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要仔细研究柯达公司和其令人悲哀的破产故事,在哈佛成立一个专门的课题组都不为过。这故事让人着迷,又让人黯然神伤,而在最新的一章当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现在的策略是彻底放弃了胶片业务,并且卖出了所有可以卖出的东西,只保留了印刷。
* w- z% A& I9 P, F; Q& p8 L; _" n e( e1 k& M7 p
在上周四发表的声明当中,柯达(EKDKQ)描绘了“他们成功走出破产重组的道路上接下来的步骤,是要成为一家主要专注于商业、包装和功能印刷解决方案及企业服务的公司。公司已经开始启动市场领先的定制成像和文件成像业务服务的出售工作”。
* v8 S3 \3 t) ^) H! ^
" P6 u' ~9 I I8 l5 j 换言之,除开印刷和服务业务,所有其他都在出售之列。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
# w/ _4 f, Q( N, j) s3 n/ K0 v4 z, Q; s9 Z: M3 l
好消息在于,柯达将要全力一拼去参与的,是一个重量级的游戏。这个游戏的主题就是定制商业印刷。在未来几年当中,这将是印刷行业最重要的统治性潮流。人们也将这称为原色印刷和数字印刷。
% v9 l1 H5 J2 R7 i8 j5 F1 Y3 m" }
! N3 n4 \# B% [$ Q# A 柯达长于定制印刷的专业人才将在Creo和其他服务的辅助之下,在这一市场上大展拳脚。2 P* k& t) G) p! w$ L
2 ?# I( Y% r. Y, a; f
坏消息在于,柯达似乎是想要进一步增加自己打印机的品种,推出使用廉价墨水的产品,将这当作一种行销策略。每当想到这个,我总是难免要皱眉,因为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并没有真正理解,或者是非要与打印机墨水生态系统的现实作对。, _, E4 M6 [, v9 `; X
- [1 Y6 D E; p; \ |3 f8 y. g
他们的想法是,为一位普通消费者,或者是在家办公的人提供一个办公室打印机,然后卖给他廉价的墨水,以此来获取市场份额。可是,在这一领域,实际上真正成功的经营模式却是销售低价的打印机和高价的墨水——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刀架刀片概念的变种。
% k7 a- r" N0 ^8 l3 {' f1 {, S" {6 [9 n M C) ]
当然,并不是说这种模式就永远不会失败,比如说市场上出现了价格更划算的兼容性墨水产品,就可能会打破平衡。问题在于,那些愿意去寻扎和选择的精明的消费者,他们现在都已经为自己的喷墨打印机配备了廉价的“弹药”。# Z# O9 H }: p& T
( }: z* r" |# e/ U6 p" W2 ]) d
另外一个问题在于,和惠普(微博)或者是爱普生的产品相比,柯达的打印机在相片打印上表现不怎么值得恭维。总而言之,他们的这个理念从头到尾都注定是个失败者。事实上,当初让公司一步步陷入困境的,正是这种欠考虑的决策和乏善可陈的行销。
. Z, { f/ ?( | f4 z% X+ v6 i
$ x2 q5 f! P0 Z4 p 我不久前在网上读到过一篇文章,强调是柯达发明了数码相机,这是千真万确的。文章随后说道,柯达随即就将自己的新发明束之高阁了。这不能说是完全准确,市场上第一批专业数码相机是由柯达的部件和数字传感器配备起来的尼康,事实上,柯达在数码领域一直是个活跃的玩家,直至去年还都是领先的传感器制造商——这个业务部门后来被出售了。关键在于,就我所知,柯达对于整个数码世界的态度实在是太糟糕了。
1 I( }/ G, c% V9 m* w1 W' ~+ D! y& t
多年以来,他们一直拥有一些最先进的相机软件,但是他们的硬件却变得愈来愈糟糕。他们推出了太多的新相机产品,而且其中不少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够酷的特征,但却是各自有各自的酷,优点从来没有被集成起来。: W/ P& V# |( E" n) y) h
- @ ?, O6 Y5 V* @7 } 柯达很早就将720p 16x9高清视频引入了摄像机,但是除了成像稳定性之外,很长时间都再无其他作为。6 h- H9 A( K7 H4 M
+ b# ~8 a: K2 {# O8 ? 说起这家纽约州罗切斯特城的企业,确实让人惊奇,他们有那么多的事情可以做,但结果却是什么都没有做好。这样的故事几天几夜都讲不完。
7 ?) e+ M4 n s4 r0 B; e3 }3 [& K3 v) b5 t
不过,最令人伤心的还是,柯达原本可以在1990年代将胶片业务拆分出去的,那时候这业务还颇有点价值。直到1995年,胶片还都是王者。可是之后的十年,胶片就被写进了历史,但是柯达却有太多的人拒绝承认现实。事实上,到了1990年代晚期,事情已经非常清楚了,如果柯达那时候采取动作,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d! R/ s2 H+ z8 g+ c9 s# V, _" s2 f
8 x6 g Q3 u5 D8 G% N) S1 g9 F/ U 对于柯达而言,最终的坏消息是,他们自己觉得自己的全部专利可能价值20到30亿美元,但是后者的真正价值或许只有这数字的十分之一。
& U3 G$ B! \3 _
6 `1 x! {9 q) a3 A! q 当柯达走出破产境地,他们会是个不错的投资对象吗?但是,新公司肯定不会再是老柯达,我们再闻不到什么传统的味道了。(子衿)! x+ J+ a4 O- ^
6 t( q1 P g( H |# z* W* i%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