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27)  鸡蛋( 0)
|
转自<<青年文摘>>2006 11! z% R% a9 v9 D' f/ }
o _2 V, S3 C( [
2006年6月15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宣布将逐渐退出微软,专门从事慈善基金会的事业,消息一传出全世界为之震惊。这之后不到两周时间,6月25日,世界第二富翁沃伦·巴菲特又宣布一个爆炸性新闻,他将把370亿美元的财产捐给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
( k9 f* d4 ^9 U% L( @& j' W3 x* f3 S3 q0 r9 h8 i# M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身价约500亿美元,世界第二富翁——现年75岁的沃伦·巴菲特是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目前拥有的财富总额约为440亿美元.; Y- u- W5 ]0 y$ C b
' K+ f, i0 d, x; D3 y( g
人们无法想象,一个人是如何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如此巨大的财富,更无法想象,两个神话般的商业巨人之间的友谊已延续了15年。. a5 X* l; f/ ^, k0 n
: u2 n( O4 u* z: C( H0 L
一次世界上最有价值的邂逅
3 |% `$ A; R. o! _, W- n 5 I8 o& }* _2 F5 w
两人的友谊要追溯到15年前,那时,36岁的盖茨已经是世界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他对巴菲特早有所闻。但在他的印象中,巴菲特固执、小气,靠投资发财,不懂时代先进技术。0 k3 k9 s9 I4 f' ]
~5 w) d6 B$ {2 Y9 I( O 1991年的一个春天,盖茨收到了一张请帖,邀请他参加一个华尔街CEO聚会,主讲人是沃伦·巴菲特。看到这个名字,比尔·盖茨随手把请帖丢在了一边,说:“不就是宣传他那些投资学和过时的经济学嘛。”盖茨的母亲劝他说:“我倒是觉得你应该去听听,他或许恰好可以弥补你身上的缺点。”母亲的话,让盖茨最终决定去参加这次聚会。
& G5 ]7 z) G% r n- f! g4 j6 D, X! x; e# Z: | F# P* r
走进会议室,就有朋友把61岁的巴菲特介绍给盖茨。巴菲特年长盖茨25岁,在他眼里,盖茨不过是运气好,靠时髦的东西赚了钱而已。他傲慢地看了看盖茨道:“你就是那个传说中非常幸运的年轻人啊。”盖茨听后浅浅鞠躬说道:“我很想向前辈学习。”就这一个弯腰,让巴菲特改变了对盖茨的成见。
1 [; G+ E) u2 W4 M$ x
% ?' n; c: \: O# p' c" d* [ 巴菲特和盖茨坐到了一起,聊起了各自的童年和对世界经济的看法。两个人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有着很多类似的经历。盖茨从小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36岁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而巴菲特11岁就用父亲给的零花钱拥有了第一支股票,从此一发不可收,1980年,他又用1.2亿美元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很快跃升为440亿美元。4 U$ t2 V# @9 a6 k& G
7 C, b: t/ q* W4 y6 W 两人有太多的共同点,都是白手起家、热衷冒险、不怕犯错误……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在人们的催促下,巴菲特意犹未尽地走到演讲台上,居然对着麦克风说:“在开始讲话之前,我想说的是,今天我第一次和比尔·盖茨交谈,他是一个比我聪明的人。” 7 r( R& o7 W9 Q# W) ?/ q) c
# M/ `* w# a" f0 _1 p 1991年的一个夏夜,盖茨因劳累过度失眠了,于是他从书架上随便取出一本杂志,封面上的一个标题却立刻吸引了他的眼睛:《你应该把所有财富都留给孩子吗》。他再看作者的名字,没想到就是有3个孩子的巴菲特,盖茨立即认真地读起来。
1 C! d3 ^- h: [. x+ k9 m% `
2 S7 ^8 D. K# R1 v6 l4 E6 o 很快,一行行的文字让盖茨陷入对巴菲特深深的敬佩中,巴菲特在文章中指出:“财富应该用一种良好的方式反馈给社会,而不是留给子女。我深信遗产对于子女只会‘弊大于利’,巨大的财富不仅会使他们好逸恶劳,成为纨绔子弟,而且并不能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盖茨的心中反复回味着这句话,他以前只知道巴菲特是个特别节约的人,人们俗称为“铁公鸡”,可是今天,他却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巴菲特。
* u( |( U7 i o' o) K# p, c
, i) o- U" [. d( ?* i 凌晨5点,一夜无眠的盖茨驱车来到巴菲特的办公大楼下面的停车场。7点多,巴菲特的车子缓缓驶入停车场,盖茨走下车去,上前激动地握着巴菲特的手说: “您的文章让我一夜未眠,我第一次意识到,把所有东西都抓在手里也许是个最大的错误!”巴菲特异常激动。这篇文章发表后,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讽刺巴菲特,认为那是故作高雅。但是,盖茨却看懂了自己对财富的哲学和艺术。巴非特紧紧拥抱比尔·盖茨,他终于找到了知己,尽管比自己年轻25岁,但是他的智慧和才华,已经让巴菲特深深敬佩和感动。两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巴菲特欣赏盖茨的年轻有为,盖茨则尊称巴菲特为自己人生的老师。
$ P) r6 {! l4 U8 H: C5 d% O% j! a
; Q Q7 C# A7 s% ^; \ 巴菲特教盖茨热爱家庭
/ @* _5 {0 S! p i& n# a( }) r8 _
在与巴菲特的交往中,盖茨从这个老人身上学会了如何与妻子相处。巴菲特常年在外工作,与妻子聚少离多,但两人的感情却非常深厚。他的妻子苏珊不但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把3个孩子教育成才。6 l- j3 p/ J8 K! f/ _
4 Q! J( C" f3 M- y+ F 当时,微软集团势力越来越庞大,而一心忙于工作的盖茨却感到他和妻子梅琳达共同营造的小家庭似乎出了点问题,夫妻感情日渐冷漠。8 {0 }) B" D! N0 N& I' [; ?% u7 }
6 d/ \9 z; D, ^) O# e1 m- n5 `4 L 每年的8月5日,是微软一年一度业界高层CEO聚会的日子,1993年的CEO会议定在埃及召开。7月底,盖茨亲自打电话通知巴菲特,巴菲特犹豫片刻后才接受邀请。巴菲特的犹豫让细心的盖茨很不放心,他想巴菲特一定出了什么事情,不然对微软召开的年会一定会欣然前往的。
5 r N. Q4 l8 S- T h* B+ M" m, @
. c5 W3 `, f- ]$ w 放下电话,他立刻派人去巴菲特家看看。原来,巴菲特妻子的高血压病又犯了,巴菲特本来想在家陪陪妻子的,但是面对好友的盛情邀请,他还是答应了。盖茨明白了巴菲特的隐衷后,感动万分。在爱人危难的时候,守候在她的身边,这大概就是婚姻的意义吧。他决心为他们做点什么。9 q# t$ I+ r0 o
: v4 a! l; a, a5 U' L' |
8月4日,全部的CEO都聚集在飞机场,巴菲特安排好妻子,也准时到达机场。在候机厅里,巴菲特忽然看到盖茨推着一个轮椅走来,轮椅上坐着的人是苏珊!盖茨看着满脸惊讶的巴菲特,笑着说:“苏珊也是我这次会议要邀请的成员。”巴菲特不禁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6 y2 G+ ]1 v8 Y( S. R; s% o- x' [6 T: E
巴菲特和盖茨的友谊在不知不觉中加深,成了商场上不多见的莫逆之交。巴菲特甚至多次公开对媒体说,此生最了解他的人就是比尔·盖茨。
' T$ n. y( D" k2 _5 h( B
; j; O1 ~ ?" `6 L. y* P 1998年的一天,已有两个孩子的盖茨到巴菲特家打桥牌。盖茨抱怨:“真是没想到管小孩比赚钱痛苦多了。”巴菲特摇头笑了笑,说:“我自己有了3个孩子,我却觉得孩子比什么都可爱。你应该把他们当另外一个自己,当成一面镜子,我敢打赌孩子能影响到你的成长和成熟,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你的管理者,是你的教练,是鼓励你的人……” 2 k7 U. `1 ]( K
! @* x* Q. J1 `4 I1 }. Q" \
原来巴菲特自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就开始记录孩子们的成长,每年写一本,总共写了近30本,里面记录了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以及他对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于是那日记成了比尔·盖茨工作之外,经常阅读的东西。他们的美满婚姻深深地打动了对婚姻持怀疑态度的盖茨。渐渐地,比尔·盖茨将生活的重心从工作移到了家庭上,他与妻子梅琳达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并且也会经常抽空带孩子们出去游玩。
, k: j: o: Q8 y9 ~6 M; k9 R( ^
; y: V+ w" i6 f0 F9 U 1998年12月24日,白雪皑皑的日子里,巴菲特收到了一张精美的圣诞贺卡,那是比尔·盖茨的妻子梅琳达寄来的,上面写着:“他不再是为自己活着,他为那些他爱的人活着。盖茨有你这样的朋友,真的很幸运!”拿着贺卡,巴菲特笑了,他为自己能帮助好友比尔·盖茨而高兴。
) p2 x% h ~2 J: ^, M + U* `2 N6 [7 E% C
370亿美元捐款震惊世界
# G. M* @9 U' S! u& x
% g3 u7 E) `4 z- y, U 1994到2000年,盖茨连续6年被福布斯排行榜评为世界首富,面对巨大的财富,36岁的梅琳达决定拿出10亿美元捐给非洲人民。盖茨不仅支持妻子的慈善行动,并陪妻子一起去了趟非洲。他们建立了盖茨和梅琳达基金会,并每年以至少10亿美元以上的金额回报社会。顿时,整个世界一片哗然,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个人慈善举动了,而盖茨却只是说:“教会我做这些的是巴菲特和我的妻子。”
2 V/ D# Y2 z) U: N) O
6 }, c% L( c# }, H$ e& m 转眼3年过去,盖茨夫妇3年中捐出的慈善总款已经达到15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计划。2003年,各大报纸报道了盖茨夫妇的善举,他们的慈善行动让巴菲特心潮起伏,73岁的巴菲特拿起笔,写了份没有公开的遗嘱,第一句话就是:“在我去世之后,请把我的99%的财产用于慈善事业。”
& M& F: A, f3 c/ y/ k9 w! T' o% l: {6 j6 F( H* I& f
其实,巴菲特原计划等自己死后,将全部遗产留给妻子,由她把这些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可是,料事如神的巴菲特却没想到,2004年7月他的妻子苏珊中风去世。巴菲特无法从悲伤中走出来,他拒绝参加一切会议和聚会,也拒绝一切朋友的探望,甚至连盖茨找他打桥牌,他也会果断地拒绝。 & \" R) S0 L7 p* ?3 I
' F3 R1 H; X0 y' I3 ~: Y3 M+ Y 做为巴菲特的好朋友和好学生,盖茨感到非常焦急,他担心74岁的巴菲特长期这样下去,会对事业带来极大的埙伤,甚至会严重的危害自己的健康。他和妻子梅琳达商量了很久,两人准备帮好朋友走出悲伤。2005年的夏天,经过梅琳达的反复劝说,巴菲特终于同意和盖茨一起去中国的三峡旅游。这次旅行让巴菲特走出了悲伤,并让他对人生有了新的领悟,他想起苏珊生前最渴望做的就是成为一个慈善家,可是妻子还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就轰然而去,一阵阵的伤痛拥入巴菲特的心里,泪水在那双苍老的眼睛里打转。那一晚,他找比尔·盖茨聊了整整一夜。两人最后决定回美国后,就开始将慈善活动再向前推进一步。经过了精心策划和缜密思考,2005年6月15日,比尔·盖茨在美国最大的电视台上,发表了公开讲话,他郑重的向全世界宣布,我会逐步地退出微软的日常管理工作,于2008年正式全身心的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去。
$ ^& Z+ f7 z$ d$ }' \6 S
* @- k/ v0 L! z7 F% Q 然而2006年6月24日的夜晚,巴菲特通知美国众多电台,电视台和报纸,杂志他说明天要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接到消息的所有记者们,都感到十分的奇怪,因为巴菲特一向都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平日里关于他的消息,都是记者们绞尽脑汁挖到的,但是明天他究竟要宣布什么呢?第二天早上9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新闻发布厅里人头攒动,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巴菲特缓缓的走了进来,他在麦克风前郑重的说,从今年7月起我回陆续的捐出价值为370亿美元的股票,在场的记者一下子安静了,人们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巴菲特继续说到这笔资金将捐给世界上管理最健全的慈善组织那就是比尔和梅琳达慈善基金会,顿时在场的记者们沸腾了。370亿美元这笔钱占巴菲特总资产的百分之八十五,有谁能相信这样的事实,而且他捐赠给的基金会不是其他人,正是比尔·盖茨的,这有又谁可以做到,接到消息后的盖茨立刻放下所有的公务,和妻子梅琳达一起来到了巴菲特记者招待会的现场,看到好朋友的到来,巴菲特非常高兴的对着麦克风说,我之所以选者盖茨和梅琳达基金会,一方面我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健全的慈善组织,另外就是因为我非常信任盖茨和梅琳达,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说完他紧紧的拥抱了盖茨。
/ @: D P" S: ]- K: }$ ?+ M, J
0 w- i/ _6 E; }# G6 P) U4 k# D 刚刚还喧闹的会场,顿时安静下来。只有镁光灯不停的闪烁着。人们佩服这两位富翁身体力行实现这财富取之于社会,再归还给社会的理念。更加感叹这份价值370亿美元的友谊和信任。
7 d# l+ B. V" C- E* E- C; G$ b0 w' l( k: M
[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07-3-11 23:2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