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77|回复: 23

一个中产阶级国人:我为什么没在美国买房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3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一个中产阶级国人:我为什么没在美国买房 " ]+ U* ^. n" w5 S3 ?3 N, h

+ P* ~1 f. y$ E" R
  R8 m8 J+ f* g8 c4 R1 j最近,美国房地产市场看跌,房地产贷款大有崩溃之势,此间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所谓“房奴”。有人预计,可能有200万“房奴”将丢掉自己的房子。美国“房奴”的命运,值得中国购房人警惕。( {' t3 n) y# S
* E! @; n* n. s& e# b
$ f0 ?* K$ ?, R
我是2004年找到工作,并搬到房地产最紧俏的城市之一波士顿。 按一般规矩,有家庭,有稳定的工作,就该买房子了。2004年,也正是房地产蒸蒸日上的黄金时刻,我跟着潮流,也一度想买房子。最后自己算算账,没有上这条船。我在想,为什么这么多美国人愿意买房呢?. d- ]7 i# Y! G$ q
# E- ~# u: R/ F! t% s" ~3 N
首先,房子和其他商品不同。买一辆车,开十几年价值就成了零。买栋房子,自己“白住”几十年不算,等出手时,价值还可能翻番。一个波士顿地区的居民告诉我,她那房子,几十年前买的时候才8 万美元,如今至少价值50万美元。一些关于致富捷径的书也都众口一词:拿了工资,第一件事情就是买房子,这是最好的财产保值增值手段。
  \, F; n. }  }& J8 B4 H/ n
* {2 A5 b6 y+ a7 ~* h6 p9 v; A" V# r第二,没有房子的人,生活费用随着房价日日见高。有房子的人,则坐在家里看着自己的资产不断升值。我刚找到工作时就有这个心态。看着别人的房子值五六十万美元了。人家越富,自己越买不起房,能不着急吗?所以想趁早买栋房子。第三,利用人们的这种心态,一些贷款公司乘机而入,为买不起房子的人提供新型的“次级贷款”(subprime)。这种贷款不要求首付,前几年低息,每月支付很少。但过了这几年,利息一下子提到超高。这些公司的算盘是,先给你钱让你买,几年后利息一下子提高,你支付不起,房子拿来拍卖,看房价的涨势,那时房子更值钱。作为买方,也是同样的算盘:我30万买栋房,知道自己付不起。但三四年后到了利息陡升时,就把房子卖40 万,最后还是赚了。总之,买房不会亏。% F0 \( w3 B) N8 Z9 d0 Y
* k; H9 U; S+ i  l" g
第四,所谓“美国梦”,主要就是拥有自己的房子。布什还不停鼓吹要建设一个“所有者的社会”。这种意识形态,认为“美国梦”人人有份。看人家有房子,自己当然也要有。
2 m, R; Y1 u/ n2 I0 N& c* n1 Y- P# b2 ?! I* e
所以,买房时从众心态最重。特别是受教育低、缺乏推理换算和计划能力的人更是如此。我们附近有一对黑人夫妇,奋斗几年,才攒了5000块,竟买了栋30多万的房子。另一个单身母亲,是个残疾,一个月收入不足2000美元,也买了栋房。如今都陷在债务里不能自拔。# D5 O9 F3 h  i6 O% ]

, `& @1 R" B& a" y7 F6 c我2004 年时走进银行,说我考虑买房,但工资实在不够,希望对方估量我能贷款多少。对方一算,竟有资格贷款几十万。我吓了一跳:埋头一算,贷这么大一笔款,我一个月工资的80%全得进去,怎么可能?拿来细账分析,这才看出问题:买房的第一个道理,是支付房租等于白扔钱,不如买房子分期付款,30年付完后,房子是自己的,是给自己买了财产。稍微一分析,就发现这个算法有问题。我现在租的房子每月仅1300美元。同样规模的房子,当地至少要40万。按最传统的方式,首付20%,然后30年分期付款,每月的账单是2000块以上。再看细目,这2000块中,只有300多是还本金。另外将近1600~1700是利息,比房租高多了。况且,还要加 300美元左右的房地产税。如此比房租多出600以上。那些信誉不好,没有首付的,扛的利息可能达百分之十几,一个月还接近3000,有2000多是利息。买房后你还得维修,又是一笔开支。而如果把这些比租房多出来的消耗投入股市,30年下来收获会大得多。
( z4 I9 H9 q4 j1 O- h- g+ G1 Q8 e4 p& ^) s+ t- x
我最后告诉他们,我不买了。他们说: “房价每年上涨10%呀!”我说:“没准会下跌10%呢。”他们嘲笑说:“谁给你的这个主意?”我说:“看看这些房子,不是百万富翁,谁买得起?你再到大街上看看,有几个百万富翁?”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现在1300租个很大的房子,生活过得去,不要没事找事。现在呢?我们这地方的房价,也快跌10%了。' R. N+ F# n* `8 x: z

& G( a, J/ D+ m! m中美情况不一样,但不是没有可借鉴之处。如果你收入中等,买不起房,生活暂无大问题,就不要没事找事。没房子未必比有房子的过得差。归根结底,你要算的是每个月为房子花多少钱,一切看租购的比价而定。在美国有些地方,房价奇低,买房的分期贷款,每月比房租还少,这样当然应该买房。反之,就不要自找罪受。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3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3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买是他的选择, 买了也没亏. 现在的价格肯定没有跌到2004年的水平.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3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3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在加拿大实现那样的"美国梦"也不容易, 这里银行卡得紧, Mortgage is based on 收入的30%多; 如果你自己在这里找subprime, 害人害己, 说句难听的话, 死了活该.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3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Wise choice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4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鲜花(4348) 鸡蛋(18)
发表于 2007-4-1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生一世在自嘲和羡慕别人的成功中活着。现代版的杨白劳。
鲜花(14)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5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5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紫光 于 2007-4-14 12:02 发表 . ?4 Z; F$ j" q, K( Y( u
一生一世在自嘲和羡慕别人的成功中活着。现代版的杨白劳。
! o4 F5 `) H) ~: W
% w: f1 D' s. L2 ^8 w1 `

: u- j2 q! U$ A  y5 h
0 U8 ]4 y4 P9 G4 f$ K9 h紫光兄好久没上来冒个泡了, 大家在等着你来灌水呢, 呵呵( G5 g, ]) z0 f  F3 h
$ Y  q9 T! w& O5 i9 J% i. v
[ 本帖最后由 音响神仙鱼 于 2007-4-15 10:31 编辑 ]
鲜花(4348) 鸡蛋(18)
发表于 2007-4-16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音响神仙鱼 的帖子

最近太忙,而且房市已经涨起来了,动则一个就要60万,没有再劝人买的必要了,因此很少冒泡。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6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紫光 的帖子

还有炒作的空间吗?现在应该买还是卖?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6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紫光 于 2007-4-16 13:14 发表
3 o" E) N$ V' @+ a) Y8 u6 \最近太忙,而且房市已经涨起来了,动则一个就要60万,没有再劝人买的必要了,因此很少冒泡。

! O9 A" _, m1 ?8 }! P' D3 A
3 v3 G" H% O' S; j! ]最近听说建房原材料又要涨价钱, 是真的吗? 前阵子主要是地涨, 房子没涨太多, 现在估计房子又要涨上来了.
鲜花(4348) 鸡蛋(18)
发表于 2007-4-17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又见清风 的帖子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正在对市场观望和分析中……
鲜花(4348) 鸡蛋(18)
发表于 2007-4-17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音响神仙鱼 的帖子

材料情况不清楚,但是labour我知道涨得吓人,一朋友在builder那里做payroll,告诉我那里最高的工人拿140/小时,每一张pay check没有低于1万的。——看来我们的书都白读了。9 f5 k0 R# D' b) Y; J
而且现在买块lot(36以上)在三年前基本可以买个房子了。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7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光 于 2007-4-16 13:14 发表 # c& F- J2 Y' m4 r/ `
最近太忙,而且房市已经涨起来了,动则一个就要60万,没有再劝人买的必要了,因此很少冒泡。
/ Y0 U9 Y& l, }* e) `; c5 c

* Z3 T  _0 E9 u4 |60万以上的房子已经是有钱人的专利了, 工薪阶层除非是换房才买得起. * t- j; J0 s0 ]8 S3 l

4 \$ v9 \& f9 k$ F+ P" r$ q以后房子会两极分化, 高价房会脱离edmonton的工资收入水平, 走独立行情. 中价格30万到50万的房子是抢手货, 但也要看本城市收入和人口留入的水平来定. 底价位的房子主要和出租房市场挂钩.
鲜花(4348) 鸡蛋(18)
发表于 2007-4-17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dgg 的帖子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7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光 于 2007-4-17 09:47 发表 0 @% R3 y5 w/ D# m
材料情况不清楚,但是labour我知道涨得吓人,一朋友在builder那里做payroll,告诉我那里最高的工人拿140/小时,每一张pay check没有低于1万的。——看来我们的书都白读了。2 k+ {5 }2 n4 Z' X0 q7 ]
而且现在买块lot(36以上)在三年前 ...
- L- h/ N; n# X: V& S8 ^  L% C/ E

# P: r3 i/ ~* k; P5 p6 d( Y( Y9 c) g# Q  V
对这些暴发户, 必须狠狠地提价, 把咱们失去的油水吸回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9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ancycat 于 2007-4-13 11:53 发表
4 H8 r% v4 s6 N, V/ U2 d一个中产阶级国人:我为什么没在美国买房
2 r" O1 Y# Z; I8 k3 e8 i3 t5 C" r" Y6 Z( v% ]; R& E
7 F/ ~. o6 S  [5 a* p1 j# s
最近,美国房地产市场看跌,房地产贷款大有崩溃之势,此间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所谓“房奴”。有人预计,可能有200万“房奴”将丢掉自己的房子。美国“房奴”的命运 ...
7 t1 [: m# q! e0 L) W% @4 A: G

& f6 D  {# q4 V; c2 X& a% d
1 b9 M& I' ~4 ]! [2 n这只是个人行为,不具有代表性。市场不会因为一两个人的意志而改变的。
; C3 W3 f# j9 V3 z& v就像去年有人在埃蒙屯卖出几套房子,也有realtor卖出十几套,大家都说他们在出货,市场还不是照涨不误。卡加里也是如此。
0 i! a6 g4 A# G7 s/ `# w
% \2 b$ V2 @3 F# n: N- Q谁也不是神仙,都无法准确预测市场。
鲜花(4348) 鸡蛋(18)
发表于 2007-4-20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一半清醒 的帖子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不过你那个房子如果现在准备标价低于60万,直接给我打电话,连comfree的钱都可以省了。
鲜花(51) 鸡蛋(20)
发表于 2007-6-30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1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买不买是个人爱好. 大家如都一样, 世界就没了意思. 心理平静就好.# X+ [9 f, q* u5 N
对了, 现在多伦多的房子市场出现了疯抢现象, 一个房子抬个5~10万, 一星期内转手, 奇怪, 有人有更多信息吗? ; G1 W4 ^+ n; X  W& m6 V$ M
为什么? 为什么?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7-7-1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苹果鸭梨 于 2007-7-1 07:12 发表
. `# m) c0 g7 K8 P& Q, ]买不买是个人爱好. 大家如都一样, 世界就没了意思. 心理平静就好.
3 U/ Y  P9 G3 T" o/ d对了, 现在多伦多的房子市场出现了疯抢现象, 一个房子抬个5~10万, 一星期内转手, 奇怪, 有人有更多信息吗?
% F6 z" {6 H' G! i0 M为什么? 为什么?

3 D1 ^& g4 X2 V# g: X$ J) S1 ]; S" K$ G. `
消息可靠吗?从哪得来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3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买不买都可以自己选择的,那是得看自己的爱好来了.祝你好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1 13:17 , Processed in 0.261470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