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No Hate变爱心 AWC和平解读人权2 V; z, U" Q: f# _5 L
! U: {3 {1 k! Y( r" I' f! m(记者 Rebecca Kuo加拿大蒙特娄报导)第八届国际人权教育会议(ICHRE)在12月3日下午圆满落幕。这次以「融合世界的多样性」为主题为期三天半的大会,针对全球面临的挑战,尤其当前国家和全球在多样性、包容性、暴力和极端主义方面的挑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期望建设更加和平与公平包容的小区。聚集59个国家、300多位人权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与建议,让与会者都收获满满。此次主办单位设计有「No hate」的纪念别针,在大会摊位上,别针被排成一颗爱心的图样,顿时吸引许多各国与会者,有人称赞「心的形状,真是太贴切、太棒了」、「我好爱这个图案!」登上当天大会网络上的头版新闻。$ r* u7 f2 f* b; f( ^0 N2 s4 Y
! Z" S7 d5 [6 g/ S/ b
「No hate」的小别针变成一颗大爱心,系出自联合国NGO世界公民总会国际志工郭景伦的巧思,本身是特教老师的郭景伦谈到,当时看到「No hate」两字,直觉想到世界公民总会副主席洪道子博士一直带领他们在全世界阐扬的理念,要以爱、尊重与和平为基础,才会有真正的人权,世界才会有更好的未来,便随手排成一颗爱心。
8 |' t! c" R" B0 X4 l" |6 z
8 M9 ]( { j6 D: m, ~- V: H此次大会共举办70场研讨会,共同探讨全球问题、如何建立一个平等与包容的社会以及残疾、移民、难民及新住民的平权问题、提升人权教育影响力的方法以及评估国际人权教育大会等,共同解决人权问题。其中加拿大种族关系基金会针对人权与种族歧视的议题,还特别提出媒体「要做对的事情」为主题来引导与讨论。
+ K7 R% t4 U, D+ i+ s0 e6 Y# l) @/ v: v
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Kristi Rudelius表示,她很认同透过人权博物馆以及纪念馆之类的非正式博物馆形式,来促进人权教育,因为过去历史人类走过太多错误的道路,让人民很痛苦,藉由博物馆展示可以向上提升,走向和解之路,重新创造一个连结,让大家形成一个和谐的群体。/ ~* }) | J* a7 V" [8 ]
3 e7 r S% C- W# F世界公民总会志工李莳青对当前人权问题,建议以广泛地宣传人权及爱与和平的理念,呼吁联合国及各国政府以发自内心实践人权,并于基础教育中纳入人权教育理念。他还分享很重要的人权课题「赋税人权」,指出亚洲如台湾有税务人权议题。政府税务机关不依法行政,罔顾国际人权两公约,导致人民遭受极严重的迫害。李莳青特别呼吁大家一起响应「良心时代运动」,他指出,唯一的解决之道,仍然回归政府单位的良心觉醒,以及民间力量团结与持续推动赋税人权,也唯有持续不断地推动及分享全世界爱与和平,落实人权的理念,才能真正做到生命平等,人权至上,世界一家。
; Z* p& }) R" K' q+ c
, p, k% [0 l1 P7 n1 r大会志工同时也是麦吉尔大学生的Juliette Deshormes觉得参加这场国际会议很值得,因为在研讨会议中有提供意见的多样性及参与人员的多元性,对她而言这是非常丰富的宝贵资源,她觉得现在社会中有越来越多被边缘化的族群生活在痛苦的深渊中,去年她曾参加联合国难民高专署在厄瓜多的难民活动,她回去后会再去参加联合国在哥伦比亚的活动,继续为难民的人权而发声。
( Y6 N" J7 f7 {- b4 u' E8 Q; D1 T6 R9 Z U1 n1 I- V
大会结束时,国际人权教育大会发起者西雪梨大学Sev Ozdowski博士特别跟AWC、FOWPAL的志工一起合照,并邀请他们明年参加第九届在澳洲雪梨所举办的大会。
) B- ?) S; c% M! A. U0 Y. p
P* h! U$ G J' y
图一、第八届国际人权教育会议大会合照。: B. [" j& T6 O+ y0 x7 o9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