在某些学校新设GIFTED班,最后方案要等五月敲定。/ z" A' H+ R3 f6 @) h8 {) j0 C
* T) w0 z X3 q5 l% C) _1 ]我给教育局回信,说买房急切,不能等到五月再行动;明确表态想上A校,希望给我们以指导性意见。在此交流过程中,教育局工作人员两次想用电话方式沟通,一看来电显示我就不接电,留言一律不回,而是坚持用EMAIL联系。事关重大,白纸黑字才让人放心。此后教育局EMAIL基本确认,住B校区的孩子,也可上A校的GIFTED PROGRAM。' Q6 N W4 G3 `+ i. l' Z; _# B; X
4 P+ p& h) M$ M9 M3 f+ C6 d开始在A/B校区找房。我们这类买房者,目标清楚明确,不用漫游房海,是好事。坏处是,范围划得太细,房源不多,尤其在供不应求、房价飙升的 2011年初。这两个校区,尤其是A校区,但凡有房上市,绝大部分在数日内以哄抢方式售出。" a" x2 z& ^, l C" H1 d
; d. \! W/ x, x1 U+ F" v, l$ i信心顿受摧残,我对SHIRLEY说,再这么下去得换地方、换方向了,另外找个好学校,管它旁边是HOUSE,TOWNHOUSE,还是 CONDO,赶紧买了安排孩子上学,其它的顾不上了。
: r1 n" l8 F: [, F: l8 L& Y
5 [1 {% I/ C( N$ k3 n( wSHIRLEY不同意这么做。买房的目的,除了孩子上学,还要解决不够住的问题。从前一家三口住HOUSE,以后一家六口挤CONDO,怎么会舒服?我家领导还是在家上班的人,工作空间总得有保障吧。买房的时候,需求总是多方面的,不能为其中一项而忽略其它。以她的经验,总是能找到“买得下手,满足主要需求”的房。: B* s( h/ H1 {: ^& D4 M
$ i1 _. d1 s9 z X) ]0 L: y
不出几日,B校区一幢房屋上市,我们决定买下。1 K1 i2 `/ o [, Y0 c: P
0 ]% j0 O- d1 \2 z' w
签完合约,老公还不放心:“房都买了,要还是进不了A校怎么办?”# ?+ J2 ?. L- O$ ?0 [: T
3 f+ q# @, B+ H6 |. B9 g8 t我说:“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我们有教育局的EMAIL备案。这房子属B校区,但距离A校更近,有什么理由把我们送到其它学校去?万一不让进,我就是找教育局申诉,找政府抗议,也得把它解决了。”6 j( T" c5 L- @: p4 \+ z
5 ? v1 i8 i2 g# Z; d, W
“我老婆怎么这么狠啊?”领导面露后悔状,当年怎么娶了个悍妇!9 o9 _3 T- G7 _* X
2 t3 `8 T; Q) }: n2 U) S- H0 @0 J) ?其实我大部分时间还是温柔滴。只是身为虎妈,孩子的读书问题怎能将就!
) Z h" B% f. L+ c2 ^- d/ ^- c' E+ F- }! ]! n/ B
后来知道,整个转学程序很简单,很顺利,是我思想上太重视这事,把它想复杂了。而且,A校不过是一所普通小学,也没那么多人抢。但是,当机立断买房的决定还是对的,此后的两三个月,这个区的房源更少、价格更高。# }+ W3 j' X' x+ T- S: L" z
+ |. p! m; k# P4 t* m
把购房合同传真给教育局,我们就成了该区的准居民,收到教育局有关GIFTED PROGRAM的有关信息,包括参加INFORMATION NIGHT。两个月来,我们参加了不同区域三家学校的INFORMATION NIGHT,为的是更多了解GIFTED PROGRAM的教学特色,日后便于掌握孩子的学习动态。
1 r) f0 E4 g/ T# @* K r/ \6 d8 C
五月末,教育局再发EMAIL,通知我们去A校为孩子注册。这让我怀心欢喜,觉得天空特别蓝,阳光格外灿烂。几个月的奔波,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回 EMAIL后,再特意打电话,对办理转学事宜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曾以为教育局是衙门,不好打交道,而每次和两家教育局联系,都能得到及时、专业、负责的答复和帮助。
8 S! Z! L8 C0 {6 T; Q+ ]" \/ ?" `: F* R- z8 F2 ^
到A校注册时,我再向工作人员谈了自己的担忧:孩子性格有些内向,担心他不容易适应新学校。工作人员说,他们可以专门安排一次参观活动,让孩子熟悉学校环境。不久后接到A校电话,说还有一家父母也想参观,所以订了个时间,两家都带孩子来。
6 K1 ]$ p: N4 s& M5 c+ Q) K/ y% D# O- C, S$ A; M
去A校参观的路上,感觉到孩子的紧张。他现在开始接受去GIFTED PROGRAM,但希望不搬家,而是和目前同班的另两个考上GIFTED PROGRAM的孩子,一起去附近学校,这样他至少还有两个认识的人。遗憾的是,那所小学不仅排名差,父母平均收入和教育程度低,更是第一年开办 GIFTED PROGRAM,没任何经验。为了让孩子不上这所学校,我们怎么也是要搬的。后来知道,儿子班上共三个孩子考上GIFTED PROGRAM,全都为了孩子的教育搬了家。( I' a0 X) k4 C8 `2 j- j+ E! D
H* d% }% C0 n0 a本来以为,参观新学校是走个过场,十分钟逛一圈就好。没想到A校把它搞得那么正式。先由一位老师带领我们两家人,从幼稚园到八年级教室,从体育馆到图书馆,室内室外,仔细介绍一遍;同时讲解作息时间、各种课外活动、义工机会、课后托儿等。走到四年级GIFTED CLASS时,告诉孩子们,这将是以后的教室,并介绍孩子和老师认识。最后领我们到校长办公室坐下,由校长对学校概况再做介绍,分发PARENT HANDBOOK,回答孩子和家长的问题。: d Y5 L0 O, u0 o F1 Q% J
$ i, I9 r; S& f$ l) _& _8 u7 |
整个参观过程中,两个孩子表情严肃,一言不发。只是在校长办公室里,才表现出被接见的小激动。和另一家父母聊天时知道,他们的担心和我一样,怕孩子不能适应新环境。临走前,大家交换了手机的邮箱号,约好以后多交流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
1 f2 K. K9 i, }, B) G9 [, r- g2 g
4 I' ]/ R% Z1 p8 p/ h) z1 z; O% e回家的路上,儿子告诉我,今天那个孩子他早已经在游泳俱乐部认识。我问:“那你们怎么不说话,不打招呼啊?”0 K3 j4 S C2 z- L: z4 Q% c
5 W% j- v: r- W! u3 @6 X
“我们都忙着看新学校呀!”儿子说。
?; b9 b3 ?" m' Z
9 ]% u5 ^* J- e3 ?4 ]) J' F& _“那你们看起来都那么酷啊?”. p3 B+ t9 X) Q6 W3 p9 J0 s. P! x. M
- W* c" ~. _5 X2 {儿子笑了:“我们故意装得很酷,因为心里太兴奋了。”) u7 m' }+ x4 F7 w& O
% i/ p7 T" G; }( t* T( Y& e9 b+ J5 k1 D“那你现在喜欢新学校了吗?”
; o/ {9 E( g0 p, }' P. [, F
' Z4 S; e1 I8 H( }( G“I CAN’T WAIT!”
' B0 \! Y* m' o. \. a |- d/ H& {
" W# I/ s& S I E* J这一句“I CAN’T WAIT”,和他脸上狡猾的笑,让我们这几个月所做的一切,全都值了。9 _" I7 l! s' V' S4 e: t) `
6 G% I& F/ M4 k, E
又几个月过去。卖了旧房,搬了新家。我又上班了,换了部门。按照“看环境、看伙食,看...”的“几看”原则,给女儿找了托儿所。哭闹两星期后,女儿喜欢上学了。公婆来了,很快和孙辈熟络起来,还在新家附近找到了老头老太扎堆的去处。每个人的生活轨道都有所改变,日子平静流逝。6 ~9 Z$ |; u& u
; A+ b$ j$ e9 }1 Z, A- N$ c
儿子爱上了新学校,几星期内就有了一堆”BEST FRIEND”。对即将到来的九岁生日,他打算请几个旧同学,再请几个新朋友。他很快就要进入叛逆期。可在临睡前,还要靠在我身边,讲一通 “LULLABY TALK” ,讲他一天从早到晚都干了些什么,细致到学校的每一堂课,吃的每一顿饭。他一边讲,一边轻轻拍妹妹。在如此沉闷的话题中,女儿悄悄睡去。% \' x/ r' H1 J
7 i5 B. Y; s8 H& n, E% D3 V最怕有一天,儿子说他长大了,不玩LULLABY TALK了。但这一天应该很快会到来。我坚定不移做推妈,可心里还迷茫着,不知如果把孩子们推向成功,推往快乐。无论他们将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对我来说,最幸福的时光就是此刻,他们穿着松软的睡衣,左一个,右一个,靠着我讲LULLABY TAL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