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54)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1-7-21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租住公寓
, x3 B, p2 k: V* p( [, f$ v1 G8 s9 h; y0 Q
在酒店里舒服了几天,就搬到租住的公寓里了。
% B8 S6 F# X8 Y- w: r: T- r- t2 L1 }& x' Q, ?+ D y
我和我家人在爱城最早认识的两家华人,到现在都还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是,虽然也就是这几年的功夫,我还是忘记了我在爱城认识的第一个华人朋友,究竟是A还是B。仔仔细细地推算和回忆,似乎还应该是A。因为当时认识A,似乎还是略热的晚秋天气,是在CMA的课上,而那时候还没有买车,所以认识A的时候交通工具是公交车。对于这个我之所以能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公交车的感觉的确是悠闲和享受的,很愉快,很有味道。查时间表,车站等车,在车上看书,看窗外的风景,听音乐,想心事,包括中转换车,都是那么惬意,如同品一杯淡淡却余味无穷的清茶。+ t- r6 [$ v6 F( m
l3 `* H; f5 L. t; \
当时上课去的路线,大致是从家门口坐到大学,然后从大学到西贸,然后从西贸到上课地点。现在有车了,想象那种坐公交车对于时间和精力的耗费简直觉得是惨不忍睹,但是在当时的确是不觉得什么。而能够遇到境况相当的、彼时也住在市中心一个公寓里的A,在课前课后和课中间休息的时间里,海阔天空地胡吹吹,感觉真得挺好。- f2 i0 _( e! l6 E) A, s
- U+ m# {& e# P! `/ z1 b6 x然而与A怎样从不认识到认识,那第一声招呼是怎么打出来的,却的的确确是模糊在记忆里,不再能够呼唤起来了。倒是与B的认识,当时那一幕场景,鲜亮而深刻,拂之不去。9 I: @! B- a' _: Z6 \$ x6 l
. U% b2 u$ B2 c) `, G) E% ^
那时候已经是秋天了,清爽的冷,叶子正在泛黄和飘落,最初抵达爱城的新鲜劲儿也在一点点随着时光褪去,生活开始一点点走向新的开始与奔忙。彼时已经买车,那天似乎是买菜归来,正当夕阳西下,打开车门,拎了菜准备回家。这里顺便多说一句,爱城的城南,以前是有一家华人超市的,就在Save On Food和Western Bank还有那家越南米粉店的旁边, 叫什么名字忘记了,店面虽然不大,但是干净整洁,货品也很齐全。对于彼时的我们来说,这个真的是无比方便的。我们既不必向西过河去大统华,也不必向北过河去中国城,就在那家华人超市一买,再去旁边的Save On Food补一些孩子吃的东西,一周就都有了。而后来这家华人超市关掉了,据说是老板钱已经挣够,要变现走人,去加勒比海边度假去了。这个实在是很大的遗憾,到现在都让我觉得怅然。 @+ b: t- v: r ` W$ e& n+ J
! k8 k) d, r7 I8 I, b; c
总之,当我们走出车来,拎着菜要走进公寓的后门的时候,瘦高的B,当时已经站在公寓后门的门口,面对着从西边走过来的我们,脸上映满夕阳的余晖,大声喊了一句:
* l! `9 l. |+ ~ A* B: \; K7 z2 @- ^$ F/ p
“你们是中国来的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