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624)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北上太子 于 2014-6-21 20:50 编辑 2 |. [# m$ ?' o; D1 u
7 R) b8 K! {( N9 x
【一】 一如大雪覆盖旷野,遮其丑陋,使其美白;风霜侵袭颜面,去其鲜润,使其粗糙。放眼望去的人与事,往往不是它的本质。譬如眼前这个人——6 {: p e+ s T- b2 v
6 G3 L9 Y9 R b3 l) x( C) c- M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因为沉重,所以不摇摆。他走得轻捷而无声,好像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谦卑如夜行。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回头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 j1 z$ R2 U- w- R
! b! r( F' E' l1 e
我住一楼,很快就踅出门来。见他已骑在窄凳上,工具整齐地摆在脚下,可见他是个成熟的匠人,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不免生出信任。4 K8 b0 {' f+ h' ^
; z5 g5 k$ R$ z' M5 ^0 Q拿出的两把刀虽经年使用,因勤于擦拭,刀面光洁,夕照之下,能映出人影。心里说,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而已。
6 Q% x5 C! Z$ v& y2 u2 w: L. F
% D& C$ `1 E! n! w/ F$ H他接过刀去,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两把刀,虽光亮唬人,却都还没有开刃呢。”
U; D7 t' i0 g0 [1 ~7 b$ L3 a! F. j8 n4 n. B r2 K6 c
我说:“这怎么可能?”
" @: X W9 R0 ], a" }( d M. W
% r( G) N' X! Y他说:“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不信您试一试。”
8 A: H% j: P1 [. u* k% V2 d3 o9 K& ~7 P. N4 _
一试,果然没有锋利感觉,顺势调侃道:“这城里男女离常识渐远,以为是鸡就下蛋,是刀就能砍。” ! @ f5 }/ b, P) k b5 G8 U$ w
# U& y0 ]# \* p- g: [& A" m4 Q他憨然一笑,说:“您真逗。”便将其中的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其实,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手柄一转,火星一闪,刀刃立现,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 }8 D( k* @$ F2 b2 F- S9 T" W3 u
( k* _' I7 N a2 D5 I: c7 _1 Q
如此做来,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电视里正有一个喜看的剧目,我便表现出不耐烦,说:“干吗不用砂轮,横竖不过是一把切菜刀,没必要这么讲究。”
4 w( i% }$ v7 J$ ^8 {/ Q* Z( L4 k2 F+ G7 X* t D! g: q6 c4 |5 l2 B
他还是憨然一笑,说:“这刀也如人,都有不同的性子,您这把是合金做的,钢口是脆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 + [* j. a6 i- i
# b, w! G, l! X1 g& f3 R Q
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的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
; g: i% s h2 C9 C# r0 O1 ^+ x; v# H0 r
他说:“论件数,一把4块。”说完,他好像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不禁红了。脸红的应该是我,他却先红了,让我看到了朴实的模样,便心生一丝惭愧,说:“就依你。”
h o" G8 l% e5 c4 u$ d
7 I& D3 _' X9 \2 ?
1 a' z& `) [" b- d
, t5 [' T+ f) D: @% ^
# R, M1 S1 s, |8 Y
5 Z% |# B7 r% x, U( A2 Q* S【二】 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下去。我觉得那刀口已足够锋利了,但他还是觉得不到火候,一系列的动作不断反复。8 o9 [+ y1 ]- k; b
. `) X5 M b+ G( M) r( w其间,他点燃了长杆烟袋,衔在嘴上,因为漫长,烟火竟断了数次。他那不急不躁的样子,让我不禁自问:他这是出来做买卖的吗?
% ]$ [1 I) Q9 K0 K4 c
, C0 u. Z7 _5 i/ X6 h8 _因为离得近,更看出他皱纹绵密皮糙骨瘦,便问:“您贵庚?”他说:“都50了。”我吃了一惊——乡下人论虚岁,说是50,其实是49,与我同龄,却这样老态,让人顿感世道不公,便真切地说了一句:“差不多就行了。”& F8 v. q2 s- S$ Y& X3 ~
4 b+ ^0 y9 s }5 a9 _' t& w
他说:“我自己知道行与不行,您尽管去忙,不必等。”, u. f% m" Z& p2 W- u+ v1 k
, Y$ S$ n1 y2 Z" d5 p t9 P8 M这把刀终于磨好了,竟用了近半个小时的光阴,看了一眼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拿过刀来,他也笑着摇了摇头,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
6 G5 A6 F1 q, ?9 i; r+ N
; p, ~8 R/ Z; } H3 K( O我说:“这一把就不磨了,凑合着用吧。”
0 S! M% I7 W# M. P+ ^
) Y. f& g6 W0 E# P他说:“那可不成,刀既然到了我手里,就属于我。”似乎怕我跟他争夺所属,他急切地把刀固定在窄凳之上,还是重复既有的程序和动作。
. V+ m. k) B! c3 L9 k' c6 I0 i# h$ M1 D% e+ C" [. P" K' C
我真的有些不耐烦,转身走了,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
% f8 A, Y1 ^3 `- ~$ ?% U8 p. g) `
5 g. T8 W' R$ Y6 _+ c电视里的剧情虽然感人,但奇怪地,没有了往日的吸引,总是时时地到临街的后窗旁看一眼那人。那个人专注地工作着,嘴上的烟袋像个摆设。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脸色很黄,一如土地。到了后来,余晖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再回去观剧,居然感到那里边的泪水与欢笑离人间烟火甚远,有些虚假,属于奢侈,属于有闲。
\& m: {; X. u( g u' m( N& d& a
. D) ^0 U! D( d7 y( P( }) T
9 W( F0 ^' {* f% N, B【三】 知道他快完成工作了,便从冰箱里拿了两听可乐——虽然知道这样做有些居高临下,因而显得卑鄙,但还是这样走出门去。他果然不知所措,推拒时竟把窄凳带翻了,“使不得,使不得!”2 g7 G7 j, Z# y2 O: x5 e( r
# u2 J5 U8 U$ B! s6 S4 i9 k( @4 Q我说:“您也别不好意思,我也是乡下人出身,依乡下的规矩,在手艺人干活的时候,应该有烟茶伺候。在城里混久了,连这最起码的规矩都给忘了,所以请您原谅。”
9 V2 v0 T$ Z# w; R! N% } r
; V! n$ D: m6 U, y+ C- z“瞧您说的,瞧您说的。”我矮下来的身姿果然平复了他心中的谦卑,他不再推辞。/ t+ z/ c' R; n9 T
; U% K4 n, i- u. g5 K
掏出10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我说。3 O f) K7 W, M, r
3 Z) _. j8 e9 ]! z! y# ~) o y
他坚决把2元毛票塞进我兜里,说:“8块钱是我的手艺,10块钱就是人的贪心了,我一辈子最恨的就是贪。”& ]8 c1 F9 e) h2 d# [) m+ {& n2 Q0 t
' Z- E2 K3 i' {$ p8 A$ i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情不自禁地学起了《红灯记》里的一句喊:“磨剪子来——戗菜刀——”8 @ y5 u" F$ N. ]( g" L' k
9 x7 h7 ^* v' E% a" |- s0 c邻人被惊动,纷纷探出窗,真有数人拿刀出户,匠人有了新的商机。以为这正可以回报他的敬业,没想到他满脸惊慌,推车欲走。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天都黑了,看不清物件了。”我说:“不是有路灯吗?”他说:“我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是模糊的,会给人家磨不好。”见来人近了,他说一声“再见您呢”,便仓皇骑远,一如逃。
* E6 i$ w& I5 s9 `. \, n) C6 m2 z {4 r/ y
最先来到的是县一中教历史的张秉璋老师,他满脸疑惑:“怎么回事?”我便把磨刀的经历与他言说。听完叙述,他唏嘘不已,感叹道:“这就是小人物的可爱了——小人物不趋时、不趋利,他们不怕辛劳,只怕欺心,这叫什么,这叫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5 S6 i, {, c) A# g
/ P2 U/ ~. j/ i7 w2 b9 g我回味着张先生的感叹,在路灯下不停地踱步。我发现,夜色越深,灯光越明亮,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 l p1 X, `5 l; w
5 c: y6 y; w4 h. @0 `
我坚信,明天阳光灿烂之时,那个人一定会来,因为他知道,这里的住户,对他有期待。 |
鲜花鸡蛋月如钩 在2014-6-22 17:13 送朵鲜花 并说:很喜欢这篇文章和匠人的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