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63)  鸡蛋( 1)
|

楼主 |
发表于 2014-3-29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话美式口语 4
本帖最后由 雲吞 于 2014-3-29 19:39 编辑 ! z5 \& F' V% Q+ H4 l ^6 [
% ]1 {+ O6 R2 c. l8 E5 q$ E
又过了几天。; e8 J' X( B# w( Z+ [/ P/ B5 z3 S. X- b
' p3 b8 h2 u+ g/ K! ADavid:嗨,我还真照你说的,回去听广播看电视,专门注意15,50之类的数词。
' g6 ^% ^5 G/ d# l; E, x* O8 w3 s+ O0 D6 s/ c2 k2 F; ?5 c0 n
苏修:听出啥来了?。: y: B- v% a* \ c$ f2 W5 E7 ~- |
2 ^9 {$ n& B0 Y, c! Z
David:15在句子中间的那种句子,我听了大部分他们都说成重音在前。可我还是听到了两个重音在后的情况。比如西雅图郊区泥石流埋了200多人,只挖出来17句尸体,新闻说,only 17 bodies were recovered。这里的17,他就读成了重音在后。
4 b) L0 q1 G, ?7 @, Z: A% H/ m M4 P' T' F, J0 h- {
苏修:这个不奇怪。因为新闻播报员认为这个数字必须特意强调,所以就把它说成了重音在后。在这段新闻里,大家都知道埋了200多人,可是这么多天只挖出来17个,要强调挖出来的数量之少。
/ C& Z5 |; u, R9 a0 p; r$ T9 ]+ i+ P: l5 }0 l3 U$ _, v3 X
David:上次你为什么没提呢?" [1 f# T. z9 z: ]/ z. c2 Z
d6 y+ c( v' X3 w: X& u4 j2 w
苏修:是我故意没提,第一是希望把事情说得简单些,不至于把你弄糊涂。第二是我希望让你自己来发现,然后自己琢磨。英语这种东西,你自己琢磨出来的,比别人告诉你的印象要深十倍。
, @" S* Z. \- h$ B& b$ Z6 F
9 |& X2 X" z3 C) L/ G2 r* b( l4 XDavid:噢,你倒是用心良苦。那我还想问你上次那个问题,为什么老外不把15这种数词一律重音在后,就很容易和50区别呢?
2 f* H, Z& G# R) i6 K1 P
7 x: y0 Q. E- m苏修:你知道什么叫pattern吗?
2 Q0 s9 P/ a3 p
5 c3 I4 ?* M( eDavid:Pattern,就是模式。就是一种可重复的规律。
) t5 y. ]5 }0 f5 d5 S
6 n% q# U) o( W7 t) f苏修:这就对了。本地人在讲自己的母语英语的时候,有那么十几种或者几十种基本的pattern。如果大家说话的时候都按照这些pattern,那么互相很容易就听懂对方的讲话,而且这些patterns,把英语所谓一种节奏语言的美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 j' k' [5 [: |- h/ M8 u
, `* |/ L# p# u! t; {/ _; E
David:这个跟15这类数词有什么关系呢?
7 |! k# a/ t/ ]5 E3 U
& m: `4 Z- l/ Z! y" k+ P, {8 ]苏修:比如一个phrase,14-year-old boy,大家一致认为这一类phrase,需要follow的pattern,是14和year的语气不强不弱,old最弱,boy最强。如果你把14读成重音在后,就破坏了这种pattern,变成了14是phrase里最强的单词。除非你非常有必要强调14这个数字,否则说的人听的人都觉得别扭。
0 ~1 f. t- @! T% e2 H5 L# ?0 D1 Z, }6 W5 P! M/ M, O9 A
David:是吗?我怎么觉得14才是这个phrase里应该最强的词呢?
5 C+ } R# M( \4 h0 C0 {7 G- I& s+ ^
5 i/ c/ ?" {! Y" d; x3 A& x苏修:中国人对句子里哪些词语应该加强,往往跟洋人有不同的理解,于是说出来的英语往往跟洋人认同的pattern大相径庭。! g% R( H" e; h
! f! E m& n* g% P* p, n2 }
David: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你能说详细点吗?
. A+ O) B( [8 Y7 {0 b( d: n# ~: d
苏修:我不认为你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说的这个patterns,实际就是传说中英语里的语调,intonation。
0 E) M) Y+ N# W9 a
7 r4 x( u/ ^+ ?" j8 g5 E! W k% {4 @David:啊呀,这个我当然听说过,以前上英语课,老师还专门讲过呢。
) |8 O6 V; [# e6 Q* E0 F; f" A7 z, J# A. J6 y# U. B
苏修:老师讲了些什么?5 ^! r( ]7 x. n" I8 l3 [' d; X
) O6 ?% e5 g9 r7 l) z0 h
David:老师讲了个例句,说 I didn't say he stole the money. 你看就这个句子,你把任何一个词着重,想强调的意思都不一样。
# t6 q$ t; P, }1 `
/ e( R. m. ]% V0 g" y0 ^! s苏修:怎么个不一样呢?" L6 q1 T$ c! v& D
T" Q4 C' W& B$ I4 n! M
David:比方说,着重说I,意思是我没说他偷钱,是别人说的。着重说say,就是我没用嘴说他偷钱,而是暗示,或者写信举报。着重stole,意思就是他不是偷钱,而可能是借钱。着重money,就是说,他没偷钱,而是偷了些别的金银首饰之类的。
: i; P7 P9 Q, I& S" j7 f$ B4 g; o! v. i0 Y7 F3 F
苏修:如果着重the,意思就是他是偷钱了,可是偷得并不是你说的那笔钱。
# \) O) V2 Y% D6 ]) j
$ y f4 B- W$ wDavid:没错没错,老师就是这么讲的。
3 M' z5 s9 t A C3 M% x: F# B' ]( r3 N6 j8 E. g6 s
苏修:老师还讲啥了?
1 K, {9 y7 E! c/ u# u% Q+ K" a/ ?, t+ x5 r ?/ T$ }
David:别的就没怎么说了,就说这个就是英语语调。
; [, n3 Q+ S5 V2 d& q* N& C5 v! }/ L# V% Y
苏修:噢。老师或者是真不懂,或者是怕麻烦。你说的这个,只是英语语调里极小的一部分。
) z. c0 N, v. d% G @/ P8 V; f! O: U3 i: b3 k
David:英语语调不就是着重某个单词来表达不同的意思吗?0 ?- k% I% F, I, L8 Y" d- K, |9 I: }
! Q: {7 ~7 ^7 d Y
苏修:给你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你在街上抓个老外,问他,哥们你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吗?老外说:中国饮食文化,就是说中国人吃饭用筷子不用刀叉。你问还有别的吗?老外说没有了。) v* @" [5 A; G* |7 ^8 w- g( u
/ R) }+ F0 `7 F2 [3 @8 m
David:呵呵。用筷子不用刀叉,当然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可怎么能说这就是全部呢。
; Z3 R7 P r2 V% q/ A+ j- H/ y% o' e6 h: f: I) o) v
苏修:这就对了。英语语调其实很复杂,绝不仅仅是着重某个单词来表达不同的意思。语调有若干规律,作为中国人掌握其中基本的部分,是clear communication的一个必要条件。
# p* E4 [) S4 N( Z. g+ l! ]# Y! W% Z% f) p; i/ R- {9 ~+ E* |! m
David:听你的意思,这个只是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
' t, J; t' M# S% O8 ^; p! j H l0 ^% O) @2 a9 H8 t$ S
苏修:当然不是。这个必要条件被大部分人忽略。因为大部分人认为,学好发音就行了。哪知道其实中国人的口语问题,语调造成的麻烦其实要多于语音的麻烦。
1 t8 ]% {$ h, W
7 M3 J, a) p* l' _$ z+ mDavid:那你有空给我说说语调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