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37|回复: 12

辛弃疾诗词鉴赏

[复制链接]
鲜花(169) 鸡蛋(1)
发表于 2012-8-22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A3 f0 f3 A+ y7 O

) y2 i. h' r& x.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 |/ ^! K" s- U, Y2 a5 b6 G; _" L" R) d! Z! W( d
遥岑①远目,献愁供②恨,玉簪螺髻③。5 k3 x1 m9 [" w7 j$ A. h, V8 ~$ D

1 K+ V+ X6 f6 y8 m2 m  C落日楼头,断鸿④声里,江南游子。
' v; o& }  a2 ?, z5 d3 L: \
; E! F# g  L2 Z) ]+ Y* r7 r  ]把吴钩⑤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F! b& W" V+ s& \
6 o( Z# @' p  U0 [! J休说鲈鱼堪鱠⑥,尽西风,季鹰归未?5 M$ t( u4 t! p2 |) P; T2 r) D, O8 d
4 |) {$ e5 Q4 G3 N' U6 }: u
求田问舍⑦,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 Y. e. i0 G  T0 v! m" {$ _8 U# A: T2 s2 P/ @3 o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8 i, i# E4 ~7 p4 Y4 ]" O
* U, [7 a) v0 ]倩⑧何人,唤取红巾翠袖⑨,揾⑩英雄泪?
8 G/ p: n! G1 o, _3 A: r; \8 {1 H
鲜花(16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 o' f) }5 z+ c: U1 v$ }5 r- {1 M8 v/ E# ?' _( P# f: ~- \  s; p, ^
1 岑:小山。4 B) F9 M- h- t7 j1 Q
1 M& X8 b( H# t3 N- g  _$ ^1 c
2 献愁供:献:表现;供:显露。 : `& h- {  J: @' t. k* W
$ z; C$ P" b3 D' s1 m
3 玉簪螺髻:指山的形状。6 ^& n  x# {) m* r( j
5 w! e+ ~3 ]4 \: U6 M, ]
4 断鸿:孤雁。
+ ~) Y4 @0 X5 s5 ]3 t
* B9 A( N3 d) N3 v/ g5 {  v, U& _5 吴钩:古兵器,似剑而曲。
( ]' i) b) f5 P& g1 J4 R' V' U; S1 n0 G) E
6休说鲈鱼堪鱠:用典:《世说新语•识鉴》载东晋张翰字季鹰,为官洛阳,秋日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鱠,便弃职返乡。鱠:通“脍”指切得极细的肉丝。1 V1 O3 C; P9 {: Y& I

' Z, A: x& l* G0 B7 求田问舍:买房置地。三国时刘备责备许汜只知为私购置田产而全无忧国救世之意。见《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 o' |3 U! \/ f) I) i7 l* B* f& ?, {
8 倩:请。
. h: C# t" O$ n" c3 W8 Z5 p; Q7 b6 n% m' ~" P. R! I
9 红巾翠袖:供指歌女。
! M+ }1 N* u( m6 Z3 D- K! Z( d6 S. |
10 揾:擦。7 C5 g  K* Q9 T% L

% x2 e# w4 w, W( Y. B
* J5 o0 O+ Z$ n$ @3 C赏析:9 _" ^) w4 D5 s0 }
壮志难酬,唯蹉跎岁月而已,如此英雄失路光景,自有一腔悲愤难当。
4 F4 {# s8 E! }0 ^! x
2 Q: R& l/ m: @7 T( S$ g秋风、落日、断鸿声,凄凉景象,高台上临风怀想、自抒怀抱,到沉痛英雄亦是泪洒衣襟。而意虽激愤却不咄咄咄逼人,处处转为沉郁,隐隐有鸣咽声,更能使人悲叹。+ B  S2 O! F* l
鲜花(16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 k8 |: q! T$ X9 \$ m4 y

* W5 W- M' e% U% p+ i【年代】:宋6 j  w) b( `* w
【作者】: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0 g+ n- P, p5 N! J) r( l. l
【内容】1 J" K$ q; w4 b0 \6 F
* M, P' E& x" O  J4 J. J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r" V( n% C' @0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H7 H- i/ U% Q: R& `' E
/ [1 g! R7 }  c6 e5 w2 o& Y1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H. |: H4 f0 |7 g
7 L; I5 Q+ T" ~3 [6 d7 t
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R- Z' q% t9 o$ p" b0 B
鲜花(16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注释】 :, ?2 Y' m$ t7 [" d) n" Z2 }
①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而贯彻全篇的却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作者善于抓住夏夜山乡的特点,又理解农民对丰收的热望,加上笔调轻快,语言优美,音节和谐,使人读了这首词仿佛临其境,馀味无穷。
, l$ n# a, o- N% {$ a②《西江月》: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 e( P: k( `4 P  ]③黄沙:黄沙岭,在信州上饶之西,作者闲居带 湖时,常常往来经过此岭。
: V5 C0 L& ~/ p3 x6 p  J# o④别枝:旁枝。 - E! y" ^3 P- q: V. P2 o# N
⑤旧时茆店:过去很熟悉的那一所茅草店。 + @& R* t' S- W7 _
⑥社:土地庙。社林:土地庙周围的树林。 + V7 U3 u  R+ h7 r
3 }7 N! b+ P0 P3 O: F
【赏析】:
4 n9 Y8 Y+ e. N/ K, b! v, j; q5 s/ T- l9 J3 ?  ~# u3 w2 G6 L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桥,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 T4 a* d0 t7 v* \3 e' a3 r* K/ K" R4 K4 p' }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炼,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朱光潜)
! ]2 o% G  J% I& I
鲜花(16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辛弃疾——《水调歌头》
. ?" L/ A5 n) a" P
) _! n% s( p2 N1 T+ g# W& V7 ~: k) a【年代】:宋
1 U& q, O8 [3 q4 A- Y% A" H5 }【作者】:辛弃疾——《水调歌头》
" l  F' r# T3 ]【内容】
! g. w9 ~* A$ S5 x7 _( e( z$ w( p  D0 I

% |) D8 G) f- @& x1 S2 a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4 M1 W7 E$ y" I. i3 i" c" j8 P2 r' W) w) H% g; C+ l3 e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t" [$ |7 s9 _" o1 W6 ?
% r( ~  l! _6 f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3 J: z1 T: R/ K
6 R  R' F0 ?: t4 j6 [7 N& ]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 Q6 u, }8 e5 T3 r" v; e- C/ {& w
* ]- Y& z3 C6 `4 w5 j( o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b: c1 S# T1 O7 Q

& }, H7 D; V8 l3 y( i% n/ K) U8 ]# B$ L& B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2 U+ B6 \. w# T+ D' n1 G* j+ \) I2 I! a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1 b" ?7 }1 J! e

" B: d2 z8 L7 _8 a7 b& F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0 {: S! Z% Y. ^1 `
( C6 `. h0 b  x3 f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p5 E6 c+ E! f9 m5 U2 e+ T0 p
鲜花(16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鉴赏】:
/ P# n9 z# x# |0 ^. ?1 Z1 ~
- r3 W/ x5 l5 s6 N6 W( K0 }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送答之作可以说是多得不可胜数,然而真正能千古流传的佳作,却并不多。辛弃疾的这首《水调歌头》,就是一首感时抚事的答别之作。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初,辛弃疾出任福建提点刑狱。这年底(1193年2月),他由三山(今福建福州)奉召赴临安,当时正免官家居的陈岘(字端仁)为他设宴饯行,遂慨然而作此词。
. S" _; Y) ~7 L8 @1 g3 [  A* |
( M8 a# q1 |3 D    此词上片分两层,前两韵是第一层,直接抒写诗人的“长恨”和“有恨无人省”的感慨。作者直接以“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句开篇,乍看似觉突兀;其实稍加思索,就会明白其深刻的感情背景。由于北方金朝的入侵,战乱不息,被占区人民处在金人统治之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却非但不图恢复,还对主张抗金北伐的人士加以压制和迫害,作者就曾多次受到打击。这对于一个志在恢复的爱国者来说,怎么能不为此而感到深切的痛恨呢?如此“长恨”,在“饮饯席上”岂能尽言?所以词人只能用高度浓缩的语言,把它“裁作短歌行”。“短歌行”,原是古乐府《平调曲》名,多用作饮宴席上的歌辞。词人信手拈来,融入句中,自然而巧妙地点明了题面。“长恨”而“短歌”,不仅造成形式上的对应美,更主要的是显示出那种恨不得尽言而又不能不言的情致。“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一句,合用了两个典故。据《史记。留侯世家》载,汉高祖刘邦“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由于留侯张良设谋维护太子,此事只好作罢,戚夫人因向刘邦哭泣,刘邦对她说:“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中表达了刘邦事不从心、无可奈何的心情。又《论语。微子篇》载,楚国隐士接舆曾唱歌当面讽刺孔子迷于从政,疲于奔走,《论语》因称接舆为“楚狂”。辛弃疾在这里运用这两个典故,目的是为了抒发他虽有满腔“长恨”而又无人理解的悲愤,一个“狂”字,更突出了他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从遣词造句看,这一韵还妙在用“何人”呼起,以反诘语气出之,大大增强了词句的感人力量;而“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反复咏言,又造成一种一唱三叹,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词人在直抒胸臆以后,紧接着就以舒缓的语气写道:“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一韵三句,均用屈原《离骚》诗句。前两句径用屈原原句,只是“兰”字后少一“之”字,“畹”字后少一“兮”字。“餐英”句则从原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概括而来。兰、蕙都是香草,“滋兰”、“树蕙”,是以培植香草比喻培养自己美好的品德和志节。而“饮露”、“餐英”,则是以饮食的芳洁比喻品节的纯洁和高尚。作者在这里引用屈原诗句,并用“滋兰”、“树蕙”之词,显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志节和情操。屈原在忠而被谤、贤而见逐的情况下,仍然坚定地持其“内美”和“修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词人在遭朝中奸臣谗言排挤,被削职乡居的情况下,依然不变报国之志,表明自己决不肯随波逐流与投降派同流合污,沆瀣一气。“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句,仍承前韵词意,从另一个角度表明自己的志节和操守。这里又用一典。《楚辞·渔父》中说,屈原被放逐,“游于江潭”,“形容枯槁”,渔父问他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讨其苦。屈原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也不肯“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渔父听后,一边摇船而去,一边唱道:“沧浪之水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意思是劝屈原要善于审时度势,采取从时随俗的处世态度。词人化用此典,意在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志节情操。6 s3 @4 @0 W0 z- s- V' W$ f9 u

2 S+ P- e' Z1 w    下片头三句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遥应篇首,意在抒发自己理想无从实现的感慨,情绪又转入激昂。据《世说新语·任诞》载,西晋张翰(字季鹰),为人”纵任不拘“,有人问他:”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耶?“他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词人用张翰的典故,乃是牢骚之气。
! {/ G$ _' F9 ]4 V$ J
  W* o) F* ?( n6 p    他的抗金复国理想难以实现,志业难遂,还要那“身后”的虚名干什么!词人为什么会发此牢骚呢?辛弃疾接着写:“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轻。”这一韵是全词的关键所在,道出“长恨复长恨”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南宋统治集团轻重倒置,是非不分,置危亡于不顾,而一味地苟且偷安。这是词人对南宋小朝廷腐败政局的严厉批判和愤怒呼喊。最后两韵是下片第二层,通过写惜别再一次表明自己的心志,词人的情绪这时又渐渐平静下来。前三句写惜别,用屈原《九歌》点明恨别乐交乃古往今来人之常情,表明词人和饯行者陈端仁的情谊深厚,彼此都不忍离别之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一句,又引用两个典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叶,社会动乱,政治黑暗,而他本人又“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序》),“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因有是辞。这里词人引用陶诗,表明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荣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以表明自己的心迹。“归与白鸥盟”,是作者从正面表明自己的心迹。据《列子·黄帝篇》载,相传海上有位喜好鸥鸟的人,每天早晨必在海上与鸥鸟相游处,后遂以与鸥鸟为友比喻浮家泛宅、出没云水间的隐居生活。在这里,词人说归来与鸥鸟为友,一方面表明自己宁可退归林下,也不屑与投降派为伍,另一方面也有慰勉陈端仁之意。6 ]6 F9 S- g+ z& p+ s
9 Z- [1 `2 o* \! b, e
    与一般的离别之词不同,辛弃疾的这首《水调歌头》,虽是答别之词,却无常人的哀怨之气。通观此篇,它答别而不怨别,溢满全词的是他感时抚事的悲恨和忧愤,而一无凄楚或哀怨。词中的声情,时而激越,时而平静,时而急促,时而沉稳,形成一种豪放中见沉郁的艺术情致。此外,词中还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不仅丰富了词的含蕴,而且对抒发词人的志节等,也都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G" P) C# y  s$ U+ v3 _
鲜花(16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辛弃疾——《丑奴儿》
7 _* {! P4 D# l) m  d- l0 v& X
" O  V% g3 x4 z, J【年代】:宋
& `6 _2 j) D3 O【作者】:辛弃疾——《丑奴儿》
3 t* v5 Q1 x/ v! N9 ]【内容】:
: w* P7 X1 t8 W' u7 ]- I  u" S: E: ^, I( s. |" c' x- A
少年不识愁滋味2 Y; w. y: @* h5 g+ n% T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e3 O) H( f! t8 P
为赋新词强说愁。" C5 N) c9 u. ]! T/ F

: c1 ?8 i  K' i7 [而今识得愁滋味,
5 x  G8 a: \: ], P! _" n" d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i6 y" f# E2 }5 g! E+ Y" B) w
却道天凉好个秋。
- N* c, e! b: J- l- c# Z( h' l, ~, y
鲜花(16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 `+ l% v7 B, E6 b+ Z! j6 F
: {+ R, |  S3 l) g! U( ^丑奴儿:即《采桑子》。4 z7 v; S' u" C% E
层楼:高楼。4 e; j0 }/ x1 }" e' W
【赏析】:+ H6 o4 A/ i2 W: C* _) A% j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L( c- G: `5 X* E2 F4 J# Z; y) d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他这首词外表虽则婉约,而骨子里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不满的情绪。……用“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一句闲淡的话,来结束全篇,用这样一句闲淡话来写自己胸中的悲愤,也是一种高妙的抒情法。    深沉的感情用平淡的语言来表达,有时更耐人寻味。
  @' ?% d) h, {4 g3 @* ^& T! z    张碧波《辛弃疾词选读》:这首词写得委婉蕴藉,含而不露,别具一格。9 x% i4 a4 M" l% [8 |

" z+ L- i$ T' J8 H9 t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2-8-22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妹子是个才女呀,可惜我对它们一窍不通。
鲜花(328) 鸡蛋(0)
发表于 2012-8-22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叹第一首词里的这一句“栏杆拍遍”。唉……多少故地重游的惆怅,无人会。
鲜花(328) 鸡蛋(0)
发表于 2012-8-24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JOYCE姊姊 你的健身计划还在每日进行吗 我最近忙晕了 没有PTL的消息哦 故事还会继续写 但是进度慢呵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2-8-25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Q版007 发表于 2012-8-24 19:47 # N1 X9 J9 x" w1 b' M  ^( s7 e$ C
JOYCE姊姊 你的健身计划还在每日进行吗 我最近忙晕了 没有PTL的消息哦 故事还会继续写 但是进度慢呵

; ^- H1 P2 V6 }5 @  V" L: J4 o4 p" U% `忙些啥呢,PTL来了,山茶花也回来了,只剩熊熊了。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2-8-25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Q版007 发表于 2012-8-24 19:47 1 D: u0 w* I. F0 S
JOYCE姊姊 你的健身计划还在每日进行吗 我最近忙晕了 没有PTL的消息哦 故事还会继续写 但是进度慢呵

, ?0 U& E- [5 X& s; I5 _1 K- }锻炼身体还在如期进行,每锻炼6天休息一天.1 @( K: g  W, {9 |& N6 u; _& n
故事慢慢写呀,还有时间,不要着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8 03:35 , Processed in 0.15922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