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牧涛
& o: S* v8 Y4 b% q" Z9 K4 }: A3 N, W+ E昨日(周四),联邦央行发表了四份研究报告的专辑,分析民众的债务问题。联邦央行行长坎尼(Mark Carney)在报告中再次就本国家庭的债务问题提出强烈警告,称这已成为本国经济和财政系统的首要威胁。许多加拿大人的财政基础不牢固,人们过分依靠不断上涨的房价。
0 M! C( J. v4 r5 p9 K
) q. D7 ]8 p* I+ L) t$ J/ k1 w5 D背景:房价上扬推动国民负债
% g: f- g$ q7 [5 g' \& o" v
]/ |! }$ B) u* T3 Z4 j4 f报告指出,本国家庭的负债和房价上涨有着直接的关系。房价10多年来急剧上升,人们债台高筑,因为家庭需要更大的按揭买屋,再用较高的房屋淨值借贷,购买其他物品。今天,许多加拿大人的财政基础不牢固,人们过分依靠不断上涨的房价。
- P8 l9 A, {% `6 W1 `- {! ^
4 T" g# z; C: b; y/ I- e9 R0 _: H去年,本国的家庭债务(loans backed by homes)已占所有消费品信用贷款(consumer credit)的近50%,很大程度上由于家庭房屋翻新(renovations),这比1995年增加了11%。央行特别担心的是,家庭债务加重主要不因按揭,而是人们依靠房屋淨值保证举债,筹钱购买消费物品、装修家居。
' i$ } Y G2 f" e4 o
2 r; C! s2 [# o% ~8 f家庭债务上升的主要因素,则是借贷成本持续保持在低位,以及房房价格的上升,但是本国财务政策的革新,也让国民较为容易地从各类金融机构获得贷款。9 s' A3 R9 y+ }' N
) {5 X$ l/ z0 v% O4 e0 F
# _4 q9 ^2 b! L9 s7 d3 }
) d9 R. \- c# G0 J) A: q6 m1 O
据悉,自央行在2010年9月将隔夜拆息率升至1%的水平以来,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任何升息举动,这是10年来央行最常的一次冻结利率。早在两年前,央行方面就一直警告本国的家庭债务,可是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丝毫改观。在今年一月份公布的报告中,央行宣布本国的家庭债务和收入比已上升至153%,而且还在一直上升。
7 u$ x& t# [2 I
: _# L2 E3 F# }: G! W虽然央行一直将利率保持在地位,但是坎尼昨日明确表示,他对这一金融政策“持续感到不安”(uncomfortable)。他坦言,低利率所导致的按揭成本较低,是本国家庭债务节节高升的主要促进因素。 i J4 b0 P: @/ F, |
" E% H: S% d4 w6 P: Q/ y
行长还担心,现在房价的上涨令居民过度借贷,日后房价一旦出现调整,将给居民财务造成重大影响,可能会导致出现收支不平衡,因为房屋淨值消失,家庭借贷能力跟着减弱。不过,目前本国房市还没有像“其他某些国家”(例如08年衰退时的英国和美国)那样出现过剩的情况。4 N* i; d& T9 i/ [
/ ~# G2 j9 g' v f l/ b0 b/ V1 A研究人员算出,一旦本国房价下跌10%,消費就會减少1%,经济增长也會放緩。坎尼坦言,家庭负债已成为本国经济和财政系统最大的内部威胁。
" h1 K5 D' q: ]2 {6 V c& z
2 v% M$ M k- i! D央行的报告还指出,今天年轻一代的加拿大人比10年前更受债务问题的困扰。2010年,年龄在31岁至35岁的年轻家庭的平均净债务为12万元,比1999年的7.5万上升了不少。! ^6 r' n$ J& y- r' e% M$ I
/ R5 @5 f4 }, Q
经济学家同意央行观点/ \) ^6 C2 g7 [& r
/ Y1 x7 U) m& W
TD银行总经济师亚历山大(Craig Alexander)指出,央行冬季检讨报告专注家庭债务,显示它很关心这个问题,认为事态严重。# V2 w9 n5 S; o) E9 d
( X- o4 A! y: i8 q0 e- H
他解释说,银行以10%房价调整为例并非不实际。国际货币基金会也说,加拿大房价已经超值20%。亚历山大个人估计,房价调整最多15%。
' s5 \5 Z) o/ L2 e2 |% v/ e0 _3 i' g& e, [# U
亚历山大指出,央行忧虑绝对有理,因为房价一调整,加拿大的经济步伐就会打乱,而它的复苏状态本来就脆弱。. P3 \# ^ W& D. n% J
9 x6 D% @ \5 I( b+ N4 u
本地英文媒体的评论则指出,虽然央行的报告并没有暗示本国将进一步收紧金融政策,但是也显示出联邦的决策人正密切关注本国的债务问题,这有可能会对未来的政策带来影响。1 l% t. e& S, r3 f, h* x3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