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放假回来我的手机不停响,上班伊始便马不停蹄见了五位CRA 稽查人员:一个查HST,一个查房产,一个查Payroll,还有两个来做small business support。
8 w0 d- B- p& P9 b/ [
/ o; q( E0 s: S 接到CRA的电话,很多人都抱怨:为什么选中我?别人情况跟我差不多,怎么不去查他?!是的,CRA用一句“随机抽选” 成功堵住这些疑问。( W5 s9 V9 E$ f% {$ j. T* k! d
真的是“随机”吗? V9 [4 D9 F# H/ D- x
- a0 x' C. s- ~" T& \3 v
一位在加拿大税局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透露,其实每年报税结束后,税局的电脑系统会根据你的报税数据自动过滤分类,根据同行业、同区域的数值自动计算出平均值。
! p" t4 }9 f# Q; W' Q. w& p4 P2 s( \9 l U, b9 l5 q4 I2 z
比如你是地产经纪,年收入20万,系统会自动将类似收入的地产经纪归类在一起,然后计算出生意开支花销的平均值,如果你的开支花销远高于平均值或是其中的某一项开销远高于平均值,恭喜你,系统自动将你的名字列入黑名单。4 J. r; _& y+ x9 C' T
1 F0 Q1 }+ x5 D% s. Q 被系统列入黑名单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会有人工筛选环节,经验丰富的CRA审计官会根据报税数据筛选出最有审计潜力的对象,也就是说最可能追回税款的人都是审计官的目标客户。
; B) k! U' Z/ q* q( |1 r; f/ \
- H8 Z8 d+ s# ?* _' B3 } 接下来审计官会根据不同的级别发出审计通知,到这个时候如果找到你那就是基本上摊上事了。马云说,CRA派人去调查是有成本的,一般情况下这个成本不低于1000元,也就是说,就算CRA审计官发现你有偷漏税行为,但数额只有几百元,审计官是不会找你麻烦的,因为得不偿失。
, l5 o2 y/ @; y! p2 H/ v小编总结了一下,大多数被抽中的税表都符合下面一点或几点:* Q4 r/ L& ~/ h$ X* W3 r. M# y
5 Z" E1 B ?6 w4 m0 r! {* P
自雇
9 w: @' L d. L% {; }. h说起查税,自负盈亏的自雇人士被CRA选中的机率远大于拿工资(T4)的上班族。尤其现金交易为主的行业,比如装修建筑,便利店,餐馆美甲店等。除了海选,CRA还会不定期地大规模集中火力稽查某一特定行业,比如地产,医疗,房屋翻建,慈善捐款等都曾经被CRA单独设立project 进行大范围的审计追缴。
% @* T2 z+ I- \) M9 {: G6 Q8 z7 K1 t& n4 a& O
如果你是自雇,有恰好是有大量现金收入的行业,那么某一天收到税务局的审计信就不要太感惊奇了+ A$ ?: N7 D' N6 @+ X
. a9 J2 \8 M: u比同行抵扣更多的费用3 s: e' k5 y6 ^8 f& n: H
6 }: G- d3 E5 D; ^ c+ f2 k5 t
这是一个有用的网站:+ L ~* _2 P2 l/ Z
7 ^0 U$ T( V) A2 R0 Dhttp://www.ic.gc.ca/app/sme-pme/ ... .pub?execution=e1s1" @. k$ G: z5 u* b, ^6 s2 Q& u
# Y# A I& ?' A( ` b! `只要填入所在的行业,就会看到全加范围你同行们的报税收入和支出的对比概况。每年税务局也正是利用这个全行业的平均数据来考量每份税表是否申报合理。例如,某年你的税表里申报的餐饮费礼品费等大幅度超过同行业申报的平均值,你的同行经纪老王挣10万花去礼品费5千,你挣10万花去礼品费2万,不用说了CRA肯定多看两眼你的税表。
& b: Y! ^6 L: ]- n9 T
9 L; y$ v4 v) u8 c: `4 r某些行业在某段时间不景气,全行业收入都低,唯独你高;某些行业某些年销售额噌噌日上,唯独你低,那CRA不查你查谁呢?
T! D! t; s: _ f) ^- ~ G
: T; o* Y; m; ]; [ v连年亏损
1 `) ~$ l$ \; u1 b& o9 l% c8 W7 x7 _: g) T# A% P! m, h
新生意开张头几年没经验没客户收入低支出高,亏损很正常。但经营几年后仍旧继续亏损,CRA就会思考了,正常人到此应该是关门大吉及时止损了,为啥这位施主还乐此不疲继续经营任性亏呢,这到底是谋生的生意 (intent for profit) 还是个业余烧钱的爱好呢 (hobby)?3 I& D$ ?: y( \- ?$ G' w2 I, }
3 @4 t1 f% }- K$ Q* P如果是为爱好所砸的钱就不能当作business expense 来抵扣。对于CRA来说,生意进入经过前几年的摸索步入正轨后应该体现出一个逐年上升盈利的趋势,持续多年亏损还继续投入的,绝对值得好好查一下了。* e D, [6 ]# B& i' R D. g; c
. U$ a+ Q* ?4 ~4 H* Z
给家人发工钱; _: o0 \% f+ L/ p) m+ W, ?
% m( q. p! c) Z6 m" j给低收入的家人发工钱是个全家省税的好主意。低收入的一方税阶低,交税少。然而 CRA对给家人发工钱是非常敏感而不喜的,尤其是业主发给配偶和子女。到底还可以不可以发呢?可以,但是金额要合理。
) Z; R7 ? l3 P9 A) y+ o5 k5 R3 j. F
配偶和孩子做帮手,一定要像雇佣路人一样对待,该签合同签合同,该付工钱付工钱,千万不要因为是家人就干脆不付每月固定2张的支票了,或者有意多付上几千块。请保持fair market rate,工作时间也要合理。给一个full time上大学的孩子或有本职工作的配偶按照周一到周五全天候发工资,显然是不合理的。! X0 L! L0 b/ b
8 i' @7 I4 V4 s, |" H4 G海外汇款
/ t5 ]1 B4 L- J! [5 Z! O* ^) s' D4 j" Z- X8 y$ }8 l, N }0 ]
从2013年起超过1万加币的汇款信息各大银行自动报送给CRA。如果有大于10万加币的海外资产或存款,一定要记得报税的时候提交海外资产申报表- T1135 .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张表,不久前一位朋友曾因为晚报了T1135(就晚了一个月)而不得不付了2500加币的罚款。, R: O+ ^7 b4 Q5 f$ ?! `/ _/ Y5 }
- u* ^2 r9 d/ a& n不披露海外资产行不?不行。第一,税法规定一年中“任何时间”若加拿大税务居民若持有大于10万的海外资产,必须披露!第二,如果现在不披露,将来把资金转入加拿大时该如何跟CRA解释资金来源呢?; u) M* g8 S0 i; G& k2 P N9 e
# k- R( \; I; A9 z/ d0 Q在海外持有的房产要不要披露?答:看情况:, `9 d: h/ |( h' `7 n; x
( P7 u6 B5 X% f自用房(personal-use property)不必披露。比如老王在珠海持有一套度假屋,每年回国度假自住,平时借给亲属自用,这种度假屋属于家庭自用房,50%以上的时间用于本家庭使用,不要求披露;
) d9 ~5 V8 ]) \1 B' ?$ k4 z3 a% E( k7 `9 _3 }) u' }
还是这套度假屋,一年出租8个月,自用4个月,这种 66% 以上的时间在出租的度假屋,家庭自用小于50%,必须申报;
$ n1 b: e( X5 c9 P
' l" K; e# b6 g2 ^还是这套度假屋,不定期出租,只为了cover掉管理费,持平就好。这种情况下,CRA认为依旧属于家庭自用房的范畴(不以赚钱为目的),无须申报;, T% x0 j) G' I" ]$ H( D9 U3 G$ p
. y4 B% n( Z0 q8 _
一人在海外买入一现房,合同价50万,首付5万,贷款45万,他需要申报海外资产吗? 要申报。因为房子价值50万,符合大于10万加币的申报要求,所以必须申报;
0 H$ J9 m) Q( |/ N
7 }4 n: y5 F+ ^; O' d1 E( o一人在海外买了一楼花,合同价50万,首付5万,预计2年后可交接。这种情况下,他需要申报海外资产吗?不要。因为产权还没有到手,他还不算是房主,因此不须要申报。
! S; S$ B% {4 x$ f& G) j! L/ A5 n/ v) }, l8 d1 o# q7 v7 d
从来没有披露过海外资产怎么办?参看Voluntary Disclosure 一文。
* F9 ^9 f9 e* F% `/ t- v9 N: f* j2 H
修改税表
4 t$ [, c8 g6 ^& t! i) W0 ~, D
' A8 i4 _1 x+ h% l d) D: i报税之后发现少报或报错了,可以提交T1-ADJ和进入CRA My Account 来修改税表。CRA允许修改过去10年的。 但是一旦主动改正错误,CRA又会思考:会不会其他年份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呢?这就很有可能导致先前其他年份的税表都被重审。改税需谨慎,且改且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