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0 n8 B; v7 N7 w, T+ A* V$ \: S
* C! S, Z0 H% Y( n
7 ]) N8 N9 B3 v F' I3 w" q; ]* [0 V2 m' R
即使你真正见性或成就了,也要积累福德。如果对空性的理解有偏见、有邪见,这是严重的问题。5 ~2 b* q3 A; X+ B9 V2 x* p5 s
/ s5 @7 _: q, [1 `; T
( V4 s7 `. U% Z I" z/ K* H 有的人认为自己见性了,一听说“无修无得”,就不做善事,不积累福德了,既傲慢又懈怠。这说明你还是没有见性,没有明白无修无证的道理。我们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莲花生大士也讲“见解比虚空高,取舍因果比面粉还要细”。真正见性的人、成就的人,会更严格、更细致地取舍因果,哪怕再小的恶业也不会去做,哪怕再小的善业也不会放过。
# l0 F! @, X4 W" M! v% X
' x. N& v$ u1 M
$ X0 y/ m2 T1 |1 T/ G- s% n 有的人觉得自己已经在接大法了,不需要去磕头、做布施了。毋庸置疑,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3 | y$ F" {' c( m- ~! H- S
: y9 Z: ?+ ~) l8 Z& S o- }6 a# D$ N1 |
还有的人认为:“我该修大圆满正行了,我该静修了。”我们要好好地观察一下自己的相续,你怎么知道自己可以修正行了?你凭什么说自己可以静修了,在那可以坐著呢?其实,就是不愿意上课,不愿意做这些事情,想偷懒! 如果相续中已经产生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了,你可以说:“是啊,我就应该。”是,那时你才可以修正行,可以静修了。但是,什么叫静修啊?什么是静啊?动中取静,闹中取静,那才是静!那个时候,你一样会上课,会做这些善事,一切机会都不会错过!再微不足道的善业,也会尽心尽力地去做!6 { P d L0 U* p) ^# G
/ w) c% y7 ~) ~# a
, O% Z8 U$ O' `" E
有些人有疑惑:“修正行的时候还要做功课吗?”要啊!为什么会觉得难?因为你发心不到位,还没有真正生起信心。若对法真正生起信心了,自己的发心到位了,还会觉得累,觉得麻烦吗?一说要修五加行,要做十万遍曼茶供,磕十万个大头,就发愁:“怎么能完成啊?”这是害怕,对法有恐惧!这就说明自己没有信心,没有正见。若是有信心,无论是做课还是做善事,都是一种无比的享受!我们感觉到了吗?
% k$ o+ G. N$ V* n5 s1 u
$ ^1 i" K9 Q3 a6 q' |/ K0 W0 p7 f N6 _' k* r
还有人说:“我要轻松,我要自在!”你什么也不做,在那傻呆著,这叫轻松,叫自在啊?不是啊!若是真轻松、真自在的时候,无论在何种环境下,无论做什么,都是轻松的,都是自在的。
: E1 @4 y) l1 d$ U5 D' q9 a - q1 c2 ^# c: t/ |9 M
比如,早上早起做早课,当你不执著三轮,三轮都能放下了,这叫轻松,这叫自在。做课的时候,修法者自己,所修的法和这个过程,都不执著,这叫放下!放下了就轻松了,放下了就自在了;放不下不会有轻松,不会有自在。
, t& c6 E, H) }/ f v* M - U9 U c$ S5 k: r: ~ I" Z' N" e3 ?
多睡一会儿,多出去转几圈……那叫轻松啊?那不叫轻松!去唱歌,去喝酒……还觉得:“这是大自在啊。”这叫大自在啊?那伟大的佛陀当时为什么不进酒吧呢?为什么不唱歌呢?难道他不是大自在的人?他一生当中,每天与众比丘一样,该修法时修法,该打坐时打坐,该化缘时化缘,该帮助众生时去帮助众生。没有特殊啊!没有说:“我是佛,我怎么都行!”所以大家不要颠倒,那是通过佛法造业!这种造业都是很严重的啊!, R# u. J }: O: s) F
3 e u) e: l$ H- d6 j
有偏见、有邪见是严重的问题。如果说杀生、偷盗了,这是行为偏、行为邪,虽然也是问题,但相对来说,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是,若思想偏了,或起邪见了,这才是严重的问题。邪见比邪行还严重。为什么?因为邪见会彻底断除慧根,而邪行不会断除慧根。所以,在所有的错误中,若是对空性的理解错了,这是不可挽救的。现在很多人都有这个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