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  鸡蛋( 0)
|
: ?; S2 @& a0 A# Q! _0 h2 E" w4 ]3 t0 y7 F, s% E0 n
梦觉戒杀
, O6 z- g) S9 |) D! [4 ~+ l$ R(出《梦觉篇》) * h1 h9 W- m$ M N# b. ? a6 R
3 p: F4 B, ]8 n
交河人孟兆祥,万历壬子(1612年)科举考试顺利通过。忽得脾疾,梦见自己到了阴府。冥王对他说:“你前程远大,可惜杀生过多,减损寿命。如果你现在开始戒杀放生,刻梦中语劝世,可以赎罪。”孟点头答应,但醒后就忘记了。有一天晚上,他又做了一个同样的梦,大吃一惊。当时会试失败,急匆匆回家去完成这件事。孟回家后的那天晚上,他所住的旅舍,大梁折断倒塌,把他睡的床与竹席砸得粉碎。后来孟印刷流通《梦觉篇》劝世,考取了进士,官至理卿。
# a9 W" V/ u: L6 w# T) e8 u) y I9 W3 o4 \1 r4 O& L& |/ ~
7 h: y/ [1 u) Q3 l/ p2 F
/ X) W: d' t: c# O4 j3 |
人皆为因循二字,蹉过一生。孟君如果有一念因循,就与旅馆竹席床铺同为齑粉了!怎能再享后福呢?他所刻的《梦觉篇》,真是名副其实的《梦觉篇》啊! 诚哉梦觉篇也。! |7 o9 V) `+ E
% e# s6 h5 A# p" [8 m
, p& [0 R: K0 b! V6 q3 B
摘自《安士全书之万善先资卷一
! W$ g3 f. h+ Y7 u5 \0 `4 s
/ Y8 J, c o, |* d' @& E#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