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59|回复: 0

[兴趣爱好] 女性书写的情智与姿态

[复制链接]
鲜花(677) 鸡蛋(0)
发表于 2017-5-3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女性书写的情智与姿态+ M3 |% A) @6 P( F+ j
" L  u/ c0 S9 [) h9 `
       尽管有评论家断言这个时代诗意渐行渐远,我还是认为诗歌碰上了绝好的时代,因为社会的民主进程与文化的开放度,掘开了诗歌的富矿。! A' v* k+ f/ f8 n1 h7 v
        拿到华虹厚厚的诗集《听雨画虹》时,正是初冬一个阴霾的下午,凉薄的秋与冷峭的冬正在北方小城交接。之后几天,早已不读诗不写诗的我,蜷缩在沙发上,走进一个女性的诗界,那些流淌着阴柔之美的文字感染着我,不由地回溯诗坛近年女性的写作。; O( N% O% p7 u- I; H* g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版图上少有的几家诗刊成了青春勃发的代名词,告别文革的一代青年,在诗的感召下走向文艺朝圣的殿堂。十年动乱造成的凋敝与荒谬,一时间还难以让艺术回归生活,但人性的跃升与理想的呼唤从来没有过如此的张扬。虽然百废待兴,文学依然小心翼翼,诗歌在政治的罅隙间探索着。文艺作品中,诗意依稀被政治化的身影遮蔽,我们看到的大多数诗作,依然是革命现实加浪漫的主义解读。“首先是诗人,其次才是人”“我是诗人,不是女人”的诗歌作品和理论,引导着诗人的无性别走向。
% ]9 {( o: {1 J& c) {5 \2 f/ H+ i        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大潮冲击着诗坛,文艺复兴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影响了整个社会。朦胧的诗风、浪漫的情怀,自我的意识,打破了长达十年诗坛的冷寂、呆板甚或无情,诗不仅是诗人们的,还是普罗大众的,不仅是生活的,还是有性别的。
6 Y# I( [$ c: h5 t& g! V        在文艺复兴的氛围中 ,舒婷、翟永明、伊蕾、海男、王小妮等一批当代中国女诗人的崛起,推动了新型性别话语的形成。舒婷的诗歌开始关注“人”的意识,探寻“人”的价值,开启了女性的自我发现之旅。翟永明的诗歌性别意识鲜明、强烈,意在颠覆男性中心话语,确立女性自己的书写方式,女性诗歌在当代形成了第一个高峰。而进入90年代,女性诗歌突破了单一趋势,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从智性、情感、身体层面建构了女性书写的新形态。
+ D" m1 o3 ]  g2 Z4 B; ]# v" S$ N        之后的两岸文化交流,让席慕蓉的诗如一股清风,吹进了大陆的梦境,且不说席慕蓉诗歌的艺术性,其真实的女性情感及女性气质打动了众多青春读者。至今,那些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诗歌女孩,大都能吟诵出席慕蓉的风花雪月,她们惊诧于这种新的诗风,说看了席慕蓉才知道,诗可以这样写。
% |% V0 ]2 _, p! `0 b8 M        华虹,当然也是时代诗潮的受益者。在那个年代,正值花季,校园风吹过,青春与诗情遇合,催化了一颗朦胧的诗心。虽然是理工、经济学科一路走来,后又在矿山劳资岗位打理人力资源这些看起来毫无诗意的工作,加上要尽家庭和孩子的责任,繁忙得像一尾鱼,但她依旧沉潜于阅读中。读写,记录一瞬间的意象,并让其在生活中催化和发酵。多年过去,她诗心不改,自2013年起,孵化于心的诗情开始破茧成蝶,频频飞向报纸、杂志、网络。短短三四年间,作品已可汇编成册。
" F, \  j6 G- g        每一次翅膀的扇动,都成为幻化风景的气蕴。诗集《听雨画虹》仿佛真的天边的彩虹,经历过风雨的洗刷,虹的姿势多彩妖娆。' }# `' u* _2 G7 A9 n: q9 o
        诗集共分四个部分:诗和远方、四季絮语、相思如瀑、似水流年。第一部分是对美好诗意和理想人生的向往;第二部分多是诗人在大自然与外界事物中的敏感情思;第三部分是对爱情亲情友情的种种抒发,以及情感在人生中的定位及影响;第四部分书写岁月匆匆中的人生感悟和情怀。) m& z- Q4 t6 V% ?1 ?
         通读全集,清丽纯净,自然柔美。作者未有任何刻意营造,不论是意境开拓还是词语遣派,主题的确认,意象的呼应,都宛若流水,云淡风轻。没有故作惊人之语,也没有用冷僻晦涩表现高深。这是让我想起席慕蓉等台湾女诗人的原因。
) x: f( o" W8 R9 g        多年来大陆女性寻找各种途径表达性别意识 ,作家艺术家更是张扬个性、彰显自我,以找回多年来被政治所诛灭的性别差异,伸张被扭曲、被压抑的女性心理。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席慕蓉们更能在诗歌中放开手脚展现自我。一直自在自我,对彰显性别倒显出了一种恒定的淡化。华虹的诗作,可以说沿袭了这种恒定,显得清丽温婉,纯净柔顺,没有刻意,反而尽显了女性书写的才华与情智。+ }- |$ d$ R+ B* M6 c% x/ i' O
        在华虹的诗中,时光和空间都浸润在抒情主体的意识中,成为她感知能力的载体。这种主体意识,是以女性为特征的表现与书写。我所说的女性意识并非当代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崛起、让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认同的呼吁,也并非与男性平分江山、一争高下的所谓女权意识,作者只是自然地流露着作为女性诗人的性别特点,其情感、观念、审美方式及人生期待。
) f* I8 S0 A: V8 y# }        有评论家认为,写作是女性探索其性别身份意义的重要手段。华虹写诗,仿佛无须探索和隐喻,女性身份和意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生为女人,她安然接受上帝的安排,并做好女人,做好女诗人。没有过多应该与不应该的前置,也没有多余的自我追问和质疑,它可以解读成一个关于女性身份、女性主体性和女性创造力的复合表述。  M" ]& k0 R9 Q' Y( e* c
        我猜想,你一定又做了夜的旅行者8 ~) K4 i* J$ R, g& y& D
         一定又翻越无数高山大川9 s6 s( t1 b7 @1 T1 I
         在心灵涌动的潮里冲浪* p+ u/ _3 o+ X% J
         随手摘下紫茉莉、金盏菊、喇叭花
( m1 R2 q. s1 d, a$ s4 V5 l         一路嘀嗒嘀嗒吹响2 l( p- e! }5 D0 V
        # O, j' D% C# @( h: m/ F+ L
         一定又做了一次美食家
* B* E0 S. s. e! k2 z         肢解词语煲汤" E+ N8 H2 _( s' A
         在唐诗宋词的引子里
' Z$ X" @# a! l. r. A7 B7 o' q         小火慢炖....... |% |- l7 K; x$ w- _3 ~
                      ——《晨起的露珠》
2 U: {7 ?' T( P* h% V; A& u8 o+ N        ! }' Y$ d5 @0 W; ]& ]; Z7 c
         就这样,淡然书写自己的内在体验,诗人的感觉、情绪、愿望和体悟,让读者感受到一位情感丰富的美丽善良女性,正用审美眼光打量生活。2 p- M8 s2 B. P0 _
        从90年代开始的女性书写,已经无需再去做廓清性别的努力,可以说后起的诗人们已经站在前人争取而来的性别意识的肩膀之上,带着敏锐的嗅觉和触觉,采用一种更为自主、更为个人化的言说方式 情智书写,立体了个性,也繁复了情感。
2 c9 w3 Y% G0 d# I        风冷月清
1 q/ r* L/ B  R' q1 o3 q( k        荒芜的藤爬满夜的额
3 I" J# N$ f: x8 ]* r        枕着无边的寂寥
6 @  l3 M* F# ?" Q( l" o9 T        与残冬做最后的抗衡
3 G: o  \  W0 q5 S1 d& [1 d; {* ]/ l8 c        此时我走进你的世界
; r' Z, f: h7 @8 M& A        划亮诗句取暖
9 }% \& e3 x) t9 q4 W/ x                   ——《划亮诗句取暖》
. ~$ G- N  Z: h1 t3 r        梦被当截断
9 a5 ?: K& K) N0 J        关山冷月在窗外后移- C4 q4 ?: {9 C2 [9 f: J! K1 F1 c" `
        天涯羁旅的你
& _( O/ t: g% g        找寻一站一站的出口
% y5 h& s, k5 o6 G. `0 @& S                   ——《火车中转》
: u% k& U; ?! |" g' i1 M0 h/ p' p, S        在华虹的诗中,作者对抒情功能的高度重视和运用占了相当的比重。仿佛已经走过了启蒙与哲理的一段匝道,开足了情感的马力,进入诗歌疾驰的车流。/ T* b, F2 P" M1 d. Y9 E
        自然、从容,如歌的行板。没有社会功利的欲望,没有追逐目标的急促,女性诗独有的阴柔品质,正如江南的小桥流水、平湖秋月,虽无大的风浪起伏,却让人尽览水光潋滟,尽听花开的消息。% X# h8 ]& Q0 W5 r& Z- Z, Z& d
        华虹的情智和寓意能力,还在一些咏物诗中有着突出表现:% c, l- N9 [1 l: ~' L# o/ I: _
        不屈的剑指向天空' I' l- f, D8 M3 K
        尖尖的喙叩响长风+ {; f& x9 U, g9 U5 w. v; K) b" [
        叩问命运
! g: h; V7 \6 K        也许倾尽一生的力; W+ ?- n4 A& O$ V1 k! d
        只能完成一次飞翔的定格
2 \; H! t- t' X# a                     ——《鹤望兰》# d+ r" [7 _9 ~5 g, _
        成为观音的宝座之后- c% H) I+ W$ {) n# L7 ]
        存在的意义远大于一朵花
. M, a( b$ H) y# }/ s8 ^        是不是眼泪被菩萨宝瓶收了- I! a; z$ ^, |: B0 d/ C# P
        从此便有了信仰. r9 w- z* G3 A4 C1 F
                     ——《莲花》
8 s3 i' c% X5 V! P- O( u        阳光一瀑千里- m* h  c# y* R# C! q9 y1 L) d
        向日葵在日头下暴晒; p: O. G7 l) r4 c# d1 o
        既然无法抵达梵·高的画笔# J3 }+ B! A! M
        就按葵花宝典的秘籍, C. J: V2 m# _% @: p0 z+ I3 D
        采万枚金针9 ^3 U% X( [6 c5 @% C+ ^
        打坐修行
  |% N0 W; j& }, u9 U                    ——《流火的夏》7 \9 f6 Q8 W: w
   诗人敏锐的触角碰触到生活,诗化了所有的可感可见可闻:7 _- o5 _; d% Q9 p8 X) {
        江南的水润婉约 2 z& ~! x* Q- y2 N) O9 |' ~+ Z
        原是诗句浸泡出来的" o* f& ~- Q2 {% k" L' k0 k' I6 M
                           ——《互联》0 e5 a" w9 t2 z) o' Z
        / m/ e8 x$ K: @1 N) w. j- g
        四月的花要败了
4 y  y$ i$ I" n, C        五月挺身而出: d' R4 v  W( T
        交接太急, j; S2 ~- g* F; T
        年迈的春天大汗淋漓; {) X- j, G3 i' c) E' s* p
                      ——《春夏之交》, b% Z$ R) B. U
        渐炽的秋风
$ e& h3 L0 u7 d1 x        煮红了漫山的叶和圆熟的果
# s* e4 \" }$ t( }5 x: L4 g2 _                  ——《残荷听雨》 3 P4 c) p1 P$ R- ]6 i
) l0 Q/ N  C3 u" r4 f7 a$ v
       在言说诗意的同时,俊俏的语言和巧妙的情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性诗人经营词语的技巧。# W& G% m5 i  C: y, v
        在诗集中,作者的视角涵盖了日常生活、社会、家庭、道德、亲情、友情、生命等方方面面,以女性诗人细腻的感受,阴柔的话语方式和感知方式,冷静而睿智的思考,使得作品具有智性书写的独特魅力。
  g! j- x/ g$ r  r! c6 F% P4 R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华虹的爱情诗,在她眼中,虽然喜怒哀乐都与爱情息息相关,但并没有咄咄逼人的拷问与狂热。别离与相思、深情与坚定,遗憾与错失……她有着“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淡定从容,即便是伤痛与泪水,也还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冷静自信,表达了诗人对爱情把控的自主力。
8 N" H. g' E6 i- ]            雨点的力度
: w; B" O3 Q1 r$ q% ?$ ?            刚好与一朵杨絮撞个满怀
* y/ H; v  X/ z" m3 f, m; B! g            漂泊( O. Z  w9 N7 c- ~
            原是没能遇上& B" @! ]% I6 ?) e7 E3 Z+ s
            一个结实的拥抱
0 G5 e' R5 l5 F# H                         ——《刚好》' E0 T; L5 ]1 l
        严寒来一场拯救
8 ~6 k' q7 B, r- y        疼痛历一次救赎
8 N( T8 L( T4 }( w4 S' ~        因为有重逢的坚定
: f5 y2 c0 X5 B; [/ X( W5 I        才把告别上演得如此盛大豪情' ]) w: d4 Z: ]" X4 |
                             ——《秋是场盛大的演出》. q# O+ |+ G$ k, |( ?
            无论是萎谢还是凋零/ X* V- e; D4 Q- [
            该去的便去,当存的留存
$ e" p) i5 }* ?            决不强求苟延残喘的温情
! z$ p0 `. y- C2 S                            ——《立秋》
5 k7 S' ]3 x: M( M) v7 o" h% c7 p0 [) j& R0 \2 Z
        华虹的诗,摆脱了从“女性主义”角度引发的身体话语、自白式的情感宣泄和非理性的精神禁锢,有更为平和与自信的姿态,浅喜淡忧,是一种有定力的温情书写。
# _! S: R; p3 @0 F        法国诗人拉马丁有言:“诗既不是赞歌,也不是挽歌,而是实在的、正经的生活。”这也正是华虹书写生活的姿态。 (文章有删节)# _6 P( l2 a: I% r
6 l* g3 i# @+ w% e& _' k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AspQVurr5dRAMtzTyBC_H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6 02:16 , Processed in 0.26451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