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14|回复: 7

韩春雨的大限到了!

[复制链接]
鲜花(179) 鸡蛋(0)
发表于 2016-12-11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 h" C! o9 r) h* L- d  q/ s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 f; [9 ~) L9 w- ~8 T" h. S, a1 M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
* _: a( u7 g/ V6 j时候一到  一切皆报
. N& z4 k& U7 j, n  k% W+ e- Z0 Z) w  z" N3 n0 U' }$ }
韩春雨的大限到了!
5 W% i5 w4 F. z2 `2 ?" d' I1 ?3 y7 ~* }& H
悲摧的是,清理自家门户这样的事,最后还是靠外来的和尚去做。中国科学院,国家级基金委,河北科大。。。。把脸都丢尽了!
, a. ~; l/ e% L. l. {
: p4 Y* f1 l& M4 c$ E
9 G. r3 v6 R) _% e$ X( W, P
; q: r. `. U+ q1 l3 q5 Y
5 g: |9 w& m6 t1 T0 @' \" j8 a$ V三国际团队重复韩春雨实验失败 《自然—生物技术》明年1月结束调查
7 s7 Q  u9 z* ]: e
4 l  ^) r' j1 u1 V
作者:王盈颖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6/11/29 8:22:59
% X: L* v- `0 J) b0 T, r
3 @! e3 }/ ]; P* S9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11/362101.shtm7 C0 u/ S' o/ o( S( W) a: h
* `- d  P  ~' ^% |
       当地时间11月28日,英国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了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所负责人Toni Cathomen及同事针对韩春雨课题组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评论通信文章,表示利用NgAgo技术未能检测到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同时,《自然-生物技术》还发表了一篇“编辑部关注”,用来“提醒读者对原论文结果(韩春雨课题组论文)的可重复性存有担忧”。
" ]+ f5 v0 M( i1 e' ^9 G  k! h% Z! C  Y" N9 s3 h& H
       《 自然-生物技术》表示:“今天,我们不仅发表了Cathomen及同事的通信文章,这可能会否定原论文所称的有效编辑内源性基因的这一主要发现”。" V6 @( K; Y/ k5 a
        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的课题组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关于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论文,称NgAgo有媲美“基因魔剪”CRISPR技术的效率,能高效地对特定DNA片段进行敲除、加入等。但近7个月过去,全球尚未有一家实验室宣布利用NgAgo进行编辑有效。与之相反,陆续有国内外实验室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NgAgo实验。
/ X9 m- T1 |( J+ \& U4 M7 C+ i4 z! @. u( g$ p: b! G( s/ P9 w
    此次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评论通信文章的来自全球三个团队: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Stephen C Ekker团队、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所负责人Toni Cathomen团队、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基因编辑中心Jin-Soo Kim团队。他们都设法去重复韩春雨及同事发表在原论文中图4的结果,这一关键图表展示了对哺乳动物细胞内源性基因位点的编辑。这些团队无一能在任何位点,或在任何高于检测方法敏感度的条件下观察到NgAgo所诱发的变异。
7 e! ~. b1 P/ m5 t" z, }9 Q* y' C- Z1 W4 ]" |* T# F. J
       在《自然-生物技术》给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一份《关于“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的最新声明》中,《自然-生物技术》表示:“让原作者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对上述通信文章所提出的担忧展开调查,并补充信息和证据来给原论文提供依据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将继续与原论文的作者保持联系,并为他们提供机会,以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其调查。届时,我们会向公众公布最新进展。”# N' T/ Y7 U. p( \* Z0 M

% X7 l' I, F% z. z) q       同时,声明中提到:“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一篇论文在发表后遭到批评,我们都会对各种批评进行审慎和全面的评估,此次也不例外。”
  ?% @/ k! l7 q0 o8 I4 p) |8 G/ R) @$ K$ a- M4 j! x4 b# a
      《自然-生物技术》透露,它向韩春雨课题组的所有作者通知了自己将发表编辑部关注,通讯作者韩春雨和第二作者沈啸表示同意,而第一作者高峰、第三作者姜峰、第四作者武永强认为并不合适。4 Z( \, W  W3 p4 j8 n
) Q) Y3 _" G3 s* t# }: G- ~' [3 m
      《自然-生物技术》表示:“我们和论文作者进行了沟通,他们正在调查造成可重复性缺乏的潜在原因。我们向其告知了这一声明。尽管调查仍在进行中,但韩春雨和沈啸同意我们发表的这一编辑部关注,高峰、姜峰和 Yongqiang Wu则认为目前并不合适。这些调查一旦完成,我们会向读者提供最新信息。”4 m" A: Q9 J6 r

6 _4 C- v, x6 ~6 l! N) Q& w    此外,声明中还提到了有另一篇报告类似结果的通信文章发表在中国期刊《蛋白质与细胞》上。11月16日,来自国内外20家实验室的负责人联名撰写文章《关于NgaAgo的疑问》,以学术通讯的形式在线发表在国内期刊《蛋白质与细胞》上。通讯指出,各实验组在不同细胞系和生物中按照韩春雨描述的实验和检测方法进行重复实验,但均无法检测到NgAgo介导的基因编辑的产生。 5 m# I3 i, {; v$ M  A

  A" W8 A  G- i! P3 G+ O- n
/ m6 f' e8 J7 z  g- R5 `% M
鲜花(17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生物技术》声明全文:
; z! _; E( K2 |4 R/ S% p( v" p
& S; |" G1 C- p$ z: L0 ?, B" Q& L! f4 b       他们都设法去重复韩春雨及同事发表在原论文中图4的结果,这一关键图表展示了对哺乳动物细胞内源性基因位点的编辑。这些团队无一能在任何位点,或在任何高于检测方法敏感度的条件下观察到NgAgo所诱发的变异。
+ \8 J( H- d+ l9 X8 e2 J, p
- j  w9 T, o% u3 k2 b) K2 X      《自然-生物技术》已审慎考虑过所有关于韩春雨及同事原著论文的评论。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一篇论文在发表后遭到批评,我们都会对各种批评进行审慎和全面的评估,此次也不例外。今天,我们不仅发表了Cathomen及同事的通信文章,这可能会否定原论文所称的有效编辑内源性基因的这一主要发现;而且我们还连同原论文一起发表了“编辑部关注”,以确保读者知晓Cathomen及同事的论文,以及另外一篇在别处发表的论文(doi:10.1007/s13238-016-0343-9)所提出的担忧。目前,原论文的作者中有两位,即韩春雨和沈啸,同意我们发表的“编辑部关注”,而高峰、姜峰和Yongqiang Wu则认为这并不合适。
& `4 r% T5 ]) S: @0 L" C/ P2 E0 t0 N$ j" W
      《自然-生物技术》认为,让原作者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对上述通信文章所提出的担忧展开调查,并补充信息和证据来给原论文提供依据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将继续与原论文的作者保持联系,并为他们提供机会,以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其调查。届时,我们会向公众公布最新进展。 . Y! y" o, \: ^3 v2 }
鲜花(17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 E" l; Y; n) K; x; n* S1 ]) H“编辑部关注”全文:
( r9 X) R8 [+ N) P0 {" I
# L6 |9 N  D3 Y7 }5 Z1 Z0 F
      《自然-生物技术》的编辑就上述论文发表“编辑部关注”,以提醒读者人们对原论文结果的可重复性存有担忧。此次,我们发表三个团队的实验结果(http://dx.doi.org/10.1038/nbt.3753),他们都设法去重复韩春雨及同事发表在原论文中图4的结果,这一关键图表展示了对哺乳动物细胞内源性基因位点的编辑。这些团队无一能在任何位点,或在任何高于检测方法敏感度的条件下观察到NgAgo所诱发的变异。另外一组作者在《蛋白质与细胞》期刊也报告了类似结果(doi:10.1007/s13238-016-0343-9)。
2 Y8 m9 w8 f% i7 ^1 E  r) }7 ?/ ]2 d7 ^# ~9 r3 Q
       我们和论文作者进行了沟通,他们正在调查造成可重复性缺乏的潜在原因。我们向其告知了这一声明。尽管调查仍在进行中,但韩春雨和沈啸同意我们发表的这一编辑部关注,高峰、姜峰和 Yongqiang Wu则认为目前并不合适。这些调查一旦完成,我们会向读者提供最新信息。% \" v9 G: b, x2 Q. f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6-12-11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这人到底何许人也????
3 s( @/ b, i3 P) F+ K; T7 D. ^  e& t7 Z8 T6 P+ k" H  h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感觉是杀人放火罪大恶极,该千刀万剐凌迟处死似的。这人充其量顶天就算是个骗子-----而且还是个学术骗子吧?难道他拿人命来填他的论文了么?  楼主的口气好像跟他仇深似海不共戴天了一样% @2 n( G. r+ `5 L: u9 G6 F& W) `

# J0 W" b" |3 J: k
大型搬家
鲜花(283) 鸡蛋(15)
发表于 2016-12-11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最后结论还没有出来,但中国学术界管理不规范,有关单位不作为,已经是斯文扫地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6-12-11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得不了诺奖了?
鲜花(150) 鸡蛋(3)
发表于 2016-12-11 2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中国造假又一次获得举世关注!这其实就是为什么北大清华那么难考入但在全球排名并不靠前的原因
鲜花(10) 鸡蛋(1)
发表于 2016-12-1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醉酒当歌 发表于 2016-12-11 21:25
6 |- P% k6 p" J  X! J2 Z# F中国造假又一次获得举世关注!这其实就是为什么北大清华那么难考入但在全球排名并不靠前的原因

1 A  I' V9 N$ p( L$ A如果国内家长都有条件和意识让孩子直接考国外和港台名校,北大清华就不难考了。; w- H- Z% P- T8 B
1 `+ g$ j9 c- z3 ]' T7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9 11:08 , Processed in 0.16294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