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0 K, k" N; A. a0 E+ b2 p 斷毀名譽六法:第一,賭博。第二,看聚會。第三,懶惰。第四,親近惡友。第五,飲酒。第六,夜晚入村落。行持這些毀壞名譽的事情,會造很多業,來世要墮落惡趣,並且今生也會給自己的生活工作帶來很多障礙。& g! m/ `; X$ ~) z, t
7 r0 ?/ F9 y d7 I 學習了壽命無常,明白了我們隨時都會死,哪有時間搞這些呢?若不明白壽命無常的道理,那麽佛法裏講的其他功德也很難在相續中産生。我們學佛修行爲什麽沒有絲毫的進步和成就呢?今生對無常沒有生起定解。, A0 \4 i2 T6 S2 n( w
}7 W7 l) N9 f. p9 ~( D$ q
在沒有生起出離心之前,要遠離這樣的環境,斷除這樣的行爲。只有真正生起了出離心,在此基礎上,真正生起利他菩提心的時候,可以說你已經有境界了,再去做這些事就不會受外在的影響了,可以去影響其他的衆生了,但這是有過程的。6 h3 l, D3 d3 \4 M. q4 M1 A8 @
, H: c, L% l5 J, W! S 現在有些人認爲自己是大乘行者,要利益衆生,需要做這些事情。找借口大吃大喝,還說“我爲衆生吃,我爲衆生喝……”不要自欺欺人了。/ r9 ^# O1 f% |, R
5 ^ n( J; e2 x7 S) f6 v/ F
我講過我們可以爲衆生吃,爲衆生喝,爲衆生玩,爲衆生舒舒服服睡一覺。但是我也強調,不能貪吃、貪喝、貪玩、貪睡,否則是輪回之因。《入菩薩行論》裏講,當你的相續中真正生起了利他菩提心的時候,即使你在外邊玩,在家裏睡覺,福德依然會不斷地增長。
2 q6 e- R. ]8 Q( U* H - V) A% ?( a, S8 S3 o, c5 x
出離心是保護自己的,菩提心是利益他人的。如果有了出離心,已經斷除了對世間的貪戀,放下了世間的一切,就不會受世間的束縛,相續也就不會被染汙了。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發菩提心利益他人,好比上戰場前先穿上盔甲,再去與敵人搏鬥,這樣才安全。* }- K& x& T/ m- Z) x, _- d8 C# B9 `1 c# l
4 ]/ A, s1 H4 T" w8 X 現在很多人相續中根本沒有生起出離心,也不知道什麽叫出離心,就說要發菩提心利益衆生。沒有出離心怎麽能生起菩提心呢?如果沒有出離心就去利益衆生,別說幫助他人,連自己都會陷進去而難以自拔。7 f) k7 w/ G8 f- {
( d8 w( F% i" O% y
所以,當真正有菩提心的時候,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接觸,可以做這些事情,才不會有過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