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3)  鸡蛋( 0)
|
到一百年後,如果主耶穌遲延還不再來,那時,問起在華人基督徒中,影響力最久最遠的是誰。正確的答案,應該是章力生先生。% I0 b& b( m- k& y. r5 \( H- t2 c
1904年五月九日,章力生誕生在江蘇無錫。先生自幼聰穎過人,被譽為才子。初入復旦大學,後留學法國。年僅二十一歲,即被聘任為教授;二十六歲,為大學院長。5 Y! p' n1 F- t4 F* f. C
他自青年時即留心國家疾患,寫了論土地改革的書,是同類著作中的最早者,深具真知灼見。他為文精簡嚴謹,著論辯析分明,得古文大師章士釗的推重;時人以為他可與當時的政論家戴傳賢相比,故有“小戴季陶”之稱。戴季陶對他極為欣賞,折節下交。
B2 _0 Y4 z) \6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見到國家敗壞,雖有法制而不能行,認為改革之道,必須救治人心。
( E; C- n6 ~8 R4 ? 1948年,獲得工業家榮德生全力支持,在太湖之濱,闢地五千畝,創辦江南大學,為全國大學中校園最大最美者。得吳稚暉為董事長,戴季陶為副董事長,因能以破例立案。延聘著名學者牟宗三,唐君毅,錢穆等人,教授陣容為一時之選,企圖作為東方文化哲學宗教文化主要基地。
1 ]1 `0 Q! { [6 l( A# Z 1949年,章先生得印度世界大學(Visva Bharati)邀請,前往講學。世界大學是詩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所創立,學校精神為“Yatra Visvam Bhavita Eka Needam”,意思是“在那裏世界找到了家”。他以為在那裏可以連絡學者從事東方文化宗教復興運動,“弘法利生”。誰知政局改變,神阻斷了他的路,印度去不成,卻在1950年一月,到了印尼的三寶壟。在那裏,蒙恩得救。他說:神“從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從大水中拉上來。”(詩一八:16)
( c+ b7 v1 i9 Y( _8 Q 他受計志文牧師的邀聘,任印尼瑪琅的聖道神學院教授。然後,為追求對聖經真理更深認識,到美國高敦神學院讀書。
# t- W# d" w( E/ Z. o, d/ t 他多年從政,持守清廉,絕不貪贓舞弊。後來悔改皈主,也絕不募捐化緣。雖然生活清苦,卻沒有從他口中吐出過有關錢字。到他離世的時候,衣袋中只有三元美金。( R5 V1 ?7 Q) y5 u! g4 q
) N, i- k$ Y4 A9 j/ i+ P
章先生重生得救之後,學術界中有人說:從此再不能說中國教會沒有學者了。他的歸正,與當時的林語堂歸正不同。林缺乏悔改重生的經歷,仿佛現在所謂“文化基督徒”。章則決然另作新人,有新生命與新生活的見證。
% g# _* H5 q) g/ T 章先生從來不喜學術靈命之分,也不以自己博學而驕人。現在的人,稍通外文,能查查字典,尋章摘句,只讀不上幾本書,便自命學者,以為在學術上有了成就,實在淺薄可笑。其實,文字只不過是傳通和治學的工具,學過三四年,粗通任何文字,也可以叫作半文盲,實在談不上學術。
' G9 ?* B0 s( ~, a+ a 章先生為人為學都極認真,沉靜明悟,早年就甚得時人尊重,盛譽之下,成為傳奇人物,以為他能夠觀心,並有“隔空打人”奇技之說。當然,這些並不是事實。不過,大學開宗明義即說到“格物致知”。對於“格物”的釋義,有不下幾十種,最為人接受的是“袪除物慾”,才可致知明道。無論是作學問或作人,都是正確的途徑;就是在屬靈的事情上面,也可以適用。! v- m+ C7 C6 u9 c% K* `
章先生常引述的一段故事:
/ k A1 v* x- @1 I: X% w 孔子見老子,老子指斥他說:“去爾之驕氣與淫志,色態與多欲,是皆無益於子之身。”聖人果然是肯實踐他自己的教導:“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a9 G# m' w9 L" {
這原則顯然對他自己有深的影響。 W, V4 P. Z; @' B: U/ w1 |4 A
章先生早年從政,奔走講述救國,沒有時間沉浸在象牙塔裏面。五十多歲才入神學,能夠有這樣的成就,叫人有些難以置信。他的祕訣在哪裏?我認為有四個字可以說明:5 x# g( f: h- C; O& f
6 S% @! R5 S* W: M9 s" ~7 K+ m 遷。有章先生的一位洋人朋友說:章(Chang)一生的關鍵在於“轉變”(Change)。他愛國愛人,關心轉變社會人心為目標;但必須先由改變他自己開始。蒙神的恩典,皈信基督是他生命的轉變,然後開始他轉變別人的偉大事工。
6 z- X7 X* n/ \1 c 謙。他盡去驕氣,自說是要重作嬰孩,年過五十歲,放下教鞭,走出教室,再進入教室,變成受教的人,去到高敦神學院作起老學生來。寫信給人常自稱為“弟”,以為在主裏面是“後進”。他生活起居樸素,而且可稱刻苦,一家住在一個房間的陋屋,飲食都甚簡單。並且他自說是“最愚拙的人”。當然,這並不是客觀的評價;但他自己有這樣存意,是非常重要的。驕傲使人不能得神的恩典。許多人的失敗,是予智自雄,別人講甚麼他都聽不進去,都是因為驕傲。所以聖經說:“神阻擋驕傲的人,施恩給謙卑的人。”穎悟是謙卑聽神的信息,或讀書,或專注的聽人講話,思想而領會,而能夠舉一隅而三隅反,或能夠聞一知十,都是謙卑的效果。在治學和屬靈追求上面,都是如此。: s2 _5 W8 d5 B2 [0 a
潛。他潛心學習,勤奮不息的讀書著書,常說:“要贖回光陰”,以一天當兩天用。在神學院修讀的時候,校方把圖書館的鑰匙給他,好讓他不分晝夜,焚膏繼晷的盡情閱讀。看他寫的信,有的注明寫於凌晨三時四時。老子所說的“色態”,是喜好表現;章先生絕不喜歡表現自己,才可以沉靜的學,才可以聽神的信息而領受。好出鋒頭,求速成的人,絕不能夠作學者,也不會是屬靈人。
- X6 y% {* M1 J 專。他專心以文字事奉,沒有甚麼“淫志”,不是在多方面求取,仿佛想作啥全能人。他有機會作名牧,也可以成立甚麼機構;但知道主選召他的目的,是為了啟迪華人教會,作文字工作,以文載道,立下真理的根基。他就一直的全力以赴,專心忠心絕不旁騖,不求名,不爭權,不務利,也不想作官,真是“向着標竿直跑”。7 r7 N" x( p; n- O5 Q) J
0 F) d; k% _% X- Z2 }' v
章先生不是那種大喊大叫的人,也不是跑江湖,宣揚自己的傢伙。很多人所謂作見證,是榮耀自己的屬靈說法;他卻很少談到自己,談的時候也是平實,甚至可說低調。他所作的,只是在皈主後四十年的歲月裏,不眠不休,鍥而不舍,安靜的伏案寫作,從他筆下,湧流出活水。
' S g/ d( H" `7 o& {( o 他在皈主前,即有著作數百萬言。皈主以後,寫成中英文專著四五十種。其中最堅實的巨著,有總體辯道學四卷,並有系統神學八卷,內容極其豐富。有人以為他的著作枯燥艱深;其實,如果能夠虔敬沉潛研讀,即使無高深學問,不懂神學的人,也能夠得到益處。
$ n" x$ U2 _6 s- q9 f 曾有一美國青年,於參禪時着魔,見黑浪滔天,驚恐萬狀,窮極呼天,卻苦於難以開口。忽然想起有章著的英文書,西方心靈的沒落,即取來讀;遂從黑浪中轉入光明,而棄佛皈主,研究神學,後獻身傳道。
3 r3 G: ^! \7 _/ h 又一青年,對福音深閉固拒,到教會去,則如坐針氈;偶然讀到章著,覺有一大棍迎頭痛擊,倒地痛哭,認罪悔改,心中充滿喜樂平安,並時常引用章著,引人皈主。& Y ] a- f! \) t
至於其所著總體辯道學與系統神學,信仰純正,而立論分明,綱舉目張,華人教會信徒和神學院,更應當重用,作為建立信仰根基之利器,必能獲益無窮。
4 h' r& u l# q9 n& M1 ]9 D) [) M 紀念章力生先生百年誕辰,想到不僅先生滿有神的恩賜,而且他就是神給華人教會的恩賜。一百年的時間,只產生過這樣一個人;但如果能夠認識,而接受這恩賜,重視這人的書,比起只重眼前歡,作些沒有根,有花無果的工作好得多,將會是為教會百年樹人。到那些大喊大叫的人的聲音不再聽見,到那些以敬虔為得利門路的人不在世上了,到這世代過去,他伏案寫作,默默耕耘的效果,將永遠存在;他將要在所事奉的主面前,領受榮耀的冠冕,因為他相信有神,忠心事奉祂。) j. ?$ T$ q/ y( o1 y
回想在1970年,向教會中人介紹章長基的時候,最簡單的方法常是說:“他是章力生先生的公子。”二十年後,要改過來說:“章力生先生是長基的令尊。”等二十年後,也許要再轉過來:如果更多的人,都知道章力生先生和他的著作,那就是教會蒙福的時候。+ \3 L5 J* p" T
http://www.aboutbible.net/WT/WT.10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