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快乐使人自信,而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让人变得可爱和更快乐,从而不断走向成功。5 S9 ` [5 ~. F0 V# `/ s
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勤奋并非成功秘诀,快乐才是成功之道。心理学家们说,保持快乐心境的人们更乐于尝试新事物和挑战自我,更容易获得事业成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保持健康的体魄。
) P1 P% c1 ?# l: n0 l& G4 q( H) i研究结果表明,快乐是让人们产生幸福的关键因素。此外,快乐的情绪还能感染他人。如果一个团体的人普遍感到快乐,这个团体就更容易形成礼貌谦让、互相帮助的风气,快乐的情绪更容易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愿望。
0 b& F: f5 |" X9 m% f快乐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拥有快乐的人也更容易成功。而快乐性格也是可以培养的,- ^# X' s! W9 p6 Q1 U: R
特别是在孩提时代。
. c$ {& e" Q1 e* _2 B" S天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步入成功之道,那么就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可爱的快乐性格。
x; ?3 L; v* w+ [" T$ a/ }* h5 Z 1.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 H* G% C$ m w$ z
童年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但有许多孩子却没有这种感觉,因为他们对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比如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式、什么时间可以玩耍、晚餐吃什么等等都由大人决定。他们并不像成人认为的那样很愉快。当然,父母在大多数事情上不能不做主,但有些事情不妨让孩子自己决定。例如让两岁的孩子晚餐时选择他爱吃的黄瓜,而不是强迫他吃胡萝卜,或者让6岁的孩子选择他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让8岁的孩子自由地去交朋友玩耍等。即使小小年纪,孩子也会知道选择能使自己开心。
; W9 E1 G3 Z& G7 G- k- n0 [ 2.引导孩子与人和睦相处
1 p; v$ ^" F% b6 M$ I 与人关系融洽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条件。虽然父母不能支配孩子的社交活动,但却可以通过向孩子表露亲热、满意,引导他们与人相处。如果孩子与他人和睦相处,他们首先要与父母关系亲密。
]1 V8 Z0 o; h# j* B 父母也可安排孩子常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像参加小组旅游,或带孩子到游乐场去与同龄孩子玩,随时欢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玩。
$ s0 e: h" Z$ ]/ w5 J6 E9 I* D 3.教育孩子迅速恢复情绪 : b8 @! j+ ~; n5 d
快乐的人与其他人一样也有情绪低落时,但他们能很快恢复。父母只要指出任何困难的情况都有一线转机,别灰心丧气,便能帮助孩子掌握使自己变得快乐的重要本领。 1 h9 _! l8 @ ^$ _3 h% M% T
当改变态度无济于事时,父母应帮助孩子找到安慰自己的办法。每个人都有对付情绪不佳的办法。有些是有害的,像一次吃一整袋饼干,或与亲近的人吵架。这样破坏自尊心的事并不能使他们获得安慰。父母应教孩子做些使他们恢复心情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骑车、与朋友交谈等。 - j' X/ a" r/ W6 V
4.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 ^* M$ o5 h8 g, ]- w 快乐的人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他们的快乐来自各方面。如果孩子的快乐来自单方面,那么做父母的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有个孩子因为错过了他喜欢的电视节目而整晚都不开心;而另一个孩子兴趣广泛,他就会改为看书或做游戏,自得其乐。 8 w1 Q: u( j! s) n1 v% H& K
虽然父母不知道什么东西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但我们可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孩子试试,这就意味着要限制孩子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机的时间,因为这两项有碍于孩子发展别的兴趣。
8 S+ M3 U o" c; v: e! t! a 5.对孩子千万莫过分地娇惯宠爱
) A/ k0 Z8 I/ H8 S% W, v 一般来说,有钱的人总比没钱的人更快乐,但对孩子来说,优厚的物质条件,并不一定能让孩子快乐。给孩子太多会使他们误认为追求物质就是快乐之源。当孩子的玩具减少时,他们反而变得更会动脑筋去玩,所以也更快乐。 ( ~0 G7 C3 T( h7 [$ f$ Y/ u2 T7 [
6.建立快乐幸福的家
% f; @# D) L7 R& ^ 帮助孩子找到持久快乐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我们做父母的自己生活得快乐。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好事情就是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知足的人。生长在快乐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比一般的人要更快乐。其中部分原因可能与遗传有关,但父母所创造的快乐环境也是孩子快乐的源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