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34)  鸡蛋( 5)
|
原帖由 潇潇2005 于 2007-10-7 01:16 发表 7 M$ T# C1 \5 ` P: P' O
太困了,先简略概括几个比如吧:. w4 k3 P3 a3 `' }! o; B& g
(\2a4R6{*J.c.^:z埃德蒙顿,Edmonton埃德蒙顿,Edmonton%g"a%a!R;R)i1 M1 \: u' p0 N# S8 {
1。对大多数孩子而言,与同龄的小孩子一起互动玩耍更开心更FUN更HIGH,学东西也更有兴趣更快。
2 I0 h' h8 v6 s3 t0 |' u%e!p9g4Z/Z&`"s%s%L9e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2。就是所谓的social skill 的大环境,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学习规则,学习与人相处。埃德蒙顿,Edmonton'@5?6|0z;f+y1Z"l1|6 B9 y, _( c. v9 ]& H/ R
3。硬件环境,CIRCL TIME,ART AND MUSIC CLASS,接收的信息量更大。www.edmontonchina.cn%n9W"t/~+W H-]#U
) Z, O' h: e$ {0 |! ~ c9 y4、有没有妈妈在场,孩子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少了依赖感,更利于潜力的发挥。/M2W4~ Y3S&J"l6g( L# T: a/ Z1 k
也许妈妈带孩子去参加许多PROGRAM都可以满足这些条件,但偶更觉得,那不是一个常态——妈妈带宝宝参加活动,就象是到加拿大旅游,把孩子送DAY CARE,就象是到加拿大移民,二者的感觉和收获是不同的。
- K! p5 r. d6 \8 [) Y! K- |: K$s/U9|*C&f8 |+ }3 ^, f; l9 |" v: e0 ^
6i7v;~%P%J4@/n$D-Z!Owww.edmontonchina.cn但有两种小孩,盼妈妈们送DAY CARE前三思——一种是太小的孩子,比如18个月以下;一种是体弱多病的。不是有什么理论依据,而是看着觉得可怜。
4 k5 J; E8 L" H5 R* G; z( w& f! S2 P/ h# T
9 I$ j: }+ i, ^6 J# z3 V8 n# B3 |4 W1 S' h g& P7 U$ r9 L
1)和2)三岁以下的孩子,和小朋友玩往往是平行玩,而不是互动玩。玩的时候,常常会察看父母是否在身边。这说明,对于他们来说,安全感是第一要著。为了多和小朋友玩而送daycare,达不到发展社交能力的目的,也是得不偿失。当然,小孩和小孩不同,我认为最合理的方式,是根据小孩子个体发育,逐渐增加社交活动。( g+ ^1 h1 ^: Q% A, ~, Y2 i* N" B
, g& k, {, M' N+ u打比方说,我家老二刚满三岁的时候,我送他去playschool ( 每周两次,每次两个小时),我每次走的时候他都大哭,我就和老师商量陪陪他,培了几次,他还是不肯让我走,我跟老师说,我觉得他还没有ready, 这样我们就退学了。到了他三岁半的时候,我又尝试送他去,不过心里想好了,如果他还是哭,我就继续留他在身边好了。结果这一次,他ready了,非常喜欢上学,老师说他的变化太大了,而且特别喜欢帮助老师和其他小朋友,每次放学的时候,老师都说:thank you for being such a goog boy. / t2 k0 E! ?( K& S6 a M6 [
+ c1 G7 g; u7 ^4 ?9 R. S* |3)硬件条件而言,我不认为自己的信息比别人少,我们家的玩具更是。。。不过,我完全不认为三岁前需要购买大量玩具,参加大量课程。首先,和妈妈在一起最重要,陪伴妈妈,观察妈妈,帮助妈妈,比把孩子扔到一堆玩具里更有意义。比如竹帘带孩子上的waldorf ,就是以纯自然环境为教义的,让孩子在身边,在大自然去学习。9 w# G& Q( m8 k
' f- ~7 c# A5 M
4)我不认为没有妈妈在场,更利于潜力的发挥,尤其是对于学龄前儿童。他们的表现可能会不一样,但是也许是内心的恐惧在作祟。对于大部分小孩子而言,他们在得知父母在场的条件下,安全感得到保证,反而会更乐于探索。
* E0 ?! t H* j' n% A* [- V2 {* p
. u8 E" d' s. P4 J8 e6 K总的来说,你是拿一个好的daycare和一个不好的妈妈来做比较。根据婴幼儿的首要目的是建立安全感这个原则,daycare只是一个在权衡所有家庭条件下的第二选择。 |
|