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   鸡蛋( 0)  
 | 
 
佛经和法师开示汇集:发一念嗔,毁灭百千劫积累的善业( z* `5 ?# L  \) {6 ` 
3 x9 J: W) ~0 g! k 
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大愿法师开示). ^% K" e: Y7 L- T" G! N. K) [# U 
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 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的人,而是有慈悲心的普通人), 你对他起了一念的嗔恨心, 你就麻烦了, 你一千个大劫所修行的功德都被破坏了。- i$ W5 r; A  H/ o8 B" L  E. N 
3 Z: {3 k- T$ S: K* g; N! z 
 
4 t; `+ {& X, u* [6 s如果你所嗔恨的对象是一个凡夫, 你对他起一念的嗔恨心, 你就毁灭一百个大劫的功德;$ U2 N$ L# M+ d! N' A% } 
 
- Q7 i2 R% j# ~: O 
# a3 f( Y0 a& D" O所以我们修行就很难, 想成就很困难, 因为不能降伏自己的嗔恨心 
8 S& ~, y  ]  \7 ^3 ] 
  e3 N3 T* U+ L9 U2. 发脾气是一切如来都救不了的.) R% i# i) v7 N  w 
佛经上说“世间之疾莫过猛风, 怨念之徵复速于彼, 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发脾气叫做火烧功德林, 一把怒火把一切福德烧尽. 对普通人嗔恨发气一次,毁灭一百大劫积累的福德, 对父母长辈大德君子发怒, 毁灭一千大劫积累的福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 G- b9 L' G, ?8 ] 
 
# l  P5 |. `! L) }8 Z2 c/ p$ ]2 X4 Z 
3. 让父母发嗔者,会堕落地狱畜生饿鬼 -- 工作不顺,感情痛苦,办事不顺,资财匮乏,心情抑郁,人缘差。报恩品说: “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5 P& Y# V" @; a) V* ? 
9 i' q7 j9 R. f5 [ 
4. 仁焕法师:和气生财, 恶口者得贫穷现世报* G+ L  o5 i$ u7 v 
还有“和气生财”的道理,人一旦生气了,就把财赶走了。而且生一分钟的气,会得到三天的病;生一天的气,那要得到四十天的病。所以生气好不好啊?(众答:不好。)6 T6 y, D/ F2 A: r" b6 P4 \9 X9 D 
 
5 ?9 \+ ~2 i" [! V, e) R4 a# ]5. 网络上骂陌生人,骂一次削4禄# S5 k1 v( T1 h8 ~" }( M2 n 
恶语向所尊为十过,向平交为四过,向卑幼为一过,向圣人为百过,向贤人君子为十过。即:骂父母长辈是10过, 骂普通人是4过, 骂晚辈是1过, 骂圣人是100过, 骂君子是10过。(出自净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亲手书写的莲池大师自知录。' \' w' d3 q3 w( S' r; m6 z2 p6 a 
 
6 R3 M& g# U+ \# X' x+ R, {6.一把怒火烧尽一切福禄! \- ?; R4 @* @- H1 B$ n 
有个居士, 精进持戒修行几十年, 女儿却得了癌症, 一家人终日以泪洗面。他很不理解, 就去问师父为什么会这样, 师父告诉他: 因为你脾气大, 常常说话割伤别人的心, 佛菩萨的神通再大也敌不过你的业力. 
, B1 h. T- h+ U9 d! N; `" x3 c6 U+ }3 R, F 
7. 阿难问佛陀: 为什么有的人学了佛就得到了富贵,还拥有了和谐的伴侣, 有的人学了佛还是衰耗呢?佛陀说, 你即使念经求佛还是衰耗, 其中一条原因就是你爱发脾气爱动怒嗔恨爱骂人. 
5 N) u& c( l5 q8 M% u 
" O: l& J7 I# k' H) v8. 讽刺别人就可以吗? 
# g. I3 ^6 Z; U3 @/ T有个女人请佛来她家供养, 佛先答应了一个穷人, 就没有答应她. 这个女人嫉妒之下, 就讽刺那个穷人, 结果这个女人后来五百世都贫穷。网络上说话讽刺人的要小心了,自己讽刺别人什么,自己五百生都会如此。 
% j8 x1 n: O7 u& J% }1 p( g 
  H9 v! ^" U6 o/ a: Q' g9.怨天尤人里也带了嗔念 
! Z! @) X8 N) k2 p净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自知录载:怨天尤人一次,减三善。印光大师亲口说:你遇到不顺,逆境,但是不怨天尤人,那么你必定有后福或者子孙兴盛。0 F+ w/ A. }% |  S4 z, X 
/ a$ L- z, Z& Y5 I' h2 h1 Z: _ 
10.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 
. j* x1 k# p8 ]$ q% d0 U4 o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9大害处: 
" G9 ?2 L  A) A& u1 t    (1)伤脑。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 
0 U; y3 N, e5 t2 n% [% w8 r    (2)伤神。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 O( {4 Z- H: y    (3)伤肤。经常生闷气,会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 
, o3 S& Y: f; K1 x8 V    (4)伤内分泌。生闷气,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 v: ]2 N: _* P, n2 L 
    (5)伤心。气愤时,心跳加快,出现心慌、胸闷的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 
* C8 _. M& r) n9 ?    (6)伤肺。生气时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危害肺健康。: [8 F! Y* q  B 
    (7)伤肝。人处于气愤、愁闷状态时,可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 
+ l3 _$ M( [  E( i2 b1 m, m    (8)伤肾。经常生气的人,可使肾气不畅,易致闭尿或尿失禁。4 J+ X" L( {9 _8 W; T0 j 
    (9)伤胃。气懑之时,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听一个老师说过,胃病,胃癌就是因为怨) 
5 P0 a. _. V1 k8 k: A- w, F, g5 K4 j% N: }) ~. u) I 
 
$ g, b  x- [$ a' {+ ^. a    11. 怨恨嗔心重的人,是因为过去杀死生灵过多,冤孽太重,一身怨气 
7 _& w* Q* o2 [2 V4 h0 n+ j* D0 `; w& O1 P  _1 R/ s& M" j3 M, t 
 - b+ }2 b) S# i2 `2 } 
 
2 `) ~& |6 U7 W# n+ d7 I2 |来自:妙明' N6 O3 k* s- g0 R9 l5 ]0 V- I6 r 
 
5 q# V" c2 @5 B- g . L  m- k% o9 Y' o- w! u 
 
: y/ S; d# H7 j; k  z; [化解嗔心的几种办法  G2 E7 x' K* N1 W 
平时遇到事情时要勤修以下四观(不必全观,观其中之一即可):! J& f0 {/ G2 g& I. d/ l 
 
! J. y- D. ]$ _0 \  k$ R1 Z5 ]­ 
6 D/ I  i8 w' t7 z; S* V 
, @; b1 b5 w) {2 z" h6 h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所谓的恶人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习气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理解。 ­ 
  J- l& f1 r( J" C9 |+ a# D, w' n% H- X5 b- v& [! N$ x 
­ 
& @2 L) w* X/ m8 F' T+ e 
% J) n4 s. Q6 d" F7 E7 v4 i$ \二观:人生如梦,在此梦中我们不应沉湎快乐,不应执著痛苦,梦中我、人、快乐、痛苦等等一切皆为虚幻,当一觉醒来时,无可寻觅。正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 |. C' w" r! @" c 
1 d7 o! I4 y1 z: c 
­5 r$ W- v4 A5 K% y, G# \! l 
 
: {: Y, E1 n+ Z  X% N1 i! D三观: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现在是佛,未来还是佛,不增不减。惹我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妄念,我若起嗔心,则是对他的妄念发脾气,以我之妄念纠缠他之妄念,如此愚昧可笑罢了。因为自己执著我相、人相,所以才做此愚昧之事。若无我,他惹谁了?若无他,谁惹我了?我之妄念若消,他之妄念亦亡。 ­ 
7 h/ K* g) q6 b) R1 [8 V 
# |- R7 G; }( `6 L  E­ 
: U! k3 H2 `  m3 |- u2 ?; [2 s9 F) X  v4 G 
四观:此恶人即是以前的我,在无量劫的时间内,我做过和他一样无耻的人、和他一样愚昧的人,和他一样凶狠的人。其时纵是恶人,我也希望别人理解我,爱护我,关心我。我能理解眼前的此恶人,即是理解前世的我,我若能理解前世的我,我也应当理解眼前的恶人,虽然我不赞同他,甚至反对他,但我应当理解他、爱护他,关心他。 ­ 
& x2 E* A7 ~* J) {' }6 B3 s, [. L 
­ 
: J  U' w, Q9 h  T 
7 D" O' @3 w  c" F/ b7 B, i嗔恨心重,说明这个人的业障习气很重,很容易生嗔恚心,看人不顺眼,看事也不顺眼,这是他的业障。但是对真正修行人来说,他是善知识,为什么?没有这些人天天来找麻烦,天天来骂你、侮辱你、欺负你,你的忍辱波罗蜜到哪里修?所以遇到这些人,我们一切承受,合掌恭敬,接受教训,一句话也不回。他说完了,谢谢他,阿弥陀佛!他每一次骂,你都是这个态度,久而久之,他会觉悟,他会感动。绝对不可以对骂,对骂就没完没了。他一个人骂,骂累了就不骂了。他在那里骂,我在这里念阿弥陀佛,让他骂,这是消自己的业障。他替我消业障,我应当感谢,我念阿弥陀佛回向给他。如果别人赞叹你,也不要生欢喜心,这未必是真的。人家恭维你,要想到我哪有这个德行让人赞叹,要生惭愧心。 ­ 
$ T8 `' d9 M! d3 g4 m$ [1 j2 p" u" T 
­. q: W) K# y" Y/ z# O6 \; Q 
 
$ d5 }/ B8 j- n5 p9 `1 C& o生气,在佛教中称为“嗔恨心”。通常,是对我们不愿听见、看见的人或事的反应。尤其是“自我”受到伤害后,我们往往条件反射般地现起这一烦恼。 ­ 
. S1 Z! T5 s; Q: C* w' i1 v  X 
) q8 n; q1 I5 T" b7 E; x % X" c3 I: N7 S9 d+ y0 ^9 V 
 
7 x& F( @+ N8 J3 u  阻止这种情绪的发生,主要是从平时开始预防。其关键,在于淡化自我,并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同时,积极修习爱心、慈悲心,以此化解并消除嗔恨。 ­ 
1 \4 |( ~- P" `* o/ h  S8 a0 \  o: M% x/ U. F; G 
 # o; c1 w# V' D; `# N( _ 
 
$ c+ L( e) Y" }; z! ?  当嗔心生起时,则应学会观照自己的心,而非顺着这一心理惯性继续。很多时候,事情刚发生时我们并没有那么生气。但因为不懂得及时制止,使之在心中不断蔓延、壮大。事实上,这个嗔心正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所以,当我们面对逆境或受到伤害时,应以智慧观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随着嗔心跑。那样的话,嗔心就会像星星之火般,顺着风势燃烧起来。­ 
  E" [8 r! E0 ]5 d5 B0 Z8 @ 
9 d/ N% }: i/ `  
5 \+ G$ r! c  F$ x- v' g; T% T5 \9 D) y" u  B8 O 
感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对不喜欢的事和人,或听见不善的言论时,火从心头起,蔓延开来,表现在表情和言语上。嗔恨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嗔恨心是不清净的心,可如何阻止这种不良的情绪在心头蔓延呢?以上是济群法师的开示,读后如饮甘露,受益颇丰,以后应依教奉行,做一个宽容、慈悲、智慧的人。0 q: c7 S0 b5 w 
 
" I1 U' Q3 W/ |8 l6 T, K0 X附: 海涛法师答问:如何不生气? 
2 a% i: C+ x1 e& V- E/ B* D4 ]问:如何不生气? 
( L% U& Y* w; _+ ^* A: D$ U2 v7 Q: Q. F 
                                                                ; m+ _/ L2 F6 J. w' C  C6 w 
 
$ r  F& N+ J( R) \! J- P8 R海涛法师答:4 K' g$ a& B4 @3 N 
- i: o5 v1 y( V. M1 _8 s" b2 B6 G 
  
- @6 N$ I8 l4 I- }$ h+ @ 
3 y' t! f# x6 X  F- M   你要了解生气跟不生气的优、缺点。 * [* y: K& M8 e: A7 d' l6 o 
: [, e$ C. `% Z' t, ~7 J 
+ s4 l" H: F( T0 F( a1 g- F 
  
: W: o# C5 E1 Q& u. Q( K, \5 [7 d! ?6 Q$ h 
2 R0 a: v! a" D- x" W, K 
- @1 i* T1 X6 f" }% e2 d 
    生气有什么缺点? 
( H0 m. i8 N7 ]: D% i7 X8 B, N$ }" W% Y 
  
8 I* @) |' u5 @6 G" V4 G% g5 w$ F; I3 `" r' T6 \+ |- z. b$ ~ 
    首先,佛说爱生气不修忍辱的人,长相丑陋又麻烦; 
: e/ g$ ~) b/ d" @: U 
9 o, `6 E: E$ M) P9 B+ |    二、损福报; 
. P* J0 k! X( L# S7 L2 y3 r5 S8 V. X' d1 {# d 
    三、没有人缘;0 c4 P( {  v! R; a 
8 \% O7 s% \/ L! ~3 o2 ^ 
    四、口才不好; 
! u1 W: F) {  T9 m9 d1 h* I! |8 T! V+ U! C! C. Y: n( L1 l! } 
    五、死后下地狱。 
+ P# `7 K5 A- r- U3 B1 ~3 d) P) g 
1 \, [( [% i. W$ P2 n    爱生气有这些不好的果报。4 z( F* G  T* O5 W 
0 t( B" C6 t6 {/ ~8 [ 
  
+ V4 x1 {: Q0 ^+ t; v, H8 Q. q8 s4 G& }8 M+ F# L4 E- e 
    不生气呢?不生气的人来生相貌庄严,口才好,福报大,人缘好,死后生梵天。 
7 `1 E' b* o! T, V7 ?0 `3 E+ U4 {& K( b3 Z 
  
' b/ E+ K' j( Z! F, Y& z1 T0 R& u% ^5 W+ e1 Y+ G; c7 j 
    了解生气跟不生气的优点和缺点,这个叫择法,知道以后就要修忍辱,一生气就多看观世音菩萨,多念佛菩萨的圣号,而且每天对着镜子练习笑,打坐的时候也不要太严肃,要面带微笑,微笑是脸上最好的瑜珈术;所以看到佛的脸你就想:多么庄严的相貌!随时苛责、提醒自己不要生气,慢慢就会改变。" o( H) d  \0 z. z1 x 
每当遇到惹我生气的人或事,我们就在心中默念这三句话 
# c, z$ ~( o: L0 Q$ O0 }4 G7 C4 j7 P  l+ E# A 
! K/ @9 W9 m( X$ `* S. I 
    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4 R4 g& I3 r, t# Z: t9 h 
$ R# ]! B  c# n4 c 
    一切众生都是现在菩萨。 
$ G1 x8 e, O  _  s5 e) Y' N, E' M' t6 X0 E3 w# `) @$ b 
    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 s& o1 m" z/ d; V/ e- O 
8 L& E: s* E& w8 D: }. ^4 T" Z3 V  ^0 u 
 # |6 Z, o+ e( u: p/ K9 g8 S" \  [ 
 
9 C& Z9 T. }; Q* ?2 T4 b% N     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7 F: ~9 e, t* U: M( H 
 
! H. `. s  t+ a% v' g+ l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遇到惹我们生气的人,就想一想他们过去世也曾经像我们现世的父母一样,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照顾我们,关心我们,疼爱我们,我们还会忍心嗔恨他们吗?! W+ ~6 `9 t6 K# c( F9 _) I9 V 
- d+ C% v5 X1 a* S/ a 
 , A! g' y: @+ |: }3 E2 V' [ 
 
! k, G8 L( [2 e1 z: |" T# ?) n    一切众生都是现在菩萨——9 ^! y( H3 A" V+ F% l 
# Y0 l% ~" Y. ]* e 
    “看一切众生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印光大师语)。惹我们生气的人都是在助我们修忍辱,助我们修行,我们应该视他们为菩萨。阿底峡尊者当年从印度到西藏,一路上专门带了一个侍者,叫他用各种方法来激怒自己,为的就是可以有机会修忍辱。而我们现在遇到了惹我们生气的人,相当于得到了免费的忍辱机会,我们应该感恩、顶礼他们,视他们为菩萨。 
. i; c* I2 b. Y. c. g6 n 
$ Q2 L: \# \2 h3 m0 ~# o6 C& e% O 1 ]6 R; E- b2 @2 A7 j 
 
' \, |8 Y8 L) o( v% Q    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 
8 U* V% `$ H& R, j) k6 u 
1 Y' b. x+ j2 x4 C    “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我们的眼光要放长远一点,不要局限于现在,虽然惹我们生气的人现在还没有成佛,但一切众生将来都是必定要成佛的,只是时间上早晚的问题,一切众生都值得我们像佛一样去尊敬,怎么可以起嗔心呢?起嗔心就是在嗔佛啦。3 n: L. i- z% v# d( D( `& o 
 
; x5 Z6 {( j2 n$ h2 ` # k& D, v- g* q0 K! j8 g5 Y8 z/ e 
' f9 O- o! C$ I0 k7 Y# m  E 
    每当遇到惹我生气的人或事,我就在心中默念这三句话:“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一切众生都是现在菩萨。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接着就一直默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气很快就消了。! T& h0 @3 J2 i4 A 
 
% G% |6 ?; H) Y* d' `: f4 m6 u; \( C) `6 s, Y& R+ I5 S 
 
/ ~- f7 A* B4 Y' _1 p" p+ l$ X 
* d9 K: M5 X- P2 v&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